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第二十九回 江南鼓頻 一片降旗出石頭(4)

  李煜見徐鉉無功,宋師攻城愈急,靜夜雖處身在深宮之中,殺伐之聲仍能隱隱聽見,令人驚心。現在只剩下朱令贇一路援軍或可解圍了。便傳旨命朱令贇星夜入援。十月,朱令贇率眾十五萬人結木為筏,長百丈余,戰艦大者可容千人,自己所乘帥船高十丈余,上建大將旗幡,順流而下,聲勢極盛。時值長江枯水季節,頗不利大船航行。行至皖口,宋將王明想了個計策:他命人砍伐了許多大樹,除去枝葉,密密麻麻豎在洲浦之中,遠遠望去,恰似無數大船隱藏在那裡。朱令贇望見大疑:深怕是宋水師埋伏,欲待己軍一過,便躡我後,於是踟躊,不敢前行。這便為宋軍調兵贏得了時間。十日後,宋水師雲集,都乘小船,急攻朱令贇軍。這些小船轉折靈活,往來如飛,箭矢雨射,朱令贇的大船,木筏卻是轉折不靈,被動挨打,眼見不敵,便向江中傾倒石油,點火以焚敵船。誰知天有不測風雲,恰值北風大起,火反而燒向己船,全軍大敗,朱令贇等都被宋軍活捉去了。至此,金陵已是糧盡援絕,被圍已有九個多月了,宋師百道攻城晝夜不休,城中矢石雨下,死傷慘重,城中斗米萬錢,撤屋為炊。人人浮腫無力,餓死者道路枕藉。後主無奈,只得再派徐鉉去汴京,向宋太祖乞全一邦之命。

  宋太祖聽得徐鉉又來,嘿嘿冷笑,這次便毫不客氣,連館伴使也不派,沿途也無人接送,到得京師,太祖便厲聲道:“爾主既不投降,爾又來作甚?”徐鉉道:“皇上何以說一個‘降’字?十餘年前,江南便已臣服,早就降了,何待今日?”太祖道:“然則王師既見討伐,金陵便當解甲。一年以來,頑抗不服,費我糧餉,傷吾戰士,如此倔強凶頑,豈是臣下所當為?”徐鉉橫下一條心,亦厲聲答道:“皇上誤矣!此次非李煜有叛逆之跡,亦無荒謠失政之罪,乃皇上無故見討耳。李煜守拒,不過為全社稷宗廟罷了!戰禍一起,豈獨王師兵卒膏鋒刃哉?江南百姓死傷乃以十萬計。此亦皇上子民也,皇上何苦無謂興此兵革害人害己乎?外臣此來,乃為全邦百姓乞命耳。”宋太祖見徐鉉態度倔強,言辭鋒利,全無恐懼之態。他自登基以來,幾曾受過臣下頂撞了?不由得漲紅了臉,霍地站起身來,按劍厲聲喝道:“休得囉嗦!李煜亦有何罪?他沒有罪。然而天下一家臥寢之旁,豈容他人鼾息?歸語爾主,要降便降,再休派使前來,須知城破之日,玉石皆焚,休謂言之不預也。”言訖,拂袖退朝,回入內宮去了。

  看官須知:宋太祖之言,雖則橫蠻,然而“天下一家,臥寢之旁豈容他人鼾息”之語,實則反映了天下百姓心聲,此時天下分裂已達數十年之久,渴望統一,實非宋太祖一人之意也。李煜無罪,割據便是逆天行事,南唐之亡,宜也。徐鉉回到金陵,君臣相擁大哭,此時,李後主已千遍萬遍想到一個死字,回到宮中,便命保儀黃夫人取出先帝及自己歷年收集的歷代名家法帖來,誰知竟有幾十箱之多,把玩一件,愛一件,不忍釋手,嘆道:“這般珍品,量來再無人知所寶惜。破城之時,你便焚了它吧!無令入強人之手。”黃夫人應了。此時,傳詔使徐元楀入來,奏道:“宋帥曹彬來函知會,言道本月二十七日必破城,請陛下早為之計。”後主長嘆,噙淚執筆,親書降表,交與陳喬道:“如今智計皆窮,只得降休!”陳喬忿然道:“陛下,還降什麼?有死而已,降亦徒自取辱耳。臣請背城一戰而死。”其實,陳喬意思已甚明白,蓋欲與後主共同殉國,而口不忍言。後主執陳喬手而泣,竟不能從。陳喬道:“如此,陛下不如誅臣,將違命不降之罪,一切推在我身上,可乎?”後主只是涕泣,亦不能從。陳喬掣手而出,將後主草寫的降表丟到屋頂承霤之上,去到政事堂,對張洎道:“我負先帝顧托深恩,今日乃至亡國,萬死不能贖餘辜矣!”張洎泣道:“主辱臣死,我與公偕死可也。”陳喬點頭,整冠理服,與張洎各結繩政事堂樑上,陳喬自縊而死。那張洎待陳喬死後,竟不投環,悄悄回府整頓財物去了。

  大宋開寶八年(公元975年)正月二十七日,金陵城陷,曹彬整軍成列,至於宮門,只見宮中煙霧大起——這不是李後主聚眾自焚,乃是保儀黃夫人遵前旨,將歷朝墨帖一把火燒了。稍後,宮門大開,李後主自帥宰相殷崇義及張洎等四十五人,肉袒至於軍門,南唐至此遂亡。

  自宋太祖發兵,至金陵城破,前後共一年又三個月,得州十九,縣一百零八,戶六十五萬五千零六十五。李後主在位一十五年。江南捷報傳至汴京,群臣稱賀。宋太祖卻泣道:“宇縣分割,民受其禍,然攻城之際,必有橫罹鋒刃者,此實可哀也。”即下詔出米十萬石以賑金陵城中饑民,大赦南唐。

  大軍凱旋途中,潘美對曹彬道:“將軍此番如此大功,那重賞自不必說,大鎮節度使之封,定是逃不了的了。”曹彬搖頭道:“不會封的。”潘美奇道:“為什麼?”曹彬道:“還有北漢未滅呢!”潘美道:“北漢是另一回事,滅了南唐如此大功,不封何待?”曹彬緩緩搖頭,微笑不語。回到汴京,宋太祖大大誇獎了一番,從征將士人人加官晉爵,對曹彬道:“將軍此番功勞甚大,部隊紀律也好,本當賜予節鉞,奈北漢未滅,俟滅了北漢,一併升賞吧!”潘美聽了,忍不住目視曹彬而笑。宋太祖一眼瞥見,問道:“你笑什麼?”潘美不敢隱瞞,把途中兩人對話如實奏了。宋太祖也呵呵大笑,加倍賞賜了兩人金帛,卻終於沒有封他們為節度使——蓋太祖不願大臣功高權重,又樹一政敵也。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