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李將軍成了教授,又教了幾年書;戴維斯則寫起了回憶錄,又活了二十五年;格蘭特最後成了總統;瑪麗神經錯亂,賣掉了所有漂亮衣服,住進了瘋人院,最後瘋瘋癲癲地死在了她和林肯結婚的那所房子裡。

  對這位解放者之死最感悲痛的要數黑人們了。他們是惟一在林肯活著的時候就一直祝福他的一群人。他們為林肯唱起歌謠,並說,他們的救世主現在進了天堂。

  對此,塔德也深信不移,當他站在父親停放在白宮裡的靈櫃前時。他問道:“爸爸現在真的在天堂嗎?如果真是這樣的話,我就高興下,因為他在這兒生活得並不快活。”幾年之後,他也死了。

  在亞伯拉罕。林肯之後,再沒有一個無罪的人被戴上腳鎖。在他生活、工作和死去之後,按照法律規定,“所有人生來自由,這是上帝的賜福!”

  譯後記

  艾密爾。魯特維克(l881—1948)是一位著名的德國作家,其歷史人物傳記最是風格不群,匠心獨具。其中如《拿破崙》、《林肯》、《俾斯麥》,均享譽國際,膾炙人口。

  初讀《林肯》,便覺察了他傳記風格的不同。作者從心理分析的角度剖析了林肯複雜的性格以及其處世立業的原則態度,分析描述頗具哲理性,耐人尋味,發人深思。他打破了普通傳記中的‘“偉人神話”,描寫的首先是平凡人的生活。由平凡見偉大,在偉大中展示平凡。

  本書從林肯四歲寫起,以其遇刺收筆,描寫了林肯數十載當中的生活感受、心路歷程和性格的發展變化,歷史事件取捨自如、恰如其分,絕無贅述。在作者筆下,林肯既有聰明的頭腦,執著的進取心、不屈的鬥志,達觀的處世態度,也有性格的弱點,有強者的無奈,有不幸的婚姻……讀罷釋書,恍覺世事無常,造化弄人!這一切都決定了林肯所選擇的道路,這既是美國的幸運,卻也包含著他個人的悲劇,文中二號人物瑪麗也是形象飽滿,她急功近利,惟我獨尊,一方面是林肯專於政治的催化劑,另一方面卻也別有一番苦滋味在心頭。

  文中其他人物雖著墨不多,卻無不有血有肉,個性突出,說明並陪襯了林肯的性格形成,再現了歷史:林肯的生母生活坎坷,沉默堅忍;林肯的父親敢於冒險,追求不斷;林肯的繼母正直善良、睿智達觀。在作者不動聲色的筆下道格拉斯的利慾薰心、八面玲瓏;格蘭特的執著大度,心清志遠;李將軍的驍勇善戰;麥克萊倫的無功自傲……直至刺客布思的愚昧兇殘均栩栩如生,躍然紙上。

  魯特維克所謂是冷眼觀史,靜心看人,很有些“月輪穿沼無痕”的意味。整部作品語言質樸,史料有秩、不急不徐,娓娓道來。讀時宛如品一盞香茗,素雅之氣裊裊而來;書至中路,興味不減;至林肯遇刺,文章戛然而止,水木之香卻依舊索繞不絕,引人沉思。

  迄今為止,艾密爾。魯特維克的名字在國內尚不知名,其《林肯傳》更是鮮為人知。由於缺乏完整譯作借鑑,又兼原作者思想深刻,加之譯者自身才力未盡人意,所以只當竭盡全力,表現原作者筆觸的平靜與構想的自如閒適,以貼近其初衷,但難免有疏漏之處,在此,譯者衷心歡迎廣大讀者以及專家學者批評指正。

  最後,要感謝我的母親、姐姐,她們在本書翻譯過程中給予我很大的支持,並感謝好友史青、文掙、余曦林、張程的幫助,還有北京外國語大學德語系的Kcrurnmr先生、竇學富老師。Wuest 先生為譯者提供了重要的資料。

  譯者於北京外國語大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