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頁
風言風語傳到紀氏耳里,明漪也不敢再瞞著,紀氏問明原由拍了桌子,腕上戴的翡翠鐲子磕在桌角摔成三截,見她要發怒,明漪趕緊把明沅請了過來,明沅只當紀氏不知如何氣憤傷心,哪知道她氣憤過後竟闔了眼兒:“合離,便合離罷。”
卸了釵環往顏家大伯跟前去哭求,家裡不撐腰,合離回來又去哪兒,只說女兒已經這樣賢良,院裡一個個的進人,外頭又幫襯著生意,鄭家竟不念半點好,反要把這髒水栽在顏家身上。
梅氏承了紀氏這許多年的情,紀氏求了大伯,又去求她,便是袁氏也不敢嚼舌頭,梅氏知道的比袁氏還更晚些,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好容易回過神來,拍捶了桌子:“糊塗啊,便有甚事不能忍,也總隔著一道牆,還有個甚事非得鬧成這樣不可。”
明蓁寫的那本女德書,她才寄給了明芃,這些年裡,還是頭一回寫信給明芃,除開寄給明芃,還往娘家寄了一箱子,派發天下,為女子表率楷模,家裡不支撐她也還罷了,竟鬧出這麼一樁事來。
紀氏在她跟前放低了身段:“各人兒女各人疼,我只這一個女兒,她日子難過,我也不好受,嫂嫂只當是可憐我,只等著聖裁罷了。”這便是讓她別往明蓁跟前去,好容易聖人肯理這事,天底下頂厲害的枕頭風,可不能吹起來。
“我還當你是個明白的,竟這樣糊塗,非得鬧得合離不成?她回家來,往後怎辦?”可明潼到底是回來了,不獨她人回來了,還把慧哥兒也帶回來了,梅氏一口氣都沒提上來,紀氏已經把人安排進了小香洲。
隔得一世重回此處,在這兒葬送的,也在這兒重活一回,窗外芭蕉早就叫明沅改種了桂樹,此時還有些晚桂開化,細密密藏在葉間,幽幽一點香,風一吹就香了滿室。
這裡的正堂一直給她留著,開闊處三面臨水,全玻璃的窗子,天好的時候太陽曬進來,叫窗棱隔成一塊一塊,慧哥兒歡喜的在裡頭跳格子,又做了皮影,自娛自樂。
楊惜惜到底沒能撐住,楊婆子哀聲痛叫,錦衣衛就叫她隔牆聽著,心驚肉跳,知道說了就是個死字,卻還恨鄭夫人害了她,等到錦衣衛把那送柴的小子尋到她跟前,她才一下子軟倒了。
金陵城裡無人不知,鄭家那個二兒子,竟是妾跟人私通生下來的,還上了族譜,那個妾怕東窗事發,下毒陷害,鄭家人竟當了真,反污正室妒忌毒害庶子。
這一場大戲到年尾也沒停,直到聖人裁定了合離,鄭夫人知道真相當天夜裡便氣的暈了過去,她這一回暈過去,卻再不曾醒過來。
鬧成這樣,鄭衍才去御前求情,他怎麼也不肯信是楊惜惜下毒,一條條明證擺在眼前還是個睜眼瞎子,到見了那個送柴的小子,氣急之下,竟吐出一口血來。
鄭夫人死了,鄭衍病了,明潼請求把兒子帶在身邊照顧,慧哥兒是姓鄭的,原不能留在身邊,這會兒卻一個死一個病,顧及不到他,明蓁便讓她先帶在身邊,等往後再說。
明潼也沒安然住在小香洲里,她手上有錢有房有生意,住在城中多有不便,乾脆到鄉間宅中度日,元月這一日落下一場大雪來,明潼抱了慧哥兒去看雪地中的紅梅花,凝霜帶雪,卻紅得奪人心魄。
小篆盛了甜湯來,熱乎乎冒著白煙,慧哥兒挨著母親:“雪下得這樣大呀。”明潼低頭摸摸他的腦袋,雪裡傳來車轍馬鳴聲,卻是紀氏帶了明沅幾個過來莊子上看她們,慧哥兒眯眼一笑,裹著大毛衣裳跑出去,像雪地上撲騰的灰兔子。
紀氏帶了許多年貨來,官哥兒把慧哥兒扛在肩上,明漪靠了明沅的肩,說著東寺里見著的那個人,紀氏望了女兒便笑,伸手拉她一把:“有人,給你送婚書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二!
今天全方位調戲了白羊座
小東西真會撒嬌
還知道裝憂鬱了
吃不消湯不牢
☆、第420章 拜壽
明沅伸手捏了捏妹妹的臉頰:“那人生得如何?”問的是陳閣老的孫子,她也問了紀舜英,紀舜英卻大皺眉頭,直說鬚眉何以相貌論優劣,問了半日也沒問出個長短圓扁來,這會兒問了妹妹,明漪面上一紅。
“那便是生的好了?”明沅的胳膊叫明漪把著直搖,一面搖晃一面還嗔她:“姐姐可真是,男兒郎要長得俊美有甚用處。”
明漪經過鄭衍的事,便再瞧不上貌相好的,就怕外面繡花枕,裡頭一包糙,聽說陳家那位三少爺生得斯文還怕他太女氣,等見著了,心裡吊著的石頭落了一半,臉盤是白淨的,卻生了兩道劍眉,相貌喜歡上一半兒,旁的還更讓她喜歡。
她跟明沅咬耳朵,說是使了小沙彌把茶翻倒在他身上,他竟也不生氣,寺廟外頭總有些討粥討米的,他還舍了米麵出去,明沅聽了擰擰她的鼻子:“你這滑頭,使這些伎倆,太太不知道?”
“太太知道呢,我可沒膽子去使小沙彌。”她打了這個主意,說要試一試為人如何,紀氏拍拍她的手:“見貧者多憐憫,這人便好了一半了。”
明漪一面說一面笑出了聲兒,把頭挨在姐姐肩上,磨得她兩下:“太太說了,等姨娘回來,就把事兒給定了。”
陳家必也是滿意她的,明漪面上這團紅暈怎麼也散不去,比雪裡紅梅還更添嬌意,說完了自個兒又說明潼:“姐姐聽說了沒有,那個指揮使都往家裡來好幾回了。”
新任的錦衣衛指揮使請了官媒人往顏家去提親,陳家還當他是要求娶明漪的,急著讓官媒人上門,陳閣老夫人還特意請了紀氏過門飲茶,當天就說要換庚貼,紀氏啼笑皆非,又不好說另有其人,只得含混應承,這位吳大人卻是來求娶明潼的。
才剛過了年,鄭家的事且還沒消散下去,明潼合離了,光是嫁妝抬回來這一路就惹了多少人去看,梅氏為著這個,特意到紀氏房裡勸一回,明漪就在後頭聽著,告訴明沅說紀氏少有這樣冷冰冰說話時候。
“太太生了好大的氣,我也生氣,大伯娘怎麼不替三姐姐想想,這樣的髒水澆在身上,又受這種委屈,怎麼再過日子,就該這麼回來,咱們又沒錯,作甚倒要悄沒聲的,我看太太,恨不得打鑼。”明漪一雙玉手自暖筒里伸出來,折了一枝紅梅,拿指尖去碰花蕊上結的冰霜。
明沅搓搓她的手:“仔細凍傷了。”側臉去看站在不遠處的紀氏跟明潼,笑問:“那個人來了幾回了?”
新上任的都指揮使求娶顏家合離回家的女兒,是鄭家之後又一樁新聞,鄭夫人叫氣死了,喪事卻無人能支應,還是竹桃兒接過手去,又要照看生病的鄭衍又要把鄭夫的喪事辦的漂亮,府里無人能管,明潼走的時候甩了手,她接過去,倒辦了個囫圇。
楊婆子熬不過刑早就死在獄中,楊惜惜定的秋後問斬,毒害親子,嫁禍主母,憑這兩條,便是大赦,也赦不了她。
那個跟她通jian的擔柴人,去服苦役,鄭家養活的那個眕哥兒,倒無人管了,也不是無管,明潼不干自事不開口,鄭衍倒是說要摔死,不摔死那就溺死,總歸活不成,還是竹桃兒,抱了他嘆一聲:“先把他放到莊頭上養著,往後侯爺身上好了,再說罷。”
送到鄉下,活了一命,可能活多久,只看鄭衍甚時候想起來,律法無罪,可這個孩子便是恥辱,鄭衍哪裡肯饒了他呢?
吳盟除了往顏家求親,還到莊上來,遠遠看著明潼帶慧哥兒出來,鑿了冰面露出窟窿來冰釣,堆得一排雪人守門,連慧哥兒都知道,他的先生想娶他親娘。
明沅側身看過去,明潼正蹙了眉頭,紀氏面上殷切,她卻搖了搖頭:“母親不必說了,我答應了的,不會再嫁了。”
紀氏一怔,女兒青春正好,這麼守著不嫁,跟守活寡有甚個分別,拉了她的手勸她:“你這樣且不是在剜我的心,這一個模樣人品再挑不出差錯來,雖則,雖則傷了腿,可騎著馬也瞧不出來,他既開了口想娶你,上頭必是應了的。”
紀氏疑心吳盟就是往明潼枕邊放絹人的那個,卻不能挑明了說,明潼說到答應了,她還想著怕是答應了前頭那個,說不得那人竟是結過親的,她扭了臉去,眼圈一紅:“你要不想嫁,就不嫁,往後這許多姐妹兄弟,又還有慧哥兒在,要想出去,就往穗州找你二姐姐去。”
明潼咬住下唇,這才沒落下淚來:“娘放心罷,壞的都過去,好的自然就來了。”初嫁由父母,再嫁由自身,經了冬天顏連章就要回來了,知道是皇帝跟前的大紅人想結親,已然來了幾封信,再想不到女兒還能有這一番造化,直讓妻子勸了她,此時風光大嫁,才能真出一口惡氣。
明潼既在坤寧宮裡說了,便是真打算這麼做的,吳盟天天騎了馬來,她心裡掛著他的腿,聽說是跛了,他原來靈貓一樣機變,壞了腿腳是遇上了甚事?
想問的,卻不敢問,怕一問就更止不住心思,乾脆閉了門,整個冬天都不再出去,圍爐扔裘,教慧哥兒習字,等開了年就送他入宮伴讀去。
二月里破冰時,宮裡賜了東西下來,一隻沉沉的紫檀木箱子,自明潼合離之後,既非侯爺夫人,連進宮請安都沒了身份,更不必說賞賜了。
箱蓋兒一大開,滿屋子的珠光,幾個長年跟了她的丫頭捂了嘴兒差點叫出來,滿滿鑲珠的鳳冠,底下壓著一層層的真紅嫁衣,明潼立住了不動,丫頭們先歡喜起來,小篆還捂了臉哭起來,一面哭又一面笑:“姑娘看看,這是……這是宮裡頭允了。”
不管是聖人答應了,還是明蓁答應了,能賞下嫁衣來,便是點了頭,明潼伸手出去,半晌才摸到箱中的衣裳,緞子織金鑲銀,滿繡的龍鳳,一對兒繡鞋上頭都繡了鳳凰,鳳凰的眼睛是拿紅寶嵌上去的。
比她第一回穿的嫁衣,還更精緻些,上輩子沒能穿上紅嫁衣,這輩子,倒得了兩件,她喉嚨口一聲兒都發不出來,這時節也還是不哭,淚珠在眼眶裡滾了一圈:“他人呢?”
吳盟日日都來,她不肯開門,他就在門外守著,天色是將晚了才來,暮色起時回城,這會兒算著該來了,可人卻沒來,不獨這一天沒來,後頭一天也沒來。
收著嫁衣本是大喜,哪知後來這幾日該來的倒不來了,明潼等他一天,到得著嫁衣的第三天上,一早就穿了大衣裳,備車回了金陵城。
丫頭只當她要回家去,卻不是回東城,走到南大街過了彩虹橋,車子走走停停,明潼掀了帘子,一路辯認方向,不時叫車夫左轉右行,到河邊的清幽小巷邊,她叫了一聲停。
卸了釵環往顏家大伯跟前去哭求,家裡不撐腰,合離回來又去哪兒,只說女兒已經這樣賢良,院裡一個個的進人,外頭又幫襯著生意,鄭家竟不念半點好,反要把這髒水栽在顏家身上。
梅氏承了紀氏這許多年的情,紀氏求了大伯,又去求她,便是袁氏也不敢嚼舌頭,梅氏知道的比袁氏還更晚些,張口結舌說不出話來,好容易回過神來,拍捶了桌子:“糊塗啊,便有甚事不能忍,也總隔著一道牆,還有個甚事非得鬧成這樣不可。”
明蓁寫的那本女德書,她才寄給了明芃,這些年裡,還是頭一回寫信給明芃,除開寄給明芃,還往娘家寄了一箱子,派發天下,為女子表率楷模,家裡不支撐她也還罷了,竟鬧出這麼一樁事來。
紀氏在她跟前放低了身段:“各人兒女各人疼,我只這一個女兒,她日子難過,我也不好受,嫂嫂只當是可憐我,只等著聖裁罷了。”這便是讓她別往明蓁跟前去,好容易聖人肯理這事,天底下頂厲害的枕頭風,可不能吹起來。
“我還當你是個明白的,竟這樣糊塗,非得鬧得合離不成?她回家來,往後怎辦?”可明潼到底是回來了,不獨她人回來了,還把慧哥兒也帶回來了,梅氏一口氣都沒提上來,紀氏已經把人安排進了小香洲。
隔得一世重回此處,在這兒葬送的,也在這兒重活一回,窗外芭蕉早就叫明沅改種了桂樹,此時還有些晚桂開化,細密密藏在葉間,幽幽一點香,風一吹就香了滿室。
這裡的正堂一直給她留著,開闊處三面臨水,全玻璃的窗子,天好的時候太陽曬進來,叫窗棱隔成一塊一塊,慧哥兒歡喜的在裡頭跳格子,又做了皮影,自娛自樂。
楊惜惜到底沒能撐住,楊婆子哀聲痛叫,錦衣衛就叫她隔牆聽著,心驚肉跳,知道說了就是個死字,卻還恨鄭夫人害了她,等到錦衣衛把那送柴的小子尋到她跟前,她才一下子軟倒了。
金陵城裡無人不知,鄭家那個二兒子,竟是妾跟人私通生下來的,還上了族譜,那個妾怕東窗事發,下毒陷害,鄭家人竟當了真,反污正室妒忌毒害庶子。
這一場大戲到年尾也沒停,直到聖人裁定了合離,鄭夫人知道真相當天夜裡便氣的暈了過去,她這一回暈過去,卻再不曾醒過來。
鬧成這樣,鄭衍才去御前求情,他怎麼也不肯信是楊惜惜下毒,一條條明證擺在眼前還是個睜眼瞎子,到見了那個送柴的小子,氣急之下,竟吐出一口血來。
鄭夫人死了,鄭衍病了,明潼請求把兒子帶在身邊照顧,慧哥兒是姓鄭的,原不能留在身邊,這會兒卻一個死一個病,顧及不到他,明蓁便讓她先帶在身邊,等往後再說。
明潼也沒安然住在小香洲里,她手上有錢有房有生意,住在城中多有不便,乾脆到鄉間宅中度日,元月這一日落下一場大雪來,明潼抱了慧哥兒去看雪地中的紅梅花,凝霜帶雪,卻紅得奪人心魄。
小篆盛了甜湯來,熱乎乎冒著白煙,慧哥兒挨著母親:“雪下得這樣大呀。”明潼低頭摸摸他的腦袋,雪裡傳來車轍馬鳴聲,卻是紀氏帶了明沅幾個過來莊子上看她們,慧哥兒眯眼一笑,裹著大毛衣裳跑出去,像雪地上撲騰的灰兔子。
紀氏帶了許多年貨來,官哥兒把慧哥兒扛在肩上,明漪靠了明沅的肩,說著東寺里見著的那個人,紀氏望了女兒便笑,伸手拉她一把:“有人,給你送婚書來了。”
作者有話要說:
二!
今天全方位調戲了白羊座
小東西真會撒嬌
還知道裝憂鬱了
吃不消湯不牢
☆、第420章 拜壽
明沅伸手捏了捏妹妹的臉頰:“那人生得如何?”問的是陳閣老的孫子,她也問了紀舜英,紀舜英卻大皺眉頭,直說鬚眉何以相貌論優劣,問了半日也沒問出個長短圓扁來,這會兒問了妹妹,明漪面上一紅。
“那便是生的好了?”明沅的胳膊叫明漪把著直搖,一面搖晃一面還嗔她:“姐姐可真是,男兒郎要長得俊美有甚用處。”
明漪經過鄭衍的事,便再瞧不上貌相好的,就怕外面繡花枕,裡頭一包糙,聽說陳家那位三少爺生得斯文還怕他太女氣,等見著了,心裡吊著的石頭落了一半,臉盤是白淨的,卻生了兩道劍眉,相貌喜歡上一半兒,旁的還更讓她喜歡。
她跟明沅咬耳朵,說是使了小沙彌把茶翻倒在他身上,他竟也不生氣,寺廟外頭總有些討粥討米的,他還舍了米麵出去,明沅聽了擰擰她的鼻子:“你這滑頭,使這些伎倆,太太不知道?”
“太太知道呢,我可沒膽子去使小沙彌。”她打了這個主意,說要試一試為人如何,紀氏拍拍她的手:“見貧者多憐憫,這人便好了一半了。”
明漪一面說一面笑出了聲兒,把頭挨在姐姐肩上,磨得她兩下:“太太說了,等姨娘回來,就把事兒給定了。”
陳家必也是滿意她的,明漪面上這團紅暈怎麼也散不去,比雪裡紅梅還更添嬌意,說完了自個兒又說明潼:“姐姐聽說了沒有,那個指揮使都往家裡來好幾回了。”
新任的錦衣衛指揮使請了官媒人往顏家去提親,陳家還當他是要求娶明漪的,急著讓官媒人上門,陳閣老夫人還特意請了紀氏過門飲茶,當天就說要換庚貼,紀氏啼笑皆非,又不好說另有其人,只得含混應承,這位吳大人卻是來求娶明潼的。
才剛過了年,鄭家的事且還沒消散下去,明潼合離了,光是嫁妝抬回來這一路就惹了多少人去看,梅氏為著這個,特意到紀氏房裡勸一回,明漪就在後頭聽著,告訴明沅說紀氏少有這樣冷冰冰說話時候。
“太太生了好大的氣,我也生氣,大伯娘怎麼不替三姐姐想想,這樣的髒水澆在身上,又受這種委屈,怎麼再過日子,就該這麼回來,咱們又沒錯,作甚倒要悄沒聲的,我看太太,恨不得打鑼。”明漪一雙玉手自暖筒里伸出來,折了一枝紅梅,拿指尖去碰花蕊上結的冰霜。
明沅搓搓她的手:“仔細凍傷了。”側臉去看站在不遠處的紀氏跟明潼,笑問:“那個人來了幾回了?”
新上任的都指揮使求娶顏家合離回家的女兒,是鄭家之後又一樁新聞,鄭夫人叫氣死了,喪事卻無人能支應,還是竹桃兒接過手去,又要照看生病的鄭衍又要把鄭夫的喪事辦的漂亮,府里無人能管,明潼走的時候甩了手,她接過去,倒辦了個囫圇。
楊婆子熬不過刑早就死在獄中,楊惜惜定的秋後問斬,毒害親子,嫁禍主母,憑這兩條,便是大赦,也赦不了她。
那個跟她通jian的擔柴人,去服苦役,鄭家養活的那個眕哥兒,倒無人管了,也不是無管,明潼不干自事不開口,鄭衍倒是說要摔死,不摔死那就溺死,總歸活不成,還是竹桃兒,抱了他嘆一聲:“先把他放到莊頭上養著,往後侯爺身上好了,再說罷。”
送到鄉下,活了一命,可能活多久,只看鄭衍甚時候想起來,律法無罪,可這個孩子便是恥辱,鄭衍哪裡肯饒了他呢?
吳盟除了往顏家求親,還到莊上來,遠遠看著明潼帶慧哥兒出來,鑿了冰面露出窟窿來冰釣,堆得一排雪人守門,連慧哥兒都知道,他的先生想娶他親娘。
明沅側身看過去,明潼正蹙了眉頭,紀氏面上殷切,她卻搖了搖頭:“母親不必說了,我答應了的,不會再嫁了。”
紀氏一怔,女兒青春正好,這麼守著不嫁,跟守活寡有甚個分別,拉了她的手勸她:“你這樣且不是在剜我的心,這一個模樣人品再挑不出差錯來,雖則,雖則傷了腿,可騎著馬也瞧不出來,他既開了口想娶你,上頭必是應了的。”
紀氏疑心吳盟就是往明潼枕邊放絹人的那個,卻不能挑明了說,明潼說到答應了,她還想著怕是答應了前頭那個,說不得那人竟是結過親的,她扭了臉去,眼圈一紅:“你要不想嫁,就不嫁,往後這許多姐妹兄弟,又還有慧哥兒在,要想出去,就往穗州找你二姐姐去。”
明潼咬住下唇,這才沒落下淚來:“娘放心罷,壞的都過去,好的自然就來了。”初嫁由父母,再嫁由自身,經了冬天顏連章就要回來了,知道是皇帝跟前的大紅人想結親,已然來了幾封信,再想不到女兒還能有這一番造化,直讓妻子勸了她,此時風光大嫁,才能真出一口惡氣。
明潼既在坤寧宮裡說了,便是真打算這麼做的,吳盟天天騎了馬來,她心裡掛著他的腿,聽說是跛了,他原來靈貓一樣機變,壞了腿腳是遇上了甚事?
想問的,卻不敢問,怕一問就更止不住心思,乾脆閉了門,整個冬天都不再出去,圍爐扔裘,教慧哥兒習字,等開了年就送他入宮伴讀去。
二月里破冰時,宮裡賜了東西下來,一隻沉沉的紫檀木箱子,自明潼合離之後,既非侯爺夫人,連進宮請安都沒了身份,更不必說賞賜了。
箱蓋兒一大開,滿屋子的珠光,幾個長年跟了她的丫頭捂了嘴兒差點叫出來,滿滿鑲珠的鳳冠,底下壓著一層層的真紅嫁衣,明潼立住了不動,丫頭們先歡喜起來,小篆還捂了臉哭起來,一面哭又一面笑:“姑娘看看,這是……這是宮裡頭允了。”
不管是聖人答應了,還是明蓁答應了,能賞下嫁衣來,便是點了頭,明潼伸手出去,半晌才摸到箱中的衣裳,緞子織金鑲銀,滿繡的龍鳳,一對兒繡鞋上頭都繡了鳳凰,鳳凰的眼睛是拿紅寶嵌上去的。
比她第一回穿的嫁衣,還更精緻些,上輩子沒能穿上紅嫁衣,這輩子,倒得了兩件,她喉嚨口一聲兒都發不出來,這時節也還是不哭,淚珠在眼眶裡滾了一圈:“他人呢?”
吳盟日日都來,她不肯開門,他就在門外守著,天色是將晚了才來,暮色起時回城,這會兒算著該來了,可人卻沒來,不獨這一天沒來,後頭一天也沒來。
收著嫁衣本是大喜,哪知後來這幾日該來的倒不來了,明潼等他一天,到得著嫁衣的第三天上,一早就穿了大衣裳,備車回了金陵城。
丫頭只當她要回家去,卻不是回東城,走到南大街過了彩虹橋,車子走走停停,明潼掀了帘子,一路辯認方向,不時叫車夫左轉右行,到河邊的清幽小巷邊,她叫了一聲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