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在華州,宰相迫於韓建的淫威,不敢放開手腳處理政事。八月初八,皇上下詔讓韓建參議朝政,可是韓建沒讀過什麼書,治郡以後才開始讀書識字,無法參政,不得不上表推辭。韓建最後沒有能入朝議政。

  (3)韓建脅帝散親兵

  韓建給各道藩鎮送去檄文,令他們把資糧貢獻送到華州。李克用獲悉後說:“早聽我的話,昭宗怎麼會有今日!”就假稱會和鄰道發兵援助,寫了一道上表。

  八月十八日,朝廷讓韓建兼中書令。

  九月,韓建出主意把崔胤調出朝廷派到湖南任武安節度使。崔胤秘密向朱全忠求援,並讓朱全忠維修東都洛陽的宮殿,向朝廷上表迎接唐昭宗車駕到洛陽。朱全忠就與河南尹張全義向朝廷上表,請唐昭宗遷都洛陽,朱全忠一再要求派遣軍隊兩萬去迎接唐昭宗的車駕,而且說崔胤是位賢臣,不應當調他到外地任職。韓建心中害怕,於是又上奏召請崔胤為宰相,派遣使臣傳諭朱全忠先保持安靜,朱全忠於是終止了行動。十七日,朝廷又任命崔胤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任命翰林學士承旨、兵部侍郎崔遠為同平章事。崔遠是崔珙胞弟崔的孫子。

  十月,朝廷下詔令,命韓建代理京兆尹兼把截使。幾天以前,孫被任命為行營節度使、招討使、處置使等職。十一日,李茂貞上表悔過自新,又進獻錢財助修宮殿。昭宗在華州總是想返回長安,每當花前月下與群臣詠歌詩時,就噓唏流涕,十分感傷。昭宗被李茂貞的表現打動,韓建在旁邊替李茂貞說情,許諾三年內把宮殿修好。這樣,昭宗便令韓建兼領修創京城使。韓建在華州督理輦運工作,重修大明宮。原來討伐李茂貞的計劃便就此擱淺。

  乾寧四年(公元897年)正月八日,韓建上奏:“依據華州防城將張行思等的報告,濟、睦、通、韶、韓、彭、儀、陳八王欲謀殺我,把皇上劫往河中。”實際上,韓建準備奪去諸王的兵權,有心讓張行思等誣告。昭宗獲報十分吃驚,想找韓建問個清楚,但韓建稱病不來。昭宗只得讓諸王到韓建那裡去消除誤會,韓建依然避而不見,並上表說:“諸王突然到我的治所,不知意欲何為,我反覆考慮,還是不和他們見面為好。”又說:“陛下要是認為是親族而加以寬容,就應依照開元、天寶年間的舊制,讓他們回到十六宅,精選師傅,教以詩書禮儀,而不是令他們掌管軍隊,參預朝政。”同時明確提出遣散諸王的軍隊。

  韓建料到昭宗可能不應允他的要求,就派手下的精兵包圍了行宮,靜候消息。昭宗為情勢所逼,沒有辦法,在當晚下詔遣散諸王所領各軍,軍中士兵一律遣回田間故里。諸王回十六宅,他們原有的衣甲、兵器讓韓建接收。韓建更進一步要求遣散殿後四軍,他又說:“陛下選賢任能,就能夠清除禍患,平定戰亂,為什麼還要另外設置安聖、捧宸、保寧、宣化等殿後四軍。況且徵募的四軍士兵全部是坊市無賴奸猾之徒,只會為非作歹,真正有了事情也不頂用,讓這些人拿著武器在陛下身旁,我實在看不過去。我看也一道解散了罷。”昭宗只得照辦,遣散了殿後四軍。如此,天子的親軍再也沒有了。

  捧日都頭李筠石門護駕有功,論功勞,應該是他的最大。韓建卻逼迫昭宗同意將他在大雲橋斬首。

  韓建將諸王軟禁在十六宅,清楚昭宗心中不滿,就奏請將德王立為太子,以緩和關係。正月十一月,德王李被立為太子,改名為李裕。

  太子詹事馬道殷精通天文,將作監許岩士擅長醫術,二人憑藉專長獲得昭宗的信任,韓建將馬道殷、許岩士處以死罪。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孫,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朱朴由於和馬道殷、許岩士交往而在二月被罷相。孫、朱朴全都是得到昭宗寵信的近臣。

  四月,刑部尚書張等幾個和韓建關係不佳的官員被免職。六月,朝廷任命鳳翔節度使李茂貞為西川節度使,覃王李嗣周為鳳翔節度使。李茂貞拒不領命,並將前來赴任的覃王包圍在奉天。七月,韓建寫信給李茂貞。李茂貞收信後,撤去奉天之圍,覃王又回華州。

  昭宗這時候還準備親自到奉天討李茂貞,八月,昭宗令宰相討論這件事。這當然十分荒唐不切實際,因此沒有得到支持。

  延王李戒丕自晉陽返還華州,韓建上奏說:“自打陛下即位以來,朝廷與靠近京師的藩鎮關係惡化,這全是由於皇室諸王手握兵權,而那些兇狠可惡的人又喜歡挑起事端,使陛下的統治不能穩定。最近我向朝廷奏請削去各王的兵權,實在是害怕發生出人意料的變故。如今我聽聞延王李戒丕、覃王李嗣周正在密謀反叛,希望陛下果斷處置切莫遲疑,在變亂尚未發生前就採取措施,那就是大唐天下的福氣了。”唐昭宗閱畢韓建的奏章說:“怎麼可能會這樣呀!”幾天過去都未予答覆。韓建於是和知樞密劉季述假冒朝廷的詔書命令派兵分別圍攻各王的十六所住宅,諸王披頭散髮,有的爬上牆頭,有的登高跑到屋頂,高聲呼喊:“皇上快來救我!”韓建將沂王、通王、濟王、睦王、韶王、韓王、彭王、陳王、覃王、延王、丹王這十一個王劫持到華州西部的石堤谷,統統處死,接著奏報昭宗說他們由於反叛而遭處死。

  經過這場事變後,唐朝皇室的勢力更加弱小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