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宦官們事先就聽到了消息,更加惶恐不安,韓全誨等人也跑到昭宗面前哭著請求饒過他的性命,每次參加宴席後,眾人都害怕再也不能見面而相互訣別。

  崔胤堅持要誅除宦官,昭宗無法阻止,為了防止消息再次泄漏出去,昭宗命崔胤將奏報的事寫在奏摺上呈進。不料給宦官當耳目的宮女識字,偷看了奏摺後又將消息傳給了宦官,結果崔胤計劃的每一步驟都被宦官們掌握,於是他們也開始謀劃除掉崔胤。

  崔胤此時兼管三司,於是韓全誨就煽動手下的禁軍鬧事,誣陷崔胤剋扣了過冬的棉衣,昭宗只得免去了崔胤鹽鐵使的職務。

  當時各藩鎮中,以朱全忠、李茂貞二人實力較強,二人都想將皇帝擄到自己的統治中心去,借天子之命來號令諸侯,卻苦於師出無名。正在此時,崔胤得知謀誅宦官的計劃已經泄露,寫信催朱全忠火速進京,朱全忠於是在七月初五出發,率軍火速趕往長安。

  (4)宦官劫帝奔鳳翔

  一天,昭宗召見韓,說:“外面有什麼消息嗎?”韓回答說:“聽說宦官們為了自保,已經與功臣李繼誨等人勾結在一起了,只有李繼昭不為所動。”為了打擊宦官的勢力,昭宗下詔將一些宦官貶出京城,不想這些人竟公然違抗聖旨而不去赴任。至此,昭宗已明白流言蜚語都是真的,但是也無可奈何。不久,翰林學士被禁止入宮應對,昭宗連韓也無法見到了。

  韓全誨聽說朱全忠已發兵來京,連忙令李繼誨、李彥弼等人做好劫持昭宗到鳳翔的準備。又下令以重兵把守宮門,禁止朝官入宮。

  十月二十五日,韓全誨等人挾持昭宗召集百官,宣布廢除昭宗復位時頒布的正月丙午敕書,該敕書規定宦官不得出席朝官議政的場所。於是,一切又恢復到劉季述作亂以前的樣子,宦官又可以與朝臣共議朝政了。

  二十九日,韓全誨派人先秘密將諸王、宮人送往鳳翔。神策軍指揮使李繼筠率部下將府庫搶劫一空。

  朱全忠軍至河中,派人上書請昭宗臨幸洛陽。城中百姓聽說朱全忠的大軍來到,嚇得紛紛逃入山中躲避。文武百官也不再入朝,皇宮裡鴉雀無聲,竟連一個人影也看不到。

  李嗣昭反對韓全誨的作法,被全誨禁止與昭宗見面。於是李嗣昭率領手下士兵守護崔胤的府第,城中民眾多避難其中。

  十一月初四那天,韓全誨等人在殿前擺滿了軍隊,對昭宗說:“朱全忠造反,領軍逼近京師,想劫持您到洛陽去,那時他就會逼您讓位於他。我們請求陛下到鳳翔去組織軍隊,討伐這個逆賊。”唐昭宗不肯答應,獨自持劍登上乞巧樓,韓全誨等人在壽春殿後放火將昭宗趕下樓來。這一天是冬至,昭宗又來到思政殿,用一隻腳踏著欄杆坐著,這時他身邊沒有一個侍奉,院子裡也沒有文武官員,成了地地道道的孤家寡人。此時的皇宮已成為一片火海,不得已之下,昭宗率后妃和諸王百餘人上馬出發,一路痛哭不止,當晚宿在縣。

  朱全忠聽說昭宗已被擄走,便領軍回到赤水。這時,退休在家的左僕射張浚進言說:“韓建與李茂貞是一黨,應當趁機消滅他,否則的話,以後一定會成為禍患。”朱全忠也聽說韓建曾上表勸唐昭帝到鳳翔去,於是率軍來到華州城下,韓建一個人出城來拜見他,說:“我一個字也不會寫,所有的表章和書信都是李巨川替我寫的。”朱全忠於是殺李巨川以懲戒韓建,又任命他為忠武節度使,說:“你不是許州人嗎?如今可以衣錦還鄉了。”派士兵護送他立即上路。乾寧三、四年(公元896、897年)時,昭宗駕車路經華州,當時華州富商很多,韓建收的稅非常高,兩年時間就收得九百萬緡錢。這筆錢也被朱全忠全部占為己有。

  崔胤等人留在京師沒有隨行,形成了京城裡沒有天子、天子身邊沒有宰相的荒誕局面。於是崔胤組織兩百多名朝宦寫聯名信給朱全忠,請他出兵將天子迎回來。

  朱全忠接信後,率軍向西進發,進入長安城時,文武百官都出來迎接,儀式十分隆重。重賞了李繼昭之後,朱全忠於次日離京西去。

  朱全忠派手下去見韓全誨,說自己是奉密詔而來。而韓全誨則偽造聖旨,稱天子是自願來鳳翔避難,並不是宦官劫持來的。又稱朱全忠所奉密詔是崔胤偽造的,命令他立刻率軍退回本鎮。李茂貞還派軍隊去阻擊朱全忠,結果被朱全忠打得大敗而回。

  十一月二十日,朱全忠軍至鳳翔城下。李茂貞登上城樓與全忠對話說:“皇上只是為了避開災禍才來到這裡,並不是我劫持的,請您不要聽信讒言。”朱全忠回答說:“韓全誨公然造反,將皇上劫持到這裡來。我是來討伐他迎接天子回京城的。您如果不是與他預先串通好的話,為什麼要為他解釋呢?”李茂貞等人多次矯詔令全忠歸鎮,全忠拒不聽令。

  李茂貞、韓全誨眼見合二人之力也無法與朱全忠抗衡,就派人向李克用求援。李克用派五千騎兵入援,與全忠軍大戰。三十日,全忠至三原。

  十二月初五,崔胤親至三原會見全忠,催促其速迎天子還朝。

  (5)李克用攻朱全忠

  朱全忠入關之時,韓全誨曾派宦官前往戌昭節度使馮行襲處聯絡,建議合兵攻打朱全忠。馮行襲思慮再三,決定倒向實力強勁的朱全忠,於是殺掉了送信的宦官,將信件送到全忠處。韓全誨又去與軍閥王建聯絡,王建誰也不敢得罪,對兩人都虛與委蛇,卻不肯出一兵一卒。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