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頁
地方官吏偏袒舊教首領,排斥新教教徒,使得回教內的派別之爭很快就演變成為新教教徒反抗清地方官吏的武裝起義。乾隆四十六年正月十二日,新教教徒攻入清水河以東的舊教區,並全殲陝甘總督勒爾謹所派來的清軍。清地方官吏設計逮捕馬明心,並將其押往蘭州。新教教徒在蘇四十三的率領下直逼蘭州,擬營救馬明心。義軍雖然僅有兩千,但因其已經搶占蘭州西南的山地,可「臨高俯瞰」,兼之彼等已將清軍在河州營所儲存的火藥據為己有,致使省會蘭州危在旦夕!
七額駙拉旺多爾濟與主帥阿桂協同作戰,僅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即平定了這次起義。兩年後甘肅新教在阿訇田五的領導下再次揭竿而起,義軍以通謂縣的石峰堡為據點,積儲大量的糧食、武器。田五犧牲後,義軍在張文慶的率領下,於五月渡過黃河,攻陷通謂。乾隆遂令七額駙與阿桂、福康安、海蘭察等即刻前往甘肅,直撲石峰堡。石峰堡位於萬山之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與阿桂配合默契的七額駙,令軍士斷其水道,對撤入石峰堡的義軍進行圍困,終於在七月初攻陷石峰堡,徹底平定了因教派之爭而引發的起義。
歲月如梭,轉眼就是20多年。拉旺多爾濟已經年逾半百,而他的老丈人乾隆在即位滿60年的時候——1796年退位,令永琰即位,改元嘉慶,乾隆自己則當上了太上皇帝。在當了3年多的太上皇帝後,乾隆在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駕崩。想當初乾隆從雍正手裡接過來的是太平盛世,在他的統治下這個封建帝國也曾步入輝煌的頂峰,然而當其一命歸天之時,大清帝國卻已經呈現出中衰之象,20多年前的王倫之變就是一個最明顯的徵兆。
發生在嘉慶八年(1803)閏二月的嘉慶神武門遇刺案,再次印證了清王朝的日益衰落。閏二月二十日,嘉慶帝從圓明園返回皇宮,在進入神武門準備換轎時,一個手持短刀的男人飛也似地從神武門內西廂房的南牆後面沖了出來,直奔皇帝而去,御前侍衛與內務府護軍都被突發的行刺嚇呆,多虧嘉慶的姐夫——七額駙拉旺多爾濟奮不顧身沖了上去,扼住了刺客的手腕才將拿其下。
經審訊得知刺客名叫陳德,現年47歲。陳德31歲時到北京謀生,在內務府當過5年廚子後被辭退,無以為生。陳德之妻已經去世,家中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一個是15歲的祿兒,一個是13歲的對兒,此外還有一個癱瘓在床的岳母。據陳德講因生活沒有著落,活不下去,想自殺,但又想「自尋短見,無人知道,豈不就枉死了。聽見皇上今日進宮」,就跟著人群混進了神武門,「看見皇上到來,就手持身佩小刀往前一跑,原想我犯了驚駕之罪,當下必奉旨叫侍衛大臣把我亂刀剁死,圖個痛快,也死個明白」。
陳德混入神武門行刺,既反映出宮禁戒備的鬆懈,也揭示出貧富分化造成的社會危機的加深。刺客就是想讓當今的皇帝知道:天底下還有一大批饑寒交迫的窮人,不解決這些人的生計,太平盛世就是句空話。難怪時人寫有「盛世無饑饉,萬民祝舜堯」的詩句,「無饑饉」是盛世的前提。
想當年,策凌、成袞扎布父子轉戰塞北、西陲,然而到了他們的後人拉旺多爾濟的時代,戰場已經從邊疆轉移到內地,甚至波及宮禁,「藩屏世澤」已成歷史,剩下的只有不盡的「匡襄」。即使像七額駙這樣在馬背上長大、「不曾讀書」的人,也意識到康乾盛世已經悄然逝去。
七額駙拉旺多爾濟與主帥阿桂協同作戰,僅用了三個多月的時間即平定了這次起義。兩年後甘肅新教在阿訇田五的領導下再次揭竿而起,義軍以通謂縣的石峰堡為據點,積儲大量的糧食、武器。田五犧牲後,義軍在張文慶的率領下,於五月渡過黃河,攻陷通謂。乾隆遂令七額駙與阿桂、福康安、海蘭察等即刻前往甘肅,直撲石峰堡。石峰堡位於萬山之中,地勢險要,易守難攻。與阿桂配合默契的七額駙,令軍士斷其水道,對撤入石峰堡的義軍進行圍困,終於在七月初攻陷石峰堡,徹底平定了因教派之爭而引發的起義。
歲月如梭,轉眼就是20多年。拉旺多爾濟已經年逾半百,而他的老丈人乾隆在即位滿60年的時候——1796年退位,令永琰即位,改元嘉慶,乾隆自己則當上了太上皇帝。在當了3年多的太上皇帝後,乾隆在嘉慶四年(1799)正月初三駕崩。想當初乾隆從雍正手裡接過來的是太平盛世,在他的統治下這個封建帝國也曾步入輝煌的頂峰,然而當其一命歸天之時,大清帝國卻已經呈現出中衰之象,20多年前的王倫之變就是一個最明顯的徵兆。
發生在嘉慶八年(1803)閏二月的嘉慶神武門遇刺案,再次印證了清王朝的日益衰落。閏二月二十日,嘉慶帝從圓明園返回皇宮,在進入神武門準備換轎時,一個手持短刀的男人飛也似地從神武門內西廂房的南牆後面沖了出來,直奔皇帝而去,御前侍衛與內務府護軍都被突發的行刺嚇呆,多虧嘉慶的姐夫——七額駙拉旺多爾濟奮不顧身沖了上去,扼住了刺客的手腕才將拿其下。
經審訊得知刺客名叫陳德,現年47歲。陳德31歲時到北京謀生,在內務府當過5年廚子後被辭退,無以為生。陳德之妻已經去世,家中有兩個未成年的兒子,一個是15歲的祿兒,一個是13歲的對兒,此外還有一個癱瘓在床的岳母。據陳德講因生活沒有著落,活不下去,想自殺,但又想「自尋短見,無人知道,豈不就枉死了。聽見皇上今日進宮」,就跟著人群混進了神武門,「看見皇上到來,就手持身佩小刀往前一跑,原想我犯了驚駕之罪,當下必奉旨叫侍衛大臣把我亂刀剁死,圖個痛快,也死個明白」。
陳德混入神武門行刺,既反映出宮禁戒備的鬆懈,也揭示出貧富分化造成的社會危機的加深。刺客就是想讓當今的皇帝知道:天底下還有一大批饑寒交迫的窮人,不解決這些人的生計,太平盛世就是句空話。難怪時人寫有「盛世無饑饉,萬民祝舜堯」的詩句,「無饑饉」是盛世的前提。
想當年,策凌、成袞扎布父子轉戰塞北、西陲,然而到了他們的後人拉旺多爾濟的時代,戰場已經從邊疆轉移到內地,甚至波及宮禁,「藩屏世澤」已成歷史,剩下的只有不盡的「匡襄」。即使像七額駙這樣在馬背上長大、「不曾讀書」的人,也意識到康乾盛世已經悄然逝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