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頁
在斯塔比亞一下船,海員兼援救者們便進入一排別墅內,它們被埋沒了一半,有很大一部分已經倒塌。因此,富人和貴族們在最初的無望的援助中擁有了一條優先通道。所以,斯塔比亞是第一個停留點,因為它的一座座大別墅和靠岸處的便利。然後呢?
埃爾科拉諾和那些引人注目的海岸別墅也在最先抵達的地方之內。也許還因為可以從北面過去由旱路到達,鑑於鄰近噴發口,當然得非常小心。你們設想一下出現在由海路抵達的援救人員眼前的那種情景:燒毀的船隻漂浮在海上,其實很少,因為前幾天海浪翻滾。有的拋了錨,還有的隨波漂流。只有被水護著的船身保全了。
埃爾科拉諾呢?城市不復存在。它消遁得無影無蹤……對此海軍們的援救船上沒人能夠相信。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泥濘的巨大的黑色熔岩流,把整片海岸覆蓋了。
還有一些別墅,比如紙莎草紙書籍別墅,它們徹底消失了。為了加強對這場慘重災難的感覺,只要打量一下城市後面的山坡:沒有樹林的任何蹤影,僅有一片荒原。然後大海……誰知援救人員打撈了多少具屍體:他們漂浮在水上,有的部分碳化了。靠近岸邊可以聞到焦味兒,有時從尚未徹底變硬的泥漿里冒出完全“熟了”的骨頭和肉。從船上一下來,他們緊接著就順從了沒有任何人應答呼喚的事實。唯有寂靜和煅燒過的骨頭。四千居民都去哪裡了?
歐普龍提斯也消失了,它被岩漿流淹沒了。
龐貝呢?
當終於能夠試著靠近海岸時,面前是一片徹底被破壞的景象。港口難以辨認,到處漂著浮石,它們形成一個個小岬。河把各種各樣的廢渣注入海里。比比皆見露在浩茫的浮石之上的木頭、樹、瓦、布料、一截一截的柱子,它們是猛烈的岩漿流衝來的。即使要逃離這一切都近乎絕無可能(我們看到了聖皮埃爾的例子),儘管龐貝有非常厚實的城牆,有地下室,或者在我看來,還有僅是意外情況造成的倖存條件。我想,尤其是那些已經被浮石掩埋了一半的屋子,它們可以形成一道有能力阻攔火山碎屑流的屏障。
如若這種情況發生了,唯一的生路是在火山雲殺手過後鑿洞鑽出來。的確,有些遇難者被困在家裡,他們嘗試過打開牆壁或天花板。很多人死於倒塌。然而,並不清楚他們是試圖在落著浮石雨的時候出去,還是在岩漿流過後。假如某人在這種情況下成功做到了(庇護在一個幸運的“地堡” [4] 裡面,正如聖皮埃爾的兩個倖存者之一),在浮石和由各道巨流留下的積層之間開道的過程中,他經歷過該如何出去如何鑽出地面的困境。很多人,我想,是死於缺少空氣、水和食品。完全是被活埋了。然而,要是果真有人“浮出來”,他將被最初的營救人員發現,就在他處於休克狀態,遊走在更容易得到幫助的港口周邊時。
茫茫的灰末一望無垠,是片帶著一個個丘堆和一處處凹陷淡灰色的“沙漠”,一個讓最初的援救者們目瞪口呆的恐怖場面。如果你們想想航天員降落的月球表層,會對龐貝那時呈現出的情形有一個概念:一片無邊無際的荒漠,其間伸出洞穿的屋頂、破裂的城牆、梁、折彎的雕像、沒有樹皮的枝杈和樹幹、折斷的柱子,以及不可勝數的各種廢渣。城裡的瞭望樓在徹底的荒涼中挺住了,並且依然屹立著,一片蒼莽的灰末中的無用的防禦工事。
放在埃爾科拉諾門頂端的駟馬雙輪戰車可能挺住了,因為它們排列在岩漿流奔涌的方向。但是它們的鍍金青銅被磨光了,並且缺失了幾塊,被猛烈的岩漿流衝掉了。援救者們應該是不斷地留意著遠處的火山的,它在繼續噴發的同時還引起強烈的震動。
泰爾齊尼奧了無蹤影,如果不是在很晚以後,某個大膽的人找到了一些磚塊(對,僅此而已)掉落在一片空闊的區域,還有露出地面的牆……
諾切拉由於浮石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肯定沒有受到火山雲的任何摧毀。很有可能,在噴發前一夜,諾薇拉·普里米傑尼亞伴著她的新情人就是往那裡去的。她得救了,不過只是我們的一個推測。
繼續我們的發現。在其餘我們參觀過的地方發生了什麼?
穆雷齊內消失了。波斯科雷亞萊和碧颯奈拉的農莊,於很久以後由考古學家們重新發現。
幾乎能肯定,一如在所有的災難中,不缺的是趁火打劫者。很多人翻尋到並占有了戒指、項鍊、銀水罐,有時甚至直接從屍體上剝取這些財物(我們見到了最初被當作老普林尼的那個小偷的例子)。
噴發後,有人試過偷挖。我們可以想像很多人被當場逮住並被擊斃了。我們沒有這樣的證據,但是我們還可以設想,當局在劫難之後的幾個月里對事發地制定了一種“軍事管制法”。派遣了軍隊保護龐貝和斯塔比亞地區了嗎?這是符合邏輯的推測,但我們不能確定。從某種意義上說,“趁火打劫者”可以是羅馬當局本身……
提圖斯立刻得到了有關災難的稟報,可能在數小時之內,通過信號塔系統和信使。羅馬和龐貝之間只有兩百四十千米,他,身為一位好皇帝,親臨災難現場,以便慰問並保證針對重建的種種幫助會是他的(也是元老院的)考慮重點。
埃爾科拉諾和那些引人注目的海岸別墅也在最先抵達的地方之內。也許還因為可以從北面過去由旱路到達,鑑於鄰近噴發口,當然得非常小心。你們設想一下出現在由海路抵達的援救人員眼前的那種情景:燒毀的船隻漂浮在海上,其實很少,因為前幾天海浪翻滾。有的拋了錨,還有的隨波漂流。只有被水護著的船身保全了。
埃爾科拉諾呢?城市不復存在。它消遁得無影無蹤……對此海軍們的援救船上沒人能夠相信。取而代之的是一道泥濘的巨大的黑色熔岩流,把整片海岸覆蓋了。
還有一些別墅,比如紙莎草紙書籍別墅,它們徹底消失了。為了加強對這場慘重災難的感覺,只要打量一下城市後面的山坡:沒有樹林的任何蹤影,僅有一片荒原。然後大海……誰知援救人員打撈了多少具屍體:他們漂浮在水上,有的部分碳化了。靠近岸邊可以聞到焦味兒,有時從尚未徹底變硬的泥漿里冒出完全“熟了”的骨頭和肉。從船上一下來,他們緊接著就順從了沒有任何人應答呼喚的事實。唯有寂靜和煅燒過的骨頭。四千居民都去哪裡了?
歐普龍提斯也消失了,它被岩漿流淹沒了。
龐貝呢?
當終於能夠試著靠近海岸時,面前是一片徹底被破壞的景象。港口難以辨認,到處漂著浮石,它們形成一個個小岬。河把各種各樣的廢渣注入海里。比比皆見露在浩茫的浮石之上的木頭、樹、瓦、布料、一截一截的柱子,它們是猛烈的岩漿流衝來的。即使要逃離這一切都近乎絕無可能(我們看到了聖皮埃爾的例子),儘管龐貝有非常厚實的城牆,有地下室,或者在我看來,還有僅是意外情況造成的倖存條件。我想,尤其是那些已經被浮石掩埋了一半的屋子,它們可以形成一道有能力阻攔火山碎屑流的屏障。
如若這種情況發生了,唯一的生路是在火山雲殺手過後鑿洞鑽出來。的確,有些遇難者被困在家裡,他們嘗試過打開牆壁或天花板。很多人死於倒塌。然而,並不清楚他們是試圖在落著浮石雨的時候出去,還是在岩漿流過後。假如某人在這種情況下成功做到了(庇護在一個幸運的“地堡” [4] 裡面,正如聖皮埃爾的兩個倖存者之一),在浮石和由各道巨流留下的積層之間開道的過程中,他經歷過該如何出去如何鑽出地面的困境。很多人,我想,是死於缺少空氣、水和食品。完全是被活埋了。然而,要是果真有人“浮出來”,他將被最初的營救人員發現,就在他處於休克狀態,遊走在更容易得到幫助的港口周邊時。
茫茫的灰末一望無垠,是片帶著一個個丘堆和一處處凹陷淡灰色的“沙漠”,一個讓最初的援救者們目瞪口呆的恐怖場面。如果你們想想航天員降落的月球表層,會對龐貝那時呈現出的情形有一個概念:一片無邊無際的荒漠,其間伸出洞穿的屋頂、破裂的城牆、梁、折彎的雕像、沒有樹皮的枝杈和樹幹、折斷的柱子,以及不可勝數的各種廢渣。城裡的瞭望樓在徹底的荒涼中挺住了,並且依然屹立著,一片蒼莽的灰末中的無用的防禦工事。
放在埃爾科拉諾門頂端的駟馬雙輪戰車可能挺住了,因為它們排列在岩漿流奔涌的方向。但是它們的鍍金青銅被磨光了,並且缺失了幾塊,被猛烈的岩漿流衝掉了。援救者們應該是不斷地留意著遠處的火山的,它在繼續噴發的同時還引起強烈的震動。
泰爾齊尼奧了無蹤影,如果不是在很晚以後,某個大膽的人找到了一些磚塊(對,僅此而已)掉落在一片空闊的區域,還有露出地面的牆……
諾切拉由於浮石而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肯定沒有受到火山雲的任何摧毀。很有可能,在噴發前一夜,諾薇拉·普里米傑尼亞伴著她的新情人就是往那裡去的。她得救了,不過只是我們的一個推測。
繼續我們的發現。在其餘我們參觀過的地方發生了什麼?
穆雷齊內消失了。波斯科雷亞萊和碧颯奈拉的農莊,於很久以後由考古學家們重新發現。
幾乎能肯定,一如在所有的災難中,不缺的是趁火打劫者。很多人翻尋到並占有了戒指、項鍊、銀水罐,有時甚至直接從屍體上剝取這些財物(我們見到了最初被當作老普林尼的那個小偷的例子)。
噴發後,有人試過偷挖。我們可以想像很多人被當場逮住並被擊斃了。我們沒有這樣的證據,但是我們還可以設想,當局在劫難之後的幾個月里對事發地制定了一種“軍事管制法”。派遣了軍隊保護龐貝和斯塔比亞地區了嗎?這是符合邏輯的推測,但我們不能確定。從某種意義上說,“趁火打劫者”可以是羅馬當局本身……
提圖斯立刻得到了有關災難的稟報,可能在數小時之內,通過信號塔系統和信使。羅馬和龐貝之間只有兩百四十千米,他,身為一位好皇帝,親臨災難現場,以便慰問並保證針對重建的種種幫助會是他的(也是元老院的)考慮重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