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二進主院,正房是兩層的。二樓有個四面敞開的大陽台。客人們就在這裡閒坐,周圍景物一覽無餘。

  槐子和青木雖然陪在一旁,卻輕易不去打擾,這讓眾人尤其滿意。園林樓台看多了,深處山野,別具風格。這些人竟然流連忘返起來。

  jú花見他們用過午餐,還沒有要走的意思,就吩咐廚房準備燒烤用具,在山腳下擺開炭爐子。又將各樣小吃都弄了些過去,然後張大栓父子便帶這些人去谷中溜達。

  這安排讓他們更高興起來,在桃林中悠閒地轉悠,想吃烤魚烤肉的話就回頭讓下人烤兩串,吃完再溜達。

  興致上來了,紅臉膛的黃老頭乾脆拿了把小酒壺,讓殷老頭(即瘦老頭)拎了個竹筒。裡面裝的是烘焙的干泥鰍,周夫子等人或帶些筍乾,或拿五香黃豆,或是炒蝦米等,都是清一色的竹筒裝著,邊走邊嚼,不時還仰頭喝一口酒,真真是神仙一樣了。

  倒是袁縣令跟在後邊,束手束腳的。還不如張大栓自在,方靖宇要好些,趙耘和魏大人早不知去了哪裡,余者都散落在桃林中。

  周夫子對張大栓道:“大栓,你這住處好。往後我可是要常來的。”

  張大栓很高興,說道:“那有啥!夫子來了,去塘里撈兩條魚,殺只雞,到菜園裡扯些青菜。馬上飯就上桌了。這不是便宜的很。”

  殷夫子斜眼瞅著周夫子道:“這老傢伙就是會享福。”

  他們踏著青糙地,踩著遍地落花。順著那條山溪往前行。

  說是溪,其實也有丈來寬,算是小河了。水裡不少魚兒溯流而上,大家停下腳步觀看,都驚奇山溝里怎會有這麼多魚。

  張槐忙上前道,前面的山塘是張家專門挖大的,放了好些魚,連帶這河裡魚也多了起來。

  張大栓問周夫子道:“要不,我拿個蝦網來,現兜些魚讓他們烤了,給大夥嘗嘗?”

  不待周夫子回答,黃夫子急忙點頭附和,另兩個老頭沈夫子和高夫子也贊成,還說要親自試試。

  張槐聽了,急忙轉頭回去叫人準備。

  這裡,眾人見黃豆帶著紅椒、紫茄、山芋,引著黃夫子的孫女黃初雨在樹下亂竄,灑下一串清脆的笑聲,禁不住心懷舒暢,也跟著笑起來。

  忽地紅椒一把扯過初雨,驚呼道:“蛇!”

  黃豆慌忙衝過來問道:“在哪?在哪?你們走開,讓我來!”

  張大栓聽了心裡咯噔一下,呵斥道:“讓你來?找死哩!還不帶妹妹過去。”一邊往那邊跑。

  眾人紛紛趕過去,卻見從旁邊樹後衝出兩個少年,一個手握石塊,對著糙叢砸下去;另一個卻彎腰疾伸手,從糙中拽出一條紅皮花紋長蛇,提著那蛇的尾巴就是一陣亂抖,引得周圍驚叫連連。

  紫茄叫一聲“大哥”,就用小手捂著嘴巴不敢吱聲了;紅椒和黃豆興奮地跳起來亂嚷;至於黃初雨則嚇傻了。

  只見那蛇先還倔強地翹著腦袋,身子也因為用力而扭曲,卻架不住葫蘆不停地抖動,漸漸地就被抖軟了骨頭,跟條長鞭似的筆直垂地,腦袋再也抬不起來了。

  板栗示意隨後跟來的小井兒用棍子將蛇腦袋敲爛了,這才咧嘴笑道:“能燉一鍋好湯哩!”

  又對紅椒和黃豆道:“去那邊玩。我們把這糙棵子檢查一遍,要是藏了蛇咬了人就不好了。”

  張大栓看著黃初雨,心有餘悸地說道:“早上讓人趕了一遍哩,咋還有蛇?怕是從山上才下來的。”

  紅椒見初雨臉上驚懼的表情,忙安慰她道:“初雨莫怕,我板栗哥哥和葫蘆表哥可厲害了。來,紫茄,我倆牽著初雨。”又對板栗叫道,“哥,咱們把這蛇烤了吃,好麼?它剛嚇了初雨一跳,讓初雨吃它的肉。”

  初雨小姑娘看著那長蛇,怯怯地問道:“這東西能吃嗎?”

  黃豆接道:“咋不能吃,跟雞一塊燉,那湯好喝的很,叫‘龍鳳湯’。”

  黃老頭也過來安慰孫女,聞言瞪了他一眼道:“還龍鳳湯?不准亂跑了,跟著我們。不然再遇見蛇,咬你一口神仙也救不了。”

  黃豆笑嘻嘻地說道:“先生,秦伯伯就能救得了。秦伯伯可厲害了。”

  周夫子見他又要跟小弟子斗口,笑道:“好了,不要說了。板栗,把這蛇拿回去讓人收拾了,咱們嘗嘗。”

  板栗忙答應了,和葫蘆將幾個小的都帶了回去,省得在林子裡竄,讓人不放心。

  等這插曲過後,槐子帶人拿了蝦網來,一幫斯文人就撈起魚來,說要親自動手掙晚飯。

  另一邊,方靖宇和賀老爺則跟著青木去山上看木耳。

  走在林中,不時能看見蘑菇,又見有媳婦背著背簍在林中穿梭,原來是在撿蘑菇,便感嘆他們會利用天然條件。

  等到了一處種木耳的場地,方靖宇看著那整齊排列的斷木上,一簇簇木耳長勢喜人,和賀老爺看得眼睛都直了,暗想張家怕是一個春季就能把火燒的損失給補回來。

  賀老爺看著忙碌的僱工,又看看工棚,奇怪地問道:“沒有房子,他們晚上不在這住?”

  青木解釋說,這些人都住在林子外邊。

  原來,張家和鄭家吸取火災教訓,雖然木耳場子不得不設在林中,然僱工都安排住在樹林邊緣。

  比如,一片樹林有五百畝,裡面有三十個木耳場子,那就沿著外面的圍牆,建三十個居處,團團將樹林圍住,每一處都建了哨樓,安排四人輪流值夜,守護山林。若真有不測的話,也不會像上次那樣,逃不出來了。

  方靖宇笑道:“今年可要多讓些木耳給我。我自己的木耳太少了,不夠打發的。賀兄弟可別全占了。”

  賀老爺笑道:“方老爺這話說的,老賀哪敢跟方家爭,再說也比不過方家跟鄭家的交情。”

  青木跟方靖宇都笑起來。

  方靖宇看著青木,想到當年對清南村一個小小的關注,竟然獲得了這樣大的成就,這真是他一生中最得意的神來之筆了。

  再說jú花,在家裡招待夫人們,又鼓動唇舌,為醫學院籌款。

  說到這,她不由得感嘆人們的功利心理:書院是朝廷大員開辦的,哪怕是告老的宰輔,加上各地宿儒賢士,也由不得人不趨之若鶩,可是,醫學院就差多了。

  看在秦楓的面子上,他們也肯捐錢去擴大濟世堂,因為那能直接受益,但對興建醫學院卻不大感興趣,要跟張家鄭家似的,拿上萬的銀子出來,更是不可能。

  可是,醫學院也好,濟世堂也好,光建房子買家什還在其次,買書、招引杏林人士、配製醫學器材、購置藥品等等,比書院燒錢多了。

  這些人也很給秦楓面子,也照書院那樣,捐了同等的銀兩,甚至方家和賀家捐了三千兩,所以還真不能說什麼。

  jú花當然不會多嘴,就算是做善事,那也要人自願才成。但她將周夫子寫的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的匾額懸掛在內堂正室上方,果然方小姐見了,開口問了起來。

  她就告訴了眾人。

  大夥聽說張家和鄭家各拿了兩萬兩銀子給秦大夫建醫學院,都驚呆了,一時間不知jú花說這事是何用意。

  這些人都是好幾個心眼子,當然不會像一般人那樣,覺的jú花只是無意中說起的,就算是真的無意,她們的心思也要轉幾轉……

  第五百六十六章 田上酒家

  jú花也不故弄玄虛,對她們解釋道:“我家先前遭難,我躲在地底的時候,就覺得拿著再多錢也無用。其實大夥何嘗不是經常做善事的?可我想啊,平日的小善舉,都比不得建醫學院和書院影響來得深遠。”

  她微笑道:“我是真心要替子孫積福的。剛遭了災,又捐了這麼多銀子出去,家裡都空了,可我心裡特別踏實。我總想,上天能在我走投無路之時,給出一線生機,必是我之前積福所致。”

  眾人神色變幻不定,這話不由得她們不動容,任你如何富貴,誰敢不敬神佛?

  賀夫人慡直,一拍手道:“虧得妹妹說,我真是死腦子。也不是捨不得銀子,可是妹妹,這醫學院有何大用處麼,值得你們費這麼大心思?你給姐姐說說,姐姐也好籌劃籌劃。”

  jú花道:“這有何難的?姐姐想,秦大夫再有本事,他一個人,究其一生,又能治多少人呢?醫學院培育出更多的大夫,這些大夫往後會再收弟子,弟子再收弟子,流傳下去,這份功德還得了?再者,人吃五穀雜糧,誰敢擔保不生病,也許今日的善舉就能在異日幫了自己也不一定。人生的際遇誰能說得清呢!”

  眾人紛紛點頭,她們中間,倒有一半人是因為秦大夫才來這下塘集的。

  方夫人跟方六小姐對視了一眼,微笑道:“聽張夫人這麼說,我可要再添些銀兩,這心裡才得安寧。我們家老太爺還在麻煩秦大夫給調養呢!”

  賀夫人也笑吟吟地附和。

  jú花見余者神色尷尬。就道:“我總覺得,凡事盡一份心意就好,也不必攀比。人拜菩薩不是常說麼,‘心誠則靈’。錢多錢少都是一份心,不然就失了真。”

  這話聽在眾人耳中,覺得很合心意。神情也放鬆不少,遂歡笑著討論起這事來,又紛紛承諾要捐的銀兩,問交給誰。

  jú花道:“當然是給秦大夫了。我們雖然跟著幫了些忙,卻是不插手這醫學院和濟世堂的事務的,這醫學院也跟張家鄭家無干,不然成個什麼了。”

  眾人聽了暗自欽佩。

  因說起醫學院和書院。jú花和方六小姐就談論起來。

  “要說這醫學院跟書院有異曲同工之妙:醫學院建成,多培育出幾個像秦大夫和雲大夫那樣的醫道高手,能解世人身體病痛;書院就更高一層了,所謂‘上醫醫國’,若能培育出濟世棟樑。//自是國家之幸……”

  聽著這話,這幫夫人忽然覺得自己高尚起來,也加入討論,說話聲音響脆,自覺從來花錢都沒這麼舒心過,不自覺地在心中把那捐款的數目都增加了。

  再聽jú花說,秦楓也要跟書院似的,把捐款人名字刻在醫學院門口,就更加高興了。暗自決定,回家要好好勸家裡男人,多捐些銀兩。秦大夫的人品她們都是信得過的。

  說笑間,倒有好幾家人打聽小蔥、板栗等娃兒的情況,方夫人也很關注。

  jú花明知她們心思,都含糊過去了。

  賀夫人卻只有惋惜的:誰讓她只有一個嫡子呢。還那麼大了,若說讓張家的閨女嫁給賀家庶子,那她可沒這個念頭,覺得這是對張家的不尊重,她也不敢提議把庶女嫁過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