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頁
3 凶肆,出售喪葬用物的店鋪,引自唐傳奇小說《李娃傳》。
4 李白名作《靜夜思》,在宋元書籍里均為此版本,明清時才逐漸改為國人更熟悉的“床前明月光……舉頭望明月……”版本。具體考證過程可見《文史知識》1984年第4期薛天緯著《漫說〈靜夜思〉》一文。
5 踞坐,一種兩腳底和臀部著地、兩膝上聳的坐姿。
6 出自杜甫名作《絕句》。
7 出自杜甫名作《春望》。
8 “耶耶”在唐朝的讀音接近於“jiājiā”,“爺”也讀此音。
9 諸道租庸調附送驛務,“道”是唐朝的一種行政區域單位,大概相當於現代的臨近幾個省合併起來的地盤,比如“關內道”就包括現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幾省區部分地區。“租庸調”是唐政府向百姓徵收的三種主要稅收和勞役。這句的大致意思是全國各地把各自的稅收實物送往中央時,押送隊伍可以住驛站。
10 《酉陽雜俎》卷十二:“上知之,大笑,書報寧王:‘寧哥大能處置此僧也。’”《因話錄》:“寧王對御坐噴一口飯,直及龍顏。上曰:‘寧哥何故錯喉。’”《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五《睿宗諸子》收玄宗為寧王寫的悼文:“大哥孝友,近古莫儔……大哥嫡長,合當儲貳……十數年間,棣華凋落,謂之手足,惟有大哥。”
11 變文,唐代興起的一種說唱文學,多用韻文和散文交錯組成,內容原為佛經故事,後來範圍擴大,包括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
12 魏晉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壟斷地方選舉等權力,一姓與其所在郡縣相聯繫,稱為地望。
13 躓頓,折磨、羞辱的意思。
14 出自金庸《鹿鼎記》。
15 出自劉《隋唐嘉話》。
16 出自薛用弱《集異記》。
17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五。
18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九。
19 出自《新五代史》卷三十三。
20 出自慧然《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21 出自義玄《臨濟錄》。
22 出自張祜《感歸》:“行卻江南路幾千,歸來不把一文錢。鄉人笑我窮寒鬼,還似襄陽孟浩然。”
23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四。
24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25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十四。
26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十九。
27 出自《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28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四。
29 出自千古名篇《代李敬業討武氏檄》。
30 典故出自張《朝野僉載》:“易之為大鐵籠,置鵝鴨於其內,當中取起炭火,銅盆貯五味汁,鵝鴨繞火走,渴即飲汁,火炙痛即回,表里皆熟,毛落盡,肉赤烘烘乃死。”
31 魚符,唐朝官員隨身攜帶的身份證明,一般為金屬鑄造,呈魚形,要經過衛兵檢驗無誤才准許入宮。
32 廊廡,這裡指房屋牆外的走廊通道。
33 拔(bá),指把東西放在涼水或冰塊里使之變冷。
34 糜是一種類似於小米、黃米的古代穀物,沒有黏性,用這種穀物做成的糕叫糜糕。
35 出自張籍《寒食內宴二首》(其一)。
36 典故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九十六。
37 典故出自《新唐書》列傳第九十。
38 典故出自《唐會要》卷五十三。
39 《永徽律疏》,後世稱為《唐律疏議》,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完成的唐朝法律及其解釋條文的合編,亦為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40 庖人,古代對廚師的稱呼。
41 典故出自《新唐書》列傳第七十。
42 脯和臘是肉乾,酢是用醋或者其他酸化手段保存的食物,菹是醃菜或肉。
43 典故出自《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三。
44 出自孟浩然《過故人莊》。
45 出自杜甫《贈衛八處士》。
46 陸羽(733—約804),撰有的《茶經》中提倡唐式煎茶法。
47 出自白居易《問劉十九》。
48 出自范仲淹《漁家傲》。
49 出自楊慎《臨江仙》。亦為小說《三國演義》開篇詞。
50 出自陶淵明《飲酒》。
51 出自白居易《嘗黃醅新酎憶微之》。
52 出自李白《客中作》。
53 閽者,看門的人。
54 跽坐,即上文所說“雙膝跪下,屁股壓住自己小腿肚和腳踝”的坐姿,與“跪坐、正襟危坐”同義。
55 位面原本是桌面角色扮演遊戲的異度風景戰役設定中的一個名詞,指一個獨立的宇宙。
56 假母鴇兒,開妓院的女老闆,一般為退休的年長妓女,與年輕妓女母女相稱,所以叫“假母”。
57 中式房屋屋脊兩端的陶製裝飾,形狀略像鴟的尾巴。
58 出自白居易《紅線毯》。
59 古書上指像鴛鴦的一種水鳥。
60 八卦之一,代表風。
61 連茅廁,農村常見的一種廁所,建在院子裡,與豬圈連在一起,人的糞便直接落入豬圈作為豬食。
4 李白名作《靜夜思》,在宋元書籍里均為此版本,明清時才逐漸改為國人更熟悉的“床前明月光……舉頭望明月……”版本。具體考證過程可見《文史知識》1984年第4期薛天緯著《漫說〈靜夜思〉》一文。
5 踞坐,一種兩腳底和臀部著地、兩膝上聳的坐姿。
6 出自杜甫名作《絕句》。
7 出自杜甫名作《春望》。
8 “耶耶”在唐朝的讀音接近於“jiājiā”,“爺”也讀此音。
9 諸道租庸調附送驛務,“道”是唐朝的一種行政區域單位,大概相當於現代的臨近幾個省合併起來的地盤,比如“關內道”就包括現陝西、甘肅、寧夏、內蒙古等幾省區部分地區。“租庸調”是唐政府向百姓徵收的三種主要稅收和勞役。這句的大致意思是全國各地把各自的稅收實物送往中央時,押送隊伍可以住驛站。
10 《酉陽雜俎》卷十二:“上知之,大笑,書報寧王:‘寧哥大能處置此僧也。’”《因話錄》:“寧王對御坐噴一口飯,直及龍顏。上曰:‘寧哥何故錯喉。’”《舊唐書》列傳第四十五《睿宗諸子》收玄宗為寧王寫的悼文:“大哥孝友,近古莫儔……大哥嫡長,合當儲貳……十數年間,棣華凋落,謂之手足,惟有大哥。”
11 變文,唐代興起的一種說唱文學,多用韻文和散文交錯組成,內容原為佛經故事,後來範圍擴大,包括歷史故事、民間傳說等。
12 魏晉以下,行九品中正制,士族大姓壟斷地方選舉等權力,一姓與其所在郡縣相聯繫,稱為地望。
13 躓頓,折磨、羞辱的意思。
14 出自金庸《鹿鼎記》。
15 出自劉《隋唐嘉話》。
16 出自薛用弱《集異記》。
17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五。
18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五十九。
19 出自《新五代史》卷三十三。
20 出自慧然《臨濟慧照禪師語錄》。
21 出自義玄《臨濟錄》。
22 出自張祜《感歸》:“行卻江南路幾千,歸來不把一文錢。鄉人笑我窮寒鬼,還似襄陽孟浩然。”
23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四。
24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一百一十六。
25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十四。
26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十九。
27 出自《資治通鑑》卷一百九十九。
28 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五十四。
29 出自千古名篇《代李敬業討武氏檄》。
30 典故出自張《朝野僉載》:“易之為大鐵籠,置鵝鴨於其內,當中取起炭火,銅盆貯五味汁,鵝鴨繞火走,渴即飲汁,火炙痛即回,表里皆熟,毛落盡,肉赤烘烘乃死。”
31 魚符,唐朝官員隨身攜帶的身份證明,一般為金屬鑄造,呈魚形,要經過衛兵檢驗無誤才准許入宮。
32 廊廡,這裡指房屋牆外的走廊通道。
33 拔(bá),指把東西放在涼水或冰塊里使之變冷。
34 糜是一種類似於小米、黃米的古代穀物,沒有黏性,用這種穀物做成的糕叫糜糕。
35 出自張籍《寒食內宴二首》(其一)。
36 典故出自《舊唐書》列傳第九十六。
37 典故出自《新唐書》列傳第九十。
38 典故出自《唐會要》卷五十三。
39 《永徽律疏》,後世稱為《唐律疏議》,是唐高宗永徽年間完成的唐朝法律及其解釋條文的合編,亦為中國現存最古老、最完整的封建法典。
40 庖人,古代對廚師的稱呼。
41 典故出自《新唐書》列傳第七十。
42 脯和臘是肉乾,酢是用醋或者其他酸化手段保存的食物,菹是醃菜或肉。
43 典故出自《新唐書》列傳第二十三。
44 出自孟浩然《過故人莊》。
45 出自杜甫《贈衛八處士》。
46 陸羽(733—約804),撰有的《茶經》中提倡唐式煎茶法。
47 出自白居易《問劉十九》。
48 出自范仲淹《漁家傲》。
49 出自楊慎《臨江仙》。亦為小說《三國演義》開篇詞。
50 出自陶淵明《飲酒》。
51 出自白居易《嘗黃醅新酎憶微之》。
52 出自李白《客中作》。
53 閽者,看門的人。
54 跽坐,即上文所說“雙膝跪下,屁股壓住自己小腿肚和腳踝”的坐姿,與“跪坐、正襟危坐”同義。
55 位面原本是桌面角色扮演遊戲的異度風景戰役設定中的一個名詞,指一個獨立的宇宙。
56 假母鴇兒,開妓院的女老闆,一般為退休的年長妓女,與年輕妓女母女相稱,所以叫“假母”。
57 中式房屋屋脊兩端的陶製裝飾,形狀略像鴟的尾巴。
58 出自白居易《紅線毯》。
59 古書上指像鴛鴦的一種水鳥。
60 八卦之一,代表風。
61 連茅廁,農村常見的一種廁所,建在院子裡,與豬圈連在一起,人的糞便直接落入豬圈作為豬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