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不滿積在心裡化作鬱憤,太子雖然不敢再明目張胆的對徐琰挑刺兒,暗地裡卻還是動了一番手腳。他本就是個庸碌的人,樂陽長公主之案後又被砍掉了點臂膀,如今手底下雖然有些機靈的謀臣,到底是被太子拖累,做事的時候瞻前不顧後,尾巴露得一姐一截的。

  徐琰這裡能瞧見尾巴,惠平帝那裡更不會看不到,於是又斥責了太子幾次,叫朝臣們十分詫異。

  而在太子這裡,鬱憤逐漸積聚之後,不止恨著徐琰,就連惠平帝都開始恨上了——明明以前所有的好處都只給他一個人,憑什麼現在要分給徐琰!

  這般拉鋸著,轉眼便是十月寒冬,沈妱如今連行動都有些吃力了,可為著胎兒能夠順產,每天還是要由沈夫人和石楠扶著,在屋子裡慢慢的走路。

  今年的冬天跟往常相比,稍稍暖和一些,雖說冬日乾燥是必然的,但相較起來,其後略略有點濕,因此外面有太陽的時候還稍稍好受些,到了夜晚變得濕冷,叫人格外難以忍受。

  沈妱雖說在廬陵的時候已經適應了這樣的天氣,然而如今懷著身孕,卻是受不得這濕冷,除了正午日頭和暖時出去曬曬太陽,其他時間裡,卻幾乎是足不出戶了。

  同樣足不出戶的人還有許多,常年生活在京城的人極少碰見年年這樣的濕冷,於是屋裡的炭盆點得愈發旺盛。皇宮之中也不例外,上自崔太妃起,下至最低等的宮女內監,各個都想著法子多取暖。

  這一日天氣陰陰沉沉的,興許是烏雲堆積的緣故,地面上倒不是太冷,只是風颳過來往衣領里鑽的時候,還是叫人瑟縮不止。

  誰知道那風颳著刮著,天色竟猛然現出一道亮光,過不多久便有隆隆的雷聲傳來。

  這可就是稀奇事了!見過夏天打雷下雨,卻沒幾個人見過大冬天的閃電打雷。

  那一道道亮光閃在天際,最初還只是稀奇,後面就叫人驚恐了。

  書上說天有七曜,地有五行,五事愆違則天地見異,這大冬天的電閃雷鳴,莫不是有異事要發生?

  就在百姓們惶惶不安的時候,正在雍和殿裡歇午覺的惠平帝卻忽然被外頭的吵嚷聲驚醒,惱怒之下招來段保一問,聽到消息的惠平帝險些從龍榻上滑下去——他叫人建在醒目處的沉香木九層高台,竟然被天火給燒著了!

  這一驚可是非同小可,惠平帝連披衣裳都顧不得了,匆匆套上鞋子就往外走,段保趕緊抓了黑亮的大氅過去,幫惠平帝披在肩上。

  遠遠的就有呼和吵嚷聲傳來,雍和殿周圍雖然還是整齊有序,太監宮女們卻都已開始交頭接耳,惠平帝顧不上這些,幾乎是小跑著往九層高台那裡趕,半路上有個太監跌跌撞撞的跑過來,一個跟頭栽跪在惠平帝跟前,「皇上,文華殿也走水了!」

  文華殿禮九層高台不算太遠,這時候火勢會被風吹過去,那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惠平帝一腳將那小太監踹翻在地,罵道:「走水了趕緊去救,等著朕去救麼!」看都沒看一眼,繼續往九層高台上跑。後頭段保經過那小太監的時候又是一腳,「快去報告禁衛軍,驚擾皇上作什麼,小兔崽子!」

  兩人匆匆趕到九層高台跟前,就見那裡火勢熊熊直衝天際,濃烈馥郁的香味彌散,就著不時傳來的電閃雷鳴,愈發顯得詭異。

  這高台雖然號稱是拿沉香製成,惠平帝也下了命令各處搜集,可哪裡有那麼多沉香木可以拿來蓋房子?何況九層高台要建起來,其下承重的木柱及橫樑必要極為堅固,又哪能用沉香木來挑大樑?

  今年冬天雖然格外潮濕一點,但冬天畢竟比夏日乾燥太多,如今沉香、楠木、松木夾雜著燃燒起來,風助著火勢噼噼啪啪燒了個熱鬧,幾乎香傳十里。

  底下的宮人們救火救得滿頭大汗,惠平帝在這馥郁的香氣里看了片刻,一口痰堵在胸口,登時暈了過去。

  ☆、第136章

  惠平帝這一暈厥,太醫們登時慌了手腳。自從召見過崔詹之後,惠平帝就添了心病,加上許多亂七八糟的事情堵在心裡,這身子本就是勉強支撐起來的,如今九層高台付於一炬,他如何還能承受?

  如今沒了皇后,宮裡的事情貴妃雖是打理著,大事上卻不敢做主,當即將崔太妃請到了雍和殿。

  崔太妃是經歷過兩朝風雨的,到底能夠穩得住,叫太醫加緊了診治,也沒宣徐琰或者太子之中的任何一個人進來。

  一通手忙腳亂之後惠平帝清醒過來,眼神有些痴怔。一轉眼瞧見崔太妃就在旁邊坐著,便開口道:「火都救下了?」

  「救下了。」崔太妃點著頭,並沒敢當即跟惠平帝說詳情——非但九層高台盡數燒成了灰,旁邊連著的三座宮殿也都飛灰化煙,要不是救得及時,恐怕連那藏滿了名畫的蘭室都要毀了。

  這九層高台本就惹得物議如沸,這回來個東打雷,燒了一片宮室,那些人還不把惠平帝給罵成篩子?

  崔太妃默默的嘆了口氣,勸道:「這樣的事情誰也料不到,冬天本來就乾燥,各處宮裡最近又多用炭火,走了水也是意料之外,皇帝還是該保重身子。」

  惠平帝卻聽不進去,兩隻眼睛愣愣的,「太妃,我活了這幾十年,只聽說過冬天打雷,哪裡真的見過?這回還恰巧是燒了九層高台,太妃,你說著是不是老天爺在罰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