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①尤利安是羅馬皇帝(361—363年在位)。他信奉新柏拉圖主義,恢復異教崇拜,故書中謂其為上帝所憎惡。他在對薩珊波斯的戰爭中負傷身死。——譯者

  ②即德西德里烏斯。曾任維恩主教,七世紀初為法蘭克墨洛溫朝國王提烏德里克二世所殺。——譯者

  ③聖科隆班於585年偕十二僧侶自愛爾蘭來法蘭克,在孚日山建立修道院,後因觸犯墨洛溫朝廷,遭到放逐。科隆班後赴義大利,在該地建博比奧修道院。聖高爾是隨來的僧侶之一,參見前注。——譯者

  ④作者此處把匈奴人和阿瓦爾人混為一談。——英譯者

  二百多年以來,匈奴人把位於這些壁壘以內的西方國家的財富一掃而空,由於哥特人和汪達爾人於此同時也正在破壞世界的安寧,西方世界幾乎變成一片荒野。但是最不可戰勝的查理卻在八年之中把他們征服得幾乎連一絲痕跡也沒有留下。他對保加利亞人放鬆了手,因為在匈奴人覆滅之後,他們看來不致對法蘭克人的國家有所危害了。他把在潘諾尼亞發現的匈奴人的掠獲物全部最慷慨地分給了主教區和修道院。

  二 在他曾親自參加過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的薩克森戰爭中,兩個部卒(我知道他們的名字,但是為了謹慎起見,我不說出來)組成了一個猛攻隊,非常勇敢地破壞了一座極其堅固的城堡的城牆。最公正的查理看到這種情形,對於其中之一,在徵得其主人克羅爾德的同意之後,委任為萊茵河和義大利阿爾卑斯山之間地區的長官;對另外一個也賜予了土地。

  三 與此同時,兩家貴族的子弟們擔任著守護國王帳篷門口的職務。一天晚上,他們喝得酩酊大醉,躺在地上,好象死人一般;查理跟往常一樣地警覺,他在營地巡視一周,回到自己的帳篷里,誰也沒有發覺。天明以後,他召集國內的顯貴們,問他們對於向敵人出賣法蘭克國王的人應該處以什麼懲罰。這些顯貴絲毫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就說這樣的人罪該處死。但是查理只狠狠地斥責了他們一頓,未加傷害,讓他們走了。

  四 他的身邊還有某人侍妾生的兩個庶出的孩子,由於他們在戰爭中打得最勇敢,皇帝問他們是誰的孩子,出生在什麼地方。他了解情況以後,在中午的時候把他們叫到他的營帳里去,他說:“我的好夥伴,我要你們服侍我,只服侍我一人。”他們高呼他們在那裡沒有其他目的,為他服務,哪怕是最低賤的職務都願承擔。查理說:“那好,你們必須在我的寢室里服務。”他們按捺住心中的怒火,口裡說他們樂於這樣做。但是他們很快就抓住皇帝已經開始睡熟的時刻,沖往敵營,在繼之而來的戰鬥中,用他們自己的和敵人的鮮血洗刷掉服賤役的污痕。

  五 但是這類事業並未阻止心地高尚的皇帝時常派遣使臣齎帶書信和禮物,到最遙遠地區的國王那裡去;他們用當地所能出產的厚禮作為回敬。他從薩克森戰爭的戰場上派遣使臣去見君士坦丁堡的國王,國王問使臣們“他的兒子查理”的國家是處於和平狀態還是正在經受相鄰的種族的侵擾。領銜的使臣回答說除了一個叫做薩克森人的種族不時侵擾法蘭克人的領土以外,處處都是昇平景象。於是怠惰而不好打仗的希臘國王回答說:“啐!對一個既沒有聲望,又沒有勇氣的小小敵人,為什麼我的兒子要找這樣大的麻煩呢?我一定要把薩克森族及其所屬的一切給你們。”當使臣回來把這番話告訴給最尚武的查理的時候,查理笑笑,說道:“如果國王給了你一付用於長途旅行的裹腿,那倒是對你表示了更多的好意。”

  六 我可絕對不能把這個使臣出使希臘的時候所作的聰明的回答秘而不宣。秋天,他和同行人員來到一個皇家城鎮。他們分散開來接受款待。我所講的這位使臣被分配給某個主教。這個主教專心致志於齋戒和祈禱,讓這位使臣幾乎是不斷地挨餓,快餓死了。但是,等到陽春初回,主教就把使臣送到國王那裡去了。皇帝問他對主教有什麼意見。使臣從心底里長嘆一聲,說道:“您的那位主教達到了毋需上帝而可致的神聖的頂點。”國王感到驚奇,說道:“什麼!一個人毋需上帝就可致神聖嗎?”於是使者說道:“《聖經》里說:‘上帝就是愛’,①而這種美德他是完全缺乏的。”

  ①《聖經·約翰一書》,第4章,第16節。——譯者

  於是君士坦丁堡的國王請他參加宴會,把他安排在顯貴們中間。他們有一項慣例:國王筵席上的賓客,無論是本國人或者外國人,都不得把零整的肉餚翻轉過來,他只能吃擺在面前的菜餚的上面那部分。現在,一盤上面覆有香料的河魚端了上來,擺在他的面前。他根本不知道這種風俗,把魚翻轉過來,於是全體顯貴起身喊道:“陛下,您遭到了侮辱,在您以前從來不曾有過一個國王遭到這般侮辱。”國王嘆息著,對我們那位使臣說:“我不能夠拒絕他們,你必須立即被處死。但是你可以向我請求任何你所希冀的恩惠,我一定應允。”他想了一會,然後在眾耳傾聽之下說出了這些話:“皇帝陛下,遵照您的諾言,我請您答應我一樁微小的祈求。”國王說:“願意請求什麼,就說什麼,你將得到滿足;只是我不能夠給你生命,因為這是違反希臘人的慣例的。”於是使臣說道:“在我一息尚存的時刻,我祈求一項恩惠:讓每一個看見我翻轉那條魚的人都挖去眼睛。”國王對這個條件大吃一驚,他以基督的名義宣誓說他什麼也沒有看見,只不過聽信了別人的話。接著王后也為自己開脫:“仁慈的聖母聖馬利亞在上,我什麼也沒有看見。”其他貴族為了免除這種危險,於是一個以天國鑰匙掌管者的名義,另一個以異教徒的使徒的名義,其餘的人則以天使們和大批的聖徒們的名義,宣誓說他們不屬於這項條件所指的範圍之內。這樣,這個聰明的法蘭克人就在希臘人的本土上戰勝頭腦空空的希臘人,平平安安地返回故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