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能建立起如此的聲望。你們可能收到許多禮品,可是沒有哪一件禮品比印度 人民對你們的愛戴更真誠、更寶貴。

  親愛的蒙巴頓先生,親愛的蒙巴頓夫人,你們已經看到了這種愛戴所 發揮的作用。”

  主人的客氣使他有點兒飄飄然,然而卻讓蒙巴頓得以自我感覺良好地 離開了印度。他的離去,標誌著英國在印度次大陸殖民統治的一個時代的終 結。這時他剛抵 48

  歲,回國後還可以再干一番事業——特別是在皇家海軍。 欲知蒙巴頓這回的理想能否實現,且聽下章細說。

  第二十一章 事業頂峰

  如願以償返海軍,默默等待不虛度; 好夢成真連擢晉,三軍主帥權位重。

  1948 年 6 月 23 日,蒙巴頓攜夫人乘專機返回了倫敦。 此時,這裡的許多人又在紛紛議論蒙巴頓的個人志向和未來的職務安

  排了。有的說他可能會去搞政治,到美國當大使;有的說他可能去經商;還 有的說他將出任文職的國防大臣。實際上,這種種猜測都根本不著邊際。蒙

  巴頓重返海軍的決心從未動搖過,他的志向很簡單——繼承父業,最終當上 第一海務大臣。而為實現自己的這一志向,他只有一條路可走——重返皇家 海軍。

  回國後的第三天,蒙巴頓就向海軍首腦提出了申請。他在 6 月 25 日的 日記中寫道:“我向海軍大臣、第一海軍大臣和第一海務大臣打了報告,表

  示我願一切聽從他們的分配。”由於蒙巴頓在皇家海軍里的軍籍一直保留著, 他回來自然沒有任何障礙,但要給他在等級森嚴的皇家海軍安排一個合適的

  位置,也頗令海軍首腦們頭疼。他擔任過東南亞戰區的盟軍最高司令,還剛 剛做過印度總督,職位安排低了不妥當,而僅有的幾個高級別位子現在又被

  擠得滿滿的,總不能他一回來就把別人撤下來吧?再說別人也沒有失職和過 錯呀。第一海務大臣約翰·坎寧安經過長達 3 個多月的痛苦考慮,於 10 月

  份決定,讓蒙巴頓擔任地中海艦隊第 1 巡洋艦隊司令。

  英國地中海艦隊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海軍艦隊之一,而第一巡洋艦 隊又是皇家海軍中唯一的一支常備艦隊,它擁有 4 艘大型戰艦和數十艘各類

  中小型艦艇。所以,蒙巴頓的職位是相當重要的。但是,與他當年擔任盟軍 一個大戰區的最高司令或總督時相比,這個職位就顯得微不足道了。更有趣

  的是,他的頂頭上司地中海艦隊總司令阿瑟·約翰·鮑爾將軍,是蒙巴頓在 東南亞戰區任最高司令時下面的東印度艦隊司令;地中海艦隊副司令道格拉

  斯·彭南特也曾在蒙巴頓手下任過職。在整個地中海艦隊的領導層中,他這 個第 1 巡洋艦隊司令的職務排在第 4 位。於是,人們好奇地觀察著他們之間

  將怎樣處理如此複雜的關係。

  蒙巴頓處理眼下的上下級關係時很有分寸,既不顯示出驕傲自大、擺 過去的老資格,又不刻意表現出做作的禮貌和謙恭。他恰如其分地對上級表

  示敬意,又不失他本來應該得到的禮遇。因為誰都清楚,蒙巴頓在歷史上的 地位已超過了地中海艦隊中的任何一個人。艦隊司令鮑爾將軍對他很禮貌,

  一見到蒙巴頓就不由地想起當年在東南亞時的情景,總是對他以“長官”相 稱,而蒙巴頓也尊重現實,見到鮑爾或匯報工作時,也總是恭恭敬敬地稱他

  為“長官”。他們如此禮貌地處理好個人和工作之間的關係,在整個地中海 艦隊的官兵中傳為佳話。

  1949 年 10 月,未來英國女王的丈夫菲利普親王來到地中海艦隊服役。 菲利普親王是蒙巴頓的侄子,他的到來使蒙巴頓非常高興,但他們開始卻很

  難和睦相處。蒙巴頓總想干預侄子的私事,而菲利普親王則“極力顯示自己 的獨立性”,有時還顯得很粗魯。叔侄倆都有點兒倔脾氣,經常發生口角。

  對此,蒙巴頓有些傷心地寫道:“我沒有自己的親生兒子,只有兩個侄子和 一個女婿。即使我把他們當親生兒子看待,他們也決不會把我當作自己的生

  父。我並不責怪他們,儘管我時常感到些傷感。”後來,叔侄倆似乎達成了 某種妥協。“菲利普又與我言歸於好了,就像以前那樣。

  我們促膝談了心,他承認他不願受我擺布,也不願得到我的保護。”蒙 巴頓理解了侄子的想法,問題也就解決了。從此,倆人變得形影不離,相從 甚密。

  1950 年 6 月,蒙巴頓被調離地中海艦隊,回海軍部擔任第四海務大臣。 當時,皇家海軍部有 5 個海務大臣:因為參加內閣的英國海軍大臣是文官,

  所以第一海務大臣實際上是海軍的專職首長;蒙巴頓之所以很早就立志當上 它,原因就在於此。第二海務大臣負責人事;第三海務大臣負責艦艇設計和

  製造;第四海務大臣負責補給和軍餉等後勤工作;第五海務大臣負責海軍中 的航空兵部隊。蒙巴頓本想擔任第二海務大臣,這樣可使自己離夢寐以求的

  位子只差一步,然而,霍爾海軍大臣沒有答應。

  不過這也行,他在同霍爾會見後對女兒帕特里夏說:“我表示讓我去哪 里,我就去哪裡。我對他表示感謝。”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