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 Page 21-----------------------

  遠征軍迅速攻占騰衝、龍陵,與駐印軍會師緬北。根據這種情況,遠征軍司 令部隨即變更部署,以第二十集團與配屬預備第二師為右集團軍,攻擊騰衝, 以第十一集團軍為左集團軍,攻擊龍陵、芒市。 第二十集團軍 (右集團軍)在6月初以預備第二師渡河接替第一九八師 橋頭、馬面關防務,等第一九八師以全力攻克北齋公房及大塘子後,第三十 六師即準備進攻瓦甸。6月9日,日軍反撲,很快突破了遠征軍橋頭、馬面 關陣地,並與困守北齋公房的日軍取得聯繫。第三十六師以一部兵力監視瓦 甸日軍,師主力北援橋頭。第一九八師、預備第二師、第三十六師合力於 6 月14日攻取了北齋公房。16日,再克橋頭、馬面關,日軍殘部向明光、瓦 甸逃竄。預備第二師繼續攻占明光、固東街,於6月底進抵騰衝城郊的西北 地區。第三十六師於6月20日攻克瓦甸,進抵騰衝城郊東南地區。第五十三 軍也於6月20日攻占江苴街,進抵騰衝附近。 騰衝是個1公里見方的城池,城牆用大青石條壘砌而成,十分堅固,城 東、城北兩面是小河、農田,不易接近,南面是居民區,西面是山區,其中 來鳳山就是騰衝的屏障。來鳳山是筆架形的五峰山,屬高黎貢山的余脈,該 山光禿無林,一溜斜坡,山上有隧道直通城裡,要想攻入騰衝城,必須先攻 占來鳳山。 第二十集團軍命令預備第二師迅速奪取來鳳山,師部決定以步兵第四團 攻占西南面的兩個山峰,步兵第五團攻占西北面的兩個山峰,步兵第六團作 為師預備隊,待第四團、第五團進攻奏效後,一舉奪占中間主峰,不讓一個 日軍逃入城內。但是,盤踞來鳳山的日軍頗有山地作戰經驗。戰鬥開始後, 第四團、第五團發動了進攻,但據守中峰的日軍用各種火器向兩翼射擊第四、 第五團的進攻部隊。此時,第六團在空軍和炮兵的掩護下,以迅雷不及掩耳 之勢進至日軍火力達不到的死角,用炸藥包、爆破筒、火箭筒、手榴彈炸毀 了日軍的堡壘,消滅了中峰的日軍,第四團、第五團也發動了進攻,攻占了 來鳳山日軍陣地。 失了來鳳山,日軍退守城內。第二十集團軍重新部署,以1個軍的兵力 直接攻城,另1個軍分兵向龍陵、梁河、神護關方向前進,擔任阻援防逃的 任務,預備第二師為總預備隊。 遠征軍的飛機先對騰衝城內的日軍進行轟炸,滿載重磅炸彈的轟炸機, 在戰鬥機的掩護下,只轟得騰衝城內濃煙沖天,城內的日軍被炸死炸傷一半, 城牆被炸開。9月上旬,第五十四軍、第五十三軍攻城部隊進占了城內一角, 日軍拚命抵抗,雖然遠征軍的政工人員不斷喊話讓其投降,日軍始終不肯投 降。此時的騰衝城,已無一間完好的房屋,日軍仍利用殘牆斷壁進行頑抗, 雙方展開了激烈的逐屋巷戰。為了儘快地解決戰鬥,預備第二師也投入了巷 戰。經過拚死搏鬥,9月14日,第二十集團軍攻克騰衝城,騰衝城被收復。 一尺牆、一間房、一個院落,都是遠征軍官兵用生命和鮮血換來的。 第十一集團軍 (左集團)率第二軍、第六軍、第八軍、第七十一軍、新 編第二十八師向龍陵推進。1944年5月11日,反攻龍陵的第十一集團軍為 了牽制對面的日軍,使第二十集團軍進攻騰衝取得進展,先由第七十一軍派 出兩個加強團在打黑渡、七道河渡過怒江,順利地占領馬鹿塘、青木嶺、張 寨、平戛、東山各據點。到5月22日,第十一集團軍全部渡過怒江,向攀枝 花、畢寨渡、火石地、葛石地、葛蒲丁及平戛各地區集結,以第七十一軍為 右翼攻龍陵,以第二軍為左翼攻芒市。

  ----------------------- Page 22-----------------------

  6月4日,第七十一軍新編第二十八師攻擊松山,該師先占領了臘猛街 與竹子坡。6日,攻克了陰登山,日軍退踞松山陣地,憑險死守。攻擊龍陵 的部隊,也攻克了龍陵縣城,但因為松山被日軍占領著,部隊補給困難,遠 征軍又放棄龍陵縣城,新編第二十八師傷亡過重。7月1日,由第八軍接替 新編第二十八師攻取松山的任務。 松山位於怒江西岸,東距惠通橋約22公里,西到龍陵約39公里,它是 惠通橋至龍陵的咽喉。松山包括陰登山、大小松山、大埡口、滾龍坡、長嶺 崗等山,周圍長約25公里,山巒棋布、丘陵起伏。滇緬公路由惠通橋向西, 依丘傍村,環繞松山後面,經過三五十公尺寬的滾龍坡、大埡口向西到松山 腳下。松山地形險要、山高林密。占領松山的日軍用一個工兵連的兵力構築 工事,並用大樹作工事建材,小樹作障礙物,修築了堅固的堡壘群。日軍還 在此儲備了大量的糧食、彈藥,做長期踞守的準備。日軍第五十六師團第一 一三聯隊約3000多人,配有戰車、山炮、工兵、醫院駐守在這裡。整個松山 陣地,以松山頂峰為主陣地,將滾龍坡與大埡口構成堅固據點,互為犄角。 松山南北的密林丘壑之中,有體系地散布著堡壘群,這些堡壘群,偽裝巧妙, 不易被人發現,且深入地下,又隱蔽又堅固。堡壘之間有交通壕連接,設有 輕機槍掩體,還有步槍、手榴彈、擲彈筒等武器,主堡內還有重武器。陣地 前一般都有一至三道鐵絲網,一至二道鹿砦,重要地點還鋪設了地雷及陷阱。 所以,接近日軍的堡壘非常困難,要想破壞它更非易事。日軍發出狂言:“中 國軍隊不犧牲10萬人,休想攻取松山。”難怪新編第二十八師久攻不下。 第八軍 (轄第一○三師、榮譽第一師和第八十二師)投入攻擊松山的戰 斗兵力是:第一○三師的第三○七團、第三○八團、第三○九團;第八十二 師的第二四四團、第二四五團、第二四六團;榮譽第一師的第三團及第二團 的一個營、一個山炮營;軍直屬隊。約有兵力5萬人,軍指揮所設在陰登山。 7月10日,第一○三師由惠通橋渡過怒江,主攻松山之滾龍坡、大埡口。 該師以第三○七團為先頭部隊,當第三○七團通過惠通橋時,橋身已被炸毀, 只有在僅存的鐵索上鋪一層木板,人馬小心緩步地向前進行。過了惠通橋, 第三○七團第一營在遠征軍怒江東岸的炮火掩護下,向滾龍坡發起衝鋒,經 過1個小時的激戰,順利地進占了日軍前哨陣地,繼續向滾龍坡進逼。在這 里,第三○七團受到日軍炮火及輕重機槍的阻擊,該團遂停止進攻。 11日,第三○七團出動了一個連兵力分散地向滾龍坡日軍據點發動進 攻,使日軍的正面火力點完全暴露出來。隨後以第一、第二兩個營的兵力對 滾龍坡各日軍堡壘進攻,但在雨霧影響下,日軍的許多側射擊堡沒能發現, 使第三○七團傷亡較重而停止了攻擊。 13日,經過多方面的偵察,第三○七團對滾龍坡又發動了攻擊。當遠征 軍的輕重炮火對滾龍坡陣地集中了2個小時的火力射擊後,日軍陣地的交通 壕、散兵坑被轟塌,第三○七團第一、第二營發起了攻擊,他們越過日軍陣 地外的障礙物,沖向日軍的主陣地。沒有被炸毀的堡壘開始向第三○七團第 一、第二營官兵阻擊。日軍猛烈的炮火又壓下了第一、第二營的攻擊,他們 派出的炸藥手冒著日軍強大的火力去炸堡壘,大部分都犧牲在日軍堡壘射擊 孔前。當第一、第二營用六○迫擊炮還擊後,才占領了滾龍坡一些陣地。 25日,第八軍對松山日軍發動了全面總攻,飛機、重炮不斷地向日軍陣 地射擊,日軍頑強抵抗。第八軍官兵沖入日軍陣地與日軍展開肉搏戰而傷亡 慘重,但進展不大。此時,遠征軍司令長官衛立煌命令第八軍限期攻克松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