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頁
蒙古皇帝很有興趣跟這位中國真人談話, 所以召見他好幾次, 每次都向他詢問各種各樣的問題——例如關于震雷的性質, 並且對於長春真人所說的話常常予以極大的注意。有一次, 成吉思汗召集了他的諸王和將相大臣們, 對他們說道:“ 漢人尊重神仙, 猶汝等敬天, 我今愈信真天人也。”他把真人前後所說的言語講給他們聽,並且說道:“天俾神仙為朕言此,汝輩各銘諸心。”32
一二二二年的冬天, 成吉思汗駐營在撒麻耳干附近。到正月底( 一二二三年) 已經到達了錫爾河的右岸。到了三月,他便駐營在乞兒乞克(Chirchik) 河33 畔的草原。在這裡靠近東山的地方, 當他逐獵一隻大豬的時候, 汗從馬上墜了下來, 險些兒被野獸斷送了性命。長春真人便乘機諫奏皇帝, 說:“現在聖壽已經這麼高了, 應該少去行獵才好。”他說:“天道好生,今聖壽已高, 宜少出獵。墜馬天戒也, 豕不敢前, 天護之也。”成吉思汗答道:“朕已深省。神仙勸我, 良是。我蒙古人騎射〔自〕少所習,未能遽已。雖然, 神仙之言在衷焉。”34
不久以後35 , 長春真人便請求汗准許他迴轉到山林里去, 這樣一來, 這位中國的真人便和運籌握算、日理萬機並且還能夠這樣尊敬真人的大蒙古皇帝永別了。
一二二三年的春天, 成吉思汗在錫爾河畔跟皇子察合台和窩闊台相會, 他們曾經在澤拉夫珊(Zerafshan) 36 河口以放鷹消磨時間, 並且在那裡度過了冬天。在豁蘭巴石37 的平原里, 汗從事著狩獵野驢, 因為這些野獸是從欽察草原上被朮赤驅趕到這裡來的。朮赤在長時期缺席以後, 現在來拜見他的父親38了, 驅趕到汗跟前來的禮物,除野驢外, 還有白馬二萬匹。
成吉思汗向東進軍,一二二四年的夏天, 他駐營在也兒的石河畔, 直到次年方才抵達了他那蒙古的駐營地。在乃蠻舊領的邊境上,他會見了其末子拖雷的兒子, 諸王忽必烈和旭烈兀。忽必烈就是後日的大合罕並且還晉位做中國皇帝( 元世祖), 旭烈兀就是波斯的君主39 。
年幼的皇孫還是第一次出陣狩獵。依據蒙古的習慣,第一次出獵的少年必須用肉和脂肪去塗抹他們的中指。成吉思汗便親自為兩個皇孫舉行這種儀式。其後成吉思汗便由三個皇子作伴共登歸途, 長子朮赤卻留在欽察草原里了。
在伊斯蘭教世界上變成了蒙古統治的出發點, 並在亞洲和世界的歷史上扮演著這樣重要角色的戰役, 終於閉幕了。
成吉思汗還沒有完成對於花剌子模沙的領土征服,便迴轉到本土去了。但是在突厥斯坦, 蒙古的霸權已經堅確地建立起來, 一種新的政策也被實施了, 同時各地方迅速地從戰事的災禍里恢復過來。40
注釋
① 原注: 錫爾河就是古代的藥殺水(Jaxartes)。
② 案這個大將據多桑《蒙古史》所載, 就是哈剌札汗。
③ 撒麻耳干(Samarkand) 《元史》又作尋思干或薛迷思干。在蘇聯中亞極南部, 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
④ 原注: 阿母河就是古代的烏滸水(Oxus)。案《元朝秘史》作阿梅河。
⑤ 案原文Caspian 譯作寬田吉思海,乃是根據《元史· 速不台( 即速別額台) 傳》的。現在稱裏海。
⑥ 案Caucasus 譯作太和嶺,乃是根據《元史· 速不台傳》的。現在稱高加索山脈。
⑦ 原注: 欽察草原就是現在的哈薩克斯坦。
⑧ 案Nese 《f 新唐書· 西域傳》作那色波,《元史· 西北地附錄》作那黑沙不(Nakhsab)。
⑨ 原注: 忒耳迷現在稱為鐵爾梅茲(Termiz), 在阿母河畔( 蘇聯和阿富汗的邊境)。
⑩ 案兀籠格赤是根據《元朝秘史》譯來的,《元史》作玉龍傑赤, 清譯作烏爾根齊。城跨阿母河二岸, 阿母河自城下進入花剌子模境內, 一直流入鹹海。
11 案Katun“( 哈敦”或“可敦”)是蒙古語( 或突厥語“) 后妃”或“夫人”的意義。
12 原注: 塔里寒在阿富汗、突厥斯坦。案塔里寒《元史》又作塔里堪或塔里干。
13 案巴里黑(Balkh或Bahliha)是根據《元史》譯來的,《元史》有時也作班勒紇, 或板勒紇。《西遊錄》作班城,《西遊記》作班裡城。在塔里寒的西面。
14 案呼羅珊(Khorassan) 全境當時分成四郡, 以馬魯(Meru)、也里(Heri)、你沙不兒(Nishapur) 和巴里黑為郡治。這個地區就是蘇聯中亞、伊朗和阿富汗三國的鄰接地區。
15 案《元朝秘史》作扎剌勒丁。
16 案哥疾寧(Ghazni) 就是《西域記》里的鶴悉那,在阿富汗。
17 案八魯彎(Perwan、更正確些應作Paruwan) 是根據《元史》譯來的, 在哥疾寧東北。
18 這段可參閱多桑《蒙古史》第一卷第七章。
19 這段可參閱多桑《蒙古史》第一卷第五章末。
20 案這段出自剌失德《史集》塔塔兒篇( 參閱馮譯多桑《蒙古史》上冊第一卷第七章一二八頁注)。
21 案Indus 的譯作申河, 是根據《元朝秘史》而來的, 就是現在的印度河。
22 案馬魯《元史》有時也作麻里兀, 在蘇聯中亞南部, 靠近阿富汗和伊朗的地方。你沙不兒《元史》有時也作乃沙不耳,在現在伊朗的北部。也里(Heart)的對音或作Heri, 在現在阿富汗境內。
23 案雪山就是現在的喜馬拉雅山脈。土蕃就是西藏。
一二二二年的冬天, 成吉思汗駐營在撒麻耳干附近。到正月底( 一二二三年) 已經到達了錫爾河的右岸。到了三月,他便駐營在乞兒乞克(Chirchik) 河33 畔的草原。在這裡靠近東山的地方, 當他逐獵一隻大豬的時候, 汗從馬上墜了下來, 險些兒被野獸斷送了性命。長春真人便乘機諫奏皇帝, 說:“現在聖壽已經這麼高了, 應該少去行獵才好。”他說:“天道好生,今聖壽已高, 宜少出獵。墜馬天戒也, 豕不敢前, 天護之也。”成吉思汗答道:“朕已深省。神仙勸我, 良是。我蒙古人騎射〔自〕少所習,未能遽已。雖然, 神仙之言在衷焉。”34
不久以後35 , 長春真人便請求汗准許他迴轉到山林里去, 這樣一來, 這位中國的真人便和運籌握算、日理萬機並且還能夠這樣尊敬真人的大蒙古皇帝永別了。
一二二三年的春天, 成吉思汗在錫爾河畔跟皇子察合台和窩闊台相會, 他們曾經在澤拉夫珊(Zerafshan) 36 河口以放鷹消磨時間, 並且在那裡度過了冬天。在豁蘭巴石37 的平原里, 汗從事著狩獵野驢, 因為這些野獸是從欽察草原上被朮赤驅趕到這裡來的。朮赤在長時期缺席以後, 現在來拜見他的父親38了, 驅趕到汗跟前來的禮物,除野驢外, 還有白馬二萬匹。
成吉思汗向東進軍,一二二四年的夏天, 他駐營在也兒的石河畔, 直到次年方才抵達了他那蒙古的駐營地。在乃蠻舊領的邊境上,他會見了其末子拖雷的兒子, 諸王忽必烈和旭烈兀。忽必烈就是後日的大合罕並且還晉位做中國皇帝( 元世祖), 旭烈兀就是波斯的君主39 。
年幼的皇孫還是第一次出陣狩獵。依據蒙古的習慣,第一次出獵的少年必須用肉和脂肪去塗抹他們的中指。成吉思汗便親自為兩個皇孫舉行這種儀式。其後成吉思汗便由三個皇子作伴共登歸途, 長子朮赤卻留在欽察草原里了。
在伊斯蘭教世界上變成了蒙古統治的出發點, 並在亞洲和世界的歷史上扮演著這樣重要角色的戰役, 終於閉幕了。
成吉思汗還沒有完成對於花剌子模沙的領土征服,便迴轉到本土去了。但是在突厥斯坦, 蒙古的霸權已經堅確地建立起來, 一種新的政策也被實施了, 同時各地方迅速地從戰事的災禍里恢復過來。40
注釋
① 原注: 錫爾河就是古代的藥殺水(Jaxartes)。
② 案這個大將據多桑《蒙古史》所載, 就是哈剌札汗。
③ 撒麻耳干(Samarkand) 《元史》又作尋思干或薛迷思干。在蘇聯中亞極南部, 烏茲別克共和國境內。
④ 原注: 阿母河就是古代的烏滸水(Oxus)。案《元朝秘史》作阿梅河。
⑤ 案原文Caspian 譯作寬田吉思海,乃是根據《元史· 速不台( 即速別額台) 傳》的。現在稱裏海。
⑥ 案Caucasus 譯作太和嶺,乃是根據《元史· 速不台傳》的。現在稱高加索山脈。
⑦ 原注: 欽察草原就是現在的哈薩克斯坦。
⑧ 案Nese 《f 新唐書· 西域傳》作那色波,《元史· 西北地附錄》作那黑沙不(Nakhsab)。
⑨ 原注: 忒耳迷現在稱為鐵爾梅茲(Termiz), 在阿母河畔( 蘇聯和阿富汗的邊境)。
⑩ 案兀籠格赤是根據《元朝秘史》譯來的,《元史》作玉龍傑赤, 清譯作烏爾根齊。城跨阿母河二岸, 阿母河自城下進入花剌子模境內, 一直流入鹹海。
11 案Katun“( 哈敦”或“可敦”)是蒙古語( 或突厥語“) 后妃”或“夫人”的意義。
12 原注: 塔里寒在阿富汗、突厥斯坦。案塔里寒《元史》又作塔里堪或塔里干。
13 案巴里黑(Balkh或Bahliha)是根據《元史》譯來的,《元史》有時也作班勒紇, 或板勒紇。《西遊錄》作班城,《西遊記》作班裡城。在塔里寒的西面。
14 案呼羅珊(Khorassan) 全境當時分成四郡, 以馬魯(Meru)、也里(Heri)、你沙不兒(Nishapur) 和巴里黑為郡治。這個地區就是蘇聯中亞、伊朗和阿富汗三國的鄰接地區。
15 案《元朝秘史》作扎剌勒丁。
16 案哥疾寧(Ghazni) 就是《西域記》里的鶴悉那,在阿富汗。
17 案八魯彎(Perwan、更正確些應作Paruwan) 是根據《元史》譯來的, 在哥疾寧東北。
18 這段可參閱多桑《蒙古史》第一卷第七章。
19 這段可參閱多桑《蒙古史》第一卷第五章末。
20 案這段出自剌失德《史集》塔塔兒篇( 參閱馮譯多桑《蒙古史》上冊第一卷第七章一二八頁注)。
21 案Indus 的譯作申河, 是根據《元朝秘史》而來的, 就是現在的印度河。
22 案馬魯《元史》有時也作麻里兀, 在蘇聯中亞南部, 靠近阿富汗和伊朗的地方。你沙不兒《元史》有時也作乃沙不耳,在現在伊朗的北部。也里(Heart)的對音或作Heri, 在現在阿富汗境內。
23 案雪山就是現在的喜馬拉雅山脈。土蕃就是西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