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是呀,”程靜鈞切完了一堆蘿蔔又開始切另一堆,憤憤地說,“但林少湖這小子不在家,沒人做飯給我吃,只能找楊大姐來了。林少湖也是,只說是有任務,去哪兒都不說一聲,也不說啥時候回來。”
夏明若心想,那能說嗎?
過會兒楚海洋和王國棟回來了喊吃飯,夏明若對程靜鈞說:“雖然你已經認識了,但我還是要正式介紹一下,裡面的那位是本派出所所長兼廚子兼保潔員楊玉環女士,眼前這位就是本所民警王國棟。”
王國棟趕忙敬禮說你好你好,過會兒反應過來:“別信你這壞小子,小程都在我們這兒搭夥快一個月了。”
程靜鈞點頭說:“那是那是,楊大姐手藝好啊。”
夏明若說:“還是革命好啊,你看這從小吃燕窩長大的,如今連我娘做的菜也肯吃了。”
不巧楊大姐聽見了,咆哮道:“說啥呢?!”
夏明若跳起來往楚海洋身後躲,沒走幾步就要摔,夏修白吼道:“發燒的回屋躺著去。”
楊玉環又在裡頭喊:“海洋,聽電話!你們老師的!”
“他不是住院嗎?怎麼打這兒來了?”楚海洋接過話筒,只聽一下就扔了。
夏明若問:“怎麼?”
“嚇我一跳,我還以為是熊呢,”楚海洋重新撿起話筒,揉揉耳朵,和顏悅色地說,“錢老師,您別哭,告訴我到底怎麼了?”
錢鬍子號哭說:“嗚嗚嗚嗷嗷嗷!沒啦!沒啦!”
楚海洋問:“什麼沒了?”
錢鬍子上氣不接下氣說:“嗚!嗚!樓蘭姑娘啊!連棺材帶人都沒啦!嗷嗚——我就知道我不能走啊,誰讓你們抬我走的啊,我一走了就沒人給她做主了啊!”
楚海洋耳膜嗡嗡作響,一邊捂著說:“您慢慢說,到底怎麼回事兒?”
錢鬍子哭道:“新疆所說,咱們一走上面就下了命令,要把古墓給原樣封存。那古墓不是緊挨著一個屍洞嘛,而且還讓我們不小心鑿塌了一面牆,工作隊便先清理乾屍,這一清理就是五天,乾屍數量是333具,這個數字很奇怪,我還要研究……哎呀別打岔!第六天颳了場小風暴,工作隊回營地待了幾小時,回去一看,墓室里空了,什麼都沒了!”
“全沒了?”楚海洋也吃了一驚,倒是夏明若氣定神閒地說:“我知道誰拿的。”
錢大鬍子問:“誰拿的?”
夏明若擺手說:“那姑娘別找了,找不回來了。”
“胡說八道!”錢鬍子大怒,說著便要掛電話,“那可是國家財產!你等著!就算終我鬍子一生也要追回來!”
夏明若聳聳肩,老黃嘆息:“喵……”
“竟然沒了,”楚海洋仰頭說,“我還想研究一下為什麼樓蘭姑娘和屍坑做鄰居呢。”
“我覺得是巧合。”夏明若明顯偏心漂亮姑娘。
“大概吧,不管了,吃飯!”楚海洋無奈地笑笑,“如果有緣,能再遇見舅舅,我們當面問問他,我老覺得他肯定知道。”
夏明若問:“能再遇見嗎?”
楚海洋望著院子裡陽光下的棗樹微笑說:“能啊,怎麼不能?”
就像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商人、士兵、僧侶與使者,就像合葬在一個墓中的青年愛侶,就像洞窟裡面容沉靜的供養人,就像遠遠眺望故鄉的壁畫上的樓蘭姑娘,甚至就像孤獨地葬骨於深山的濮蘇族娘娘,就像被貓鬼鎮壓著的隋國功臣……
誰說他們不仍在時間裡繼續?
只要繼續,就能相遇。
當然說這些都太遠了,太陽落下,太陽升起,揮別了舐血、狂cháo與傷痛,隨之而來的,是繽紛多彩的八十年代。
不如春暖花開,我們再出發?
番外 東南篇
青麓茶場,長江下游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國營小茶場,主產青峰、雀舌、碧螺春,品質中上。
夏修白出現在此地是因為這兒是他的老家,而夏明若則是因公,所以兩人在茶場門口碰面時,雙方都覺得不可思議。
老黃嗷嗚一聲撲到夏修白懷裡,夏修白揉貓感嘆:“他鄉遇兒子,此所謂五大喜,不過這兒有什麼可挖的?哎對了,你媽給你做了一身新大衣,呢子的,賊帥。”
夏明若心想,新大衣又不准我穿,成天掛在衣櫥里供著,別說賊帥,匪帥也沒用。
他就解釋了,原來茶場的這片丘陵被一條長江支流的支流——青麓河分割成兩個部分,在河灣北面的崗上,最近探出了一處新石器村落遺址,亟待發掘,但是本地縣政府人力財力都有限,加上不重視,所以沒能力組織一支考古隊,正好夏明若他們的隊伍流竄在附近,上級就乾脆派他們來看看。
夏修白極不以為然地說:“有什麼好看的,我真不理解你們,老把古人的灶台子、糞坑子當寶貝。”
夏明若說:“嘿,此地的縣長也是這麼說的。”
夏修白說:“我要是有這個閒工夫……”夏明若飛撲過去捂住他的嘴,李長生帶著徒子徒孫微笑地經過,打招呼說:“修白?巧遇巧遇,你好啊!”
夏修白賠笑說:“都好,李老您辛苦了。”
兩人目送考古隊走遠,夏修白問:“你們住哪兒?”
夏明若指著小山頂上一座青瓦白牆的大宅院:“縣文化館安排的,據說離遺址最近,而且主人家也很歡迎。”
夏修白張望了半天,回頭一臉無奈的神氣:“你告訴他們,其實是咱家的老宅沒有?”
“哪敢呢!”夏明若說,“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宅里經常有古怪,說是別人家還好,萬一讓他們知道是我的,還不得頭一天就給挖了?一個個都跟穿山甲精似的。”
父子倆埋頭嘆息了一會兒,各自拎著行李上山。這時剛剛入梅,天氣涼慡,小山上雨霧瀰漫,清香襲人,碧油油的茶樹一行行整齊地排列著,一直綿延到了視線之外。
夏修白告訴兒子,老家前些天來信,說相熟的幾個茶場都陸續被人承包了。夏家想承包茶場,但前些年那些事兒至今心有餘悸,就怕又犯什麼錯誤被人割了尾巴,所以喊夏修白回來商量商量,順便玩兒玩兒。夏修白是廠里的著名老油子,當即遞了張病假條就跑來了。
茶場的場長王月香是夏修白的嫂子,正陪著考古隊說話,她看見小叔子老遠就扯開了嚷嚷:“老么!快來!就等著你殺雞呢!”
夏修白趕忙做手勢說:“噓——噓——”
王月香嗓門兒大,一說話漫山遍野的回聲:“玉環怎麼沒來啊?”
夏明若幾個縱躍跳到她身邊,故意提高了聲音說:“大嬸你好,貴地風光真是宜人。”
夏修白緊隨而上,熱情洋溢:“大姐好,初次見面,我姓夏。”
王月香愣了半天,夏明若拼命朝她擠眼睛,王月香心想這父子倆又搞什麼鬼名堂?李長生問:“修白啊,你怎麼會來?”夏修白說自己來買茶葉,李老頭兒哦了兩聲,竟然也沒聽出來忽悠。
夏修白此人,用北京話來說叫做“頑主”,正經事情不做,文化水平不高,但天南海北都知道一點兒,且沒有那份渾不吝,反而附庸風雅特別裝腔,正對了李長生的路數,李長生拉住他就侃,從三皇五帝一直說到中蘇外交。有夏修白在,學生們也能少聽點兒嘮叨,皆大歡喜。
雨勢漸漸大了起來,平常的農戶家都正忙著插秧苗,茶場也不清閒,天天早上五點就出工,摸黑了才回來,因為過了梅雨就是盛夏,茶葉會變得又粗又老不值得採摘,好茶的季節也就結束了。
梅雨天也是考古發掘最不適宜的時候,這時節還堅持工作,那就是行為藝術,叫做泥與水、靈魂與勞模之舞,領導他們不下地,所以考慮不到這一點。
第二天雨勢依然不減,大家就商量,要不還是先去看一眼?老待在場長家喝茶閒扯淡也不是個辦法啊。李長生就吩咐夏明若和小史去找長筒套鞋和斗笠。
小史悄悄問夏明若:“昨晚上你聽到什麼怪聲音沒有?就在天花板上面。”
夏明若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回答說:“有是有,不過應該是建築材料熱脹冷縮或者老鼠跑動。”
“哪能呢。”小史說,“我怎麼聽著像竊竊私語啊,你說不會是有鬼吧?”
“史衛東,我看著你就想到一句話——與數千年的信仰力量相對比,無神論的教育多麼蒼白無力。住進一屋子半夜聽到點兒聲響就說是鬼,你這是一個考古工作者的正確態度嗎?羞愧去吧你!”
小史說:“去你的,夏別信。”
夏明若打發小史去不遠處的茶場庫房找鞋子,自己冒雨跑到茶園裡見王月香,王月香正忙著採茶,氣鼓鼓地說:“怎麼?今天肯認我了?”
夏明若說:“唉,伯娘,我們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您快幫我找七八套蓑衣斗笠,還有套鞋什麼的。”
王月香說都在閣樓上,梯子就在廳堂里,自己去拿。夏明若說:“您老是把祖宗留下的護宅神仙靈牌放在閣樓上也不是個事兒啊。”
王月香說:“別提了,那幾個牌牌和座像明明‘文革’時被人拉去‘破四舊’了,可不知怎麼的又被送回來了。聽說拿了靈牌的當天,有個造反派突然在河裡淹死了,隔天又淹死一個,隔天還淹死一個,他們都嚇得不得了。你大伯怕人家說我們破壞革命,只好藏起來,就藏到現在了。”
她嘴上說話,手裡的活計可不停。她們這個茶場裡二十多人幾乎都是女工,而且都是熟練工,習慣在兩隻手的食指上綁刀片,採摘的速度比一般茶工快許多。
夏明若隔著雨幕看見不遠處有個工人似乎是個小伙子模樣,王月香說:“你不記得他了?他是我的本家侄子王新啊,小時候你們在一起玩兒過。他這幾年在外頭混得不好,剛來茶場。”
夏明若撓頭想了想說:“還真是不太記得。”
這時小史籠著手在山頂上喊:“別信——!庫房裡只有茶葉——哪來的鞋啊——?”
夏明若喊:“來了來了。”王月香說:“快去吧,別淋雨了。”夏明若走了幾步,又回頭多看了那個叫王新的幾眼。
夏明若心想,那能說嗎?
過會兒楚海洋和王國棟回來了喊吃飯,夏明若對程靜鈞說:“雖然你已經認識了,但我還是要正式介紹一下,裡面的那位是本派出所所長兼廚子兼保潔員楊玉環女士,眼前這位就是本所民警王國棟。”
王國棟趕忙敬禮說你好你好,過會兒反應過來:“別信你這壞小子,小程都在我們這兒搭夥快一個月了。”
程靜鈞點頭說:“那是那是,楊大姐手藝好啊。”
夏明若說:“還是革命好啊,你看這從小吃燕窩長大的,如今連我娘做的菜也肯吃了。”
不巧楊大姐聽見了,咆哮道:“說啥呢?!”
夏明若跳起來往楚海洋身後躲,沒走幾步就要摔,夏修白吼道:“發燒的回屋躺著去。”
楊玉環又在裡頭喊:“海洋,聽電話!你們老師的!”
“他不是住院嗎?怎麼打這兒來了?”楚海洋接過話筒,只聽一下就扔了。
夏明若問:“怎麼?”
“嚇我一跳,我還以為是熊呢,”楚海洋重新撿起話筒,揉揉耳朵,和顏悅色地說,“錢老師,您別哭,告訴我到底怎麼了?”
錢鬍子號哭說:“嗚嗚嗚嗷嗷嗷!沒啦!沒啦!”
楚海洋問:“什麼沒了?”
錢鬍子上氣不接下氣說:“嗚!嗚!樓蘭姑娘啊!連棺材帶人都沒啦!嗷嗚——我就知道我不能走啊,誰讓你們抬我走的啊,我一走了就沒人給她做主了啊!”
楚海洋耳膜嗡嗡作響,一邊捂著說:“您慢慢說,到底怎麼回事兒?”
錢鬍子哭道:“新疆所說,咱們一走上面就下了命令,要把古墓給原樣封存。那古墓不是緊挨著一個屍洞嘛,而且還讓我們不小心鑿塌了一面牆,工作隊便先清理乾屍,這一清理就是五天,乾屍數量是333具,這個數字很奇怪,我還要研究……哎呀別打岔!第六天颳了場小風暴,工作隊回營地待了幾小時,回去一看,墓室里空了,什麼都沒了!”
“全沒了?”楚海洋也吃了一驚,倒是夏明若氣定神閒地說:“我知道誰拿的。”
錢大鬍子問:“誰拿的?”
夏明若擺手說:“那姑娘別找了,找不回來了。”
“胡說八道!”錢鬍子大怒,說著便要掛電話,“那可是國家財產!你等著!就算終我鬍子一生也要追回來!”
夏明若聳聳肩,老黃嘆息:“喵……”
“竟然沒了,”楚海洋仰頭說,“我還想研究一下為什麼樓蘭姑娘和屍坑做鄰居呢。”
“我覺得是巧合。”夏明若明顯偏心漂亮姑娘。
“大概吧,不管了,吃飯!”楚海洋無奈地笑笑,“如果有緣,能再遇見舅舅,我們當面問問他,我老覺得他肯定知道。”
夏明若問:“能再遇見嗎?”
楚海洋望著院子裡陽光下的棗樹微笑說:“能啊,怎麼不能?”
就像行走在絲綢之路上的商人、士兵、僧侶與使者,就像合葬在一個墓中的青年愛侶,就像洞窟裡面容沉靜的供養人,就像遠遠眺望故鄉的壁畫上的樓蘭姑娘,甚至就像孤獨地葬骨於深山的濮蘇族娘娘,就像被貓鬼鎮壓著的隋國功臣……
誰說他們不仍在時間裡繼續?
只要繼續,就能相遇。
當然說這些都太遠了,太陽落下,太陽升起,揮別了舐血、狂cháo與傷痛,隨之而來的,是繽紛多彩的八十年代。
不如春暖花開,我們再出發?
番外 東南篇
青麓茶場,長江下游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國營小茶場,主產青峰、雀舌、碧螺春,品質中上。
夏修白出現在此地是因為這兒是他的老家,而夏明若則是因公,所以兩人在茶場門口碰面時,雙方都覺得不可思議。
老黃嗷嗚一聲撲到夏修白懷裡,夏修白揉貓感嘆:“他鄉遇兒子,此所謂五大喜,不過這兒有什麼可挖的?哎對了,你媽給你做了一身新大衣,呢子的,賊帥。”
夏明若心想,新大衣又不准我穿,成天掛在衣櫥里供著,別說賊帥,匪帥也沒用。
他就解釋了,原來茶場的這片丘陵被一條長江支流的支流——青麓河分割成兩個部分,在河灣北面的崗上,最近探出了一處新石器村落遺址,亟待發掘,但是本地縣政府人力財力都有限,加上不重視,所以沒能力組織一支考古隊,正好夏明若他們的隊伍流竄在附近,上級就乾脆派他們來看看。
夏修白極不以為然地說:“有什麼好看的,我真不理解你們,老把古人的灶台子、糞坑子當寶貝。”
夏明若說:“嘿,此地的縣長也是這麼說的。”
夏修白說:“我要是有這個閒工夫……”夏明若飛撲過去捂住他的嘴,李長生帶著徒子徒孫微笑地經過,打招呼說:“修白?巧遇巧遇,你好啊!”
夏修白賠笑說:“都好,李老您辛苦了。”
兩人目送考古隊走遠,夏修白問:“你們住哪兒?”
夏明若指著小山頂上一座青瓦白牆的大宅院:“縣文化館安排的,據說離遺址最近,而且主人家也很歡迎。”
夏修白張望了半天,回頭一臉無奈的神氣:“你告訴他們,其實是咱家的老宅沒有?”
“哪敢呢!”夏明若說,“你又不是不知道老宅里經常有古怪,說是別人家還好,萬一讓他們知道是我的,還不得頭一天就給挖了?一個個都跟穿山甲精似的。”
父子倆埋頭嘆息了一會兒,各自拎著行李上山。這時剛剛入梅,天氣涼慡,小山上雨霧瀰漫,清香襲人,碧油油的茶樹一行行整齊地排列著,一直綿延到了視線之外。
夏修白告訴兒子,老家前些天來信,說相熟的幾個茶場都陸續被人承包了。夏家想承包茶場,但前些年那些事兒至今心有餘悸,就怕又犯什麼錯誤被人割了尾巴,所以喊夏修白回來商量商量,順便玩兒玩兒。夏修白是廠里的著名老油子,當即遞了張病假條就跑來了。
茶場的場長王月香是夏修白的嫂子,正陪著考古隊說話,她看見小叔子老遠就扯開了嚷嚷:“老么!快來!就等著你殺雞呢!”
夏修白趕忙做手勢說:“噓——噓——”
王月香嗓門兒大,一說話漫山遍野的回聲:“玉環怎麼沒來啊?”
夏明若幾個縱躍跳到她身邊,故意提高了聲音說:“大嬸你好,貴地風光真是宜人。”
夏修白緊隨而上,熱情洋溢:“大姐好,初次見面,我姓夏。”
王月香愣了半天,夏明若拼命朝她擠眼睛,王月香心想這父子倆又搞什麼鬼名堂?李長生問:“修白啊,你怎麼會來?”夏修白說自己來買茶葉,李老頭兒哦了兩聲,竟然也沒聽出來忽悠。
夏修白此人,用北京話來說叫做“頑主”,正經事情不做,文化水平不高,但天南海北都知道一點兒,且沒有那份渾不吝,反而附庸風雅特別裝腔,正對了李長生的路數,李長生拉住他就侃,從三皇五帝一直說到中蘇外交。有夏修白在,學生們也能少聽點兒嘮叨,皆大歡喜。
雨勢漸漸大了起來,平常的農戶家都正忙著插秧苗,茶場也不清閒,天天早上五點就出工,摸黑了才回來,因為過了梅雨就是盛夏,茶葉會變得又粗又老不值得採摘,好茶的季節也就結束了。
梅雨天也是考古發掘最不適宜的時候,這時節還堅持工作,那就是行為藝術,叫做泥與水、靈魂與勞模之舞,領導他們不下地,所以考慮不到這一點。
第二天雨勢依然不減,大家就商量,要不還是先去看一眼?老待在場長家喝茶閒扯淡也不是個辦法啊。李長生就吩咐夏明若和小史去找長筒套鞋和斗笠。
小史悄悄問夏明若:“昨晚上你聽到什麼怪聲音沒有?就在天花板上面。”
夏明若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回答說:“有是有,不過應該是建築材料熱脹冷縮或者老鼠跑動。”
“哪能呢。”小史說,“我怎麼聽著像竊竊私語啊,你說不會是有鬼吧?”
“史衛東,我看著你就想到一句話——與數千年的信仰力量相對比,無神論的教育多麼蒼白無力。住進一屋子半夜聽到點兒聲響就說是鬼,你這是一個考古工作者的正確態度嗎?羞愧去吧你!”
小史說:“去你的,夏別信。”
夏明若打發小史去不遠處的茶場庫房找鞋子,自己冒雨跑到茶園裡見王月香,王月香正忙著採茶,氣鼓鼓地說:“怎麼?今天肯認我了?”
夏明若說:“唉,伯娘,我們實在有不得已的苦衷。您快幫我找七八套蓑衣斗笠,還有套鞋什麼的。”
王月香說都在閣樓上,梯子就在廳堂里,自己去拿。夏明若說:“您老是把祖宗留下的護宅神仙靈牌放在閣樓上也不是個事兒啊。”
王月香說:“別提了,那幾個牌牌和座像明明‘文革’時被人拉去‘破四舊’了,可不知怎麼的又被送回來了。聽說拿了靈牌的當天,有個造反派突然在河裡淹死了,隔天又淹死一個,隔天還淹死一個,他們都嚇得不得了。你大伯怕人家說我們破壞革命,只好藏起來,就藏到現在了。”
她嘴上說話,手裡的活計可不停。她們這個茶場裡二十多人幾乎都是女工,而且都是熟練工,習慣在兩隻手的食指上綁刀片,採摘的速度比一般茶工快許多。
夏明若隔著雨幕看見不遠處有個工人似乎是個小伙子模樣,王月香說:“你不記得他了?他是我的本家侄子王新啊,小時候你們在一起玩兒過。他這幾年在外頭混得不好,剛來茶場。”
夏明若撓頭想了想說:“還真是不太記得。”
這時小史籠著手在山頂上喊:“別信——!庫房裡只有茶葉——哪來的鞋啊——?”
夏明若喊:“來了來了。”王月香說:“快去吧,別淋雨了。”夏明若走了幾步,又回頭多看了那個叫王新的幾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