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當趙匡胤在書房見到李守節和阿琨時,他不知道自己為什麼竟然擺出了異常冷漠的神情。在寧謐寬大的御書房裡,他聽到了自己詢問李守節的冷冷的聲音,仿佛是另外一個人在說話:“你父親不是也到京城了嗎,怎麼沒來?”

  “父親車馬勞頓,到京後即臥床不起,怕陛下怪罪,令我與母親先來拜見陛下。”

  盯著李守節青春煥發的臉-儘管現在這張臉由於緊張顯得有些慘白——趙匡胤感到內心有些愧疚,因為什麼而愧疚,他自己卻沒有想清楚。他的目光在李守節的慘白的臉上和年輕粗壯的脖子上停留了片刻,說:“朕與你父親當年都在周世宗帳下用命,也算是老朋友了啊。” 他的口氣緩和了一些。

  “家父也經常念及陛下。”李守節知趣地回應。他說的是實話,可是,他當然不敢說,每當提起趙匡胤時,父親常常是惡語相加。

  趙匡胤皺了一下眉頭,道:“很多年啦。”

  李守節不知道眼前這個皇帝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便只能沉默著,低頭看著地面,不敢言語。

  “你父親與朕一樣,跟隨周世宗很多年啦。也算是老朋友啦。顯德元年(公元954年),你父親在榆社打敗并州軍,俘獲了他們的將領安睿、康超等七十多人。顯德五年(公元958年),你父親又親自率領軍隊進入石會關,一鼓作氣攻下了并州六座營寨。那年冬天,你父親又攻下了遼州的長青寨,擒獲了磁州刺史李戴興獻到京城。顯德六年(公元959年),你父親平定了遼州,俘獲刺史張丕旦等二百四十五人上獻。那幾場大仗,我不止一次聽世宗說起,心中對你父親滿是欽佩。如今,我受命於天,繼承世宗的遺志,開創大宋,真是非常希望得到你父親的大力支持啊!以你父親之雄才,能為我大宋出力,是天下百姓之福啊。”

  李守節聽趙匡胤滔滔不絕說了一通,心裡感到又驚又喜。這個新皇帝將父親的事跡記得如此清楚,由此可見他對父親真的很重視。李守節悄悄抬起頭,看了趙匡胤一眼,正好遇到趙匡胤的目光。他在趙匡胤那黑色的眼眸子中,確實看到一種熱切。“他說這些話是否都是裝出來的呢?”李守節想起父親對自己的叮囑,心裡不禁泛起了疑雲。

  趙匡胤看到李守節的眼光閃爍了一下,便不再多言了,只說:“你先下去吧。也真是為難你,你先回去,替朕問候你父親。”

  說著,趙匡胤從座椅上站起身,走了幾步,從書架上取了一部線裝書,轉過身,摩挲著藏藍色的書皮,慢慢走到李守節身邊,將書遞給李守節。

  “這本書隨朕多年,就送給你父親吧。”

  李守節接過書,看了一眼。原來,是一部《論語》。李守節心裡一下子明白了,這是新皇帝提醒自己的父親,要心懷仁義,遵循禮法,說白了就是提醒自己的父親對新立的大宋王朝不要有異心。當下,李守節不敢多言,側目看了自己的繼母阿琨一眼,默默退出了御書房。

  李守節告退後,御書房內只剩下趙匡胤與阿琨。誰也沒有說話,御書房內靜得可怕。趙匡胤的目光停留在李守節剛剛合上的房門上,一動不動地站了片刻。他就那樣一動不動地站著,連手指也沒有動一下,連衣襟也仿佛凝固了。仿佛過了幾個春秋似的,趙匡胤終於將目光轉向了心裡常常想念的阿琨,卻一時間不知道說什麼好,只是用冷漠中帶著熱切與歉疚的目光看著阿琨。

  阿琨微微垂著的眼皮此時悄悄抬了一下,目光與趙匡胤的目光微微一遇,便像觸電般躲開了。

  她神色冷淡,冷冷地說:“請陛下放過我夫君吧。”

  趙匡胤發現自己的心抽縮了一下,兩隻手從臂膀到指尖好像一併麻木了。他將頭微微扭向一邊,目光毫無目的地停留在褐色的木書架的一角,嘆了口氣,道:“難道你我之間就無其他話可說了嗎?好吧,阿琨,不是我不放過李筠。只要他願意赴青州就任。我已下決心削弱藩鎮的力量,五代以來的亂世必須結束。殺戮、死亡已經太多了。”

  “請給我一點時間,我一定勸服夫君。”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宿命。他不會聽你的。你看,他今日不來,明擺著就是與我對著幹。他是不服我啊!”

  “你現在是天下之主,別人不服你,你就不放過他嗎?”

  趙匡胤聽到自己心愛之人的質問,感到有些惱怒,眉頭皺了一下,左臉頰的肌肉收縮了一下,左邊的眉毛往上一挑,便想發作,可是馬上又生生把怒氣壓了下去,刻意緩和了口氣說:“你知道,他是個多心之人。”

  “我看是陛下多心了。”阿琨抿了一下嘴唇。

  “你看,他今天不僅不來見我,還給我設了個陷阱。”

  “你說什麼?”

  “不是嗎?我這叫君主私會臣妻,這要傳到民間,就是君主的罪過啊!”

  “你明知這是罪,為何還要召見我們母子?”

  趙匡胤沉默了,頭往下略略低了一下。

  “因為我確實想念你。”

  阿琨聞言,心中一顫,眼中一熱,淚光頓時充滿了眼眶。這一刻,她幾乎快站立不住了。風風雨雨的歲月中發生的一幕幕,如同連續不斷的閃電,割開她本已經塵封的記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