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麼一想,板栗忙拉著葫蘆對李敬文和七斤道:“你們等等,我們出去一下。”一邊扯著小蔥就跑了。

  出去後,板栗對小蔥道:“要不就在樹林裡方便好了。我跟葫蘆哥幫你看著人。”

  小蔥堅決不同意:“今兒人多,要是叫人撞見了哩?”

  葫蘆也說這樣不妥,讓她去女茅廁。

  到了那裡,小蔥見有個婆子在茅廁旁邊掃地,正好是她認得的,也顧不得了,高興地叫道:“李奶奶,我是小蔥,我進去方便一下。你莫叫啊!”

  那婆子只覺眼前一晃,有個男娃就進了茅廁,再一想她說的話,又見板栗和葫蘆站在遠處,這才明白,好笑地嘀咕道:“這娃兒,忒膽大了。”

  等小蔥出來,會合了板栗葫蘆,剛要再去會講堂,就見趙耘等人回來了,看見他們,招呼道:“葫蘆,你娘要生了。”

  葫蘆聽了嚇一跳,也不聽講了,拽著板栗和小蔥撒腿就往山下跑,一邊對趙耘喊道:“趙叔,幫我跟李敬文說一聲,我們有事先回去了。”

  生孩子不是那麼容易的,即便劉雲嵐有好生養的名頭,又生過葫蘆他們兄妹四個,這一回也折騰到晚上戌時初,才生了個大胖小子。

  當趙清抱著娃兒,和小蔥一塊從產房裡出來後,在廳堂里等候的鄭長河聽說是個男娃,脫口而出:“咋又是男娃哩?”

  眾人一愣,接著哄堂大笑。

  楊氏雖然也想要孫女,卻沒他那麼憨,白了他一眼道:“這死老頭子!瞧你說的啥話哩!噯喲,奶奶的胖孫子,爺爺不是嫌棄你,他就是貪心,想著你娘能生個雙胞胎哩。”

  一邊從趙清手中接過那娃兒,夸道:“你倆越來越厲害了。都趕上你師傅了。”

  趙清和小蔥抿嘴笑,又有些害羞,她們這是拿劉雲嵐練手哩。

  ******謝謝親們投出寶貴的粉紅票和評價票******

  ☆、第五百七十六章 事發

  jú花是下午的時候和汪氏曹氏一塊趕過來的,等得十分心焦;青木更是急得上火,生怕媳婦有閃失。實在是因為生娃沒了的事太常見了,就算秦大夫和雲大夫也不能保證。

  這會生了,兄妹倆同時鬆了口氣,急忙湊上去看奶娃子。

  可是,葫蘆、板栗等兄弟姐妹一擁而上,圍著楊氏對小娃兒好一番評價,還你一言我一語地幫他取名,這個說叫“青菜”,那個說叫“扁豆”,還有說叫“豇豆”“菜瓜”等,吵鬧聲差點掀翻了屋頂。

  黃豆大喊道:“眼下大熱天,也沒旁的青菜哩,就叫小白菜。要是冬天生的,就叫大白菜。”

  眾人哄地一聲笑了起來,都說男娃叫小白菜太難聽了。

  板栗心有餘悸地說道:“幸虧咱生的早,不然園子裡可沒幾樣瓜果蔬菜好挑了。”

  黃瓜不滿地說道:“我生的也不晚,幹啥叫黃瓜哩?爹也沒好好幫我想想。”他嫌棄自己小名不好聽。

  青木瞪眼道:“我是爹,我說叫啥就叫啥。”

  可是,說是這麼說,他對著新生的小兒子也發愁:該叫啥名哩?

  這麼胖乎乎的一個小子,當然不能叫扁豆或者豇豆。

  曹氏頭一回見到這種情形,覺得十分有趣,這才明白張楊為何一定要給兒子取個小名叫南瓜。

  她見青木和jú花都皺眉苦思,忍不住插嘴道:“如今正是六月,荷花盛開時節。蓮心尚嬌嫩,如初生嬰兒,秋來即成青色蓮實。我觀小侄子外貌像大嫂多些,將來必定是個飄逸俊秀的男兒。大哥不妨為他取名 ‘青蓮’,意為青色的蓮子。既雅致清新,還好聽。”

  青木大喜。覺得這名字合心意,jú花也說好。

  小娃兒們紛紛抗議,說小嬸子幫弟弟娶的名字這麼雅致,偏他們的名字都土不拉幾的。

  jú花和青木都笑道:“將就著用吧。再換也不成了,都叫順口了哩。”

  說笑著,卻見連人帶名新誕生的青蓮睜著烏溜溜的黑眼珠瞅著大家,也不哭。也不叫,也不像旁的奶娃那樣閉眼睡覺。

  眾人納罕,難道又是一個葫蘆?

  鄭家添了新兒,暫忘了外面的熱鬧,可是葫蘆等小娃兒還是注意的。

  實在是來的人太多了。據張楊說,天下有數的博學宿儒、文人名士幾乎來了一半——沒來的或在朝為官,或者地處偏遠,或有事羈絆——整日談講論學,其盛況前所未有,留詩文墨跡以志者不知凡幾。

  對此,書生學子們固然欣喜異常,連清南村的小娃兒們也不勝傾慕仰望,自此更加用心讀書。此後數年。清南村人才輩出,都謂之曰“人傑地靈”,其實都是文化薰陶之故。

  這中間要數黃豆比旁人更加用心十分,都快趕上大哥葫蘆了。

  一來這娃兒要應付二皇子布置的功課,他可是連字還沒認全哩,寫字也費勁。半年內把《千字文》和《論語》抄十遍可不是個輕省的活計,時間趕得很;二來他因為爹和姑父挨了板子,這事在他心裡留了陰影,因而發狠,一邊用功上進,一邊更小心謹慎行事。

  大靖朝的笑面虎尚書就這麼誕生了,人都謂其jian猾天下無出其右。

  再說張家,先前因為住得遠,因此少有文人租住過去。如今來的人太多了,好些人張楊都認識,再不就是周夫子的故交,自然禮為上賓,請到家中來住,加上隔日就要遷祖墳,張槐也就忙了起來,也顧不得屁股疼了。

  張楊更是忙得腳不沾地,只抽空了拜見爹娘,然後便周旋其間,又偷空與趙耘商議密事,夤夜方回,直到第三日張家遷墳祭祖,才脫身而出。

  張家的祖墳遷在桃花谷前端山塘旁邊的竹林里,也就是那烏龜溶洞的上方。

  周夫子當日看到這地方心裡是很震驚的,且不說這山谷地勢本就奇特,背山含水,藏風聚氣,張家更是在山溪下游挖出了個大山塘,形成如蛟龍入海之勢,單說地底下竟然還盤踞如此多的烏龜,就足以證明此地不一般了。

  他將張宅定在西山的山嘴上,祖墳則鎮在玄龜巢穴上方,並囑咐張槐莫要聲張此事,只說是老宅燒毀後,因桃花谷有山有水,才選中這裡的。

  說是祖墳,也不過是上溯到張大栓的曾祖罷了,他們是前朝動亂時才逃荒到此地落腳的。

  一大早,張大栓便帶著張槐、張楊,領著板栗、山芋、南瓜,領人將分散在山野各處的祖墳刨開,將屍骨收拾了,從新用棺木盛殮,再移至新祖墳地,直忙到晌午時分才完。

  石碑都是先雕刻好的。為此,何氏還曾惋惜地說,要是等jú花生了再辦這事,不是能在碑上多刻一個孫子的名字麼。

  槐子失笑道:“那要是明年jú花又懷了哩,這事不就辦不成了?往後在加上去就是了。”

  jú花氣道:“我還沒生哩,就想著明年的事了,又不是豬。”

  至此,張家這一支算是建立起來了,家中也單獨在正房東邊設了祠堂,給祖宗供奉香火。十年後,張家又單獨在西山建了座兩進的宅院,將宗祠移了過去,著專人看管。

  這些事都是男人們在乾的,女人們只好干看著。

  忙完這些,不等書院聚會散場,張楊就告別爹娘哥嫂和周夫子,帶著曹氏和南瓜,急忙趕回三元去了。

  jú花總覺得他好像有什麼事,想起曹氏那天半吐半露地對她說,黃姨娘沒了,因她怕老太太聽了難過,才沒跟她說。

  jú花見她含糊其辭的樣子,似乎另有隱情,雖然心中納罕。但還是沒問。若是她願意說,自然會說的,既然不想明說,肯定有她的理由。

  問槐子。槐子道如今朝中老臣盡去,後進紛爭傾軋,楊子和小石頭自然不會無動於衷。這些事,一時也難以說清,等以後有機會,再慢慢了解吧。

  jú花點頭,她不是一個有野心的人,向來都是凡事盡力而為。

  過了兩天,醫學院也順利開張了。

  自此後。清南村來往人眾,上至豪門貴族,下至寒門學子,真正改變了這地方人的生活,各種奇人異事不斷湧現。

  其中不乏轟動一時的文人論學。更有鯉魚躍龍門的勵志話題,和絕妙詩文誕生的雅事,更有書生村姑的風流韻事,還有偷雞摸狗的jian情。

  醫學院也不負眾望,秦楓匯聚杏林人士,果然成就了一番大事業。

  八月十五,中秋節,jú花生下一女娃。

  這可真是讓人無法說了,連jú花也盼望這一胎生兒子的。她當然不是重男輕女。只是如今這社會就是這樣,男丁多的話,方能撐起家族重任,她已經有兩個閨女了,心裡想再要一個兒子,誰知偏生了個女兒。

  惹得劉雲嵐笑說要跟她換。

  jú花笑眯眯地摸著小閨女的頭髮道:“說著玩的。咋能當真哩。就算你是舅母,我是姑姑,也不能把親生的換著養。”

  槐子呵呵笑道:“不怕。不是還有他小叔麼。昨兒才來信,說是弟妹有了。讓她多生幾個兒子,咱們張家還怕人少?瞧我這幾個閨女,將來准比男娃還出息哩。”

  小蔥昂首答道:“那是。娘,你瞧好了,沒準將來我是咱家最有出息的一個。”

  jú花撲哧一聲笑道:“你好好的就成了。我跟你爹又不想要你光宗耀祖。板栗也是一樣。”

  板栗看著粉紅的小妹妹,稀罕地問道:“給妹妹取啥名兒哩?越挑越少了。要不就叫小白菜吧?”

  jú花猛搖頭,這名字雖然樸實,實在不大好聽,她也想過了,這回若是生男娃,就叫花生,女娃要不叫青蒜,要不叫香荽。

  聽了她的想法,槐子看看小閨女嘴角若有若無的笑意,覺得還是叫香荽好一些,“我瞧她怕是個嬌憨靈巧的,就叫香荽吧。要是嫂子再生個慡利秀氣的,叫青蒜才對脾氣。”

  於是,張家的三小姐就叫香荽了。

  生完孩子,jú花和槐子忙著添加人手,拓展鞏固家業,板栗等孩子更是學業繁重,兼要跟著爹學習管理產業,真是忙得不知時光流轉,倏忽就到了永平九年春。

  萬象更新的季節里,傳來了寧王爺謀反的消息,寧王一系全部被剷除,包括濟寧候高遠。

  寧王爺乃是先皇第四子,差點就當了皇上。這事也在人們的意料之中。

  這事本與張家無關,然此事最先由張楊和趙耘彈劾濟寧候高遠而引發,說他是永平七年末小青山大火的背後主使者。

  皇上派人去查,竟真的查出這事乃高遠的侄女高湘所為。這個高湘即張楊小妾高姨娘的姐姐。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