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頁
玉堅道:“那也不見得是謠言。譬如一個人坐在牢里吧,不能整天整夜或哭或嘆,總要想個法子來排解。我想,她到管家以後,只有兩條路:一條路是死,一條路是投降。管家怎樣苛尅待她,那是不會。她兩家本來是愛親結親。而且這樣好一個姑娘,配他那樣一個癩痢頭癆病鬼的兒子,還有什麼說不過去的嗎?”小秋一句也不答應,只是低了頭走。玉堅道:“那麼,我們決計明天一早開船了,我丟下一個人在省城裡,我是十分的不放心。”小秋道:“當然我不能老是這樣的耽誤你,但是我這顆心碎了,我眼睜睜地望到人家跳進火坑去,不能救她。老實說,假如不是為著想了這一條笨計,也許她不至於就到火坑裡去,我真後悔。”說著,將腳連連地在地上頓了幾下,抬起手來,將頭亂搔著。玉堅道:“你何必這樣發急?我們撫心自問,是很對得住她的了。這是她家庭專制,推她下了火坑,與你什麼相干?”小秋也不作聲,走向河岸邊,身靠了一棵小柳樹,抬頭向天上的月亮看著。玉堅倒嚇了一跳,怕他要跳河,趕快跑向前來,緊緊地靠定了他站定,暗暗地還扯住了他的衣服。
小秋這倒是不曾理會,又抬起手來,亂搔著頭髮,將腳頓著,長嘆了一口氣道:“月亮呀,你當然要照著她的,你給我轉一個信給她,我的心碎了。”玉堅搖著他的肩膀道:“小秋,你瘋了嗎?我們可以回船去了。你聽聽卡船上的更鼓,已轉三更了。”
這一句話把小秋提醒,果然身邊咚咚地響著。回頭看到家裡那座竹籬笆,在月亮下已是清清楚楚,便迴轉身來凝望了一陣。玉堅低聲道:“走吧,若是讓老伯知道了,這件事不是鬧著玩的。”小秋道:“我自己也不解什麼緣故,只覺我這一顆心,今天是二十四分的亂,我望到了我的家,很想去看看我的父母。”玉堅一把將他緊緊地抓住,因道:“你這不叫胡來嗎?你這樣偷回來的事,避之還恐不及,怎好進去看老伯伯母?二位老人家追問起來,那更使我難為情。有道是jian不聞於父母,你為了兒女私情回三湖來的,怎好去對兩位老人家說?你若是撒謊,這謊頗不好撒。”小秋呆望了一會子,嘆口氣道:“沒法子,我也只好欺騙我的兩位老人家了。”於是垂著頭,慢慢地向渡口走去。可是只走了七八步路,突然地把身子站住,搖搖頭道:“不成。我就是不進去,我也得到門外去聽聽,且聽我父母現在說些什麼。”玉堅道:“這個時候,老伯伯母,大概都要安歇了,你去聽也聽不到什麼。”但是小秋說著話的時候,已經轉身向自己家門口走去,而且是走得很快。玉堅想著,一個人到家門口,就想著家裡人,這也是人情,讓他在門外聽聽這也並無不可。因之慢慢地隨著,老遠地站定。小秋緊貼在門邊,側耳向裡邊聽去。聽到噹噹的敲下了十點鐘,憑著自己耳朵的經驗,知道這是母親房裡的鐘聲,想著今天晚上,相當地炎熱,也許母親還在乘涼。這種十下敲過,空氣里是更現著沉寂,沒有一點聲音。小秋在聽不到什麼的時候,覺得走開也好,想著正待移步,卻是這半空間,蕩漾著一陣清風竟有一股子藥味,送到了鼻子裡。小秋突然吃了一驚,這是誰吃藥?這樣夜深,還在煎藥,不要是兩位老人家裡面的一位吧?於是猛可地立住,又在門邊站著。玉堅這就悄悄地跟了過來,低聲叫道:“呔!小秋,你怎麼還不走?”小秋將鼻子聳了兩聳,因道:“你聞聞,我家裡有人熬藥吃了。”玉堅道:“我也聞到藥味的,這夜深氣味就讓風傳播很遠,也許不是府上有人熬藥。”小秋道:“我自然願意不是這樣,可是我決不能斷定說,不是我家熬藥,我得等一個人出來問問。”玉堅道:“那一問,事情不就糟了嗎?”小秋道:“我寧可讓我父母責罰一頓,我不能不進去看看了。”說著,他舉起手來,就呼呼地打門。玉堅要攔阻,也來不及。而且人家要回家見父母,自己也沒有去攔阻的道理。不但不上前,只得退後兩步,且看動靜,隨著那兩扇籬笆門也就開了。這就見到門裡燈光一閃,有人咦了一聲道:“少爺回來了。”玉堅怔了一怔,不知怎麼好,只是遠遠地看了去。小秋隨著那燈光,一腳跨進了門,便問道:“我們家裡有什麼人身上不舒服嗎?”那人答道:“太太受暑了。”小秋聽說,更不能稍停住腳,向裡面直奔了去。
到了後進堂屋裡,並沒有點燈,天井圈外的月光,照到堂屋地上,昏黃的一大塊。裡面屋裡卻是點著燈,有些微的光,反映了出來。在月光裡面,放了一張竹子睡椅,上面仿佛睡著一個人,在睡椅邊的地上,有兩三點蚊香火。在椅沿邊一個泥爐子上,炭火很旺的,正熬著藥罐子。小秋情不自禁的,老遠地就叫了一聲媽。那睡椅上的李太太,來不及穿鞋子,便隨著襪子站在地上,很驚異地道:“孩子,你怎麼回來了?”小秋趕快地三步兩步跑向前去,問道:“媽,你怎麼中了暑?”李太太道:“我昨天才病的,你怎麼回來得這樣快呢?”這時,李太太坐下,女僕捧了燈放在桌上,小秋看到母親臉腮尖削著,顴骨上有兩塊紅暈,像炭熾一般,似乎還是燒熱未退。因道:“媽的病不輕吧?”李太太道:“今天下午,輕鬆得多了。再吃一劑藥就全好了,這算不了什麼。倒是要問你,怎麼回到三湖來了?”小秋躊躇著道:“爹不在家嗎?”李太太道:“今天錢幫上有人約會,你爹不到十二點也不會回來的,你有什麼急事,等著和他說嗎?”小秋本來已經坐在母親身邊,一張竹椅子上坐著,這時突然地站立著,垂了兩手,做個謹候教訓的樣子。
李家是個官僚世家,家庭中那種封建制度的家規,雖到了李秋圃那樣脫俗,不期然而然的,總還有許多存在。李太太一看到他這種樣子,就料著他要請罪。便皺了眉道:“今年上半年,你就鬧得可以了,若是在祖父手上,不死也要你半條命。好容易把你送到省城去了,你伯父來信,也說你很好,怎麼你又鬧出了什麼亂子?跑了回來。”小秋道:“倒並沒有鬧什麼亂子,只是這次回來,事情很冒昧,我不敢實說。”李太太道:“你總得說呀。回頭你爹回來了,你不說也成嗎?你不如先告訴了我,我還可以給你遮蓋一二。”小秋看看女僕不在身邊,就把這次到三湖來的行為,含糊其詞地說了個大概,又說本來要明早就溜回省去。因為在門外聞到藥味,不放心,只好大著膽子進來看一看爹媽。李太太早是坐了起來,手拍了椅子扶手道:“你太膽大妄為了!我若不是身上有病,我就要找根棍子,先教訓你一頓。你太膽大妄為了!”她那發燒的顴骨上,似乎更顯著發熱,將手只管在椅子靠手上拍著。小秋很不容易看見母親生這樣大的氣,料著是不容易用言語來平下去的,便呆呆地站著,沒有作聲。李太太將氣生過了,也是向他望著。便道:“哼!看你這樣子,好像是膽子小得很,可是你為什麼做出這種事來呢?你是稍微有點懼怕心的,早就該連滾帶爬瞞著偷回南昌去,不想把你一雙爹娘,看得像紙糊的人,居然敢回來把話直說。唉!你真氣死我。”
小秋這倒是不曾理會,又抬起手來,亂搔著頭髮,將腳頓著,長嘆了一口氣道:“月亮呀,你當然要照著她的,你給我轉一個信給她,我的心碎了。”玉堅搖著他的肩膀道:“小秋,你瘋了嗎?我們可以回船去了。你聽聽卡船上的更鼓,已轉三更了。”
這一句話把小秋提醒,果然身邊咚咚地響著。回頭看到家裡那座竹籬笆,在月亮下已是清清楚楚,便迴轉身來凝望了一陣。玉堅低聲道:“走吧,若是讓老伯知道了,這件事不是鬧著玩的。”小秋道:“我自己也不解什麼緣故,只覺我這一顆心,今天是二十四分的亂,我望到了我的家,很想去看看我的父母。”玉堅一把將他緊緊地抓住,因道:“你這不叫胡來嗎?你這樣偷回來的事,避之還恐不及,怎好進去看老伯伯母?二位老人家追問起來,那更使我難為情。有道是jian不聞於父母,你為了兒女私情回三湖來的,怎好去對兩位老人家說?你若是撒謊,這謊頗不好撒。”小秋呆望了一會子,嘆口氣道:“沒法子,我也只好欺騙我的兩位老人家了。”於是垂著頭,慢慢地向渡口走去。可是只走了七八步路,突然地把身子站住,搖搖頭道:“不成。我就是不進去,我也得到門外去聽聽,且聽我父母現在說些什麼。”玉堅道:“這個時候,老伯伯母,大概都要安歇了,你去聽也聽不到什麼。”但是小秋說著話的時候,已經轉身向自己家門口走去,而且是走得很快。玉堅想著,一個人到家門口,就想著家裡人,這也是人情,讓他在門外聽聽這也並無不可。因之慢慢地隨著,老遠地站定。小秋緊貼在門邊,側耳向裡邊聽去。聽到噹噹的敲下了十點鐘,憑著自己耳朵的經驗,知道這是母親房裡的鐘聲,想著今天晚上,相當地炎熱,也許母親還在乘涼。這種十下敲過,空氣里是更現著沉寂,沒有一點聲音。小秋在聽不到什麼的時候,覺得走開也好,想著正待移步,卻是這半空間,蕩漾著一陣清風竟有一股子藥味,送到了鼻子裡。小秋突然吃了一驚,這是誰吃藥?這樣夜深,還在煎藥,不要是兩位老人家裡面的一位吧?於是猛可地立住,又在門邊站著。玉堅這就悄悄地跟了過來,低聲叫道:“呔!小秋,你怎麼還不走?”小秋將鼻子聳了兩聳,因道:“你聞聞,我家裡有人熬藥吃了。”玉堅道:“我也聞到藥味的,這夜深氣味就讓風傳播很遠,也許不是府上有人熬藥。”小秋道:“我自然願意不是這樣,可是我決不能斷定說,不是我家熬藥,我得等一個人出來問問。”玉堅道:“那一問,事情不就糟了嗎?”小秋道:“我寧可讓我父母責罰一頓,我不能不進去看看了。”說著,他舉起手來,就呼呼地打門。玉堅要攔阻,也來不及。而且人家要回家見父母,自己也沒有去攔阻的道理。不但不上前,只得退後兩步,且看動靜,隨著那兩扇籬笆門也就開了。這就見到門裡燈光一閃,有人咦了一聲道:“少爺回來了。”玉堅怔了一怔,不知怎麼好,只是遠遠地看了去。小秋隨著那燈光,一腳跨進了門,便問道:“我們家裡有什麼人身上不舒服嗎?”那人答道:“太太受暑了。”小秋聽說,更不能稍停住腳,向裡面直奔了去。
到了後進堂屋裡,並沒有點燈,天井圈外的月光,照到堂屋地上,昏黃的一大塊。裡面屋裡卻是點著燈,有些微的光,反映了出來。在月光裡面,放了一張竹子睡椅,上面仿佛睡著一個人,在睡椅邊的地上,有兩三點蚊香火。在椅沿邊一個泥爐子上,炭火很旺的,正熬著藥罐子。小秋情不自禁的,老遠地就叫了一聲媽。那睡椅上的李太太,來不及穿鞋子,便隨著襪子站在地上,很驚異地道:“孩子,你怎麼回來了?”小秋趕快地三步兩步跑向前去,問道:“媽,你怎麼中了暑?”李太太道:“我昨天才病的,你怎麼回來得這樣快呢?”這時,李太太坐下,女僕捧了燈放在桌上,小秋看到母親臉腮尖削著,顴骨上有兩塊紅暈,像炭熾一般,似乎還是燒熱未退。因道:“媽的病不輕吧?”李太太道:“今天下午,輕鬆得多了。再吃一劑藥就全好了,這算不了什麼。倒是要問你,怎麼回到三湖來了?”小秋躊躇著道:“爹不在家嗎?”李太太道:“今天錢幫上有人約會,你爹不到十二點也不會回來的,你有什麼急事,等著和他說嗎?”小秋本來已經坐在母親身邊,一張竹椅子上坐著,這時突然地站立著,垂了兩手,做個謹候教訓的樣子。
李家是個官僚世家,家庭中那種封建制度的家規,雖到了李秋圃那樣脫俗,不期然而然的,總還有許多存在。李太太一看到他這種樣子,就料著他要請罪。便皺了眉道:“今年上半年,你就鬧得可以了,若是在祖父手上,不死也要你半條命。好容易把你送到省城去了,你伯父來信,也說你很好,怎麼你又鬧出了什麼亂子?跑了回來。”小秋道:“倒並沒有鬧什麼亂子,只是這次回來,事情很冒昧,我不敢實說。”李太太道:“你總得說呀。回頭你爹回來了,你不說也成嗎?你不如先告訴了我,我還可以給你遮蓋一二。”小秋看看女僕不在身邊,就把這次到三湖來的行為,含糊其詞地說了個大概,又說本來要明早就溜回省去。因為在門外聞到藥味,不放心,只好大著膽子進來看一看爹媽。李太太早是坐了起來,手拍了椅子扶手道:“你太膽大妄為了!我若不是身上有病,我就要找根棍子,先教訓你一頓。你太膽大妄為了!”她那發燒的顴骨上,似乎更顯著發熱,將手只管在椅子靠手上拍著。小秋很不容易看見母親生這樣大的氣,料著是不容易用言語來平下去的,便呆呆地站著,沒有作聲。李太太將氣生過了,也是向他望著。便道:“哼!看你這樣子,好像是膽子小得很,可是你為什麼做出這種事來呢?你是稍微有點懼怕心的,早就該連滾帶爬瞞著偷回南昌去,不想把你一雙爹娘,看得像紙糊的人,居然敢回來把話直說。唉!你真氣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