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頁
第4章 “地獄降臨”(3)
第一輪突擊開始後4小時,來自格羅德諾的蘇聯第3集團軍司令部的第一份戰況報告才送達西部特別軍區參謀長的手裡:“從凌晨4時開始,每隔20~30分鐘,就有一波由3~5架德機組成的航空突擊編隊襲擊我們。格羅德諾、索波茨金,特別是一些軍事指揮部遭到轟炸。7時15分?熏一支由16架戰鬥機組成的編隊在1 000米的高空對格羅德諾實施了空襲,棟布羅沃和新德羅貢陷入火海之中,格羅德諾同樣也是硝煙瀰漫。從4時30分到7時許,由13~15架轟炸機組成的機群對新德瓦爾發動了4輪空襲,6人輕傷,2人傷勢嚴重。5時,索庫爾卡機場在敵機的狂轟濫炸和機槍掃射中落入敵手。在戰鬥中,2人陣亡,8人受傷。”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並非所有蘇軍前方機場都受到了敵軍的壓制。一名“斯圖卡”77俯衝轟炸機飛行員赫爾伯特·帕布斯特目擊了6架雙發動機轟炸機對蘇軍機場進行的轟炸,這6架德機剛剛調頭離去,3架蘇軍殲擊機就靠近了它們:“隨著第一架殲擊機猛烈開火,子彈拖著白煙穿過機身,那架轟炸機笨重地歪向一邊,這隻大鳥的身上銀光一閃,雙翼忽然冒著白煙開始垂直下落,一大團火焰向上噴射。第二架轟炸機忽然變成火紅的一團,一邊墜落,一邊爆炸,碎片像秋葉一樣散落下來。第三架轟炸機中彈後急劇燃燒,向下翻滾著墜落。餘下的轟炸機也沒能逃脫同樣的命運,最後一架轟炸機墜毀在一個村莊裡,燃燒了將近一個小時。6道黑色煙柱從地面上升起。”
凱塞林親眼目擊了蘇聯空軍在戰役最初幾天裡所遭到的沉重打擊:“對我來說,這簡直是一種罪過,他們(蘇軍)採用的編隊從空戰戰術的角度而言簡直不成體統,而他們的飛機在空中顯然也是不斷地遇到麻煩……我想,‘這簡直就是濫殺無辜’。”
蘇聯紅軍的戰地記者、詩人康斯坦丁·西蒙諾夫見證了空襲中的混亂不堪的景象:“我抵達陣地半小時後,德軍就從空中發現了我們,開始用機槍掃射這片樹林。戰鬥機一波接著一波地飛過,每次大約間隔20分鐘。我們趴在地上,用腦袋緊緊地抵住枯瘦的樹幹底部。樹林並不茂密,敵軍很容易從空中對我們進行掃射……最後,一直等到3時許,一隊“伊爾”-15型殲擊轟炸機從頭頂飛過。我們興高采烈地跳起來,因為我們的飛機最終占了上風。然而,他們卻對我們一陣掃射,附近的幾名戰士不幸受傷——他們都是腳部負傷,躺在地上。這些戰機掉過頭來,用機槍猛烈掃射己方步兵,這些被惹惱了的步兵也開始朝它們開火。”據西蒙諾夫回憶,一具半身燒焦的飛行員屍體被蘇軍士兵發現,他們把他當成了德國人。這些傳言反映出當時那種可怕和混亂的場面。
“巴巴羅薩”行動 第三部分
第5章 北方集團軍群(1)
1941年6月,北方集團軍群的士兵們被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國家的各族人民視為解放者。儘管蘇聯軍隊浴血奮戰,並發動了一些驚人的反擊,但德國人還是得到了老百姓的幫助,受到了鮮花加食品的禮遇。更為糟糕的是,這些波羅的海國家很快就執行了所謂的“解決猶太問題的最終方案”——“反猶政策”。
在“巴巴羅薩”行動中,北方集團軍群的作戰區域與其集結地——東普魯士地區非常相似,這裡地勢平坦,零星散布著一些丘陵、山地、沙質沼地、湖泊、濕地以及茂密的林地。只有沿海地區比較肥沃,適合耕種。再往東去,樹林變得更加茂密,也更加荒涼。路況很差,即使相對好一些的也很狹窄。這樣的路在雨天非常容易被沖毀。
那些自東向西注入波羅的海的河流成為德軍入侵蘇聯的主要障礙物。距離德軍出發線64公里處的是涅曼河,而距邊境大約322公里的道加瓦河(西德維納河)是一個更加可怕的天然屏障。當時,指揮第56軍的馮·曼施泰因上將非常清楚,自己的部隊將在邊境附近遭遇一條大河天塹:“在進攻的第一天,我軍必須突入敵境80公里,以奪取位於阿里奧格拉的杜比薩河上的渡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我就知道了杜比薩河,那是一條布滿溝壑的深谷,任何坦克都無法越過它的陡坡。一戰期間,我們的鐵道兵在那裡苦幹了數月,巧妙地搭建了一座木橋,最終才得以通過。如今,如果敵人將位於阿里奧格拉的高架橋炸掉,第56軍將被困在此地,進退兩難。與此同時,敵人也贏得了非常寶貴的時間,在陡峭的河岸上構築起防禦工事,屆時我們將極難突破。”
直到最近,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國家才被……庫茲涅佐夫將軍指揮的蘇聯第8和第11集團軍占領,根本沒有多少時間來進行防禦配置。然而,由於蘇軍部隊正在從位於蘇聯境內的新兵訓練營和駐地往這裡運送士兵,因此可以在縱深地區進行部署。例如,在普斯科夫以東的老邊境附近,就有一大批坦克預備隊在此集結。
第12步兵師的海因茨-格奧爾格·萊姆中將回憶道:“我們對敵人和進攻地區的地形方面的情報知之甚少,只知道蘇聯人有著高高的木質哨塔,只能觀察到敵軍哨兵換崗的過程。另外,還可以清晰地看到,敵人正在邊境線後面800~1 000米的地方挖掘戰壕。根據航空拍攝的照片,我們可以觀察到敵軍炮兵陣地的情況。在我們師的正面,大約有1~2個團的蘇軍兵力,他們將依託其陣地和基地對我們進行阻擊。我們所獲得的地圖的質量非常糟糕,無法提供海拔高度、路況以及森林植被方面的情況。”
第一輪突擊開始後4小時,來自格羅德諾的蘇聯第3集團軍司令部的第一份戰況報告才送達西部特別軍區參謀長的手裡:“從凌晨4時開始,每隔20~30分鐘,就有一波由3~5架德機組成的航空突擊編隊襲擊我們。格羅德諾、索波茨金,特別是一些軍事指揮部遭到轟炸。7時15分?熏一支由16架戰鬥機組成的編隊在1 000米的高空對格羅德諾實施了空襲,棟布羅沃和新德羅貢陷入火海之中,格羅德諾同樣也是硝煙瀰漫。從4時30分到7時許,由13~15架轟炸機組成的機群對新德瓦爾發動了4輪空襲,6人輕傷,2人傷勢嚴重。5時,索庫爾卡機場在敵機的狂轟濫炸和機槍掃射中落入敵手。在戰鬥中,2人陣亡,8人受傷。”
令人稍感欣慰的是,並非所有蘇軍前方機場都受到了敵軍的壓制。一名“斯圖卡”77俯衝轟炸機飛行員赫爾伯特·帕布斯特目擊了6架雙發動機轟炸機對蘇軍機場進行的轟炸,這6架德機剛剛調頭離去,3架蘇軍殲擊機就靠近了它們:“隨著第一架殲擊機猛烈開火,子彈拖著白煙穿過機身,那架轟炸機笨重地歪向一邊,這隻大鳥的身上銀光一閃,雙翼忽然冒著白煙開始垂直下落,一大團火焰向上噴射。第二架轟炸機忽然變成火紅的一團,一邊墜落,一邊爆炸,碎片像秋葉一樣散落下來。第三架轟炸機中彈後急劇燃燒,向下翻滾著墜落。餘下的轟炸機也沒能逃脫同樣的命運,最後一架轟炸機墜毀在一個村莊裡,燃燒了將近一個小時。6道黑色煙柱從地面上升起。”
凱塞林親眼目擊了蘇聯空軍在戰役最初幾天裡所遭到的沉重打擊:“對我來說,這簡直是一種罪過,他們(蘇軍)採用的編隊從空戰戰術的角度而言簡直不成體統,而他們的飛機在空中顯然也是不斷地遇到麻煩……我想,‘這簡直就是濫殺無辜’。”
蘇聯紅軍的戰地記者、詩人康斯坦丁·西蒙諾夫見證了空襲中的混亂不堪的景象:“我抵達陣地半小時後,德軍就從空中發現了我們,開始用機槍掃射這片樹林。戰鬥機一波接著一波地飛過,每次大約間隔20分鐘。我們趴在地上,用腦袋緊緊地抵住枯瘦的樹幹底部。樹林並不茂密,敵軍很容易從空中對我們進行掃射……最後,一直等到3時許,一隊“伊爾”-15型殲擊轟炸機從頭頂飛過。我們興高采烈地跳起來,因為我們的飛機最終占了上風。然而,他們卻對我們一陣掃射,附近的幾名戰士不幸受傷——他們都是腳部負傷,躺在地上。這些戰機掉過頭來,用機槍猛烈掃射己方步兵,這些被惹惱了的步兵也開始朝它們開火。”據西蒙諾夫回憶,一具半身燒焦的飛行員屍體被蘇軍士兵發現,他們把他當成了德國人。這些傳言反映出當時那種可怕和混亂的場面。
“巴巴羅薩”行動 第三部分
第5章 北方集團軍群(1)
1941年6月,北方集團軍群的士兵們被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國家的各族人民視為解放者。儘管蘇聯軍隊浴血奮戰,並發動了一些驚人的反擊,但德國人還是得到了老百姓的幫助,受到了鮮花加食品的禮遇。更為糟糕的是,這些波羅的海國家很快就執行了所謂的“解決猶太問題的最終方案”——“反猶政策”。
在“巴巴羅薩”行動中,北方集團軍群的作戰區域與其集結地——東普魯士地區非常相似,這裡地勢平坦,零星散布著一些丘陵、山地、沙質沼地、湖泊、濕地以及茂密的林地。只有沿海地區比較肥沃,適合耕種。再往東去,樹林變得更加茂密,也更加荒涼。路況很差,即使相對好一些的也很狹窄。這樣的路在雨天非常容易被沖毀。
那些自東向西注入波羅的海的河流成為德軍入侵蘇聯的主要障礙物。距離德軍出發線64公里處的是涅曼河,而距邊境大約322公里的道加瓦河(西德維納河)是一個更加可怕的天然屏障。當時,指揮第56軍的馮·曼施泰因上將非常清楚,自己的部隊將在邊境附近遭遇一條大河天塹:“在進攻的第一天,我軍必須突入敵境80公里,以奪取位於阿里奧格拉的杜比薩河上的渡口。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我就知道了杜比薩河,那是一條布滿溝壑的深谷,任何坦克都無法越過它的陡坡。一戰期間,我們的鐵道兵在那裡苦幹了數月,巧妙地搭建了一座木橋,最終才得以通過。如今,如果敵人將位於阿里奧格拉的高架橋炸掉,第56軍將被困在此地,進退兩難。與此同時,敵人也贏得了非常寶貴的時間,在陡峭的河岸上構築起防禦工事,屆時我們將極難突破。”
直到最近,拉脫維亞、立陶宛和愛沙尼亞等波羅的海國家才被……庫茲涅佐夫將軍指揮的蘇聯第8和第11集團軍占領,根本沒有多少時間來進行防禦配置。然而,由於蘇軍部隊正在從位於蘇聯境內的新兵訓練營和駐地往這裡運送士兵,因此可以在縱深地區進行部署。例如,在普斯科夫以東的老邊境附近,就有一大批坦克預備隊在此集結。
第12步兵師的海因茨-格奧爾格·萊姆中將回憶道:“我們對敵人和進攻地區的地形方面的情報知之甚少,只知道蘇聯人有著高高的木質哨塔,只能觀察到敵軍哨兵換崗的過程。另外,還可以清晰地看到,敵人正在邊境線後面800~1 000米的地方挖掘戰壕。根據航空拍攝的照片,我們可以觀察到敵軍炮兵陣地的情況。在我們師的正面,大約有1~2個團的蘇軍兵力,他們將依託其陣地和基地對我們進行阻擊。我們所獲得的地圖的質量非常糟糕,無法提供海拔高度、路況以及森林植被方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