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3頁
祝英台就像是馬文才的福星,在她領著茅山弟子來了以後,馬文才徹底又找回了之前在梁國如臂指使的感覺,若說有不好的,恐怕只有一樣,就是他身邊多了個年輕貌美的女冠使得他身上又出現了許多艷聞。
論容貌身材、論出身年齡,正值韶齡的祝英台似乎都更符合尋常男人眼中對“擇偶”的條件,更別說她身上還有個神秘的“神仙傳人”的身份。
祝英台又不是傻子,聽到這種風聲後生怕自己給馬文才帶來困擾,面對馬文才時就規規矩矩的也不敢胡亂撒嬌了,後來乾脆一天到晚粘著花夭,只要沒事就去她那小住。
結果沒幾日,艷聞又變了,成了馬文才要坐享齊人之福,祝英台和花夭準備效法娥皇女英,馬文才也要“文武雙全”,沒想到那祝英台天天還在討好花夭這個“大婦”,想要如願以償嗎?
聽到這個傳聞,馬文才和祝英台都齊齊氣歪了眉毛,祝英台索性放出了風聲去,說自己在梁國已經有了未婚夫,名為梁山伯。
梁山伯在梁國化名裴山,在魏國卻不必忌諱什麼,除了陳慶之傅岐這樣的知情人,大部分梁國人都不知道梁山伯是誰,又何況魏國人?
於是那些艷聞軼事才漸漸消停了一點,與此同時,另一種疑問卻湧上眾人的心頭:
——梁山伯是誰?梁山伯在哪兒?梁山伯是何等人物,竟然能“打敗”(?)他們的梁王馬文才,贏得祝英台的青睞?
正所謂越讓人摸不透的越容易引發別人的好奇和注意,沒有多久,梁山伯這個名字也不是什麼無名小卒了。
所以,當梁山伯悄悄護送一群人北上、以為用自己的本名在魏國不會引起注意,卻在洛陽的將軍府門外引起了眾人的圍觀時,徹底懵逼了。
“你是梁山伯?”
那門官像是選美似的把梁山伯從前看到後,從後看到前,還繞了個圈,嘖嘖稱奇。
“看起來不像啊!”
梁山伯被他的話逗笑了。
“梁山伯就是梁山伯,要像什麼?”
那門子將信將疑的進去通報,沒一會兒,馬文才和陳慶之一起出了將軍府,前來會見剛剛從梁國秘密入境的梁山伯。
然而,當他們看到將軍府門前的梁山伯時,卻不能再注意到梁山伯了。
他們被梁山伯背後站著的人嚇到了。
“謝,謝使君……?”
第528章 天下變革
作為在建康定居了百餘年之久的頂級閥門, 若說烏衣巷沒有什麼逃生的方法那一定是不可能的, 從劉宋開始南朝歷經動亂, 有時候一任家主甚至經歷了三四朝的皇帝,什麼昏聵的皇帝類型都見過, 自然也有逃生的地道。
但地道的存在是個秘密,至少連尋常的嫡系子弟都不知曉, 除了謝舉和謝舉作為繼承人的大兒子以外, 只有幾位留在烏衣巷主宅中的家中有為後輩、宿老級別的老人知道。
謝舉原本是篤定蕭綱不敢拿他如何的, 畢竟烏衣巷的招牌太大, 而從王筠的隻字片語裡都能聽出外面已經亂的不行了, 這時候動謝家,是弊大於利。
更何況“婚宦失類”在士族之中實在是不亞於人畜相x的大逆不道,作為曾力拒胡人南下的謝安之後,謝家的自尊心也不允許他們為了生存而放棄作為謝家子的尊嚴。
然而謝舉沒想到, 蕭綱竟能喪心病狂至此,居然會在封鎖了烏衣巷後縱火燒了整個烏衣巷。
謝家的烏衣巷在秦淮河的南岸,當初選擇此處建宅, 便是看在臨近水邊不畏火患,且旁邊便是城中禁軍駐守之處,“烏衣”便指的是禁軍的軍服。
烏衣巷歷經幾朝卻沒有經過多少擴建,概因它周邊已經沒有多少能擴建的地方,所以住在烏衣巷中的都是謝家的核心弟子, 蕭綱這一把火, 簡直是想燒掉謝家綿延的希望。
門口有禁軍把守, 家中又有家丁巡視,所以當大火驀地燃起時,謝舉立刻意識到了是旁人縱火,迅速傳令家中子弟往密道所在的朱雀樓聚集,因為起火時是半夜,消息傳達速度太慢,有些謝家子人雖然聰慧,可經歷的事情太少了,謝舉下令聚集時還慢慢吞吞的修整儀容、或是收拾細軟,耽誤了許多時間。
烏衣巷中的宅院大多是木質建築,火勢發展的太快,唯有朱雀樓因為密道在此內外都是石頭修建,又叫石頭樓,謝舉是個有決斷的,當火勢蔓延到朱雀樓的二門外時,他就立刻帶領已經到來的所有謝家子弟退入了密道,關閉了石門,將大火阻擋在了外面。
這一場大火,燒掉了烏衣巷中謝家幾百年的積累,也燒掉了謝家一半的嫡系子弟,包括七位在朝中任流內高品的官員和兩位在家中教導子弟的宿老,損失不可謂不嚴重。
大火燒了一天一夜才將烏衣巷燃燒完,謝家僅剩的子弟即使躲在密道之中都能感受到要被火蒸熟一般,更別說家中還活著卻無法逃脫大火的人。
烏衣巷的地道通到的是建康正南的朱雀門,這座門現在也是禁衛軍把守,謝舉不敢帶著家中子弟立刻離開,而是借著在朱雀密道中的米糧和物資硬生生逗留了十日,才派了人出去打探動靜。
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一場大火燒掉的不止是烏衣巷,還是謝家在各地的基業。
蕭綱想要對謝家動手不是一時起意,所以在放火之前,東宮勢力中的王、顧、朱、張、徐等幾家勢力就齊齊向謝家在各地的莊園、產業動了手。
論容貌身材、論出身年齡,正值韶齡的祝英台似乎都更符合尋常男人眼中對“擇偶”的條件,更別說她身上還有個神秘的“神仙傳人”的身份。
祝英台又不是傻子,聽到這種風聲後生怕自己給馬文才帶來困擾,面對馬文才時就規規矩矩的也不敢胡亂撒嬌了,後來乾脆一天到晚粘著花夭,只要沒事就去她那小住。
結果沒幾日,艷聞又變了,成了馬文才要坐享齊人之福,祝英台和花夭準備效法娥皇女英,馬文才也要“文武雙全”,沒想到那祝英台天天還在討好花夭這個“大婦”,想要如願以償嗎?
聽到這個傳聞,馬文才和祝英台都齊齊氣歪了眉毛,祝英台索性放出了風聲去,說自己在梁國已經有了未婚夫,名為梁山伯。
梁山伯在梁國化名裴山,在魏國卻不必忌諱什麼,除了陳慶之傅岐這樣的知情人,大部分梁國人都不知道梁山伯是誰,又何況魏國人?
於是那些艷聞軼事才漸漸消停了一點,與此同時,另一種疑問卻湧上眾人的心頭:
——梁山伯是誰?梁山伯在哪兒?梁山伯是何等人物,竟然能“打敗”(?)他們的梁王馬文才,贏得祝英台的青睞?
正所謂越讓人摸不透的越容易引發別人的好奇和注意,沒有多久,梁山伯這個名字也不是什麼無名小卒了。
所以,當梁山伯悄悄護送一群人北上、以為用自己的本名在魏國不會引起注意,卻在洛陽的將軍府門外引起了眾人的圍觀時,徹底懵逼了。
“你是梁山伯?”
那門官像是選美似的把梁山伯從前看到後,從後看到前,還繞了個圈,嘖嘖稱奇。
“看起來不像啊!”
梁山伯被他的話逗笑了。
“梁山伯就是梁山伯,要像什麼?”
那門子將信將疑的進去通報,沒一會兒,馬文才和陳慶之一起出了將軍府,前來會見剛剛從梁國秘密入境的梁山伯。
然而,當他們看到將軍府門前的梁山伯時,卻不能再注意到梁山伯了。
他們被梁山伯背後站著的人嚇到了。
“謝,謝使君……?”
第528章 天下變革
作為在建康定居了百餘年之久的頂級閥門, 若說烏衣巷沒有什麼逃生的方法那一定是不可能的, 從劉宋開始南朝歷經動亂, 有時候一任家主甚至經歷了三四朝的皇帝,什麼昏聵的皇帝類型都見過, 自然也有逃生的地道。
但地道的存在是個秘密,至少連尋常的嫡系子弟都不知曉, 除了謝舉和謝舉作為繼承人的大兒子以外, 只有幾位留在烏衣巷主宅中的家中有為後輩、宿老級別的老人知道。
謝舉原本是篤定蕭綱不敢拿他如何的, 畢竟烏衣巷的招牌太大, 而從王筠的隻字片語裡都能聽出外面已經亂的不行了, 這時候動謝家,是弊大於利。
更何況“婚宦失類”在士族之中實在是不亞於人畜相x的大逆不道,作為曾力拒胡人南下的謝安之後,謝家的自尊心也不允許他們為了生存而放棄作為謝家子的尊嚴。
然而謝舉沒想到, 蕭綱竟能喪心病狂至此,居然會在封鎖了烏衣巷後縱火燒了整個烏衣巷。
謝家的烏衣巷在秦淮河的南岸,當初選擇此處建宅, 便是看在臨近水邊不畏火患,且旁邊便是城中禁軍駐守之處,“烏衣”便指的是禁軍的軍服。
烏衣巷歷經幾朝卻沒有經過多少擴建,概因它周邊已經沒有多少能擴建的地方,所以住在烏衣巷中的都是謝家的核心弟子, 蕭綱這一把火, 簡直是想燒掉謝家綿延的希望。
門口有禁軍把守, 家中又有家丁巡視,所以當大火驀地燃起時,謝舉立刻意識到了是旁人縱火,迅速傳令家中子弟往密道所在的朱雀樓聚集,因為起火時是半夜,消息傳達速度太慢,有些謝家子人雖然聰慧,可經歷的事情太少了,謝舉下令聚集時還慢慢吞吞的修整儀容、或是收拾細軟,耽誤了許多時間。
烏衣巷中的宅院大多是木質建築,火勢發展的太快,唯有朱雀樓因為密道在此內外都是石頭修建,又叫石頭樓,謝舉是個有決斷的,當火勢蔓延到朱雀樓的二門外時,他就立刻帶領已經到來的所有謝家子弟退入了密道,關閉了石門,將大火阻擋在了外面。
這一場大火,燒掉了烏衣巷中謝家幾百年的積累,也燒掉了謝家一半的嫡系子弟,包括七位在朝中任流內高品的官員和兩位在家中教導子弟的宿老,損失不可謂不嚴重。
大火燒了一天一夜才將烏衣巷燃燒完,謝家僅剩的子弟即使躲在密道之中都能感受到要被火蒸熟一般,更別說家中還活著卻無法逃脫大火的人。
烏衣巷的地道通到的是建康正南的朱雀門,這座門現在也是禁衛軍把守,謝舉不敢帶著家中子弟立刻離開,而是借著在朱雀密道中的米糧和物資硬生生逗留了十日,才派了人出去打探動靜。
他無論如何也沒有想到,這一場大火燒掉的不止是烏衣巷,還是謝家在各地的基業。
蕭綱想要對謝家動手不是一時起意,所以在放火之前,東宮勢力中的王、顧、朱、張、徐等幾家勢力就齊齊向謝家在各地的莊園、產業動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