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頁
但十四天的展覽不太成功。報章只有幾篇敷衍了事的評價,當地藝術家協會走過場地開了兩小時研討會。這是那種給了讚美卻讓人發瘋的會議,曉鷗直盼望會議快結束,在老史發瘋前結束。倒是香港來的幾個賭客意外地看中幾件木雕,要跟老史訂五百件複製品。每件複製品的價錢只值那塊雞翅木的錢。
老史飛回廣西去開木匠訓練班,頭批培訓的二十個工匠兩個月就把貨出齊了。他們出的是大模子,老史再在每個雕刻上打打磨磨,銼幾刀,做做假,兩個半月之後,這批貨成了交。曉鷗為他慶功,跟他深夜對酌。他拿出一張紙,上面寫了一個款數。竟也有六位數。刨出成本和工匠費用,算是一筆不蝕本的交易。老史滿臉淒涼。這樣成批生產不如做家具了。曉鷗嘴上堅持著樂觀,但心裡也是一陣涼意: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難得到認同,把它普及成批量生產的貨品就容易存在,容易得人心。麥當勞、肯德基就是靠批量勝利。沒有足夠的量不能流俗,成不了風俗又進入不了文化,文化積澱提純的,才能成為文明,你一上來就創作文明,順序錯了。以後要在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所有深入世俗的超級超市看見老史的第一百三十六萬個複製品,老史的大時代就來了。曉鷗聽老史半醉地噁心自己。拉起他的手,他的手冰涼。
自從跟史奇瀾同居,曉鷗基本上不去賭場。她發現自己開始有早晨了。原來她是這麼喜歡早晨的人。媽閣的早晨屬於漁夫、蔬菜販子、小公務員、上學的學生,現在她知道這些人占了多大的便宜。她也知道擁有夜晚的富人們虧了多大。日出比日落好得多,看著越來越大的太陽比看著越來越小的太陽好得多。太陽從一牙兒到半圓,再到渾圓就像一件好事情越來越大,越來越近,她站在自己的陽台上,看日出看得咖啡都涼了。但她還是錯過了太陽最後圓滿的剎那。據說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那一剎那的,要心誠,氣息沉潛,不然眼皮會抖,你並不覺得它們抖動,但那微妙的抖動恰好讓你錯過太陽被完全娩出的一瞬。她想她什麼時候氣息能沉潛到那個程度,看到太陽從海里上天。
手機響起來。是老劉。老劉急赤白臉地問她是否見到段總了。見鬼了,她怎麼會見到段總,她又不在北京。段總前天說是去山東出差,但他女兒段雯迪給山東打電話,山東方面根本沒見到段總!這事還瞞著余家英!
曉鷗聽著老劉急煎煎的聲音。皇帝不急急死一群太監。日本燒烤店裡債主們趁亂暴揍和法庭調停都沒讓段凱文老實。她梅曉鷗對他的最後一次信賴也給當了垃圾。兩百萬夠史奇瀾做多少件原創木雕?好像他原來欠她的三千多萬債還不夠築他的債台,又添上去兩百萬。
奇怪的是她一點火氣也沒有,也不想動用任何信息手段在老媽閣搜索他。她只想擁有從此後的每一個日出,誰也別煩她。她掛了電話,發現老史擠緊眼睛從玻璃門往外看,看見她,拉開窗簾和門走到她身後。
"找你呢。"他夢遊般地嗚嚕著。
他上床已經接近拂曉。她裝著沒醒,在黑暗裡偷偷享受他的摸索聲和雞翅木的香氣。關閉視覺,那香味才能獨屬嗅覺,因此專一而濃郁。他跟那些天然的肌理年輪擁抱一夜,他的肌膚也有一種油潤的涼滑。老史一向缺一點陽氣。他摸到她的手,像每天夜裡那樣,攥著她的手長長打了個哈欠,睡著了。一般他們一塊吃午飯。她把自己裁為兩截,早餐跟兒子分享,中餐和老史共進,晚餐時間兒子和同學們自習,在學校里隨便充飢,夜宵她又把自己還給老史。這個公寓一共一百三十八平方米,各有各的日月和晝夜,或者說它更像個旋轉舞台,前台後台輪流,你方唱罷我登場,唯有曉鷗得不停地跑圓場,誰的後台都是她的前台。老史的手理了理她的頭髮。她的髮型太商業氣,這是他的意見,因此他一得手就把她頭髮弄成個倒塌的麥秸垛。
"怎麼不睡了?"曉鷗問。
"找你啊。"他一邊回答一邊拿過她手裡的冷咖啡喝了一口。你永遠別想知道他的多情是真是假。
"再睡會兒去。"
"頭髮這樣多好看。"他一手扶著"麥秸垛",不讓它繼續塌。
"去你的。"她的頭犟了一下。
"電話把你吵醒的?"
"不是……是電話把你吵醒的吧?"看來一定是的。他從來不接曉鷗家的電話,自己的手機大部分時間關機,除了他用它給曉鷗打。全中國沒人知道他的最新手機號,除了梅曉鷗。但每次電話鈴響,手機也好宅電也好,他都會經歷一番幾乎無痕跡的驚悚和興奮。他明顯地怕著同時盼著一個電話。
陳小小的電話。曉鷗怎麼知道的?因為曉鷗也怕著陳小小的電話。她似乎乘人之危奪人之愛。這個被偷來的老史似乎會被失主認領回去,早晚的事。
"剛才那個水利部的老劉來了個電話。"
老史似乎矮了一毫米,一口抽到胸口的氣放了出去。他安全了,或者失望了。
"老劉說段凱文又到媽閣來了。"她是為了讓他進一步相信電話確實來自老劉,而把它的內容更具體化一些。
"噢。"老史不記得什麼段凱文了。記得也沒興趣。
曉鷗把他推進門,讓他接著睡覺去。她自己走進廚房,開始為兒子做早餐。固定保姆半年前被她辭退了,眼下來的是個打掃衛生的鐘點工。她家停止購進方便麵也有半年時間。兩個保姆一個媽媽用方便麵養大的男孩,居然高考進入前十名,也許兒子是前三名的智力,但前十名是命,一個糟糕媽媽加兩個保姆給他的吃方便麵的命。
她洗了澡,在浴室里擦擦抹抹地維護整潔,聽見兒子在廚房翻箱倒櫃。翻方便麵呢。這孩子斷奶那麼容易,斷方便麵這麼難。對人造的鮮美上了癮,真實的鮮美再也打動不了他。在人造鮮美撫慰他童年少年無底的胃口時,天然鮮美在哪兒呢?因此他對種種人造美味不僅是味覺的需要,也是心理的需要。等他秋天上了大學,看誰敢阻攔他盡享人造美味?!
曉鷗回到客廳。兒子坐在餐桌邊啃涼了的培根。他向母親問了早安,問了昨晚的睡眠。沒翻出方便麵他胃口萎縮,嚼木條一樣嚼著培根。然後他提出要去北京看望病危的父親。
"又病危了?!"曉鷗一開口馬上後悔自己的尖刻。
"嗯。"兒子垂下頭。不知是想哭還是為老病危而不去世的父親難為情。
"那就去吧。反正考試考完了。"她不見兒子反應,"我沒不讓你去,你哭什麼呀?"
"誰哭了?!"兒子突然失去了禮貌,哪怕那沒溫度的禮貌。
曉鷗不認識這個比她高半個頭的男孩了。假如她感到一點熟識的話,那就是從男孩形態中看到十幾年前渾起來的盧晉桐。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裡,她拉著盧的胳膊讓他猛然發力甩了她一個屁股蹲兒。兒子不用臂力光用那句話也甩了她一個跟斗,心理的、親情的……
老史飛回廣西去開木匠訓練班,頭批培訓的二十個工匠兩個月就把貨出齊了。他們出的是大模子,老史再在每個雕刻上打打磨磨,銼幾刀,做做假,兩個半月之後,這批貨成了交。曉鷗為他慶功,跟他深夜對酌。他拿出一張紙,上面寫了一個款數。竟也有六位數。刨出成本和工匠費用,算是一筆不蝕本的交易。老史滿臉淒涼。這樣成批生產不如做家具了。曉鷗嘴上堅持著樂觀,但心裡也是一陣涼意:獨一無二的藝術品難得到認同,把它普及成批量生產的貨品就容易存在,容易得人心。麥當勞、肯德基就是靠批量勝利。沒有足夠的量不能流俗,成不了風俗又進入不了文化,文化積澱提純的,才能成為文明,你一上來就創作文明,順序錯了。以後要在美國的沃爾瑪,法國的家樂福,所有深入世俗的超級超市看見老史的第一百三十六萬個複製品,老史的大時代就來了。曉鷗聽老史半醉地噁心自己。拉起他的手,他的手冰涼。
自從跟史奇瀾同居,曉鷗基本上不去賭場。她發現自己開始有早晨了。原來她是這麼喜歡早晨的人。媽閣的早晨屬於漁夫、蔬菜販子、小公務員、上學的學生,現在她知道這些人占了多大的便宜。她也知道擁有夜晚的富人們虧了多大。日出比日落好得多,看著越來越大的太陽比看著越來越小的太陽好得多。太陽從一牙兒到半圓,再到渾圓就像一件好事情越來越大,越來越近,她站在自己的陽台上,看日出看得咖啡都涼了。但她還是錯過了太陽最後圓滿的剎那。據說不是每個人都能看到那一剎那的,要心誠,氣息沉潛,不然眼皮會抖,你並不覺得它們抖動,但那微妙的抖動恰好讓你錯過太陽被完全娩出的一瞬。她想她什麼時候氣息能沉潛到那個程度,看到太陽從海里上天。
手機響起來。是老劉。老劉急赤白臉地問她是否見到段總了。見鬼了,她怎麼會見到段總,她又不在北京。段總前天說是去山東出差,但他女兒段雯迪給山東打電話,山東方面根本沒見到段總!這事還瞞著余家英!
曉鷗聽著老劉急煎煎的聲音。皇帝不急急死一群太監。日本燒烤店裡債主們趁亂暴揍和法庭調停都沒讓段凱文老實。她梅曉鷗對他的最後一次信賴也給當了垃圾。兩百萬夠史奇瀾做多少件原創木雕?好像他原來欠她的三千多萬債還不夠築他的債台,又添上去兩百萬。
奇怪的是她一點火氣也沒有,也不想動用任何信息手段在老媽閣搜索他。她只想擁有從此後的每一個日出,誰也別煩她。她掛了電話,發現老史擠緊眼睛從玻璃門往外看,看見她,拉開窗簾和門走到她身後。
"找你呢。"他夢遊般地嗚嚕著。
他上床已經接近拂曉。她裝著沒醒,在黑暗裡偷偷享受他的摸索聲和雞翅木的香氣。關閉視覺,那香味才能獨屬嗅覺,因此專一而濃郁。他跟那些天然的肌理年輪擁抱一夜,他的肌膚也有一種油潤的涼滑。老史一向缺一點陽氣。他摸到她的手,像每天夜裡那樣,攥著她的手長長打了個哈欠,睡著了。一般他們一塊吃午飯。她把自己裁為兩截,早餐跟兒子分享,中餐和老史共進,晚餐時間兒子和同學們自習,在學校里隨便充飢,夜宵她又把自己還給老史。這個公寓一共一百三十八平方米,各有各的日月和晝夜,或者說它更像個旋轉舞台,前台後台輪流,你方唱罷我登場,唯有曉鷗得不停地跑圓場,誰的後台都是她的前台。老史的手理了理她的頭髮。她的髮型太商業氣,這是他的意見,因此他一得手就把她頭髮弄成個倒塌的麥秸垛。
"怎麼不睡了?"曉鷗問。
"找你啊。"他一邊回答一邊拿過她手裡的冷咖啡喝了一口。你永遠別想知道他的多情是真是假。
"再睡會兒去。"
"頭髮這樣多好看。"他一手扶著"麥秸垛",不讓它繼續塌。
"去你的。"她的頭犟了一下。
"電話把你吵醒的?"
"不是……是電話把你吵醒的吧?"看來一定是的。他從來不接曉鷗家的電話,自己的手機大部分時間關機,除了他用它給曉鷗打。全中國沒人知道他的最新手機號,除了梅曉鷗。但每次電話鈴響,手機也好宅電也好,他都會經歷一番幾乎無痕跡的驚悚和興奮。他明顯地怕著同時盼著一個電話。
陳小小的電話。曉鷗怎麼知道的?因為曉鷗也怕著陳小小的電話。她似乎乘人之危奪人之愛。這個被偷來的老史似乎會被失主認領回去,早晚的事。
"剛才那個水利部的老劉來了個電話。"
老史似乎矮了一毫米,一口抽到胸口的氣放了出去。他安全了,或者失望了。
"老劉說段凱文又到媽閣來了。"她是為了讓他進一步相信電話確實來自老劉,而把它的內容更具體化一些。
"噢。"老史不記得什麼段凱文了。記得也沒興趣。
曉鷗把他推進門,讓他接著睡覺去。她自己走進廚房,開始為兒子做早餐。固定保姆半年前被她辭退了,眼下來的是個打掃衛生的鐘點工。她家停止購進方便麵也有半年時間。兩個保姆一個媽媽用方便麵養大的男孩,居然高考進入前十名,也許兒子是前三名的智力,但前十名是命,一個糟糕媽媽加兩個保姆給他的吃方便麵的命。
她洗了澡,在浴室里擦擦抹抹地維護整潔,聽見兒子在廚房翻箱倒櫃。翻方便麵呢。這孩子斷奶那麼容易,斷方便麵這麼難。對人造的鮮美上了癮,真實的鮮美再也打動不了他。在人造鮮美撫慰他童年少年無底的胃口時,天然鮮美在哪兒呢?因此他對種種人造美味不僅是味覺的需要,也是心理的需要。等他秋天上了大學,看誰敢阻攔他盡享人造美味?!
曉鷗回到客廳。兒子坐在餐桌邊啃涼了的培根。他向母親問了早安,問了昨晚的睡眠。沒翻出方便麵他胃口萎縮,嚼木條一樣嚼著培根。然後他提出要去北京看望病危的父親。
"又病危了?!"曉鷗一開口馬上後悔自己的尖刻。
"嗯。"兒子垂下頭。不知是想哭還是為老病危而不去世的父親難為情。
"那就去吧。反正考試考完了。"她不見兒子反應,"我沒不讓你去,你哭什麼呀?"
"誰哭了?!"兒子突然失去了禮貌,哪怕那沒溫度的禮貌。
曉鷗不認識這個比她高半個頭的男孩了。假如她感到一點熟識的話,那就是從男孩形態中看到十幾年前渾起來的盧晉桐。在拉斯維加斯的賭場裡,她拉著盧的胳膊讓他猛然發力甩了她一個屁股蹲兒。兒子不用臂力光用那句話也甩了她一個跟斗,心理的、親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