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從22日開始,巴頓部隊發動了空前猛烈的攻勢,在不到4天的時間裡,他們肅清了薩爾河—摩澤爾河三角地帶的敵軍,攻克薩爾堡,在薩爾河對岸建立起一系列橋頭陣地,特里爾已是孤城一座。

  巴頓命令部隊快速奔襲,拿下特里爾。28日,第10裝甲師穿過危機四伏的雷區,冒著德軍的猛烈炮火,迅速前進。3月1日上午,部隊攻入城郊,下午 破城而入。當天夜裡,全城德軍即被掃蕩殆盡。

  與此同時,下一步的作戰方案,已在巴頓的心目中醞釀成熟——進攻克科布倫茨的法爾茨。為此,巴頓又使用心計以花言巧語從艾森豪那裡借來了一個步兵師和一個裝甲師。

  有9個師的德軍部隊在摩澤爾河以東的洪斯呂山一帶倉促地建立起一道防線,但為時已晚。

  巴頓催動大軍如餓虎撲食般向敵人猛壓過去。很快,第4裝甲師在克科布倫茨南面渡過了摩澤爾河,打破了敵軍的後方陣地;第12軍緊隨其後圍住了克科布倫茨城內的敵軍; 第20軍的裝甲部隊突破“西牆”防線;殺向萊茵河的第7集團軍也攻破“西牆”防線,向北推進。德軍立即亂作一團,只得邊打邊撤。美軍裝甲部隊從3個方向向德軍發起猛烈衝擊,把他們像趕羊群一樣往東趕往萊茵河。巴頓又命令第19戰術空軍隊的轟炸機全部出動,對擁擠在狹路上的逃亡之敵進行無情地轟炸,步兵隨後窮追猛打。結果,兩個集團軍的德軍大部被殲,並有8萬餘人被俘。3月18日,克科布倫茨落入美軍之手。

  3月21日,第3集團軍馬不停蹄地高速向萊茵河挺進,一路上搶占要道和渡口,肅清德軍守衛部隊。次日,已經實現對萊茵河以西德軍的合圍。這一天,俘獲德軍1萬餘人,表明強渡萊茵河的時機已經成熟 了。

  巴頓決定抓住良機,一鼓作氣,搶在蒙哥馬利之前緊急攻渡萊茵河。22日晚上11時,第5師兩個營率先渡河,幾乎沒有遭到什麼抵抗。到23日拂曉,該師已有6個營順利抵達對岸,繼而,全師全部渡河成功。

  巴頓喜不自勝,將這一喜訊用電話報告給了布萊德雷 :“布萊德雷,快向全世界宣布,我們已渡過了萊茵河!今天德軍企圖摧毀我們的浮橋,讓我們打死了33個。我要讓全世界都知道第3集團軍在蒙哥馬利尚未渡河之前就渡過去了。”

  1945年3月24日早晨,這是一個值得紀念的日子。巴頓一身戎裝,精神飽滿,在埃迪、科德曼等人的陪同下,以勝利者的姿態走了浮橋,向萊茵河對岸大步邁過去。當走到浮橋中段時,他停了下來,朝河中吐了一口唾沫,以表示對德國法西斯的輕蔑。

  比蒙哥馬利早24小時渡過萊茵河,是巴頓軍事生涯的頂點。他所指揮的大規模的激烈戰役就此結束了。接下來是蔚為壯觀的大踏步前進,與其說是追擊潰不成軍的敵人,倒不如說是享受勝利進軍的喜悅和驕傲。

  最後打敗納粹德國的計劃是在3月下旬的萊茵貝格會議上提出的。由艾森豪和布萊德雷制訂了被 稱為“布萊德雷計劃”的方案。其基本點是以最快的速度和最小的代價,全部、乾淨、徹底地殲滅法西斯德國的武裝力量,然後轉入對日作戰。根據這個計劃,第3集團軍的任務是迅速穿過德國中部,直抵易北河畔與蘇軍會師。

  在隨後的日子裡,巴頓部隊以風馳電掣般的速度疾馳猛進。4月10日,第3集團軍向穆爾德河進軍。裝甲部隊則越過了埃爾福特、魏瑪、耶拿和格拉,攻至克姆尼茨。

  這時,巴頓獲悉,他被授予四星上將軍街,這使他頗感欣慰。

  4月20日,巴頓開始轉向南方發動新的戰役,他的目標是迅速穿越德國,搶在蘇軍之前進入捷克斯洛伐克。兩天後,沿著阿爾特米爾河、多瑙河和伊薩爾河一線推進,很快就肅清了沿線的德軍。5月2日,第80師到達薩因河,並攻占了德國的“聖城”——希特勒的故鄉布勞瑙。5月4日,攻占林茨。同日,最高司令部指示巴頓向捷克斯洛伐克進軍。

  5月5日,捷克的愛國武裝力量自己解放了布拉格。正當巴頓準備奪取該城之際,最高司令部斷然下令:第3集團軍立即停止前進。原因是布拉格處在美軍占領區的界線之外。根據盟國的商定,布拉格屬於蘇聯紅軍占領的範圍。

  1945年5月6日,是巴頓第3集團軍戰鬥的最後一天,他已得知,德軍將於第2天無條件投降。對於巴頓來說,戰爭實際上已經結束了。此時,他突然感到一陣空前的孤獨和疲勞。

  5月10日,巴頓發出了停止戰鬥的第98號命令。

  巴頓及其第3集團軍在整個西線反法西斯戰爭中,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在281天的戰鬥中,它保持了直線距離100多英里寬的進攻正面,向前推進了1000多英里,占領了81522平方英里土地,解放了13萬座城鎮和村莊,其中大中城市27座。傷敵386萬餘人,斃敵15萬人,俘虜95萬餘人,共計1486萬餘人。在解放歐洲的偉大鬥爭中,巴頓的軍事領導藝術和指揮才能煥發出奪目的光彩。

  第十一章  遭車禍將星殞落

  1945年5月7日凌晨2時41分,德國政府代表在盟軍最高司令部的作戰室里簽署了無條件投降書。歐洲的戰事結束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