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頁
“但他們的心靈可沒有畸形。”國長用強硬的語氣說道。
“只有手部有問題,大腦和津神跟正常兒童完全一樣。憑著醫學的力量,我相信必能治好這些孩子的手——
“關於阿爾多林畸形兒——”
“我希望你別使用‘畸形’這個字眼。”村上園長堅決地向田島抗議。
“我們認為,這些孩子是上帝所賜予的,是天使之子、安琪兒寶貝。”
“安琪兒?”
田島不禁提高嗓門。
9
“可笑嗎?”
園長用責備的眼神望著田島。
“你認為這些孩子應該叫惡魔之子嗎?”
“不是。”田島慌張答道。
“我是為了另一件事而感到吃驚。其實我正在調查一樁案件,因為這樁案件跟安琪兒這個字眼有關,所以我才對這種巧合感到驚訝。”
“是什麼案件?”
“殺人事件。”
“若是如此,一定跟這些孩子無關,因為這些孩子是真正的天使。”
“我並沒有說跟他們有關。”
田島答道,然而,在心底他正在思考相反的事情。
田島想起藍色信封上用紅筆所寫的英文字母,他覺得自己似乎已能理解其中的寒意。
一定是A二Angel、B二Baby,而最後的C大概是代表某個孩童的名字。
“這些孩子過著怎樣的生活?”
“你是以記者的身分發問嗎?”
“不,是以個人的身分發問,當然也不會在報上報導。”
“若能從實記載,我倒希望你能報導。”園長說道。
“因為光憑我們的力量實在是勢單力薄,尤其考慮到這些孩子的未來,有時真令人心急如焚。這些孩子已經四歲了,他們一天天地在成長,馬上就會長大成人。長大成人之後,社會究竟會以什麼方式對待他們呢?我常為此感到不安。有位美國人說過,不論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總統,所以即使對擦鞋匠也不能另眼相待。我只希望當這些孩子長大時,這個社會已經變得可以接受殘障者當總理大臣或社長。”
“目前是收容了六名阿爾多林兒吧?”
“是的。”
“能將那些孩童的姓名告訴我嗎?”
“很遺憾,我不能告訴你。”
“但是——”
“如果這是個可以光明正大說出來的社會就好了,可是天不從人願,許多父母親希望隱瞞自己的姓名,所以請原諒我無法告訴你。”園長用黯然的聲音說道。
田島作罷而離開園長室,但走到走廊時,他突然改變了心意。
無論如何,他希望能確定字母C是代表名字的縮寫。
步出走廊後,田島朝出口的相反方向邁步。
另一棟建築物中傳來說話聲,田島躡足悄悄靠近,那是一間有玻璃窗的小房間。
房內的一隅放著一盆熊熊的火爐。
裡面共有六名孩童和三名年輕的護土。孩子們正在用餐,田島沒想到不知不覺中時間竟然過得這麼快。
田島站在走廊上窺視。
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見到阿爾多林兒,那些孩子們都長著一副可愛的臉孔,和一般的小孩完全沒有兩樣,裡頭有頑皮的大眼睛男孩,也有看似聰明伶俐的女孩。
唯一不同的是手臂。
每個孩子的外衣衣袖皆卷至肩膀附近,否則他(她)們短小的手臂便無法從袖口中伸出來。護士正在幫助孩子們進餐。
其中一名孩童大概是瞧見了田島,於是突然搖搖晃晃地往窗戶走過來。那是個男孩,可能是為了遮掩住短小的手臂,所以走路的姿勢比一般小孩僵硬,不過或許也是因為害怕跌倒的關係。
“TIKARA!”
護士一面叫著,一面跑過來抱起那名孩童。與其說是護土,給人的感覺倒像是保姆。
她注意到站在走廊上的田島,立刻用犀利的眼神望著他。
她推開窗子,用有點責備的語氣問:
“你是誰?”
田島對她的問話置若罔聞,其實應該說是根本聽不見,田島只是茫然地望著她手上抱著的那名孩童。
那是個相貌聰明伶俐的大眼睛男孩,然而,他並非因此而茫然,而是因為那個男孩長得實在太像昌子了。
第十二章 事件的核心
1
當天晚上,田島搭上開往盛岡的列車,搭的正是昌子在時刻表上用紅筆圈起的那一班,二十二時十八分由上野開往盛岡的“北星”號快車。
通過剪票口時,由於乘客中有一群扛著滑雪設備的年輕人,所以田島有點擔心車廂內會嘈雜不堪,所幸那群年輕人坐上了另一節車廂。
在安靜的車廂內,田島得以獨自沉思。
在多摩療育園所受到的震驚仍然殘留在田島心底,此刻他必須冷靜地思考。
年輕的護士用“TIKARA”這個名字稱呼那男童,田島不知道這名字的漢字該怎麼寫,可能是“力”,也可能是“主稅”,但這不重要。癥結就在於“TIKABR”這個名字,若採用羅馬拼音,則寫成TIKARA,但已屆中年的久松以前學的應該是黑本式羅馬拼音法,所以會將TIKARA寫成CHIKARA,如此一來,起首字母便是C。
“只有手部有問題,大腦和津神跟正常兒童完全一樣。憑著醫學的力量,我相信必能治好這些孩子的手——
“關於阿爾多林畸形兒——”
“我希望你別使用‘畸形’這個字眼。”村上園長堅決地向田島抗議。
“我們認為,這些孩子是上帝所賜予的,是天使之子、安琪兒寶貝。”
“安琪兒?”
田島不禁提高嗓門。
9
“可笑嗎?”
園長用責備的眼神望著田島。
“你認為這些孩子應該叫惡魔之子嗎?”
“不是。”田島慌張答道。
“我是為了另一件事而感到吃驚。其實我正在調查一樁案件,因為這樁案件跟安琪兒這個字眼有關,所以我才對這種巧合感到驚訝。”
“是什麼案件?”
“殺人事件。”
“若是如此,一定跟這些孩子無關,因為這些孩子是真正的天使。”
“我並沒有說跟他們有關。”
田島答道,然而,在心底他正在思考相反的事情。
田島想起藍色信封上用紅筆所寫的英文字母,他覺得自己似乎已能理解其中的寒意。
一定是A二Angel、B二Baby,而最後的C大概是代表某個孩童的名字。
“這些孩子過著怎樣的生活?”
“你是以記者的身分發問嗎?”
“不,是以個人的身分發問,當然也不會在報上報導。”
“若能從實記載,我倒希望你能報導。”園長說道。
“因為光憑我們的力量實在是勢單力薄,尤其考慮到這些孩子的未來,有時真令人心急如焚。這些孩子已經四歲了,他們一天天地在成長,馬上就會長大成人。長大成人之後,社會究竟會以什麼方式對待他們呢?我常為此感到不安。有位美國人說過,不論任何人都有可能成為總統,所以即使對擦鞋匠也不能另眼相待。我只希望當這些孩子長大時,這個社會已經變得可以接受殘障者當總理大臣或社長。”
“目前是收容了六名阿爾多林兒吧?”
“是的。”
“能將那些孩童的姓名告訴我嗎?”
“很遺憾,我不能告訴你。”
“但是——”
“如果這是個可以光明正大說出來的社會就好了,可是天不從人願,許多父母親希望隱瞞自己的姓名,所以請原諒我無法告訴你。”園長用黯然的聲音說道。
田島作罷而離開園長室,但走到走廊時,他突然改變了心意。
無論如何,他希望能確定字母C是代表名字的縮寫。
步出走廊後,田島朝出口的相反方向邁步。
另一棟建築物中傳來說話聲,田島躡足悄悄靠近,那是一間有玻璃窗的小房間。
房內的一隅放著一盆熊熊的火爐。
裡面共有六名孩童和三名年輕的護土。孩子們正在用餐,田島沒想到不知不覺中時間竟然過得這麼快。
田島站在走廊上窺視。
這是他生平第一次見到阿爾多林兒,那些孩子們都長著一副可愛的臉孔,和一般的小孩完全沒有兩樣,裡頭有頑皮的大眼睛男孩,也有看似聰明伶俐的女孩。
唯一不同的是手臂。
每個孩子的外衣衣袖皆卷至肩膀附近,否則他(她)們短小的手臂便無法從袖口中伸出來。護士正在幫助孩子們進餐。
其中一名孩童大概是瞧見了田島,於是突然搖搖晃晃地往窗戶走過來。那是個男孩,可能是為了遮掩住短小的手臂,所以走路的姿勢比一般小孩僵硬,不過或許也是因為害怕跌倒的關係。
“TIKARA!”
護士一面叫著,一面跑過來抱起那名孩童。與其說是護土,給人的感覺倒像是保姆。
她注意到站在走廊上的田島,立刻用犀利的眼神望著他。
她推開窗子,用有點責備的語氣問:
“你是誰?”
田島對她的問話置若罔聞,其實應該說是根本聽不見,田島只是茫然地望著她手上抱著的那名孩童。
那是個相貌聰明伶俐的大眼睛男孩,然而,他並非因此而茫然,而是因為那個男孩長得實在太像昌子了。
第十二章 事件的核心
1
當天晚上,田島搭上開往盛岡的列車,搭的正是昌子在時刻表上用紅筆圈起的那一班,二十二時十八分由上野開往盛岡的“北星”號快車。
通過剪票口時,由於乘客中有一群扛著滑雪設備的年輕人,所以田島有點擔心車廂內會嘈雜不堪,所幸那群年輕人坐上了另一節車廂。
在安靜的車廂內,田島得以獨自沉思。
在多摩療育園所受到的震驚仍然殘留在田島心底,此刻他必須冷靜地思考。
年輕的護士用“TIKARA”這個名字稱呼那男童,田島不知道這名字的漢字該怎麼寫,可能是“力”,也可能是“主稅”,但這不重要。癥結就在於“TIKABR”這個名字,若採用羅馬拼音,則寫成TIKARA,但已屆中年的久松以前學的應該是黑本式羅馬拼音法,所以會將TIKARA寫成CHIKARA,如此一來,起首字母便是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