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4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2002年11月,F/A-22已完成初始飛行試驗,在試驗中,F/A-22實現了以2倍音速飛行;飛行高度15240米以上,並完成了高過載機動飛行,如9g轉彎。在3048米以上高度進行了亞音速飛行。

  2003年7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將困擾多時的F/A-22軟體問題予以解決。這標誌著F/A-22項目又取得一次顯著的進展。改進版本的軟體安裝在F/A-22上後,顯著改善了座艙系統的可靠性。而在此之前,由於軟體的問題,座艙系統每運行兩小時就要關閉一次,現在則可以連續運行21小時以上。

  2003年9月19日,一架F/A-22試驗飛機在例行試飛時差點墜毀,據空軍初步調查稱,事故是因駕駛員沒按原定程序進行飛行機動而致,並非飛機本身出現問題。

  2004年3月,空軍決定略微增加訂購F/A-22的數量,主要的原因是該項目在削減成本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並認為當前的項目估算支持採購277架F/A-22,而此前美空軍確定的採購目標是276架。2004年4月29日,美國空軍宣稱F/A-22進入初始作戰試驗與鑑定階段,這為擴大“猛禽”戰鬥機的採購掃清了障礙。

  2004年6月,美國空軍宣布授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一項價值4.92億美元的固定價格確認合同,用於購買製造24架F/A-22所需的先進器材和相關設備,這標誌著第五批“猛禽”戰鬥機即將投入低速初始生產。

  2004年9月,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對F/A-22的生產速度作了進一步的調整,加快了戰鬥機的生產步伐。該公司的目標是2004年生產19架戰鬥機,並計劃在大批量生產階段每年生產24架F/A-22戰鬥機。2004年12月21日,一架美軍F/A-22“猛禽”戰鬥機墜在美國內華達州南部的內利斯空軍基地墜毀。

  雖然美國防部還未正式宣布,但據消息靈通人士透露,國防部已經批准洛克希德?馬丁公司研製的F/A-22戰鬥機進入全速生產。F/A-22單價1.2億美元(不含研製成本?武器和維護費用)。2005年5月12日,首架作戰型F/A-22已交付給位於維吉尼亞州蘭利空軍基地的第1戰鬥機聯隊第27戰鬥機中隊。

  2005年在美國空軍正式服役的量產型則為“F-22A”。最初計劃採購750架,經過兩次削減最後確定的採購數量是183架,現已交機50架。國空軍目前正考慮增加購買60架。F-22“猛禽”戰鬥機每架成本高達1.3億美元。

  F-22的試驗和改良十分細緻和周到,因為美國空軍認為“F-22並非今日所需,而是為了對付明天的威脅。因此,我們不是為了解決今天的問題在研製,而是要回答今天所能預料的明天會出現的所有可能的問題。我們考慮的是美國空軍明天的空中優勢。因此F-22必須組合有最好的隱身性、超音速巡航。一體化航空電子系統、敏捷性以及作為制空權所需的對空、對地致命的打擊和支援性。”

  2009年4月6日,歐巴馬政府時任國防部長蓋茨宣布,國防部將向國會建議刪減許多大型武器採購計劃,包括在製造生產的187架F-22戰機完成後,減少乃至停止生產這一昂貴戰機。

  艦載後掠翼F22(設想):

  技術特點

  生產分工圖F-22採用雙垂尾雙發單座布局。垂尾向外傾斜27度,恰好處於一般隱身設計的邊緣。其兩側進氣口裝在翼前緣延伸面(邊條翼)下方,與噴嘴一樣,都作了抑制紅外輻射的隱身性設計,主翼和水平安定面採用相同的後掠角和後緣前掠角,都是小展弦比的梯形平面形,且機翼上塗有吸收雷達波的特殊材料。水泡型座艙蓋凸出於前機身上部,全部武器都隱蔽地掛在4個內部彈艙之中。

  結構特點

  在平面內為帶高位梯形機翼的帶尾翼的綜合氣動力系統,包括彼此隔開很寬和帶方向舵並朝外傾斜的垂直尾翼,並且水平安定面直接靠近機翼布置。按照技術標準(小反射外形、用吸收無線電波的材料、用無線電電子對抗器材和小輻射的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裝備戰鬥機,其設計最小有交錯射面為0.005-0.01平方米左右) (機密)。在機體上廣泛使用含熱塑(12%)和熱作用(10%)的聚合複合材料(KM)。在批生產的飛機上使用複合材料(KM)的比例(按重量)將達35%。兩側翼下菱形截面發動機進氣道為不可調節的進氣道,為敷設發動機壓氣機冷壁進氣道呈S形通道。發動機二維噴管,有固定的側壁和調節噴管橫截面積及按俯仰±20°角偏轉推力向量而設計的可動上調節板和下調節板。

  航電系統

  飛彈掛載圖按TRW公司通用手冊研製的整套綜合機載無線電電子設備包括:中央數據綜合處理系統;綜合通訊、導航和識別系統ICNIA和包括無線電電子對抗系統的全套進行電子戰的設備INEWS;具高分辨力的機載雷達AN/APG-77和光電傳感器系統EOSS,兩個鐳射陀螺儀的超黃蜂LN-100F慣性導航系統(HHC)。機載雷達為帶電子掃描的主動相位陣列雷達,它包含了1000多塊模組,其中使用了超高頻率範圍的單一積分系統技術。為提高隱蔽性,設計有雷達站被動工作狀態,它保證雷達站以主動狀態工作時使信號更不容易被截獲。飛行員座艙內的自動儀表設備包括4台液晶顯示器和廣角儀表起飛著陸系統。

  F-22的航空電子系統採用“寶石柱”計劃取行的系統構形研究成果和許多新技術。這種可重構的系統構形,用外場可更換模件(LRM)取代了外場可更換部件(LRU)。各模件分別承擔整個航電系統的一部分工作,各模件承擔的工作與飛機執行任務時的飛行階段密切相關。而且當某個模件發生故障時,可使用其他正常模件來承擔這一階段最重要的功能,從而提高了系統工作的可靠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