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頁
----------------------- Page 19-----------------------
軍亨利上校指揮第五十師第一五○團、美軍第五三○七團第一營、獸力輜重 團第三連、山炮一連;K支隊由美軍金尼遜上校指揮新編第三十師第八十八 團、美軍第五三○七團第三營;M支隊由美軍麥吉上校指揮美軍第五三○七 團第二營、克欽突擊隊。各隊分別於4月28日至30日由孟關南下,經懸崖 峭壁,入叢林密集的庫芒山區開路前進,深入日軍的後方。5月16日,H支 隊的美軍一營到達密支那西郊巴馬提,控制了伊洛瓦底江渡口,第一五○團 同時到達密支那西機場以南的南圭河並切斷密支那至孟拱公路。17日晨,第 一五○團向密支那西機場發動攻擊,守衛機場四周的100餘名日軍從睡夢中 驚醒,倉惶抵抗後向市區潰退,第一五○團乘勝向市區進攻。20日,攻入市 內火車站,但遭到日軍頑強抵抗,在通訊聯絡中斷的情況下,第一五○團因 傷亡慘重,補給不上,又無炮火和空軍支援,日軍乘機反攻。經過幾次拉鋸 戰,車站又被日軍奪去,第一五○團退守西機場。 此時,M支隊已占領密支那北郊的錫塔普爾、K支隊占領密支那東北的遮 巴德,第八十九團也全部到達、中美混合突擊隊的力量占優勢。但由於美軍 指揮上的失誤,多次對密支那進攻,都進展不大,各線支隊因氣候惡劣,地 形不利,奉命在現駐地構築工事、搜索敵情。 6月15日,各支隊採取坑道戰術,利用強攻和坑道並用的戰法,才有所 進展。7月,中美聯軍加強了空中支援,密切步、炮兵的協同,對要攻取的 目標,先由空軍進行“地毯”式轟炸,再由炮兵施以密集的火力射擊,徹底 摧毀日軍的防禦工事後,步兵再突入日軍陣地,肅清殘敵,密支那城就這樣 一塊一塊地被攻占。7月31日,密支那市區大部分被中美聯軍占領。 8月2日,日軍殘部在密支那城北負隅頑抗,第五十師派出輕裝敢死隊, 分組潛入日軍陣地的後方,將日軍的通訊設備完全切斷,3日拂曉,各部隊 向殘存的日軍發動了總攻擊。日軍殘部過江逃竄,沒能逃走的日軍,大部分 用手榴彈自殺。5日,所有殘敵被肅清,中美聯軍占領密支那。
----------------------- Page 20-----------------------
八、中國遠征軍反攻滇西 中國遠征軍重新組建後,立即著手準備滇緬戰役,這時的中國遠征軍都 換上了新式武器裝備。1944年4月,滇緬戰役的各項工作準備就緒,遠征軍 司令部也由楚雄推進到永平、保山間的一個村鎮裡。遠征軍為策應駐印軍攻 擊密支那,打通中印公路,以第二十集團軍 (總司令霍揆彰)為攻擊集團, 第二十集團軍由第五十三軍(轄第一一六師、第一三○師)、第五十四軍(轄 第三十六師、第一九八師)及第六軍的預備第二師組成,由栗柴壩、雙缸橋 間渡河,以騰衝為攻擊目標,以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為防守集團, 第十一集團軍由第七十一軍(轄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新編第二十八師)、 第二軍 (轄第九師、第七十六師、新編第三十三師)、第六軍(缺預備第二 師,該師由第二十集團軍管轄,轄新編第三十九師)組成,負責防守怒江的 東岸;又以新編第三十九師、第七十六師、第八十八師各派一個加強團渡江 攻擊,以策應第二十集團軍的攻擊。 騰衝是滇西的戰略重鎮,也是對外開放的商埠。日軍占領騰衝後,在這 里設立了滇緬戰區總司令部,駐有步兵第十五軍的一個精銳師團,日軍在這 里進可以越過怒江竄擾昆明,退可以直達緬北中心密支那。 預備第二師 (轄步兵第四團、第五團、第六團、直屬隊)擔任此次戰役 的先遣任務。該師原屬第十一集團軍第六軍建制,1943年秋,預備第二師曾 在騰北一帶打游擊,主要任務是偵察敵情、地形並負責掩護遠征軍失敗後撤 退回國的傷殘人員的安全,第二○○師戴安瀾師長的遺骨就是這時被運回國 內的。不久,預備第二師改屬第二十集團軍,駐紮在保山及怒江東岸的漕澗 一帶。預備第二師的任務是強渡怒江,占領渡口陣地,然後越高黎貢山,占 領騰北橋頭,以便集團軍主力包圍並殲滅騰衝守敵。 怒江源於青藏高原,在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間構成怒江峽谷,谷深流急, 水勢洶湧。該師把渡江地點選在漕澗的西邊,這裡是保山經高黎貢山至古永 或騰衝的石板騾馬大道的中間渡口,江面寬約300—400米,水深約20米。 當時日軍在渡口兩岸和高黎貢山隘口都布署了兵力。好在遠征軍各部隊都進 行了渡江訓練,美國給遠征軍配備了渡河器材——一種前尖後方的帆布船, 這種帆布船由十幾個尼龍汽囊組成,能載一個班的武裝士兵。渡江準備工作 很充分。 怒江東岸遠征軍的炮兵群及所有的重武器一齊開火了,預備第二師的先 頭營在炮火掩護下,分乘數十艘帆布船向西岸進發。西岸的日軍被遠征軍的 炮火打得抬不起頭,無法阻擋先頭營的渡江進攻,該營順利地攻占了日軍的 渡口陣地。日軍向高黎貢山隘口撤退,繼續頑抗。預備第二師第六團翻越深 山老林,繞過隘口,抄襲日軍的後路,迅速地占領了橋頭與騰衝之間的陣地, 切斷了橋頭與騰衝之間的聯繫。 第二十集團軍的右翼第五十四軍第一九八師於5月12日由栗柴壩渡河, 其第五九三團於 16日迂迴攻占橋頭、馬面關,第一九八師主力圍攻北齋公 房;左翼第五十四軍的第三十六師在雙虹橋附近渡河成功。經過激烈的戰鬥, 傷亡甚多。後來第五十三軍渡河增援,14日攻占大塘子,乘勝追擊,越過了 高黎貢山,進抵瓦甸江、江苴街以東一線。 渡江攻擊各部隊奏效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鑑於此時中國駐印軍一部 已開始攻擊密支那,判斷日軍很難在短期內調動大量部隊增援滇西,遂下令
軍亨利上校指揮第五十師第一五○團、美軍第五三○七團第一營、獸力輜重 團第三連、山炮一連;K支隊由美軍金尼遜上校指揮新編第三十師第八十八 團、美軍第五三○七團第三營;M支隊由美軍麥吉上校指揮美軍第五三○七 團第二營、克欽突擊隊。各隊分別於4月28日至30日由孟關南下,經懸崖 峭壁,入叢林密集的庫芒山區開路前進,深入日軍的後方。5月16日,H支 隊的美軍一營到達密支那西郊巴馬提,控制了伊洛瓦底江渡口,第一五○團 同時到達密支那西機場以南的南圭河並切斷密支那至孟拱公路。17日晨,第 一五○團向密支那西機場發動攻擊,守衛機場四周的100餘名日軍從睡夢中 驚醒,倉惶抵抗後向市區潰退,第一五○團乘勝向市區進攻。20日,攻入市 內火車站,但遭到日軍頑強抵抗,在通訊聯絡中斷的情況下,第一五○團因 傷亡慘重,補給不上,又無炮火和空軍支援,日軍乘機反攻。經過幾次拉鋸 戰,車站又被日軍奪去,第一五○團退守西機場。 此時,M支隊已占領密支那北郊的錫塔普爾、K支隊占領密支那東北的遮 巴德,第八十九團也全部到達、中美混合突擊隊的力量占優勢。但由於美軍 指揮上的失誤,多次對密支那進攻,都進展不大,各線支隊因氣候惡劣,地 形不利,奉命在現駐地構築工事、搜索敵情。 6月15日,各支隊採取坑道戰術,利用強攻和坑道並用的戰法,才有所 進展。7月,中美聯軍加強了空中支援,密切步、炮兵的協同,對要攻取的 目標,先由空軍進行“地毯”式轟炸,再由炮兵施以密集的火力射擊,徹底 摧毀日軍的防禦工事後,步兵再突入日軍陣地,肅清殘敵,密支那城就這樣 一塊一塊地被攻占。7月31日,密支那市區大部分被中美聯軍占領。 8月2日,日軍殘部在密支那城北負隅頑抗,第五十師派出輕裝敢死隊, 分組潛入日軍陣地的後方,將日軍的通訊設備完全切斷,3日拂曉,各部隊 向殘存的日軍發動了總攻擊。日軍殘部過江逃竄,沒能逃走的日軍,大部分 用手榴彈自殺。5日,所有殘敵被肅清,中美聯軍占領密支那。
----------------------- Page 20-----------------------
八、中國遠征軍反攻滇西 中國遠征軍重新組建後,立即著手準備滇緬戰役,這時的中國遠征軍都 換上了新式武器裝備。1944年4月,滇緬戰役的各項工作準備就緒,遠征軍 司令部也由楚雄推進到永平、保山間的一個村鎮裡。遠征軍為策應駐印軍攻 擊密支那,打通中印公路,以第二十集團軍 (總司令霍揆彰)為攻擊集團, 第二十集團軍由第五十三軍(轄第一一六師、第一三○師)、第五十四軍(轄 第三十六師、第一九八師)及第六軍的預備第二師組成,由栗柴壩、雙缸橋 間渡河,以騰衝為攻擊目標,以第十一集團軍(總司令宋希濂)為防守集團, 第十一集團軍由第七十一軍(轄第八十七師、第八十八師、新編第二十八師)、 第二軍 (轄第九師、第七十六師、新編第三十三師)、第六軍(缺預備第二 師,該師由第二十集團軍管轄,轄新編第三十九師)組成,負責防守怒江的 東岸;又以新編第三十九師、第七十六師、第八十八師各派一個加強團渡江 攻擊,以策應第二十集團軍的攻擊。 騰衝是滇西的戰略重鎮,也是對外開放的商埠。日軍占領騰衝後,在這 里設立了滇緬戰區總司令部,駐有步兵第十五軍的一個精銳師團,日軍在這 里進可以越過怒江竄擾昆明,退可以直達緬北中心密支那。 預備第二師 (轄步兵第四團、第五團、第六團、直屬隊)擔任此次戰役 的先遣任務。該師原屬第十一集團軍第六軍建制,1943年秋,預備第二師曾 在騰北一帶打游擊,主要任務是偵察敵情、地形並負責掩護遠征軍失敗後撤 退回國的傷殘人員的安全,第二○○師戴安瀾師長的遺骨就是這時被運回國 內的。不久,預備第二師改屬第二十集團軍,駐紮在保山及怒江東岸的漕澗 一帶。預備第二師的任務是強渡怒江,占領渡口陣地,然後越高黎貢山,占 領騰北橋頭,以便集團軍主力包圍並殲滅騰衝守敵。 怒江源於青藏高原,在高黎貢山和碧羅雪山間構成怒江峽谷,谷深流急, 水勢洶湧。該師把渡江地點選在漕澗的西邊,這裡是保山經高黎貢山至古永 或騰衝的石板騾馬大道的中間渡口,江面寬約300—400米,水深約20米。 當時日軍在渡口兩岸和高黎貢山隘口都布署了兵力。好在遠征軍各部隊都進 行了渡江訓練,美國給遠征軍配備了渡河器材——一種前尖後方的帆布船, 這種帆布船由十幾個尼龍汽囊組成,能載一個班的武裝士兵。渡江準備工作 很充分。 怒江東岸遠征軍的炮兵群及所有的重武器一齊開火了,預備第二師的先 頭營在炮火掩護下,分乘數十艘帆布船向西岸進發。西岸的日軍被遠征軍的 炮火打得抬不起頭,無法阻擋先頭營的渡江進攻,該營順利地攻占了日軍的 渡口陣地。日軍向高黎貢山隘口撤退,繼續頑抗。預備第二師第六團翻越深 山老林,繞過隘口,抄襲日軍的後路,迅速地占領了橋頭與騰衝之間的陣地, 切斷了橋頭與騰衝之間的聯繫。 第二十集團軍的右翼第五十四軍第一九八師於5月12日由栗柴壩渡河, 其第五九三團於 16日迂迴攻占橋頭、馬面關,第一九八師主力圍攻北齋公 房;左翼第五十四軍的第三十六師在雙虹橋附近渡河成功。經過激烈的戰鬥, 傷亡甚多。後來第五十三軍渡河增援,14日攻占大塘子,乘勝追擊,越過了 高黎貢山,進抵瓦甸江、江苴街以東一線。 渡江攻擊各部隊奏效後,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鑑於此時中國駐印軍一部 已開始攻擊密支那,判斷日軍很難在短期內調動大量部隊增援滇西,遂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