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3頁
但喬家那婆子沒過多久就再次上門,這次她還帶了另外兩名中年僕婦過來:“這是我們家世子和二爺、三爺的辱母,郡王妃必定都認得,素來老實可靠又能幹的,這一個還懂得藥理,最會照顧病人。夫人說了,小孩子太過嬌寵了不好,但放著他一個人在家,也叫人放不下心。不如就讓這兩人留在王府里照看小世子,郡王妃過去和夫人說說話吧。夫人知道郡王妃放心不下王府,因此不敢留郡王妃過夜,只要請郡王妃在婚禮安排的事情上幫著出出主意就好。”
喬氏一看那兩名僕婦,雙眼就瞬間睜了一睜,立刻鎮靜下來。看了兩個監視者一眼:“母親一再讓我去,可見是真的著急,既然有兩位媽媽留下來照看世子,那我就過去坐一會兒好了,不過一時半刻就回來了。”
兩個監視者想要再攔,但旋即想到,喬家的理由十分正當,若是一再阻攔,只怕喬家就先起疑了。雖說喬家勢力大不如前,但目前對楚王太妃來說還有用處,沒必要跟他家翻臉。橫豎世子還在,也不怕楚郡王妃做什麼手腳,便勉強答應下來,只是也提出了條件,他們中的一人要隨行。
喬氏沒說什麼,她知道楚王太妃的人是不可能任由她逃離的。喬家的人也沒攔著,他家世代將門,別說是一個男僕,就算是十個八個壯丁,也只是等閒。唯有那婆子嘀咕了一句:“男女有別,外院的下人跑到正院裡來就算了,王爺不在家,世子病了,郡王妃需要人使喚,可這跟出門的時候,還要緊緊跟上,也太沒規矩了!”兩個監視者只當作沒聽見。
楚郡王妃壓下對兒子的擔憂,勉強平靜著上了馬車出了郡王府的大門,喬家的兩名僕婦則留在了正院上房照看世子。她們衣著簡潔端莊,神情慈愛溫柔,說話輕聲細語的,若不是僕婦的身份,說她們是一般小官家的正房太太,也有人信。留下來的那名監視者見她們細皮嫩肉的模樣,也沒放在心上,只是一直守在上房明間裡,防止裡間的世子和僕婦們做些什麼。
僕婦們行止並無異狀,那通曉醫術的一個還替世子把了把脈,去小廚房親自下廚做了一碗藥膳來,說是對世子的身體有好處的,餵著孩子喝了下去,其間哄孩子時,自己也喝了幾口。她的同伴則一直在旁笑吟吟地,誇說世子乖巧聽話,塞了一包糖果給他,還往自己嘴裡也丟了一顆。緊接著,她們就藉口世子怕吹風,把門窗都關起來了,還放下了隔開明間與裡間的帳幔。時值夏日,那帳幔是以輕紗薄羅製成,隱隱約約間可以看見帳後的情形,監視者就沒有阻攔。
他只是在外間坐著,一邊喝茶,一邊吃著郡王府精製的點心,吃飽喝足後,飯氣攻心,他就……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他一睡著,裡間的僕婦便立刻打開通向屋後的窗子,另一人抱起世子,雙雙從窗口翻了出去,避過王府里的人,疾步快走,到了一處無人的高牆下,借著牆頭上不知幾時垂下來的繩梯之力,翻了出去。
她們前腳剛走,喬家的人後腳就帶著御衛們從另一邊角門處進了楚郡王府,迅速控制了王府上下所有的人。不管其中是不是有楚王太妃的耳目,都無法走漏消息了,其中自然也包括在正院上房內沉睡不醒的某人。
至於另一名監視者,到了喬家的地盤,下場還用說嗎?
青雲在宮裡聽說了事情的經過,就向皇帝請旨:“我想去瞧一瞧楚郡王妃和世子,再問清楚,楚郡王到底告訴了她什麼。楚王莊裡發生的事,她是不是知道?”
皇帝想了想:“也罷,若是把她召進宮裡來問,未免引人注目,皇姐去一趟也好。朕派兩個人跟著你,省得喬家不老實。”
青雲笑了:“喬家還能做什麼?喬致和大人不也回去了嗎?有他在,我才不怕喬家出夭蛾子呢,他家又不傻,明知是死路還要往下走。”
她就這麼去了喬家,帶著皇帝安撫的旨意。喬家人似乎鬆了一口氣,也隱隱有些後怕,可事情還沒完全過去呢,要是攔不住楚王太妃,萬一造成什麼不好的後果,喬家還是要受連累的。喬夫人主動對青雲說,喬家永遠都是皇帝的忠心好臣子,皇帝若有用得上他們的地方,請儘管吩咐,喬家哪怕是拋頭顱灑熱血,也會完全皇帝的任務!
青雲笑吟吟地安撫了她幾句,直言這種事皇帝會有安排,讓他們安心等候旨意就行了——自動送上門的勞工,皇帝一定不會浪費的。
青雲跑去看了楚郡王妃和世子。楚郡王妃喬氏就坐在孩子床邊,看著受盡驚嚇大哭一場,好不容易才睡著了的兒子,神色怔忡。
喬夫人連忙小聲叫她:“敏儀……”
喬氏沒有回頭,還喃喃低語:“我真傻,真的……那女人如此狠心,我居然會信了她……”
喬夫人臉色頓時一白:“敏儀!”
第一百零七章殷勤
喬氏沒有反應過來,仍舊怔怔地在那裡低語:“母親,您不必安慰我了,我如今後悔得不行,為什麼要相信那個女人的話,選了一條不歸路,幾乎害了一家人的性命,連世子也……”
“敏儀!!!”因為擔心女兒繼續下去會說出什麼不妥當的話來,定國侯夫人非常果斷地提高了聲量,喝斷了她的話,“太后和皇上派了清河縣主前來慰問你與世子,你還不趕緊過來拜見?太失禮了!”
青雲卻早已聽出了些許苗頭,饒有興致地挑了挑眉,見喬夫人這般作態,心下敞亮,不由得有些好笑。
喬家人還以為自己做過的事能瞞得住外人嗎?越是這樣說,越顯得自己心虛。她是奉了旨前來慰問不假,但楚郡王妃也是她堂嫂,哪裡用得著“拜見”?把身段放得太低的結果,反而會讓人覺得可疑。
不過喬夫人這一聲大喝還是很管用的,喬氏立刻就從怔忡中清醒過來,發現身後站的是青雲之後,臉色頓時大變,猛地站起了身,想要照著母親所說的那樣上前拜見,又想到清河縣主是她丈夫堂妹,其實不必行此大禮,可又記起自己方才說了些不妥當的話,萬一清河縣主起了疑心,告訴皇帝和太后,不但自己會倒霉,只怕連兒子和娘家人也會受牽連。她一時就僵在那裡了,臉上要笑不笑的,表情顯得十分古怪。
喬夫人見狀,只當她是在懊悔自己方才失口說錯了話。忙笑著打起了圓場:“瞧世子睡得真熟啊,咱們在這裡說話,他卻只顧著呼呼大睡。”
喬氏勉強笑了笑:“他受了大驚嚇,這兩天三夜幾乎沒睡著,方才又哭鬧了半天,我怕他傷身,就讓人給他做了一碗安神湯,他吃了才睡著的,怕是一時半會兒叫不醒。”說罷她轉向青雲,到底還是低下頭行了一禮:“多謝妹妹來瞧我們了。”
青雲露出親切的微笑,拉著她的手往旁邊的圓桌旁坐下:“嫂子何必多禮?雖說我是奉了聖意前來,其實也是因為太后與皇上聽說了事情經過,擔心嫂子與侄兒,卻又不便親自前來,才讓我走這一趟的,我心裡也擔憂得緊呢。除了受些驚嚇,嫂子與侄兒可還好?靖雲哥哥到底怎麼樣了?他會傳出那樣的密信來,莫不是處境不大妙?”
喬氏怔了怔,她沒想到青雲會知道密信之事。只當是曹大夫把信交給了官府,便有些躊躇:“我也說不準郡王爺如今怎樣了。那日郡王爺的小廝帶了信回來,我看了信上的話,還當郡王爺他……他被太妃說服了,可後來發現信上暗藏的印記,還有那封附著的密信,才知道事情有詐。隨信回來的還有幾封信是要發出去的,上頭也有郡王爺的暗記,若這些信有詐,當然不能發出去。萬一收信的人沒發現印記,信以為真,豈不是害了郡王爺?可我實在沒法子,那兩個人……他們是奉了太妃之命回來的,要盯著我派心腹侍從將那幾封信送出去,又不許我對侍從多說一句話,我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信發出去……”
青雲嚴肅起來,連忙問:“嫂子可記得那些信都送給了誰?”
喬氏非常糾結,如果她把那些人名都說了出來,無異就暴露了楚郡王還隱藏的實力,會不會對自家更不利呢?
青雲見她猶豫,就緩緩勸道:“不知那些信是幾時送出去的?收信的人又在何處?若是現在派人去追,能不能追回來呢?世上的人也不是個個都像嫂子一樣聰明的,明明是楚王太妃借靖雲哥哥的名義發出去的假信,可要是有人信以為真,做出什麼無法挽回的事來,靖雲哥哥可就要受連累了。他竭盡全力送出那封密信,就是為了阻止這種事情發生,沒想到還是沒能攔下。眼下他是否平安都不知道,要是好不容易得了救,卻又要受罰,就太冤枉了。這種事可大可小,往重里說,差不多算是謀逆了呢!”
喬氏臉都白了,楚郡王與她夫妻關係不能算很好,但他們之間還有兒子,她就算捨得下丈夫,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子受累啊!於是她連忙將幾個收信人的姓名官職和地址都說了出來,又補充道:“這幾位都是從前與郡王爺有過交情的,但都是朝廷的忠臣良將。那般荒謬的信,他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
喬氏一看那兩名僕婦,雙眼就瞬間睜了一睜,立刻鎮靜下來。看了兩個監視者一眼:“母親一再讓我去,可見是真的著急,既然有兩位媽媽留下來照看世子,那我就過去坐一會兒好了,不過一時半刻就回來了。”
兩個監視者想要再攔,但旋即想到,喬家的理由十分正當,若是一再阻攔,只怕喬家就先起疑了。雖說喬家勢力大不如前,但目前對楚王太妃來說還有用處,沒必要跟他家翻臉。橫豎世子還在,也不怕楚郡王妃做什麼手腳,便勉強答應下來,只是也提出了條件,他們中的一人要隨行。
喬氏沒說什麼,她知道楚王太妃的人是不可能任由她逃離的。喬家的人也沒攔著,他家世代將門,別說是一個男僕,就算是十個八個壯丁,也只是等閒。唯有那婆子嘀咕了一句:“男女有別,外院的下人跑到正院裡來就算了,王爺不在家,世子病了,郡王妃需要人使喚,可這跟出門的時候,還要緊緊跟上,也太沒規矩了!”兩個監視者只當作沒聽見。
楚郡王妃壓下對兒子的擔憂,勉強平靜著上了馬車出了郡王府的大門,喬家的兩名僕婦則留在了正院上房照看世子。她們衣著簡潔端莊,神情慈愛溫柔,說話輕聲細語的,若不是僕婦的身份,說她們是一般小官家的正房太太,也有人信。留下來的那名監視者見她們細皮嫩肉的模樣,也沒放在心上,只是一直守在上房明間裡,防止裡間的世子和僕婦們做些什麼。
僕婦們行止並無異狀,那通曉醫術的一個還替世子把了把脈,去小廚房親自下廚做了一碗藥膳來,說是對世子的身體有好處的,餵著孩子喝了下去,其間哄孩子時,自己也喝了幾口。她的同伴則一直在旁笑吟吟地,誇說世子乖巧聽話,塞了一包糖果給他,還往自己嘴裡也丟了一顆。緊接著,她們就藉口世子怕吹風,把門窗都關起來了,還放下了隔開明間與裡間的帳幔。時值夏日,那帳幔是以輕紗薄羅製成,隱隱約約間可以看見帳後的情形,監視者就沒有阻攔。
他只是在外間坐著,一邊喝茶,一邊吃著郡王府精製的點心,吃飽喝足後,飯氣攻心,他就……不知不覺地睡著了。
他一睡著,裡間的僕婦便立刻打開通向屋後的窗子,另一人抱起世子,雙雙從窗口翻了出去,避過王府里的人,疾步快走,到了一處無人的高牆下,借著牆頭上不知幾時垂下來的繩梯之力,翻了出去。
她們前腳剛走,喬家的人後腳就帶著御衛們從另一邊角門處進了楚郡王府,迅速控制了王府上下所有的人。不管其中是不是有楚王太妃的耳目,都無法走漏消息了,其中自然也包括在正院上房內沉睡不醒的某人。
至於另一名監視者,到了喬家的地盤,下場還用說嗎?
青雲在宮裡聽說了事情的經過,就向皇帝請旨:“我想去瞧一瞧楚郡王妃和世子,再問清楚,楚郡王到底告訴了她什麼。楚王莊裡發生的事,她是不是知道?”
皇帝想了想:“也罷,若是把她召進宮裡來問,未免引人注目,皇姐去一趟也好。朕派兩個人跟著你,省得喬家不老實。”
青雲笑了:“喬家還能做什麼?喬致和大人不也回去了嗎?有他在,我才不怕喬家出夭蛾子呢,他家又不傻,明知是死路還要往下走。”
她就這麼去了喬家,帶著皇帝安撫的旨意。喬家人似乎鬆了一口氣,也隱隱有些後怕,可事情還沒完全過去呢,要是攔不住楚王太妃,萬一造成什麼不好的後果,喬家還是要受連累的。喬夫人主動對青雲說,喬家永遠都是皇帝的忠心好臣子,皇帝若有用得上他們的地方,請儘管吩咐,喬家哪怕是拋頭顱灑熱血,也會完全皇帝的任務!
青雲笑吟吟地安撫了她幾句,直言這種事皇帝會有安排,讓他們安心等候旨意就行了——自動送上門的勞工,皇帝一定不會浪費的。
青雲跑去看了楚郡王妃和世子。楚郡王妃喬氏就坐在孩子床邊,看著受盡驚嚇大哭一場,好不容易才睡著了的兒子,神色怔忡。
喬夫人連忙小聲叫她:“敏儀……”
喬氏沒有回頭,還喃喃低語:“我真傻,真的……那女人如此狠心,我居然會信了她……”
喬夫人臉色頓時一白:“敏儀!”
第一百零七章殷勤
喬氏沒有反應過來,仍舊怔怔地在那裡低語:“母親,您不必安慰我了,我如今後悔得不行,為什麼要相信那個女人的話,選了一條不歸路,幾乎害了一家人的性命,連世子也……”
“敏儀!!!”因為擔心女兒繼續下去會說出什麼不妥當的話來,定國侯夫人非常果斷地提高了聲量,喝斷了她的話,“太后和皇上派了清河縣主前來慰問你與世子,你還不趕緊過來拜見?太失禮了!”
青雲卻早已聽出了些許苗頭,饒有興致地挑了挑眉,見喬夫人這般作態,心下敞亮,不由得有些好笑。
喬家人還以為自己做過的事能瞞得住外人嗎?越是這樣說,越顯得自己心虛。她是奉了旨前來慰問不假,但楚郡王妃也是她堂嫂,哪裡用得著“拜見”?把身段放得太低的結果,反而會讓人覺得可疑。
不過喬夫人這一聲大喝還是很管用的,喬氏立刻就從怔忡中清醒過來,發現身後站的是青雲之後,臉色頓時大變,猛地站起了身,想要照著母親所說的那樣上前拜見,又想到清河縣主是她丈夫堂妹,其實不必行此大禮,可又記起自己方才說了些不妥當的話,萬一清河縣主起了疑心,告訴皇帝和太后,不但自己會倒霉,只怕連兒子和娘家人也會受牽連。她一時就僵在那裡了,臉上要笑不笑的,表情顯得十分古怪。
喬夫人見狀,只當她是在懊悔自己方才失口說錯了話。忙笑著打起了圓場:“瞧世子睡得真熟啊,咱們在這裡說話,他卻只顧著呼呼大睡。”
喬氏勉強笑了笑:“他受了大驚嚇,這兩天三夜幾乎沒睡著,方才又哭鬧了半天,我怕他傷身,就讓人給他做了一碗安神湯,他吃了才睡著的,怕是一時半會兒叫不醒。”說罷她轉向青雲,到底還是低下頭行了一禮:“多謝妹妹來瞧我們了。”
青雲露出親切的微笑,拉著她的手往旁邊的圓桌旁坐下:“嫂子何必多禮?雖說我是奉了聖意前來,其實也是因為太后與皇上聽說了事情經過,擔心嫂子與侄兒,卻又不便親自前來,才讓我走這一趟的,我心裡也擔憂得緊呢。除了受些驚嚇,嫂子與侄兒可還好?靖雲哥哥到底怎麼樣了?他會傳出那樣的密信來,莫不是處境不大妙?”
喬氏怔了怔,她沒想到青雲會知道密信之事。只當是曹大夫把信交給了官府,便有些躊躇:“我也說不準郡王爺如今怎樣了。那日郡王爺的小廝帶了信回來,我看了信上的話,還當郡王爺他……他被太妃說服了,可後來發現信上暗藏的印記,還有那封附著的密信,才知道事情有詐。隨信回來的還有幾封信是要發出去的,上頭也有郡王爺的暗記,若這些信有詐,當然不能發出去。萬一收信的人沒發現印記,信以為真,豈不是害了郡王爺?可我實在沒法子,那兩個人……他們是奉了太妃之命回來的,要盯著我派心腹侍從將那幾封信送出去,又不許我對侍從多說一句話,我只能眼睜睜看著那些信發出去……”
青雲嚴肅起來,連忙問:“嫂子可記得那些信都送給了誰?”
喬氏非常糾結,如果她把那些人名都說了出來,無異就暴露了楚郡王還隱藏的實力,會不會對自家更不利呢?
青雲見她猶豫,就緩緩勸道:“不知那些信是幾時送出去的?收信的人又在何處?若是現在派人去追,能不能追回來呢?世上的人也不是個個都像嫂子一樣聰明的,明明是楚王太妃借靖雲哥哥的名義發出去的假信,可要是有人信以為真,做出什麼無法挽回的事來,靖雲哥哥可就要受連累了。他竭盡全力送出那封密信,就是為了阻止這種事情發生,沒想到還是沒能攔下。眼下他是否平安都不知道,要是好不容易得了救,卻又要受罰,就太冤枉了。這種事可大可小,往重里說,差不多算是謀逆了呢!”
喬氏臉都白了,楚郡王與她夫妻關係不能算很好,但他們之間還有兒子,她就算捨得下丈夫,也不能眼睜睜看著兒子受累啊!於是她連忙將幾個收信人的姓名官職和地址都說了出來,又補充道:“這幾位都是從前與郡王爺有過交情的,但都是朝廷的忠臣良將。那般荒謬的信,他們是絕對不會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