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陳操之向代國用兵之先,特意遣使知會苻堅,苻堅急召王猛、苻融諸人商議,有建議聯合代國抗晉的,也有要坐山觀虎鬥的,王猛道:「陳操之伐代準備有年矣,我料拓跋什翼犍非其敵手,陛下還是靜觀其變吧。」

  待陳操之驅逐鮮卑拓跋出了漠南,關中震恐,苻堅再遣使來鄴城,探問消息,陳操之好言撫慰,說絕無用兵關隴之意——

  ……

  寧康五年春月,皇帝司馬昱自覺年老體衰,只怕命不長久,召陳操之回京欲託付後事,司馬昱對陳操之的信任猶勝過王坦之和謝安——

  陳操之接皇帝詔命,便與郗超夫婦一道啟程南歸,郗超近來也身體欠佳,不思飲食,要回江左養病,三月十九,陳操之、郗超一行來到長江北岸的歷陽,因周馬頭之弟周琳在歷陽任縣令,一行人便往歷陽縣城去見周琳——

  暮春三月,歷陽道上,馬蹄驚起群鶯亂飛,此時是午後申時,斜陽正在,忽聽得遠處佛寺的鼓聲,郗超忽道:「是了,這是烏江寺,子重,與我一道去烏江寺隨喜如何?」

  陳操之知道郗超篤信佛法,當然奉陪。

  郗超道:「烏江寺是一女尼修持的寺院,住持法號道容,皇帝亦極崇信,子重還記得太極殿鳥巢否,驅之不去,皇帝以為有祟,問於道容,道容法師請皇帝清齋七日、受持八戒,七日後殿上群鳥果然運窠飛去,再不復集。」

  陳操之一笑,心道:「竟有此事?太極殿不是已經拆毀了嗎?新殿三年前便已落成——」

  烏江寺是一座小寺,寂靜荒僻,恍若廢寺,但進入寺門,卻是整潔乾淨,老尼道容識得郗超,引郗、陳二人入大殿參拜佛祖,陳操之見佛寺後院的幾株海棠清新可喜,便移步過去賞看,忽聽身後有人驚訝道:「陳操之——」

  誰人如此無禮,直呼他人之名?

  陳操之愕然回頭,卻見後殿廊下立著一個年輕女尼,雖未去發,但卻是緇衣僧袍,再一細看,赫然是新安公主司馬道福!

  陳操之趨前驚問:「殿下何為至此?」

  司馬道福走下殿廊,來到陳操之面前,細細打量陳操之,言笑晏晏道:「我已出家為尼,法名就叫道福,你不知道嗎?」

  陳操之搖頭表示不知,他只聽說司馬道福與桓濟離婚了——

  司馬道福道:「我與桓仲道離婚了,我求父皇將我賜於你,父皇不允,除了你我也不想另嫁他人了,便隨了道容法師出家,在烏江寺修行,每日誦經之外,還要做些雜務,我倒是不怕寂寞,只是還是忘不了你——道容法師說,這是我的情孽,今世只怕不能解脫了,死後一靈不泯,還入輪迴,下輩子要嫁給你才會脫此情孽——」

  海棠樹下的司馬道福說道:「陳操之,下輩子一定要娶我哦。」

  陳操之無言,心魂搖搖,仿佛寄魂靈隱寺長命燈之時:來生,來生,還有來生嗎?

  只聽司馬道福固執地說道:「下輩子我會早點遇到你,我絕不嫁他人,一定等著你,不管你喜不喜歡我,一定纏著你娶我——」

  (全文終)

  完本感言:我曾年輕美麗過——

  寒士完本了,生命有不能承受之輕,此時便是。

  很早便提到過,雙娶和北伐是寒士的目標,這兩個目標達成後,寒士精華已盡。

  有讀者對寒士這樣完本表示不滿,認為還有很多事可以寫,可是,真有必要一一寫出來嗎,寫到每個人物的結局,那樣會索然無味,趁還有點餘味時,完本吧,雖有遺憾,但可供想念。

  現在,寒士寫成了,就在那裡了,一旦你重讀它,裡面的人物便一起鮮活起來,為你演繹他們的悲喜和哀愁,正如我們的人生,往事不可追,一段段往事塵封,當你回憶時,就會覺得一個個自己在復活,在那個時間那個空間,一直在重複那段美好的或者不堪回首的事。

  寫寒士,我盡力了,說殫精竭慮並不為過,但也有不滿意的地方,一部小說,一旦裡面的人物性格出來、背景出來了,那故事發展、人物命運並不是作者完全能左右的,作者不是全能上帝,硬要做上帝的話,就會看出明顯的割裂和違和,寒士自然也有這種情況,高明的讀者一看便知。

  寒士有不足,有讓您不滿之處,成長入仕後的陳操之沒有以前那麼純粹可愛,但這是成長的代價,他不能總呆在陳家塢里,但我堅信,寒士曾經感動過你,這就足夠,不是嗎,我曾年輕過、美麗過,這就夠了——

  感謝寒士書友的支持,寒士這輛牛車能走到今天是你們給我動力。

  感謝觀天井中娃書友,在我最困難的時候與我探討小說劇情,督促我、鼓勵我——

  感謝fning書友,在我更新不力以為你離寒士而去時,你再次出現,讓我倍感鼓舞——

  最後,說說新書,我腰一直不好,要休息一個月,好好整治一下,然後再一個月準備新書,也就是四月二十號左右發新書,新書將是東方玄幻或者仙俠,相信我,我會給你們帶來一個完全不一樣的玄幻或者仙俠,請書友們暫勿將寒士下架,新書的消息會首先在寒士這裡發布。

  還有一個請求,請只訂閱了一部分寒士的書友給寒士一個全訂吧,讓寒士再給我帶來一些收益,謝謝書友們。

  賊道三痴寫於2011年2月17日深夜11點30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