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後來眼看王爺要來,李氏無奈之下只得將她的屍首埋在了嘉善堂的後院。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從前伺候景氏的忠心丫頭一直咄咄緊逼,李氏只得再次痛下殺手。

  至於後院中的另一人,乃是她尚為側妃時的手筆,與景氏無關。

  景氏的事過後沒多久,李氏被立為繼任王妃,先王也很快病逝了。

  她所認下的這三樁,都是挖出了屍體的。蕭燁眸色深沉,在王府外,還有多少這樣沒有棺槨的遺骸也是她的手筆。除此之外,還有前世被毒死的姚念。

  看來,她從沒把身邊任何人的性命當做是等同於自己的性命。命如草芥,不過如此。

  “燁郎……”待他回過神來時,是姚念在輕輕晃著他的衣袖。

  她低聲提示道:“陛下在問你的看法。”

  於是他凝住心神,道:“稟陛下,李氏當年對侄兒的母親有殺母奪子之舉,但到底是養育我多年的庶母。我雖恨她入骨,卻也不能不顧及這養育之恩,口出惡言。還請陛下依照律法決斷便是。”

  皇帝沉吟片刻,點了點頭,“不錯,你此時若是衝動行事,報了自己的仇,恐怕就會有那多事之人說你不敬長輩、忘恩負義。沈卿,你怎麼看?”

  沈大人俯首道:“這……若按律法,平民殺數人,定是死刑無疑。可此事畢竟還是王府中發生,就算是殺人,太妃李氏定然也不是親自動手……事情就比較複雜,臣無能,還請宗正信王爺決斷吧。”

  “此事信王叔已經給了朕一個他的建議,事關皇家體面,且事發已經過去二十年,他建議將李氏就地禁足便了……”

  姚念聽著皇帝所言,是越聽越急,這信王也真是個老糊塗!她看向蕭燁,他也幾欲反駁,卻不好違背剛剛說過的話。

  她和蕭燁的身份相當,自然也不能在這裡說些什麼。

  難道此事就要這樣了結了嗎?

  殿外忽然傳來了皇后的聲音,音量並不大,卻十分堅定,“陛下,請您不要聽從王叔的建議。”

  姚念同蕭燁回頭,看到皇后親手牽著個女子款款而來。那女子可不就是蕭熳麼。

  只見蕭熳神色上還有一些第一次入宮的怯意,但瑕不掩瑜,周身流露的貴氣早就證明了她的身份。

  走到了近處,皇后才帶著蕭熳一同給皇帝行禮。

  “皇后,怎麼講?”皇帝忽然被駁,面上不曾顯露,心中還是有些不快。

  皇后笑著走到了皇帝身後,一派和婉雍容,“陛下,您還沒見過這孩子呢。”

  蕭熳見狀,便知道自己又要再次行禮了。

  “臣女蕭熳,叩見陛下萬歲。”

  皇帝略沉吟片刻,便道,“唔,你便是那位郡主罷?”

  “是啊,陛下。方才我一見這孩子,便覺得果真是同燁兒一母所出,雖說相貌上只有兩分像,但這討人喜歡的可憐勁倒是一模一樣的。”皇后輕語道。

  這麼一說,皇帝到覺得似是那麼回事,便也點頭,“是像,是像啊……”

  皇后嘆了口氣,眉目低垂,“方才我聽她說話,才覺得這孩子實在是可憐。因為那李氏做的孽,她一個無辜的孩子,堂堂親王郡主,便這麼講大好年華都留在了道觀之中。我聽了,真是……”

  皇帝亦是沉吟,不語。

  蕭熳此時卻大著膽子道:“陛下,娘娘,不必為臣女難過。臣女也偶然會有怨天尤人的時候,想要下山衝進王府與燁兒相認,可轉念一想道觀清淨,看那些道家典籍,自在安心,況那李氏還在府中,臣女又何必去給弟弟找麻煩呢?”

  “姐姐……”蕭燁聞言,心中亦是難受。

  姚念卻同蕭熳擠眉弄眼的,這可不是什麼深情流露,這是她們提前想好的說辭。

  姚念也不知為什麼,世人總是更喜愛與世無爭模樣的女子,哪怕她是整件事的受害者。

  “方才熳兒也是這般同我說的。”皇后滿目都是疼惜,“陛下,您現在該知道我為何說信王叔對李氏處置的意見不妥了吧?”

  皇帝點點頭。

  皇后又正色道:“陛下可別忘了尚在囹圄之中的李家人——他們李家若是為國奮戰的滿門忠良也就罷了,一個商戶人家,不僅不做好自己的本分,還意圖謀反,已是抄家的罪名。李氏身為王府內眷又心懷嫉妒,害人性命不說,還害郡主流落在外多年,又是死罪。兩罪相加,怎可輕縱?”

  皇帝倒還真是忘了還有李家這檔子事,此事被驟然提醒,想到那一家子人是如何意圖輔佐蕭佑桀謀自己的皇位,便再也不能保持方才和稀泥的態度了。“此事,朕會再仔細斟酌。不過既然李家那邊還有一樁官司,恐怕李氏的事也要等那邊判完再做決斷。”

  蕭燁點了點頭,“侄兒和姐姐都相信陛下的決斷。”

  皇后對於今日一番四兩撥千斤的結果很是滿意,接著道:“恰好本宮近來對道德經很是感興趣,熳兒若在府中無事,可以多進宮給本宮講講。”

  “臣女遵命。”

  回王府的路上,蕭燁照舊與姚念通車,郡主獨自乘另一車。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