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頁
這天晚上,彭時等人又上書說:“漢文帝尊奉生母薄太后,而呂后仍歸葬高祖的長陵;宋仁宗追尊生母李宸妃,而章獻帝劉後仍然祔祭太廟。現在如果陵寢之制不遵,則不僅有違孝道,也給後世留下譏笑的話柄。”
奏章下達禮部官員和群臣討論。大家的議論都贊同彭時等所言。面對群臣的進諫,憲宗左右為難,苦笑著說:“違背禮制是不孝,忤逆親人也是不孝。卿等為朕籌一良策。”
第二天,事情鬧得更大了。包括各部尚書和內閣成員在內的廷臣一百四十七人聯名上書勸諫。第三天,禮部尚書姚夔的上書措辭更為犀利了:“天下者,祖宗的天下。皇上應當恪守祖宗成法,豈可阿順母后,明顯違背前代法典!”
憲宗仍在猶豫不決。給事中毛弘在朝堂里大聲疾呼,倡議道:“這是大事,吾輩當以死相抗爭!”
於是一呼百應,給事中魏元等三十九人,御史康允昭等四十一人,共八十位言官跪伏在文華門外進行哭諫。他們的哭喊聲震殿宇,直達內庭。以姚夔為首的大臣們也參與進來,跪在宮門外候旨。
宮中派使者出來傳達聖諭,命官員們退去。言官們把頭叩在地上,齊聲道:“得不到皇上採納奏章的聖旨,不敢退去。”
從上午巳時一直鬧到下午申時,憲宗終於奈何不了這些意志堅定的大臣和百官,只得下旨將錢太后梓宮合葬裕陵。群臣的堅持得到勝利,盡皆歡呼:“萬歲!”心滿意足地各自散去。
英宗朱祁鎮在天壽山下裕陵的地宮中,孤寂地等了五年之後,才迎來了他的髮妻錢皇后。而他的另一位配偶,善妒的周貴妃,老太太格外硬朗,一直活到七十八歲,她的孫子孝宗皇帝在位的弘治十七年方才去世。這時,裕陵的陵墓上已長成森森大樹,英宗皇帝在地宮中等她,恐怕已經等得不耐煩了。
奏章下達禮部官員和群臣討論。大家的議論都贊同彭時等所言。面對群臣的進諫,憲宗左右為難,苦笑著說:“違背禮制是不孝,忤逆親人也是不孝。卿等為朕籌一良策。”
第二天,事情鬧得更大了。包括各部尚書和內閣成員在內的廷臣一百四十七人聯名上書勸諫。第三天,禮部尚書姚夔的上書措辭更為犀利了:“天下者,祖宗的天下。皇上應當恪守祖宗成法,豈可阿順母后,明顯違背前代法典!”
憲宗仍在猶豫不決。給事中毛弘在朝堂里大聲疾呼,倡議道:“這是大事,吾輩當以死相抗爭!”
於是一呼百應,給事中魏元等三十九人,御史康允昭等四十一人,共八十位言官跪伏在文華門外進行哭諫。他們的哭喊聲震殿宇,直達內庭。以姚夔為首的大臣們也參與進來,跪在宮門外候旨。
宮中派使者出來傳達聖諭,命官員們退去。言官們把頭叩在地上,齊聲道:“得不到皇上採納奏章的聖旨,不敢退去。”
從上午巳時一直鬧到下午申時,憲宗終於奈何不了這些意志堅定的大臣和百官,只得下旨將錢太后梓宮合葬裕陵。群臣的堅持得到勝利,盡皆歡呼:“萬歲!”心滿意足地各自散去。
英宗朱祁鎮在天壽山下裕陵的地宮中,孤寂地等了五年之後,才迎來了他的髮妻錢皇后。而他的另一位配偶,善妒的周貴妃,老太太格外硬朗,一直活到七十八歲,她的孫子孝宗皇帝在位的弘治十七年方才去世。這時,裕陵的陵墓上已長成森森大樹,英宗皇帝在地宮中等她,恐怕已經等得不耐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