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⑶審視孩子的成長環境——哪些因素好?哪些因素差?形成的原因是什麼?哪些是可改 變的?怎樣改?哪些是不可改變的?怎樣彌補或適應?

  2.理清頭緒,把問題條理化

  把分析要點用表格或卡片的形式寫下來,可以使問題更直觀,思路更清晰。可以把想到 的所有問題和對策(如果有的話)都列出,然後用以下方法來梳理。

  按因果關係排序,找出問題的根源——孩子之所以A,是因為B;之所以B,是因為C…… 多挖幾層,就能見根。

  按難易程度排序,選擇突破口——如果一個問題有幾個根源,不妨從容易改變的開始, 先增強信心,再設法擴大戰果。

  按輕重緩急排序,選擇優先項——如果同時存在幾個問題,一段時間主要解決一個問題 ,其他方面先“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將就著往前走,多提醒,多鼓勵,少追究,或不追究 。

  怎麼判斷問題的輕重緩急呢?既可根據不同時期的培養重點和當前“短板”來選擇優先 項,也可根據利害關係來判斷哪個該優先。一般說來,問題不外乎4種狀態:重要而緊急、 緊急但不重要、重要但不緊急、既不重要又不緊急。如此比較一番,時間、精力和經費的投 向就有了依據。

  我們的做法是:凡是可能帶來災難性後果的事,都優先解決提前防範,如疾病、品質、 想不開、人身安全等;凡是錦上添花的事,都要在“於身心無害”的前提下去進行,有害便 放棄。因為“生存比發展更重要,健康比學業更重要,性格比成績更重要,親情比面子更重 要”。

  3.分解目標,把措施細化、量化、行為化

  俗話說,飯要一口一口地吃,路要一步一步地走。把想要攻克的目標分解為幾個小步驟 ,難題就變得好解決多了。比如說,《哈佛女孩劉亦婷》里的“變粗心為細心”,就是一個 完整的例子。婷兒的整體素質,也是這樣分解細化後一點一滴地培養起來的。就是看起來神 秘莫測的創造力,同樣可以通過分解其構成、找到具有特定效果的行為,設計可操作的方法 ,進而培養強化(參見下一章《怎樣培養創造力?》)。如果用這種眼光來看我們這兩本書 ,讀者可以找到更多類似的例子。

  不少父母都抱怨孩子“皮”,教育效果不明顯。這主要是因為父母平時“一般號召多, 具體措施少;空洞訓話多,實際訓練少;貶斥批評多,賞識鼓勵少;警告威脅多,實際兌現 少”(有的是明知不能兌現就不該說的話,如“再怎樣,就打斷你的什麼”之類;有的是合 理約定未能說到做到)。倘若讀者把這“四多四少”顛倒過來,應該大有改觀。

  不少中學生知道自己有什麼不足,也願意改進,甚至定出了計劃,但總是收效甚微。原 因之一也是沒有設計“可操作的行為”來對抗慣性與惰性,也需要用“細化、量化、行為化 ”的措施來改進。

  4.鍥而不捨,積小勝為大勝

  0—18歲的育兒路說起來不長,走起來不短。最終結果如何,一看誰的方法對,二看誰 的心態好。心態好才能堅持得久,因為他(她)能不急不躁,鍥而不捨,願積跬步,終至千 里。

  父母急躁或灰心時,不妨重溫這三條:

  A:父母要有足夠的信心和耐心——孩子表現反覆是正常的,哪個孩子不是香幾天臭幾 天呢?俗話說“百年樹人”,咱才樹了幾年哪?別說孩子有反覆,父母也會有反覆。比如說 ,要以身作則、要耐心、別發火、別打罵……父母堅持做到了嗎,尤其是輔導孩子學這學那 的時候?

  B:期望值要合理、要現實——教育孩子是因為愛心與責任,而不是為了面子,不要因 為虛榮攀比而提出脫離實際的要求。實踐證明,只有可望而可及的目標才能讓孩子獲得成功 體驗,建立起自信心,有自信的人才敢求上進。

  另外,也不要用傾家蕩產的方式來培養孩子。比如說,深造和留學是一項有利於長遠的 發展計劃,但如果這項計劃要以砸鍋賣鐵、傾家蕩產為代價,說明這個計劃不現實,不可行 。

  希望有這方面困擾的讀者參考一下留學專家徐小平寫的《圖窮對話錄》,書中的《現代 范進情結與未來胡屠精神》一文對此有十分精闢的分析,還有專科生如何迂迴前進實現人生 理想的發展建議。

  C:培養目標要“長遠+開放”——容易急躁或灰心的父母,往往對孩子要求過多,並 操之過急,還可能有比較急切的培養目標,比如說,必須考到多少分、第幾名、考上××校 、成為××家……這樣做的實際效果往往是事與願違。我們的做法是不向婷兒提這種具體狹 隘的要求,只是盡力引導孩子往正確的方向走。這個方向就是我們在《哈佛女孩劉亦婷》里 三次提到過的培養目標:“素質優秀、人格健全、有能力創建幸福生活。”

  我們認為,這個培養目標的最大特點是它的開放性,它允許和鼓勵興趣與能力不同的孩 子尋找各自的發展空間。因為“幸福”既是一種個人感覺,也是一種個人選擇,絕對無法“ 一刀切”。由於人各不同,人各有志,無論上不上大學、無論做什麼工作,無論錢多錢少, 都會有人感到幸福或難受。如果學業或職業與志趣一致,人的生活態度會更積極,創新思維 會更活躍,有所作為的可能性會大大增加,就業或自己創業的機會都更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