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頁
吳氏點頭道:「還是娘娘想得周全,君瑞這孩子雖好,身世巨變後也沒什麼多的想頭,畢竟是前朝皇室,瓜田李下之嫌,還是說開了好。」
琳琅雖是皇后,在秦氏跟前總還保留著那麼點女兒的嬌憨之態,聞言朝秦氏一笑,道:「舅母也誇我呢,娘還不信我?」
秦氏便也道:「好吧好吧,還是你想得周全。」
想著她姐妹倆幾年沒見,定有好多的話要說,兩個大人在這裡畢竟拘謹,秦氏便帶著吳氏往殿外賞花去了,留下她姐妹倆在裡面說話。
秦蓁已是個窈窕淑良的大姑娘了,因為君瑞的事情叫她經了不少波折,性子沉穩了不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沒心沒肺的愛笑了。不過當初秦蓁會和君瑞結緣,少不了琳琅牽線的功勞,雖隔了多年,那份感情卻沒怎麼變的。
「舅舅一向嚴厲專斷,表姐居然能拗得過他,好厲害呀。」遞一塊糕點過去,琳琅的眼底藏著笑意。
秦蓁便也微笑,「你當我那兩年的日子好過嗎?祖母、母親、大嫂,每個人輪番的來勸我,父親氣急了的時候,還說要把我趕出家門去呢。」
「舅舅那自然是氣話,表姐這樣好的女兒,他怎麼捨得呢。外祖母和大嫂子都好吧?」
「都還好,先前娘娘賜了好些藥材過去,祖母那裡很高興呢。大嫂子也是,去年底就有了身子,後來二哥也娶了嫂子,兩件喜事兒加起來,祖母高興得什麼似的。」
「聽說二表哥娶的是沈家的姑娘?」
「就是那位玉蓉姐姐,娘娘在江南的時候應該也見過。」秦蓁微微嘆息了一聲,「可惜玉蓮去得早,她若還在,這時候也該出閣了。」對於沈玉蓮自盡的那件事情,秦蓁震驚而外,就只剩下惋惜了。當初一起長大的三姝,朱含香已然伏誅,秦蓁安然無恙,最可惜的就是沈玉蓮了,為了容貌被毀而自盡,秦蓁想起來的時候時常要嘆息一番。
「是啊。」琳琅喟嘆,「好在你和君瑞都還好好的,這回舅舅和舅母都上京,應該是要等你們六月完婚後再走了?」
「嗯,不過大哥要等我們徹底安頓下來後再走,恐怕得到年底了。」
「表姐,其實我挺佩服你。」琳琅由衷道:「皇上不是喜歡猜忌的人,君瑞是什麼性情,他自然判斷得出來,你們只管放心住著,外面的事我能做的有限,若是有什麼需要的,只管去蘭陵院裡找我母親就是。」
秦蓁的心裡安定了不少,當即道:「多謝娘娘。」
☆、97|結局
六月里的時候天氣轉熱,徐朗因為答應過琳琅,真箇安排去了距離京城兩百里的避暑山莊。有藺通的調理,加上每晚上都要貼著徐朗這個小火爐入睡,琳琅的體質已然改善了許多,除了例行的月事時手足指尖有點點發涼外,已和常人無異。
楚寒衣抱孫子心切,眼瞧著琳琅年紀小指望不上,且徐朗說過在琳琅生子前不納妃,老人家沒奈何,只能把目光投向長子徐朔。好在徐朔的這位王妃十分爭氣,到了八月的時候就傳出了信兒,說是已有了兩個月的身孕。這可高興壞了楚寒衣,不時的派人去看望送東西,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長子媳婦嫁進來不過一年多就有了消息,唯獨琳琅這裡還安安靜靜,偌大的後宮裡每天都是空蕩蕩的,除了那幾位先帝的妃嬪會過來陪著她說說話之外,楚寒衣身邊常來往的也就只有琳琅了。
楚寒衣久居深宮難免寂寞,雖知道徐朗的心意,有時候難免還要嘮叨幾句,「皇后今年才十四歲,她以前就身子弱,要等生下孩子來,還不得等個三四年?」老人家有些不豫,「皇帝膝下無子、後宮裡妃位空懸可不是什麼好事,我這裡都聽到了不少風聲,你案前御史們的摺子怕是堆成山了吧?」
「確實是堆成山了,兒子一封封都摞著呢。」徐朗笑言。
「我是說正經的!」楚寒衣正色,「你比皇后年長六歲,如今正是壯年,為了孩子著想,也該早些辦起來才是。前頭我是想著你們新婚感情正好,不忍多說,可這都兩年了,你萬事寵著她我也不過問,可皇嗣乃是國本,容不得你任性。」
「可兒子早就說過,不納妃!」徐朗堅決。
「不納妃?」楚寒衣可不會放過這說辭上的變化,「哪有不納妃的皇帝!」
「怎麼不能?」徐朗絲毫不退,「皇后的身子有藺太醫調養,等過兩年就能生孩子。母后也說了兒子正當壯年,怎麼還得活個二三十年吧,那時琳琅早已長成,害怕不能兒女饒膝?」徐朗也有點沒耐心了,反問道:「難道母后是覺得兒子命不長久,要急著留後?」
「堂堂一國之君,說的是什麼話!」楚寒衣斥道,「你才二十歲,哪裡會命不長久!」雖說是征伐沙場的人,這些不吉利的話上面,楚寒衣還是很忌諱。
徐朗就勢道:「既是如此,母親又急什麼?」
楚寒衣語塞,半晌才道:「我還不是為你著想,選幾個女子進宮伺候,許多問題迎刃而解,豈不比你勞心勞力的輕鬆?」
「這些事情兒子自會處理,母親不必操心。」徐朗縱是極力忍耐,也有點不耐煩了。他的抱負和道理已經跟楚寒衣說過不下十數次,誰知她還是這樣冥頑不化,誠然選妃是條捷徑,可若當真行此策略,叫琳琅情何以堪?
富貴尊榮非她所求,當初嫁給他,還不是為了兩相廝守?如今奪了她的自由已是無奈,若再選妃移情,連他自己都要不齒。
琳琅雖是皇后,在秦氏跟前總還保留著那麼點女兒的嬌憨之態,聞言朝秦氏一笑,道:「舅母也誇我呢,娘還不信我?」
秦氏便也道:「好吧好吧,還是你想得周全。」
想著她姐妹倆幾年沒見,定有好多的話要說,兩個大人在這裡畢竟拘謹,秦氏便帶著吳氏往殿外賞花去了,留下她姐妹倆在裡面說話。
秦蓁已是個窈窕淑良的大姑娘了,因為君瑞的事情叫她經了不少波折,性子沉穩了不少,不再像小時候那樣沒心沒肺的愛笑了。不過當初秦蓁會和君瑞結緣,少不了琳琅牽線的功勞,雖隔了多年,那份感情卻沒怎麼變的。
「舅舅一向嚴厲專斷,表姐居然能拗得過他,好厲害呀。」遞一塊糕點過去,琳琅的眼底藏著笑意。
秦蓁便也微笑,「你當我那兩年的日子好過嗎?祖母、母親、大嫂,每個人輪番的來勸我,父親氣急了的時候,還說要把我趕出家門去呢。」
「舅舅那自然是氣話,表姐這樣好的女兒,他怎麼捨得呢。外祖母和大嫂子都好吧?」
「都還好,先前娘娘賜了好些藥材過去,祖母那裡很高興呢。大嫂子也是,去年底就有了身子,後來二哥也娶了嫂子,兩件喜事兒加起來,祖母高興得什麼似的。」
「聽說二表哥娶的是沈家的姑娘?」
「就是那位玉蓉姐姐,娘娘在江南的時候應該也見過。」秦蓁微微嘆息了一聲,「可惜玉蓮去得早,她若還在,這時候也該出閣了。」對於沈玉蓮自盡的那件事情,秦蓁震驚而外,就只剩下惋惜了。當初一起長大的三姝,朱含香已然伏誅,秦蓁安然無恙,最可惜的就是沈玉蓮了,為了容貌被毀而自盡,秦蓁想起來的時候時常要嘆息一番。
「是啊。」琳琅喟嘆,「好在你和君瑞都還好好的,這回舅舅和舅母都上京,應該是要等你們六月完婚後再走了?」
「嗯,不過大哥要等我們徹底安頓下來後再走,恐怕得到年底了。」
「表姐,其實我挺佩服你。」琳琅由衷道:「皇上不是喜歡猜忌的人,君瑞是什麼性情,他自然判斷得出來,你們只管放心住著,外面的事我能做的有限,若是有什麼需要的,只管去蘭陵院裡找我母親就是。」
秦蓁的心裡安定了不少,當即道:「多謝娘娘。」
☆、97|結局
六月里的時候天氣轉熱,徐朗因為答應過琳琅,真箇安排去了距離京城兩百里的避暑山莊。有藺通的調理,加上每晚上都要貼著徐朗這個小火爐入睡,琳琅的體質已然改善了許多,除了例行的月事時手足指尖有點點發涼外,已和常人無異。
楚寒衣抱孫子心切,眼瞧著琳琅年紀小指望不上,且徐朗說過在琳琅生子前不納妃,老人家沒奈何,只能把目光投向長子徐朔。好在徐朔的這位王妃十分爭氣,到了八月的時候就傳出了信兒,說是已有了兩個月的身孕。這可高興壞了楚寒衣,不時的派人去看望送東西,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長子媳婦嫁進來不過一年多就有了消息,唯獨琳琅這裡還安安靜靜,偌大的後宮裡每天都是空蕩蕩的,除了那幾位先帝的妃嬪會過來陪著她說說話之外,楚寒衣身邊常來往的也就只有琳琅了。
楚寒衣久居深宮難免寂寞,雖知道徐朗的心意,有時候難免還要嘮叨幾句,「皇后今年才十四歲,她以前就身子弱,要等生下孩子來,還不得等個三四年?」老人家有些不豫,「皇帝膝下無子、後宮裡妃位空懸可不是什麼好事,我這裡都聽到了不少風聲,你案前御史們的摺子怕是堆成山了吧?」
「確實是堆成山了,兒子一封封都摞著呢。」徐朗笑言。
「我是說正經的!」楚寒衣正色,「你比皇后年長六歲,如今正是壯年,為了孩子著想,也該早些辦起來才是。前頭我是想著你們新婚感情正好,不忍多說,可這都兩年了,你萬事寵著她我也不過問,可皇嗣乃是國本,容不得你任性。」
「可兒子早就說過,不納妃!」徐朗堅決。
「不納妃?」楚寒衣可不會放過這說辭上的變化,「哪有不納妃的皇帝!」
「怎麼不能?」徐朗絲毫不退,「皇后的身子有藺太醫調養,等過兩年就能生孩子。母后也說了兒子正當壯年,怎麼還得活個二三十年吧,那時琳琅早已長成,害怕不能兒女饒膝?」徐朗也有點沒耐心了,反問道:「難道母后是覺得兒子命不長久,要急著留後?」
「堂堂一國之君,說的是什麼話!」楚寒衣斥道,「你才二十歲,哪裡會命不長久!」雖說是征伐沙場的人,這些不吉利的話上面,楚寒衣還是很忌諱。
徐朗就勢道:「既是如此,母親又急什麼?」
楚寒衣語塞,半晌才道:「我還不是為你著想,選幾個女子進宮伺候,許多問題迎刃而解,豈不比你勞心勞力的輕鬆?」
「這些事情兒子自會處理,母親不必操心。」徐朗縱是極力忍耐,也有點不耐煩了。他的抱負和道理已經跟楚寒衣說過不下十數次,誰知她還是這樣冥頑不化,誠然選妃是條捷徑,可若當真行此策略,叫琳琅情何以堪?
富貴尊榮非她所求,當初嫁給他,還不是為了兩相廝守?如今奪了她的自由已是無奈,若再選妃移情,連他自己都要不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