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劉思緲看了半天,也看不出個所以然:“這個……怎麼了?”
“請注意最後一句——最外層用快遞公司專用紙盒包裝,沒有提取到其他微量證據。”呼延雲說,“我想問一個常識,快遞公司的專用紙盒,是不是快遞員收貨時,現場包裝密封的?”
“一般情況下,肯定是這樣。”劉思緲說。
“這個包裹的快遞地點是——”呼延雲又看了一眼那表格:“蓮玉街樂樂熊西餅屋門口。也就是一個室外場所。這就出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了,怎麼可能專用紙盒內沒有提取到一個十分重要的微量證據呢?”
“什麼東西?”劉思緲提高了聲音。
“二氧化矽,俗稱沙礫——也許非常微小,但是一定會有。”呼延雲說,“3月11日,有氣象記錄表明,當天上午10點半開始,本市突然颳起大風,到當天傍晚,一直被沙塵暴籠罩,如果是在室外進行的包裝,那個專用紙盒內怎麼會沒有發現任何的沙礫呢?”
劉思緲不禁目瞪口呆。
蕾蓉略一回想,點點頭說:“沒錯,那天我去大德酒店參加逐高公司的記者招待會,記得漫天黃沙——可是這又能說明什麼?”
“這說明,包裹也許是3月11日下午1點半快遞出去的,但肯定不是這個時間包裝的!”呼延雲說,“我後來向快遞公司核查過,那個包裹是3月11日上午9點半在蓮玉街樂樂熊西餅屋門口交給快遞員包裝遞出的,但是古怪的是,10點半左右,客戶突然打來電話,說要收回,於是大約中午12點半左右,快遞公司又把包裹在蓮玉街樂樂熊西餅屋門口還給了客戶。接下來,這個客戶換了一家快遞公司,在下午1點半,老地點,重新投遞出了這個包裹,而包裝盒都沒有更換,只把原來那個快遞公司的標籤撕下,換上了新的快遞公司的標籤。”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如果包裹本身沒有問題,交貨地點也沒有變動,僅僅推遲了交貨時間,那麼很簡單,問題就出在時間上。”呼延雲說,“我們來看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包裹的投遞被中止?答案很簡單,從蓮玉街樂樂熊西餅屋到萬東飯店,無論使用何種交通工具,時間都要在40分鐘以上,也就是說假如蕾蓉9點半在樂樂熊西餅屋投遞出的包裹,那麼她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10點整出現在大德酒店萃華廳!如果說,前兩次投遞,只要蕾蓉不在工作區,就沒有人可以給她作證的話,這回可不行了,萃華廳那麼多的攝影、攝像都可以證明蕾蓉的到場,一下子就否定掉了段石碑連續投遞屍骸的目的——給行為科學專家們的犯罪地理剖繪提供參照的時間和地點。”
面對蕾蓉和劉思緲恍然大悟的神情,呼延雲繼續說:“我推想,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段石碑與張文質的失算。當天上午段石碑先在樂樂熊西餅屋投遞出包裹,然後與黃靜風在大德酒店門口匯合——我敢肯定他投遞包裹的事情從始至終都瞞著黃靜風——一起走進會場,這時張文質才告訴他們,蕾蓉早在10點就來了,段石碑一下慌了手腳,馬上打電話取消了包裹的投遞,然後張文質和王雪芽一起,找個藉口讓不喜拘束的錢承離開嘉賓席,到蕾蓉身邊就坐……等錢承倒下後,段石碑帶黃靜風離開會場,自己趕往樂樂熊西餅屋收回包裹,接下來只要等著張文質的電話即可。他們都知道,劉曉紅很快會趕到會場,驅走蕾蓉,到那時,再一次投遞出這個包裹——上述都只是我的推測,但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那就是通過包裹投遞時間的更改,可以認定:真兇的投遞時間和地點絕對不是什麼巧合,而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行為。”
“於是,第三個結論的正確性,浮雕一般凸顯出來:真兇精心策劃,一定要選擇蕾蓉證明不了自己在什麼地方的時間來投遞。那麼,他是誰?蕾蓉現在單身,又好靜,大部分業餘時間都是獨來獨往,所以一般來說,只要她不在研究中心,基本上沒人能證明她在哪裡,所以真兇只要在她沒有上班的時間投遞包裹就是了,這樣一來,這個真兇恐怕只能是蕾蓉的親友和同事,而且也只有親友和同事,才清楚她的活動空間和區域,給犯罪地理剖繪留下充分的‘參照’。”
“不過,這個推理劃定出的範圍太大了,一個到處都不樹敵的人,勢必會有無數的親友,我、思緲、小郭、老馬……都是蕾蓉的親友,如果說同事,那麼整個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全都要算上。刑偵工作說到底就是一個把嫌疑人範圍不斷縮小,縮小,直到小得不能再小的過程,那麼按照現在這個範圍找真兇,肯定很難,還好,他在謀殺黃靜風的時候,終於一不留心,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夜色的悸動加劇了……蕾蓉把視線投出窗外,看到黑暗有如沙灘上退cháo的海水,正在不甘而又無奈地一點點褪色,每一次反撲都沖刷掉更多的自我……樓頂、樹梢、窗台、伏在窗台上的野貓、都在這沖刷中,漸漸地由黑色變成了暗灰色。野貓支愣起了耳朵,不安地聆聽著什麼,突然張開嘴,白森森的牙齒對著虛空狠狠地咬了一口。
“對黃靜風遇害現場的勘查表明,室內的鞋印和指紋只有黃靜風和疑似兇手兩組,黃靜風是坐在床上被麻醉昏厥的,室內無搏鬥痕跡,說明兇手是他熟悉的、對室內環境很了解的人……這一切都證明,殺害他的必然是他一直信賴的、承租這間房屋的段石碑,於是,下面一個問題就擺在了我的面前——這個段石碑究竟是誰?”
呼延雲看了一眼段石碑,從懷中掏出了第二張紙。
“這是劉思緲在黃靜風遇害現場填寫的《犯罪現場初步勘查表》,全部的答案就在上面。”
劉思緲接過表格,又慢慢地瀏覽了一遍,困惑不解地說:“這個確實是我親手填寫的,可是我為何什麼都沒有看出來?”
“你過分關注了你看到的,而完全忽視了你沒有看到的。”呼延雲說,“我還要把我的話再強調一遍:尋找證據固然重要,但有時候,尋找那些本該存在卻沒有存在的證據,更加重要!”
這時,蕾蓉也走了上來看著那表格,甚至把紙翻過來看了一看,搖搖頭:“本該存在卻沒有存在的證據……很明顯麼?”
“再明顯不過。”呼延雲輕輕揚了一下手,“好吧,我做一個小小的提示,現場勘查表明,黃靜風是坐在床上被麻醉昏厥的,然後被吊死在暖氣管上,那麼請重點看表格上的這兩個區域,什麼是其他區域都有,而這兩個區域絕對沒有的物證?”
劉思緲把表格抓在手中,瞪大了眼睛看了又看。
段石碑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仿佛舞台上眼睜睜看著手法被人拆穿的魔術師。
“難道是……”劉思緲抬起頭,望著呼延云:“難道是——毛髮?”
呼延雲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沒錯啊,表格上寫得再清楚不過,在區域一和區域二的床鋪上,都沒有發現任何毛髮,要知道人就是在正常情況下每天都要脫落50到100根頭髮,而黃靜風這種神經質的人,由於內分泌紊亂,脫落得會更多,而區域一,整整五平米,竟然連一根毛髮都沒有發現,這是為什麼?好吧,就算在那個區域內黃靜風確實沒有頭髮脫落,那麼床鋪呢?請給我找一張男士睡過兩晚以上的、未經清掃的,卻沒有一根毛髮的床鋪,豈不是比在漢墓中找到唐三彩的機率還要低嗎?”
“結論只能是——真兇在殺害黃靜風後,把犯罪相關區域內的所有毛髮都一根根撿走了,那個在區域一發現的地面多處X形花紋,更是證明了這個結論。可能你們都一直為此迷惑,這個花紋到底是什麼吧?我第一眼看到它,就明白它的由來了。”呼延雲打開窗戶,那隻野貓緊張地看著他,齜著的牙齒飽含著敵意,然而他只是在窗台上撮了一點沙土,就把窗戶關上了,然後將沙土撒到了桌面的玻璃板上,撒成均勻的一層,接下來,他用拇指和食指輕輕一捻,一個X形花紋自然而然地顯現了出來。
“啊!就是這個!”劉思緲不禁輕呼了出來。
“這正是真兇在一根根捻起地上的頭髮時造成的痕跡。”呼延雲將手一攤道,“按照常識,殺人之後,應該儘快離開犯罪現場,真兇為什麼有閒情逸緻來撿頭髮呢?”
蕾蓉和劉思緲面面相覷,然後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
“好吧,我們換一種思路,既然真兇把犯罪相關區域內的頭髮一根根地撿起帶走,這些頭髮必然具有重大的物證意義,那麼它們究竟是誰的頭髮?”呼延雲低著頭,一面在屋子裡踱步一面自言自語,“黃靜風的頭髮麼?肯定不是,因為他的頭髮說明不了任何事情,倒是地上沒有他的頭髮才奇哉怪也,何況,真兇並沒有撿起他脫落在其他區域的頭髮,這個推論否掉了;真兇自己的頭髮麼?不對,他每次在黃靜風面前出現時都戴了假髮套和假鬍鬚,在其他區域發現的黑色化纖絲就是明證,他並沒有把這些黑色化纖絲一一撿起啊——”
“也許他去殺害黃靜風時過於匆忙,忘了戴假髮套和假鬍鬚呢?”劉思緲突然打斷他道。
“好,我們順著你這個思路進行推理,真兇去殺害黃靜風時過於匆忙,忘了戴假髮套和假鬍鬚,所以他必須把殺人時由於種種原因自己掉下的毛髮都撿走,請注意,這個推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法醫在對頭髮根部毛囊的DNA提取之後,搜索法醫DNA資料庫,能否發現此人以前由於犯罪留下的DNA記錄——姐姐,我說得對麼?”
蕾蓉點點頭:“沒錯,否則即便是提取到了DNA也沒有用。”
呼延雲說:“那麼,姐姐,我再問個問題,在我國目前對犯罪嫌疑人的身體證據取樣存庫中,是不是如果留有他的DNA資料,就一定會有他的指紋資料呢?”
“這個是當然。”蕾蓉不假思索地說,“指紋取樣是最基本的,而且要比DNA取樣容易得多。很多地方公安機構不具備DNA取樣的條件,就只對犯罪嫌疑人做指紋取樣呢。”
“那麼,思緲,如果真兇是為了不讓警方在法醫資料庫中找到自己的DNA,而撿走自己的頭髮,他為什麼沒有擦掉室內遍布的自己的指紋呢?”
劉思緲頓時目瞪口呆。
“既然真兇沒有擦掉自己的指紋,也就是說他的指紋根本不在法醫指紋資料庫中,換言之,他此前根本就沒有因為犯罪被警方拘捕留樣,既然他連指紋都沒留過,那麼他的DNA肯定更加不會在法醫DNA資料庫中留樣了,所以,真兇撿走的絕對不會是自己的頭髮。”
“請注意最後一句——最外層用快遞公司專用紙盒包裝,沒有提取到其他微量證據。”呼延雲說,“我想問一個常識,快遞公司的專用紙盒,是不是快遞員收貨時,現場包裝密封的?”
“一般情況下,肯定是這樣。”劉思緲說。
“這個包裹的快遞地點是——”呼延雲又看了一眼那表格:“蓮玉街樂樂熊西餅屋門口。也就是一個室外場所。這就出現了一個不可思議的事情了,怎麼可能專用紙盒內沒有提取到一個十分重要的微量證據呢?”
“什麼東西?”劉思緲提高了聲音。
“二氧化矽,俗稱沙礫——也許非常微小,但是一定會有。”呼延雲說,“3月11日,有氣象記錄表明,當天上午10點半開始,本市突然颳起大風,到當天傍晚,一直被沙塵暴籠罩,如果是在室外進行的包裝,那個專用紙盒內怎麼會沒有發現任何的沙礫呢?”
劉思緲不禁目瞪口呆。
蕾蓉略一回想,點點頭說:“沒錯,那天我去大德酒店參加逐高公司的記者招待會,記得漫天黃沙——可是這又能說明什麼?”
“這說明,包裹也許是3月11日下午1點半快遞出去的,但肯定不是這個時間包裝的!”呼延雲說,“我後來向快遞公司核查過,那個包裹是3月11日上午9點半在蓮玉街樂樂熊西餅屋門口交給快遞員包裝遞出的,但是古怪的是,10點半左右,客戶突然打來電話,說要收回,於是大約中午12點半左右,快遞公司又把包裹在蓮玉街樂樂熊西餅屋門口還給了客戶。接下來,這個客戶換了一家快遞公司,在下午1點半,老地點,重新投遞出了這個包裹,而包裝盒都沒有更換,只把原來那個快遞公司的標籤撕下,換上了新的快遞公司的標籤。”
“他為什麼要這樣做呢?如果包裹本身沒有問題,交貨地點也沒有變動,僅僅推遲了交貨時間,那麼很簡單,問題就出在時間上。”呼延雲說,“我們來看一下,發生了什麼事情,讓包裹的投遞被中止?答案很簡單,從蓮玉街樂樂熊西餅屋到萬東飯店,無論使用何種交通工具,時間都要在40分鐘以上,也就是說假如蕾蓉9點半在樂樂熊西餅屋投遞出的包裹,那麼她無論如何都不可能在10點整出現在大德酒店萃華廳!如果說,前兩次投遞,只要蕾蓉不在工作區,就沒有人可以給她作證的話,這回可不行了,萃華廳那麼多的攝影、攝像都可以證明蕾蓉的到場,一下子就否定掉了段石碑連續投遞屍骸的目的——給行為科學專家們的犯罪地理剖繪提供參照的時間和地點。”
面對蕾蓉和劉思緲恍然大悟的神情,呼延雲繼續說:“我推想,造成這種情況的根本原因,是段石碑與張文質的失算。當天上午段石碑先在樂樂熊西餅屋投遞出包裹,然後與黃靜風在大德酒店門口匯合——我敢肯定他投遞包裹的事情從始至終都瞞著黃靜風——一起走進會場,這時張文質才告訴他們,蕾蓉早在10點就來了,段石碑一下慌了手腳,馬上打電話取消了包裹的投遞,然後張文質和王雪芽一起,找個藉口讓不喜拘束的錢承離開嘉賓席,到蕾蓉身邊就坐……等錢承倒下後,段石碑帶黃靜風離開會場,自己趕往樂樂熊西餅屋收回包裹,接下來只要等著張文質的電話即可。他們都知道,劉曉紅很快會趕到會場,驅走蕾蓉,到那時,再一次投遞出這個包裹——上述都只是我的推測,但有一點是確鑿無疑的,那就是通過包裹投遞時間的更改,可以認定:真兇的投遞時間和地點絕對不是什麼巧合,而是經過精密計算的行為。”
“於是,第三個結論的正確性,浮雕一般凸顯出來:真兇精心策劃,一定要選擇蕾蓉證明不了自己在什麼地方的時間來投遞。那麼,他是誰?蕾蓉現在單身,又好靜,大部分業餘時間都是獨來獨往,所以一般來說,只要她不在研究中心,基本上沒人能證明她在哪裡,所以真兇只要在她沒有上班的時間投遞包裹就是了,這樣一來,這個真兇恐怕只能是蕾蓉的親友和同事,而且也只有親友和同事,才清楚她的活動空間和區域,給犯罪地理剖繪留下充分的‘參照’。”
“不過,這個推理劃定出的範圍太大了,一個到處都不樹敵的人,勢必會有無數的親友,我、思緲、小郭、老馬……都是蕾蓉的親友,如果說同事,那麼整個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員全都要算上。刑偵工作說到底就是一個把嫌疑人範圍不斷縮小,縮小,直到小得不能再小的過程,那麼按照現在這個範圍找真兇,肯定很難,還好,他在謀殺黃靜風的時候,終於一不留心,露出了狐狸的尾巴。”
夜色的悸動加劇了……蕾蓉把視線投出窗外,看到黑暗有如沙灘上退cháo的海水,正在不甘而又無奈地一點點褪色,每一次反撲都沖刷掉更多的自我……樓頂、樹梢、窗台、伏在窗台上的野貓、都在這沖刷中,漸漸地由黑色變成了暗灰色。野貓支愣起了耳朵,不安地聆聽著什麼,突然張開嘴,白森森的牙齒對著虛空狠狠地咬了一口。
“對黃靜風遇害現場的勘查表明,室內的鞋印和指紋只有黃靜風和疑似兇手兩組,黃靜風是坐在床上被麻醉昏厥的,室內無搏鬥痕跡,說明兇手是他熟悉的、對室內環境很了解的人……這一切都證明,殺害他的必然是他一直信賴的、承租這間房屋的段石碑,於是,下面一個問題就擺在了我的面前——這個段石碑究竟是誰?”
呼延雲看了一眼段石碑,從懷中掏出了第二張紙。
“這是劉思緲在黃靜風遇害現場填寫的《犯罪現場初步勘查表》,全部的答案就在上面。”
劉思緲接過表格,又慢慢地瀏覽了一遍,困惑不解地說:“這個確實是我親手填寫的,可是我為何什麼都沒有看出來?”
“你過分關注了你看到的,而完全忽視了你沒有看到的。”呼延雲說,“我還要把我的話再強調一遍:尋找證據固然重要,但有時候,尋找那些本該存在卻沒有存在的證據,更加重要!”
這時,蕾蓉也走了上來看著那表格,甚至把紙翻過來看了一看,搖搖頭:“本該存在卻沒有存在的證據……很明顯麼?”
“再明顯不過。”呼延雲輕輕揚了一下手,“好吧,我做一個小小的提示,現場勘查表明,黃靜風是坐在床上被麻醉昏厥的,然後被吊死在暖氣管上,那麼請重點看表格上的這兩個區域,什麼是其他區域都有,而這兩個區域絕對沒有的物證?”
劉思緲把表格抓在手中,瞪大了眼睛看了又看。
段石碑的嘴角流露出一絲無奈的苦笑,仿佛舞台上眼睜睜看著手法被人拆穿的魔術師。
“難道是……”劉思緲抬起頭,望著呼延云:“難道是——毛髮?”
呼延雲從椅子上跳了起來:“沒錯啊,表格上寫得再清楚不過,在區域一和區域二的床鋪上,都沒有發現任何毛髮,要知道人就是在正常情況下每天都要脫落50到100根頭髮,而黃靜風這種神經質的人,由於內分泌紊亂,脫落得會更多,而區域一,整整五平米,竟然連一根毛髮都沒有發現,這是為什麼?好吧,就算在那個區域內黃靜風確實沒有頭髮脫落,那麼床鋪呢?請給我找一張男士睡過兩晚以上的、未經清掃的,卻沒有一根毛髮的床鋪,豈不是比在漢墓中找到唐三彩的機率還要低嗎?”
“結論只能是——真兇在殺害黃靜風後,把犯罪相關區域內的所有毛髮都一根根撿走了,那個在區域一發現的地面多處X形花紋,更是證明了這個結論。可能你們都一直為此迷惑,這個花紋到底是什麼吧?我第一眼看到它,就明白它的由來了。”呼延雲打開窗戶,那隻野貓緊張地看著他,齜著的牙齒飽含著敵意,然而他只是在窗台上撮了一點沙土,就把窗戶關上了,然後將沙土撒到了桌面的玻璃板上,撒成均勻的一層,接下來,他用拇指和食指輕輕一捻,一個X形花紋自然而然地顯現了出來。
“啊!就是這個!”劉思緲不禁輕呼了出來。
“這正是真兇在一根根捻起地上的頭髮時造成的痕跡。”呼延雲將手一攤道,“按照常識,殺人之後,應該儘快離開犯罪現場,真兇為什麼有閒情逸緻來撿頭髮呢?”
蕾蓉和劉思緲面面相覷,然後不約而同地搖了搖頭。
“好吧,我們換一種思路,既然真兇把犯罪相關區域內的頭髮一根根地撿起帶走,這些頭髮必然具有重大的物證意義,那麼它們究竟是誰的頭髮?”呼延雲低著頭,一面在屋子裡踱步一面自言自語,“黃靜風的頭髮麼?肯定不是,因為他的頭髮說明不了任何事情,倒是地上沒有他的頭髮才奇哉怪也,何況,真兇並沒有撿起他脫落在其他區域的頭髮,這個推論否掉了;真兇自己的頭髮麼?不對,他每次在黃靜風面前出現時都戴了假髮套和假鬍鬚,在其他區域發現的黑色化纖絲就是明證,他並沒有把這些黑色化纖絲一一撿起啊——”
“也許他去殺害黃靜風時過於匆忙,忘了戴假髮套和假鬍鬚呢?”劉思緲突然打斷他道。
“好,我們順著你這個思路進行推理,真兇去殺害黃靜風時過於匆忙,忘了戴假髮套和假鬍鬚,所以他必須把殺人時由於種種原因自己掉下的毛髮都撿走,請注意,這個推理有一個重要的前提,那就是法醫在對頭髮根部毛囊的DNA提取之後,搜索法醫DNA資料庫,能否發現此人以前由於犯罪留下的DNA記錄——姐姐,我說得對麼?”
蕾蓉點點頭:“沒錯,否則即便是提取到了DNA也沒有用。”
呼延雲說:“那麼,姐姐,我再問個問題,在我國目前對犯罪嫌疑人的身體證據取樣存庫中,是不是如果留有他的DNA資料,就一定會有他的指紋資料呢?”
“這個是當然。”蕾蓉不假思索地說,“指紋取樣是最基本的,而且要比DNA取樣容易得多。很多地方公安機構不具備DNA取樣的條件,就只對犯罪嫌疑人做指紋取樣呢。”
“那麼,思緲,如果真兇是為了不讓警方在法醫資料庫中找到自己的DNA,而撿走自己的頭髮,他為什麼沒有擦掉室內遍布的自己的指紋呢?”
劉思緲頓時目瞪口呆。
“既然真兇沒有擦掉自己的指紋,也就是說他的指紋根本不在法醫指紋資料庫中,換言之,他此前根本就沒有因為犯罪被警方拘捕留樣,既然他連指紋都沒留過,那麼他的DNA肯定更加不會在法醫DNA資料庫中留樣了,所以,真兇撿走的絕對不會是自己的頭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