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唉!誰知道?政府找了批新人,大概嫌我們老了。」他們揮揮手,「不過也好。管這破樓那麼多年了,還捨不得走呢!」
「知道今年畢業冊上專門有一頁紀念你們嗎?」阿黛拉說。
「真的啊?」他們瞪大了眼睛,「沒有人拿來給我們看。」
在兩個管理員的握手和咿咿呀呀的祝福中,我離開了充滿回憶的學校。
「我以前恨死那個鬼地方!」阿黛拉說,「但現在又有點惋惜。」
「去吃個DiBella三明治吧!」我說。
史岱文森無人不知DiBella的三明治。長長一條法國麵包,夾上火腿、瑞士起司、生菜、番茄,塗上厚厚的美奶滋,吃的時候保證滴得滿身。
像DiBella這樣的店不多了。它使我想到老電影裡的義大利雜貨鋪。窗子裡掛著一串串的香腸,架子上擺滿各式各樣的橄欖油和義大利肉醬。但DiBella的老闆並不是義大利人,而是一對年老的韓國夫婦。大家都叫他們Mr.and Mrs.DiBella。
每次進去,老闆都會問:「你是個好學生嗎?」如果答:「是!」他便笑著說:「好學生給好價錢!」一個三明治,只要三塊美金,好幾年都沒變。
店裡空空的。他們一對老夫婦坐在一個箱子上削水果。我和阿黛拉走進去,他們吃了一驚。
「噢!你和你,你們好!(Oh,you and you!How are you?)」老闆笑得眯著眼睛,「你們不是老學生嗎?好學生給好價錢!」
「她真漂亮!」老闆娘指著阿黛拉說,「你的女朋友?」
「曾經是。」我說。
「Oh should be!」她笑。
我看了看四周,還像以前一樣,充滿了各種食物的香味。到處貼著史岱文森學生送他們的照片。
「生意還好嗎?」我問。
「還好,還好!」老闆嘆口氣,「但你們學校搬走了,不像以前了!」
昨天在哪裡?(2)
我和阿黛拉拿著三明治,走到學校旁邊的小公園。通常在這種好天,應該擠滿了學生,在那裡丟飛盤、玩摔跤、抱著馬子啃……馬克是在這裡被搶的,許多同學躲在這兒吸毒,還有個同學被人砍過一刀…… 只是,現在只有幾個老人,默默地坐在長凳上。
「太安靜了!」阿黛拉說,「好不習慣!」
大家都長大了!走了!不再屬於叛逆的年代。
我們坐下來,像以前一樣,開始吃我們的午餐。好久都沒人講話。只聽到美奶滋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做好貓,不做乖貓!(1)
· 哇噻!終於寫完了!
· 那麼多的臭事、傻事、髒事、鮮事,光想到就讓人臉紅,我卻把它寫了出來。
· 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很多臭事、很多錯事、很多沒道理的事…… · 但是,很美! 全家人在北京同仁醫院陪孫琴珍看病。
哇噻!終於寫完了! 看著那沉甸甸的稿子,好像看到我沉甸甸的過去。誰說少年的生活輕鬆?其實它滿天烏雲,跟成年人的差不多。少年有少年的煩惱,後來回想,好像不值什麼。在當時,卻是嘔心瀝血的。
我不打算把這本書再去細細看一遍,怕因此而有許多文章會被我抽掉。那麼多的臭事、傻事、髒事、鮮事,光想到就讓人臉紅,我卻把它寫了出來。
小時候,常跟父母辯論,認為他們的思想太落伍。有人誇我像老爸,我心裡反而很氣。
記得當年老爸出版《超越自己》,我直吐舌頭,誰會關心我早上起不來啊?誰又想知道我在班上愛說話?只是沒料到,那本書居然產生空前熱烈的迴響。我接到不少國內讀者的信:「謝謝你父親寫了這幾本書,謝謝你跟我有一樣的壞毛病,使我覺得不再孤立……」
多臭!我是該笑?還是該哭? 不管怎樣,我要說,老爸的書雖然寫得好,對我也有幫助,但許多事情,他是寫不出、也看不見的。
在他的教訓背後,常有另一個故事,譬如他只是聽我在車房說:「跟女生交往,沒有樂子,也就吹了!」便寫出《膩了就甩》那樣的大文章。豈知道,我那天剛被女友甩了,而我的混蛋理論,其實是「酸」話。
所以,當老爸繼續寫《創造自己》和《肯定自己》時,每次問我意見,我都搖頭:「不喜歡!」
「為什麼?」
「因為沒講出我的話!」
「那麼,」他笑著說,「你就自己寫一本吧!」
《叛逆年代》就有我要說的話,裡面講的多半是故事,而不是道理,因為那個年代不是沒道理,卻說不出道理。
「你們不了解我!」是那個年代我們最常說的一句話。
「明明自己錯了,說不出道理,還裝成理直氣壯!」是父母常罵的一句話。
他們豈知道,屬於叛逆的年代,就好像革命的時候。生理在變、心理在變,教育在約束、荷爾蒙的驅迫,在那許多矛盾之中,產生許多非常自然卻又不合邏輯的想法。
哪只小貓不追著咬自己的尾巴? 哪只小貓不愛在沙發邊上「練爪子」? 咬自己尾巴不是笨,是可愛! 練爪子不是壞,是有活力,準備以後抓老鼠! 可是,卻有多少主人,為此把小貓的爪子拔掉。
從此,它不再是只可愛的小貓,甚至不能成為一隻完整的大貓。它只是只「乖貓」! 我們要做「好貓」,不要做「乖貓」。乖貓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乖貓創造不了偉大的未來! 記得久安娜手術之後,對我說過的一段話: 「以前,我只為人生設定一個最高的目標,好像爬山的時候,一心只想爬到最高峰。但是,現在我了解,每時每刻都可以發現生命的美好。如同在爬山的路上,隨時都能見到美麗的風景。」她強調: 「巔峰不是人人可以到的,但每個人都有權利欣賞這一路上的風景!不論他是在山頂,還是山腳。」
「知道今年畢業冊上專門有一頁紀念你們嗎?」阿黛拉說。
「真的啊?」他們瞪大了眼睛,「沒有人拿來給我們看。」
在兩個管理員的握手和咿咿呀呀的祝福中,我離開了充滿回憶的學校。
「我以前恨死那個鬼地方!」阿黛拉說,「但現在又有點惋惜。」
「去吃個DiBella三明治吧!」我說。
史岱文森無人不知DiBella的三明治。長長一條法國麵包,夾上火腿、瑞士起司、生菜、番茄,塗上厚厚的美奶滋,吃的時候保證滴得滿身。
像DiBella這樣的店不多了。它使我想到老電影裡的義大利雜貨鋪。窗子裡掛著一串串的香腸,架子上擺滿各式各樣的橄欖油和義大利肉醬。但DiBella的老闆並不是義大利人,而是一對年老的韓國夫婦。大家都叫他們Mr.and Mrs.DiBella。
每次進去,老闆都會問:「你是個好學生嗎?」如果答:「是!」他便笑著說:「好學生給好價錢!」一個三明治,只要三塊美金,好幾年都沒變。
店裡空空的。他們一對老夫婦坐在一個箱子上削水果。我和阿黛拉走進去,他們吃了一驚。
「噢!你和你,你們好!(Oh,you and you!How are you?)」老闆笑得眯著眼睛,「你們不是老學生嗎?好學生給好價錢!」
「她真漂亮!」老闆娘指著阿黛拉說,「你的女朋友?」
「曾經是。」我說。
「Oh should be!」她笑。
我看了看四周,還像以前一樣,充滿了各種食物的香味。到處貼著史岱文森學生送他們的照片。
「生意還好嗎?」我問。
「還好,還好!」老闆嘆口氣,「但你們學校搬走了,不像以前了!」
昨天在哪裡?(2)
我和阿黛拉拿著三明治,走到學校旁邊的小公園。通常在這種好天,應該擠滿了學生,在那裡丟飛盤、玩摔跤、抱著馬子啃……馬克是在這裡被搶的,許多同學躲在這兒吸毒,還有個同學被人砍過一刀…… 只是,現在只有幾個老人,默默地坐在長凳上。
「太安靜了!」阿黛拉說,「好不習慣!」
大家都長大了!走了!不再屬於叛逆的年代。
我們坐下來,像以前一樣,開始吃我們的午餐。好久都沒人講話。只聽到美奶滋一滴一滴落在地上。
做好貓,不做乖貓!(1)
· 哇噻!終於寫完了!
· 那麼多的臭事、傻事、髒事、鮮事,光想到就讓人臉紅,我卻把它寫了出來。
· 屬於那個叛逆的年代,很多臭事、很多錯事、很多沒道理的事…… · 但是,很美! 全家人在北京同仁醫院陪孫琴珍看病。
哇噻!終於寫完了! 看著那沉甸甸的稿子,好像看到我沉甸甸的過去。誰說少年的生活輕鬆?其實它滿天烏雲,跟成年人的差不多。少年有少年的煩惱,後來回想,好像不值什麼。在當時,卻是嘔心瀝血的。
我不打算把這本書再去細細看一遍,怕因此而有許多文章會被我抽掉。那麼多的臭事、傻事、髒事、鮮事,光想到就讓人臉紅,我卻把它寫了出來。
小時候,常跟父母辯論,認為他們的思想太落伍。有人誇我像老爸,我心裡反而很氣。
記得當年老爸出版《超越自己》,我直吐舌頭,誰會關心我早上起不來啊?誰又想知道我在班上愛說話?只是沒料到,那本書居然產生空前熱烈的迴響。我接到不少國內讀者的信:「謝謝你父親寫了這幾本書,謝謝你跟我有一樣的壞毛病,使我覺得不再孤立……」
多臭!我是該笑?還是該哭? 不管怎樣,我要說,老爸的書雖然寫得好,對我也有幫助,但許多事情,他是寫不出、也看不見的。
在他的教訓背後,常有另一個故事,譬如他只是聽我在車房說:「跟女生交往,沒有樂子,也就吹了!」便寫出《膩了就甩》那樣的大文章。豈知道,我那天剛被女友甩了,而我的混蛋理論,其實是「酸」話。
所以,當老爸繼續寫《創造自己》和《肯定自己》時,每次問我意見,我都搖頭:「不喜歡!」
「為什麼?」
「因為沒講出我的話!」
「那麼,」他笑著說,「你就自己寫一本吧!」
《叛逆年代》就有我要說的話,裡面講的多半是故事,而不是道理,因為那個年代不是沒道理,卻說不出道理。
「你們不了解我!」是那個年代我們最常說的一句話。
「明明自己錯了,說不出道理,還裝成理直氣壯!」是父母常罵的一句話。
他們豈知道,屬於叛逆的年代,就好像革命的時候。生理在變、心理在變,教育在約束、荷爾蒙的驅迫,在那許多矛盾之中,產生許多非常自然卻又不合邏輯的想法。
哪只小貓不追著咬自己的尾巴? 哪只小貓不愛在沙發邊上「練爪子」? 咬自己尾巴不是笨,是可愛! 練爪子不是壞,是有活力,準備以後抓老鼠! 可是,卻有多少主人,為此把小貓的爪子拔掉。
從此,它不再是只可愛的小貓,甚至不能成為一隻完整的大貓。它只是只「乖貓」! 我們要做「好貓」,不要做「乖貓」。乖貓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乖貓創造不了偉大的未來! 記得久安娜手術之後,對我說過的一段話: 「以前,我只為人生設定一個最高的目標,好像爬山的時候,一心只想爬到最高峰。但是,現在我了解,每時每刻都可以發現生命的美好。如同在爬山的路上,隨時都能見到美麗的風景。」她強調: 「巔峰不是人人可以到的,但每個人都有權利欣賞這一路上的風景!不論他是在山頂,還是山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