第478頁
“陛下, 太后, 臣有話說!”顧書言起身離席, 亦如此前章國公齊鴻烈那般,行至殿中, 站在了墨池的另一邊。
顧書言的身形不及齊鴻烈那麼高壯,卻更俊拔堅毅, 自有一番邪不壓正的昂然氣度。
一時間, 大魏的兩位國公, 兩大世家的家主,文臣與武臣的代表, 此刻, 便一左一右地護持在墨池的身旁。
這樣的架勢,讓在場的眾人都是一驚,所有人都禁不住忖度起這位新科狀元, 究竟是怎樣的存在了。
對於齊鴻烈與顧書言的護持姿態,墨池豈會看不明白?
這兩個人, 曾經是她兩世的至親之人。雖然, 對於她的來歷, 他們未必全然是清楚的,但是,那份全心全意呵護她的心,自許多許多年以前,直至如今, 都沒有改變過。
她的雙眸猶微垂著,眼底的酸熱感更甚。
顧書言的話語落入元幼祺的耳中,她卻並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先微側過頭去,打量韋太后的反應——
元幼祺並非唯唯諾諾之人,她只是顧及著眼下墨池的情狀。看不慣墨池言行,想要難為墨池的,此刻殿內不止一人,元幼祺深知,她必須先得到韋太后的支持,才能在接下來言行順暢,才能護得住墨池安然。
韋太后感知到她的眼神,表情仍是淡淡的,卻微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元幼祺心頭大喜。同時,隱隱地,另一種埋在她內心深處許久的猜測,也在緩緩萌芽……
“安國公想說什麼?直言便是。”元幼祺道。
無論顧書言想說的是什麼,元幼祺都確信,他絕不可能難為墨池。
顧書言,他站出來,必定是來為墨池主張的。元幼祺篤定。
只見顧書言朝御座的方向拱了拱手,從容道:“陛下開科掄才,得中之人必為不凡。而冉姑娘獨占鰲頭,是陛下親點,定然更是不俗。臣私以為冉姑娘既為狀元,定有國士之才,更具國士之風。陛下何不聽一聽冉姑娘之言,再做決斷呢?”
他這番話,無疑就是直指一個事實:狀元是皇帝親點的狀元,既是親點,那便是好的,旁人無權置喙。推而廣之,無論墨池向皇帝求婚也罷,說些旁的也罷,如何決斷,那也是皇帝自家事,旁人更無權干擾。
安國公的話,落在在場群臣的耳中,他們眼看著一文一武兩位國之柱石就這樣以守護的姿態,站在墨池的身側,便是心裏面再有不認同的臣子,也不得不重新掂量掂量墨池的分量。
原以為只是一個憑姿色博得上位的女子,卻不料,她的身後,竟有兩大世家作為屏障。
而且,瞧章國公與安國公的表現,絕不像是不情願地被拉來的。相反,他們是極情願地,發自內心地想要成為墨池的守護者。
這可就匪夷所思了……眾人不能不重新審視墨池的來歷,那些輕視和挑釁也暫時被彈壓了下去。
而此時的元幼祺,眼前已是豁然開朗,那種隱隱的猜測終於被她看得清楚——
章國公和安國公是來站殿角,為阿蘅保駕護持的!
也就是說,阿蘅她早有打算,在今日的瓊華宴上,向自己……求婚?
元幼祺想及此,俊美的臉龐上漾上兩團紅暈,接著便是強烈的愧意:她之前的不查和詫異,竟是害得墨池被小人質疑。面對那樣的斥責,墨池就這麼直挺挺地承受了!
應該是朕來保護她的!怎麼,反倒讓她成了為了朕而承受的那個?
元幼祺於是再也坐不住了,緩緩站起身來。
“安國公所言,極是。但冉姑娘所言,朕已經都明白了……”元幼祺如此說著,一雙琥珀色的瞳子卻始終凝著墨池。
墨池因為她的凝視,身形微微震動,眼中有柔情閃動。
皇帝已經站起身,在座的哪一個還敢安然而坐?是以,殿內,除了韋太后,所有的人都站起了身,所有的目光都投注於元幼祺的一舉一動上。
元幼祺邁開腳步,繞過御案,一步,兩步,三步……越來越接近墨池所處的位置。
齊鴻烈與顧書言見皇帝走近,皆識趣地各自向後退開三尺,為皇帝與墨池留下了獨處的空間,卻仍不失之前保護的姿態。
立於墨池的面前,元幼祺定定地看著墨池,情思在四目相對中交織激盪,兩個人都不禁心口發燙。
“朕與冉姑娘,相識日久……已經太久太久了……”元幼祺幽幽道。
只一句話,前世今生、二十餘年的光陰,一幕幕、一幀幀倏忽在兩個人的腦中閃過,那麼迅速,卻那麼綿長。
“朕的心,早已與冉姑娘一般,無二……”元幼祺的嗓音越發的柔軟下去,柔得一如她此刻凝向墨池的目光。
一時間,兩個人的眼中,只有彼此的存在,旁人、旁人的目光、旁人的想法,俱都被她們全然無視了。
“朕,早已經傾心於冉姑娘……”
“阿蘅……”元幼祺突地改了稱呼,那是獨屬於兩個人的親昵的稱呼。
“說好的,朕要保護你,朕要你做朕的皇后,”元幼祺執起墨池的垂在身側的左手,護在自己的掌心中。
那隻手在輕輕地顫抖,或許是因為激動,或許是因為緊張,讓元幼祺的心臟微微抽疼,心中的憐惜更甚。
顧書言的身形不及齊鴻烈那麼高壯,卻更俊拔堅毅, 自有一番邪不壓正的昂然氣度。
一時間, 大魏的兩位國公, 兩大世家的家主,文臣與武臣的代表, 此刻, 便一左一右地護持在墨池的身旁。
這樣的架勢,讓在場的眾人都是一驚,所有人都禁不住忖度起這位新科狀元, 究竟是怎樣的存在了。
對於齊鴻烈與顧書言的護持姿態,墨池豈會看不明白?
這兩個人, 曾經是她兩世的至親之人。雖然, 對於她的來歷, 他們未必全然是清楚的,但是,那份全心全意呵護她的心,自許多許多年以前,直至如今, 都沒有改變過。
她的雙眸猶微垂著,眼底的酸熱感更甚。
顧書言的話語落入元幼祺的耳中,她卻並沒有急著表態,而是先微側過頭去,打量韋太后的反應——
元幼祺並非唯唯諾諾之人,她只是顧及著眼下墨池的情狀。看不慣墨池言行,想要難為墨池的,此刻殿內不止一人,元幼祺深知,她必須先得到韋太后的支持,才能在接下來言行順暢,才能護得住墨池安然。
韋太后感知到她的眼神,表情仍是淡淡的,卻微不可見地點了點頭。
元幼祺心頭大喜。同時,隱隱地,另一種埋在她內心深處許久的猜測,也在緩緩萌芽……
“安國公想說什麼?直言便是。”元幼祺道。
無論顧書言想說的是什麼,元幼祺都確信,他絕不可能難為墨池。
顧書言,他站出來,必定是來為墨池主張的。元幼祺篤定。
只見顧書言朝御座的方向拱了拱手,從容道:“陛下開科掄才,得中之人必為不凡。而冉姑娘獨占鰲頭,是陛下親點,定然更是不俗。臣私以為冉姑娘既為狀元,定有國士之才,更具國士之風。陛下何不聽一聽冉姑娘之言,再做決斷呢?”
他這番話,無疑就是直指一個事實:狀元是皇帝親點的狀元,既是親點,那便是好的,旁人無權置喙。推而廣之,無論墨池向皇帝求婚也罷,說些旁的也罷,如何決斷,那也是皇帝自家事,旁人更無權干擾。
安國公的話,落在在場群臣的耳中,他們眼看著一文一武兩位國之柱石就這樣以守護的姿態,站在墨池的身側,便是心裏面再有不認同的臣子,也不得不重新掂量掂量墨池的分量。
原以為只是一個憑姿色博得上位的女子,卻不料,她的身後,竟有兩大世家作為屏障。
而且,瞧章國公與安國公的表現,絕不像是不情願地被拉來的。相反,他們是極情願地,發自內心地想要成為墨池的守護者。
這可就匪夷所思了……眾人不能不重新審視墨池的來歷,那些輕視和挑釁也暫時被彈壓了下去。
而此時的元幼祺,眼前已是豁然開朗,那種隱隱的猜測終於被她看得清楚——
章國公和安國公是來站殿角,為阿蘅保駕護持的!
也就是說,阿蘅她早有打算,在今日的瓊華宴上,向自己……求婚?
元幼祺想及此,俊美的臉龐上漾上兩團紅暈,接著便是強烈的愧意:她之前的不查和詫異,竟是害得墨池被小人質疑。面對那樣的斥責,墨池就這麼直挺挺地承受了!
應該是朕來保護她的!怎麼,反倒讓她成了為了朕而承受的那個?
元幼祺於是再也坐不住了,緩緩站起身來。
“安國公所言,極是。但冉姑娘所言,朕已經都明白了……”元幼祺如此說著,一雙琥珀色的瞳子卻始終凝著墨池。
墨池因為她的凝視,身形微微震動,眼中有柔情閃動。
皇帝已經站起身,在座的哪一個還敢安然而坐?是以,殿內,除了韋太后,所有的人都站起了身,所有的目光都投注於元幼祺的一舉一動上。
元幼祺邁開腳步,繞過御案,一步,兩步,三步……越來越接近墨池所處的位置。
齊鴻烈與顧書言見皇帝走近,皆識趣地各自向後退開三尺,為皇帝與墨池留下了獨處的空間,卻仍不失之前保護的姿態。
立於墨池的面前,元幼祺定定地看著墨池,情思在四目相對中交織激盪,兩個人都不禁心口發燙。
“朕與冉姑娘,相識日久……已經太久太久了……”元幼祺幽幽道。
只一句話,前世今生、二十餘年的光陰,一幕幕、一幀幀倏忽在兩個人的腦中閃過,那麼迅速,卻那麼綿長。
“朕的心,早已與冉姑娘一般,無二……”元幼祺的嗓音越發的柔軟下去,柔得一如她此刻凝向墨池的目光。
一時間,兩個人的眼中,只有彼此的存在,旁人、旁人的目光、旁人的想法,俱都被她們全然無視了。
“朕,早已經傾心於冉姑娘……”
“阿蘅……”元幼祺突地改了稱呼,那是獨屬於兩個人的親昵的稱呼。
“說好的,朕要保護你,朕要你做朕的皇后,”元幼祺執起墨池的垂在身側的左手,護在自己的掌心中。
那隻手在輕輕地顫抖,或許是因為激動,或許是因為緊張,讓元幼祺的心臟微微抽疼,心中的憐惜更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