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過聲音仍是慈和的,帶著幾分長者對晚輩的照拂。

  “今日召你們過來,是為韓太師的事。”他垂目盯著地上暗沉的金磚,嘆了口氣,“朕當年,虧待他了。”

  第71章 第71章

  韓太師的案子在大理寺積灰的卷宗中安靜擱置了十多年,外人幾乎都已忘卻, 景明帝卻始終藏在心裡。先前世家勢大, 他經了挫折後沮喪消沉,猶豫權衡之間, 從沒起過翻案的念頭, 甚至打算將這遺憾帶到陵中,如今既有此契機, 便親自盯著刑部和大理寺, 審案自然也格外順利。

  大不敬的罪名被抹去, 韓太師當年的功勞便被翻了出來。

  身為帝師,他的學識品行有目共睹,而為人臣子, 他當初忠君事主, 為政勤懇, 極力推行科舉的主張不止讓寒門舉子有了出頭的機會,也為朝廷擢拔了許多人才。

  沒了蕭家從中作祟, 景明帝又只意在翻案, 不曾牽扯旁人,別處世家便也沒什麼動靜。

  昨晚刑部和大理寺將定案的卷宗呈上來, 雖是陳年舊案, 卻仍審得條理清晰、證據周全, 景明帝甚為滿意。

  心頭巨石卸去, 他想起蒙冤多年的韓家後人, 將玉嬛召進了宮中。

  此刻, 瞧著韓太師留在世間唯一的血脈,景明帝百感交集,將審案的結果大致說了,又向玉嬛道:“太師蒙冤十餘載,你的家人也都含冤而死,如今冤案昭雪,該當補償些什麼。你可有想要的東西麼?”

  他端坐在矮案後,一雙眼睛瞧過來,大有隨手便能賜個官位侯爵的架勢。

  可那些東西又能拿來做什麼?

  祖父早已故去,爹娘也都喪生在那場大火中,連同兄長也屍骨無存,哪怕景明帝賜下錦緞千匹,金銀萬金,也換不回爹娘兄長哪怕一刻的笑顏。

  而她,又哪會坦然受之?

  玉嬛跪坐起來,深深行禮,“當年皇上是受奸人蒙蔽,如今冤案昭雪,祖父在天有靈,也該寬慰瞑目了。臣女別無所求,只盼皇上能恩准臣女為祖父和爹娘建祠焚香,寬宥臣女這些年隱姓埋名之罪。”

  “這是自然,朕會命人親自安排此事。至於你,韓家本就是蒙冤,罪不及襁褓嬰兒,何罪之有?”景明帝笑了下,示意她免禮不必拘束,隨手取了案上糕點,問道:“往後,你是要做回韓家女兒了?”

  玉嬛頷首,也帶了笑意,“往後,韓玉嬛便能堂堂正正,行走在這世間。”

  ……

  麟德殿裡氣氛融洽,相較之下,蕭貴妃所居的華陽宮裡就冷清多了。

  自打蕭敬宗身死,蕭家問罪,小蕭貴妃一病不起後,這華陽宮便不似從前熱鬧。哪怕景明帝不牽連後宮妃嬪,仍會如常來看她,亦對小蕭貴妃疼愛體貼,但姑侄倆心存芥蒂,不能盡心侍奉君王,且闔府問罪後心緒低落,自然沒了從前琴聲依約、笑語常存的場景。

  這會兒永王拜見,母子倆在殿中說話,也只留兩三個隨從在身邊,不似從前眾星捧月。

  蕭貴妃上了年紀,因昨日景明帝才來瞧過,知道他今日不會擺駕過來,便沒盛裝打扮,只穿了件單薄的湘繡春衫,倚桌而坐。

  茶香氤氳,外面畫眉低啾,她擺弄著手裡一串菩提珠子,忽而問道:“那韓文達的案子,果真是翻了?”

  “他們連表哥的口供都拿了出來,有父皇在背後撐著,即便是鐵板釘釘的案子,也能說成冤假錯案。”永王嗤笑了下,“總歸是刑部一張嘴,是非黑白全憑他們論斷罷了。我看父皇的意思,怕是要追贈諡號,徹底洗清當年的事。”

  “追贈諡號……呵!”蕭貴妃掐住菩提珠,唇邊激起冷笑,“他果然是記著舊仇。”

  “當年那件事發生時兒臣還小,”永王頓了下,“果真是舅舅逼的父皇?”

  “你舅舅若不逼他,那韓文達便要將咱們連根拔起,你死我活的事,自然得殊死一搏。”蕭貴妃久在宮闈,雖說徐娘半老不似小蕭貴妃風華正茂,平素也是端莊溫柔的姿態,能壓住正宮風頭,讓兒子東宮爭輝,也是練出了能屈能伸的狠辣心腸,這話說出來,沒半點猶豫。

  永王眼見蕭家傾塌,想著當年的兇險,自是心有戚戚。

  蕭貴妃又道:“當年你父皇舍了韓文達,後來又接了鸞兒進來,萬般寵愛,我以為他是認命了,打算做個富貴安穩的君王。誰知隔了這些年,鸞兒那樣盡心地侍奉他,到如今,也是說翻臉就翻臉,還算計誆騙咱們,誤了救你舅舅的時機。”她頓了下,神色稍肅,“湛兒,你父皇有別的兒子,但母妃就只你一個。”

  “兒臣知道。”永王在至親跟前倒沒掩飾,直白道:“父皇可能為太子而打壓兒臣,母妃卻都是為兒臣著想。”

  “明白就好。”蕭貴妃像是鬆了口氣,朝左右遞個眼色,命她們都出去。

  待得殿中沒了旁人,她才起身朝平素不叫旁人踏足的內殿走,招手叫永王過去,掩上裡面屋門,緩聲問道:“沒了你舅舅相助,從前那條路便行不通了。而太子有東宮嫡長的名頭,身邊又拉攏了許多人輔佐,若放任下去,等你父皇駕崩,這天下便是他的。湛兒——你願意俯首稱臣麼?”

  怎麼會願意?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