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頁
起義失敗的這一段插曲,暫時救了閻錫山的命。而此時解放軍在東北取得了遼瀋戰役的勝利,大批部隊正開進關內,準備會戰京津地區。為防止平津地區的傅作義部下決心突圍南逃,中共中央軍委對太原前線發出暫緩攻擊的命令,要求“再打一二星期,將外圍據點再攻占若干,並確實控制南北兩機場,即停止攻擊,進行政治攻勢。部隊固守已得陣地,就地休整,待明年1月上旬,東北我軍入關攻平、津時,你們再攻太原。”太原前線進入為期五個月的圍困階段。
解放軍開展了強大的政治攻勢,陣前喊話,散發宣傳品,針對性強,又都是實話,對晉綏軍官兵產生很大的衝擊力。如快板《東山解放後的太原形勢》這樣說:
太原城東是大山,汾河往西還是山,太原好象飯碗底,孤孤擺在汾河灘。閻錫山,自己講,太原形勢像人像:東山好比太原頭,手是南北飛機場;石咀子和風梁閣,好比雙眼高又亮;兩腳伸在汾河西,太原市內是五臟;四大要塞是屏障,牛駝寨,是生命。
閻匪自己畫的像,已被扯破多半張:兩手乾脆被打斷,兩腿胳膊受了傷;兩隻眼睛早剜掉,腦袋已經離肩膀;大炮架在山頭上,炮彈打在內五臟;閻匪飢餓又恐慌,等著破肚來開膛。
解放軍的團團圍困,饑寒交迫的難挨日月,毫無出路的絕望情緒,推動著晉綏軍官兵紛紛投降。由單獨行動,逐步發展到整班整排甚至整營。到了這種時候,閻錫山再有欺騙和控制的辦法,使用起來也不靈了。圍困期間,晉綏軍官兵先後有12000多人主動投誠,使閻錫山眼睜睜地損失了一個整編師。
太原的處境越來越困難。閻錫山預感到太原要失守,在作困獸之鬥的同時,加緊搜括和轉移財富,為最後的逃亡做準備。此時,他那善於投機取利的才能又得以發揮。為了轉移資金,以支持中央政府發行“金圓券”之名,從山西各營業單位提出黃金一萬兩,派飛機運往南京,兌換成金圓券,準備發一筆財。但後來兌值跌落,他不肯吃虧,又要求退還黃金。蔣介石豈肯將到手的黃金再吐出來,於是批准換給外匯,但此外匯必須向指定國購買麵粉。不得已,山西這一萬兩黃金就變成了4000噸麵粉。麵粉運不回來,只好存在上海,希望價格上漲時拋出去再賺一筆。到上海也不安全了,閻錫山命人將麵粉倉皇拍賣,攜巨款逃到了台灣。1948年年末,閻錫山又命令省內外的大量官辦工商業結束業務,將貨物折款轉移到上海,時值黃金四萬五千兩之多。除了現成財產的掠取,閻錫山還趁機大吃空額,剋扣糧餉,大發“國難”財。南京政府發給的糧餉,按20萬人的編制領取,而實際人數還不到10萬。從南京領到的糧食,除不足一半空運到太原外,其餘留在了上海、漢口、青島等地,折款到手,月得黃金五千餘兩。僅此一項,按起、止十個月計,閻錫山即得黃金五萬餘兩。其它軍服布匹棉花,莫不如此處置,又得黃金合計一萬五千餘兩。真可謂心刁手黑,生財有術。
1948年12月,閻錫山親自飛到南京,向蔣介石訴苦說:“太原被圍已屆三月,糧彈補給已感極度困難。”然而,這時的蔣介石已經自顧不暇,沒有餘力顧及太原了。閻錫山冒著危險,辛辛苦苦跑了一趟,也沒有求來什麼援助,只好把軍政官員和部隊的褲帶勒得更緊。至於民眾,更是陷入了慘不忍睹的境地。閻錫山一籌莫展,每日裡焦躁不已,也顧不得再裝什麼虛假面孔遮遮掩掩了,把渺茫的希望寄託到了扶乩打卦的巫婆神漢身上。從求得的“好”卦象或“吉祥”乩辭中得到點滴安慰,更重要的是用這些名堂來欺騙和安定人心。
1949年1月,在南京的賈景德奉蔣介石的命令,給閻錫山發來一個指示性質的電報,稱:“一、就大局看,太原絕難長久支持,請速退往西安,擔任西北行營主任,負指揮西北各處重責。幹部由陳納德用飛機接走,軍隊儘量西撤。由胡宗南派遣精銳,從離石軍渡到太原的公路,打開一條走廊,另由陳納德的飛虎隊,抽戰鬥機100架次掩護西撤;二、共產黨對太原兵工廠很重視,放棄太原的時候,一定要把兵工廠破壞。”應當說,蔣介石的這個意見,是從大局出發,對閻錫山還是一片愛護之情。但閻錫山不同意,他要死守太原。明知沒有出路,為何主張死守?因為閻錫山的政治生命,是與山西緊密相連的。離開山西,他就成了無根之草。未到最後關頭,他還要拼命再賭一把。
1949年1月31日,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率部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宣布和平解放。因傅作義原是晉綏將軍,這一事件在山西就引起特別大的震動。閻的一位親信曾這樣說:“會長在1927年能看見國民革命軍是剛升起的太陽,毅然換上青天白日旗,今天看見共產黨這個剛升起的太陽,為什麼不能和平地換上紅旗呢?”但這種步傅作義後塵,求和平解放的進言,都被閻錫山“把口封死”了。當時居住在北京的山西人士,許多曾是閻錫山的親信或部下,如溫壽泉、郭宗汾、趙丕廉等,他們都希望太原能仿照北平,和平解決;而在晉中戰役中被俘的晉綏軍高級將領趙承綬等,也一再寫信給閻錫山,勸他識大局,順大勢,爭取和平解決太原。中共中央則允諾,閻錫山如能改變過去的立場,可考慮讓他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但閻錫山對這些善意的言論和舉措,一概拒絕,還特別召開會議,大罵傅作義,大罵趙承綬等人是“沒人格,不要臉”。1949年2月,在為幾個到太原採訪的美國記者舉行招待會時,特意在桌子上放了些裝毒藥的小瓶子,在屋外擺放了一口棺材。面對那些記者,閻錫山裝模作樣地宣稱:“蒙是堅決反共的,永遠不會與共產黨妥協。抗戰勝利回到太原第二天,就開始築碉堡,準備和共產黨作殊死戰。蒙閻錫山決心死守太原,與太原城共存亡。蒙已令侍從醫生和德國醫生研究,配裝了五百瓶自殺藥水,如果太原失守,蒙就和部下飲此毒藥,同歸於盡。蒙不只不與共產黨妥協,且不做他們的俘虜。”他還鼓吹要向古代壯士田橫學習,說什麼“昔日田橫五百壯士,壯烈犧牲。咱今天有五百基幹,要學五百壯士,誓死保衛太原。不成功,便成仁。”他把500瓶毒藥,發給每個基幹一瓶,企圖讓這五百基幹都服從他的意志,“壯烈成仁”。此前不久,在晉中戰役後期,解放軍曾設法找到閻錫山的老師、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進城試探。閻錫山為了顯示自己“決不與共產黨談判”的決心,竟置“不斬來使”和“一朝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於不顧,殘忍地將這位老者殺掉。 解放軍勝利進軍的步伐,也使國民黨內部的矛盾不斷激化。蔣介石於1949年初宣布下野,退居幕後,由李宗仁代理總統,企圖以“和平談判”的策略延緩解放軍的進攻。而此前,偽國大選舉正副總統時,閻錫山一面支持李宗仁參加副總統的競選,同時卻又將一半選票投給蔣介石支持的孫科,照例玩弄他的左右逢源的手法。因此,在太原危急,閻錫山急於尋找退路之時,李宗仁也沒有滿足他擔任行政院長的如意算盤,而是發表何應欽為行政院長。閻錫山得到消息,很是生氣,大罵李宗仁是混帳王八蛋,卻又無可奈何。幾十年來,閻錫山總是以一付穩重和藹的面目出現在部下面前,到這時,變得終日神不守舍,坐臥不寧,橫眉豎目,暴躁異常。手中的文明棍,時不時地就揮舞起來,向著部屬打去。這就應了那句諺語:上帝讓他滅亡,必先讓他瘋狂。為了尋得一條逃跑的道路,他委曲求全地給在南京的親信打電報稱:“為了拯救晉民,名位高下,在所不計,雖副席亦可也。”同時,又不斷給在南京的老關係徐永昌等人捎話,請他們多方活動,務必讓李宗仁給他一個逃脫的藉口,以便及早離開太原。
解放軍開展了強大的政治攻勢,陣前喊話,散發宣傳品,針對性強,又都是實話,對晉綏軍官兵產生很大的衝擊力。如快板《東山解放後的太原形勢》這樣說:
太原城東是大山,汾河往西還是山,太原好象飯碗底,孤孤擺在汾河灘。閻錫山,自己講,太原形勢像人像:東山好比太原頭,手是南北飛機場;石咀子和風梁閣,好比雙眼高又亮;兩腳伸在汾河西,太原市內是五臟;四大要塞是屏障,牛駝寨,是生命。
閻匪自己畫的像,已被扯破多半張:兩手乾脆被打斷,兩腿胳膊受了傷;兩隻眼睛早剜掉,腦袋已經離肩膀;大炮架在山頭上,炮彈打在內五臟;閻匪飢餓又恐慌,等著破肚來開膛。
解放軍的團團圍困,饑寒交迫的難挨日月,毫無出路的絕望情緒,推動著晉綏軍官兵紛紛投降。由單獨行動,逐步發展到整班整排甚至整營。到了這種時候,閻錫山再有欺騙和控制的辦法,使用起來也不靈了。圍困期間,晉綏軍官兵先後有12000多人主動投誠,使閻錫山眼睜睜地損失了一個整編師。
太原的處境越來越困難。閻錫山預感到太原要失守,在作困獸之鬥的同時,加緊搜括和轉移財富,為最後的逃亡做準備。此時,他那善於投機取利的才能又得以發揮。為了轉移資金,以支持中央政府發行“金圓券”之名,從山西各營業單位提出黃金一萬兩,派飛機運往南京,兌換成金圓券,準備發一筆財。但後來兌值跌落,他不肯吃虧,又要求退還黃金。蔣介石豈肯將到手的黃金再吐出來,於是批准換給外匯,但此外匯必須向指定國購買麵粉。不得已,山西這一萬兩黃金就變成了4000噸麵粉。麵粉運不回來,只好存在上海,希望價格上漲時拋出去再賺一筆。到上海也不安全了,閻錫山命人將麵粉倉皇拍賣,攜巨款逃到了台灣。1948年年末,閻錫山又命令省內外的大量官辦工商業結束業務,將貨物折款轉移到上海,時值黃金四萬五千兩之多。除了現成財產的掠取,閻錫山還趁機大吃空額,剋扣糧餉,大發“國難”財。南京政府發給的糧餉,按20萬人的編制領取,而實際人數還不到10萬。從南京領到的糧食,除不足一半空運到太原外,其餘留在了上海、漢口、青島等地,折款到手,月得黃金五千餘兩。僅此一項,按起、止十個月計,閻錫山即得黃金五萬餘兩。其它軍服布匹棉花,莫不如此處置,又得黃金合計一萬五千餘兩。真可謂心刁手黑,生財有術。
1948年12月,閻錫山親自飛到南京,向蔣介石訴苦說:“太原被圍已屆三月,糧彈補給已感極度困難。”然而,這時的蔣介石已經自顧不暇,沒有餘力顧及太原了。閻錫山冒著危險,辛辛苦苦跑了一趟,也沒有求來什麼援助,只好把軍政官員和部隊的褲帶勒得更緊。至於民眾,更是陷入了慘不忍睹的境地。閻錫山一籌莫展,每日裡焦躁不已,也顧不得再裝什麼虛假面孔遮遮掩掩了,把渺茫的希望寄託到了扶乩打卦的巫婆神漢身上。從求得的“好”卦象或“吉祥”乩辭中得到點滴安慰,更重要的是用這些名堂來欺騙和安定人心。
1949年1月,在南京的賈景德奉蔣介石的命令,給閻錫山發來一個指示性質的電報,稱:“一、就大局看,太原絕難長久支持,請速退往西安,擔任西北行營主任,負指揮西北各處重責。幹部由陳納德用飛機接走,軍隊儘量西撤。由胡宗南派遣精銳,從離石軍渡到太原的公路,打開一條走廊,另由陳納德的飛虎隊,抽戰鬥機100架次掩護西撤;二、共產黨對太原兵工廠很重視,放棄太原的時候,一定要把兵工廠破壞。”應當說,蔣介石的這個意見,是從大局出發,對閻錫山還是一片愛護之情。但閻錫山不同意,他要死守太原。明知沒有出路,為何主張死守?因為閻錫山的政治生命,是與山西緊密相連的。離開山西,他就成了無根之草。未到最後關頭,他還要拼命再賭一把。
1949年1月31日,華北“剿總”總司令傅作義率部接受和平改編,北平宣布和平解放。因傅作義原是晉綏將軍,這一事件在山西就引起特別大的震動。閻的一位親信曾這樣說:“會長在1927年能看見國民革命軍是剛升起的太陽,毅然換上青天白日旗,今天看見共產黨這個剛升起的太陽,為什麼不能和平地換上紅旗呢?”但這種步傅作義後塵,求和平解放的進言,都被閻錫山“把口封死”了。當時居住在北京的山西人士,許多曾是閻錫山的親信或部下,如溫壽泉、郭宗汾、趙丕廉等,他們都希望太原能仿照北平,和平解決;而在晉中戰役中被俘的晉綏軍高級將領趙承綬等,也一再寫信給閻錫山,勸他識大局,順大勢,爭取和平解決太原。中共中央則允諾,閻錫山如能改變過去的立場,可考慮讓他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但閻錫山對這些善意的言論和舉措,一概拒絕,還特別召開會議,大罵傅作義,大罵趙承綬等人是“沒人格,不要臉”。1949年2月,在為幾個到太原採訪的美國記者舉行招待會時,特意在桌子上放了些裝毒藥的小瓶子,在屋外擺放了一口棺材。面對那些記者,閻錫山裝模作樣地宣稱:“蒙是堅決反共的,永遠不會與共產黨妥協。抗戰勝利回到太原第二天,就開始築碉堡,準備和共產黨作殊死戰。蒙閻錫山決心死守太原,與太原城共存亡。蒙已令侍從醫生和德國醫生研究,配裝了五百瓶自殺藥水,如果太原失守,蒙就和部下飲此毒藥,同歸於盡。蒙不只不與共產黨妥協,且不做他們的俘虜。”他還鼓吹要向古代壯士田橫學習,說什麼“昔日田橫五百壯士,壯烈犧牲。咱今天有五百基幹,要學五百壯士,誓死保衛太原。不成功,便成仁。”他把500瓶毒藥,發給每個基幹一瓶,企圖讓這五百基幹都服從他的意志,“壯烈成仁”。此前不久,在晉中戰役後期,解放軍曾設法找到閻錫山的老師、一位年近八旬的老秀才進城試探。閻錫山為了顯示自己“決不與共產黨談判”的決心,竟置“不斬來使”和“一朝為師,終身為父”的古訓於不顧,殘忍地將這位老者殺掉。 解放軍勝利進軍的步伐,也使國民黨內部的矛盾不斷激化。蔣介石於1949年初宣布下野,退居幕後,由李宗仁代理總統,企圖以“和平談判”的策略延緩解放軍的進攻。而此前,偽國大選舉正副總統時,閻錫山一面支持李宗仁參加副總統的競選,同時卻又將一半選票投給蔣介石支持的孫科,照例玩弄他的左右逢源的手法。因此,在太原危急,閻錫山急於尋找退路之時,李宗仁也沒有滿足他擔任行政院長的如意算盤,而是發表何應欽為行政院長。閻錫山得到消息,很是生氣,大罵李宗仁是混帳王八蛋,卻又無可奈何。幾十年來,閻錫山總是以一付穩重和藹的面目出現在部下面前,到這時,變得終日神不守舍,坐臥不寧,橫眉豎目,暴躁異常。手中的文明棍,時不時地就揮舞起來,向著部屬打去。這就應了那句諺語:上帝讓他滅亡,必先讓他瘋狂。為了尋得一條逃跑的道路,他委曲求全地給在南京的親信打電報稱:“為了拯救晉民,名位高下,在所不計,雖副席亦可也。”同時,又不斷給在南京的老關係徐永昌等人捎話,請他們多方活動,務必讓李宗仁給他一個逃脫的藉口,以便及早離開太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