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出意外的,汪良娣任美人等人都並未過來相送。

  莊正清失神地笑笑,這是都知道了她做不成太子妃了嗎?

  原以為,她和他,是上天註定的緣分,卻怎麼也沒想到,這場緣分虎頭蛇尾,匆匆收場。

  不知是不是皇帝有意,即便遠在江南,李琰也知道了京中變天,皇帝重用趙王的消息。

  父皇本就是傲嬌之人,這事兒做得也很符合他的性格。

  初壹聽李琰說起對父皇的印象,對著太子殿下笑了笑:其實你的傲嬌程度不比皇上低啊,怎麼就只看到別人的問題,看不到自己的問題呢?

  李琰倒是也並不著急。除了出席必要的公務活動外,跟初壹一起遊山玩水的時間大大超過了看公文的時候。

  雖是李琰極力想放鬆心情,但事情堆到案頭上來,該辦還得辦。

  客觀來說,在白天,李琰出門辦正事的時間,要很大於陪初壹在一起的時間。

  太子就帶了初壹這麼一個寶貝過來,這邊行宮裡的任何人對著她都極盡奉承、不敢怠慢。初壹在行宮玩得歡快,倒不覺得無聊。今兒賞花,明兒遊船,再品嘗一些江南獨到美食,倒也不虛此行。

  也有地方官員過來討好太子,除了送酒送畫送古玩外,餘下的就是送美人了。

  江南的官員們並不知道初壹和太子的關係,只聽說林姑娘是犯官林縐庶女,很是得太子寵愛,故而太子奉旨下江南督查恩科,都要帶在身邊,一刻也捨不得離開。

  只是即便如此,太子也沒給這林姑娘什麼名分,不了解情況的官員們對待她的態度也有些意味不明起來。

  誰知太子對林姑娘極為寵愛,送進來旁的東西都會接著,只是送來的侍女、美人都通通退回,就怕林姑娘看著了多心。

  自此,大家心中也都有數,太子對這位林姑娘,當真是上了心。

  近些日子,太子要在江南做的事情都難度不小,若是初壹上陣根本應付不來,為著白日裡方面,二人晚上都是同床而眠。

  自打“戀愛”以後,李琰越發的肆無忌憚,求親親,求抱抱,還要求做點運動,前兩項初壹答應了,最後一項死活不應。

  皇帝得密信,知道李琰初壹兩人越發蜜裡調油,已然“樂不思京”,氣得在宣政殿內又砸了幾個茶盞。

  = =

  寶象殿內,賢妃被簇擁在諸多嬪妃當中,笑得得意十分。

  一個月前,趙王妃產下一子,皇帝大加讚賞,賞賜力度遠遠超過了其他幾位膝下有子皇子。趙王妃的乳母在一旁抱著孩子,與有榮焉,臉上的褶子都笑出花來。

  這日在未央宮請安時候,賢妃“無意中”說起,這日趙王府嬤嬤會帶著小公子過來請安,那些素來同賢妃交好的嬪妃便自髮結隊,過來看看小公子,你一句我一句,將這孩子誇得天上有地下無的,哄得賢妃越發高興。

  眾人這般追捧賢妃用意十分明顯。

  朝代需要傳承,多子多福也不是一句空話。朝廷眾臣對於儲君的要求,除了治國平天下外,後繼有人也同等重要。

  太子不得皇帝寵愛,膝下又無子,趙王府上的側妃何氏已經生了一個男孩兒,而今養到了兩歲,身子康健得很,而今趙王妃又給趙王生養了嫡子,具有了壓倒性優勢。

  皇帝自然也聽說了寶象殿的這一番動靜。

  他心裏面清楚,他現下重用趙王,不過是因著太子性子倔又不討喜,氣不過,想好好滅滅這熊孩子的氣焰。可若是認真計較起來,盛世明君,還是要太子這樣的。趙王是有些小聰明,下手也有些狠辣,不過小聰明終究是小聰明,上不得台面。

  皇帝也旁敲側擊去東宮打聽過,太子這一年來就沒召過什麼人,只有一次,召了霍美人入夜時候去了移清殿,可不知怎麼的,他自己卻沒在寢殿就寢,反而跑去書房看公文了。

  而今趙王又生了兒子,太子膝下連個姑娘都沒有,對於朝堂局勢的穩定的確是十分不利的。萬一李琰這孩子真是腦袋抽風,除了林姑娘之外誰人不碰,這麼拖下去,拖得越久,越是對大局不利。

  皇帝磨不過太子,只得給李琰這個不爭氣的寫信,道自己答應了親事,請他速速回京完婚。

  第30章 第 30 章

  皇帝不計前嫌,親自下旨召太子入京,多少是有點打臉的。

  皇帝心裡不爽,對著太子越發沒好臉色。好在李琰上道兒,對皇帝極盡恭敬順從,把皇帝從裡到外奉承了個舒服,皇帝也就不再傲嬌,借坡下驢同太子和好。

  李琰也沒想到,託了趙王妃產子的福,困擾了他和初壹許久的問題就這麼輕而易舉的解決了。

  李琰回東宮後便叫李升給趙王妃和府上二公子送去了厚禮,趙王妃接到禮物有些害怕,叫丫頭提著禮物去書房找趙王。

  趙王正在書房裡發脾氣。

  他原本以為,太子離京,皇帝重用,很快他就能取太子而代之。誰知父皇不知道受了什麼刺激,竟然答應了太子同那犯官庶女的婚事,且將太子召回了京中,並委以重任。

  實在是……

  匪夷所思。

  趙王妃將太子送的禮物擺在桌上,趙王挨個查驗一番後,不由皺起眉頭:“東西實在是好東西,只是送這麼重的禮過來,到底叫人心裡不得不提防。”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