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頁
趙太后越想越不確定。
最可恨的是趙欣雅!趙太后恨恨地拍了拍樹幹。趙欣雅是怎麼拿到這個藥的,當初她可是明令要銷毀的。
荔兒的事情之後,那藥自然不能在留,在宮內銷毀也怕留下痕跡。
她招了弟弟進宮,讓弟弟帶出去毀掉。岔子出在哪那,怎麼這藥最後到了趙欣雅手裡?是了,是了,當初跟著弟弟來了,還有他新娶的娘子吳氏。必是這吳氏拿了那藥,卻沒銷毀,後來又給了趙欣雅去對付趙太后只覺得呼吸有些不暢。她趙家怎麼會養出這樣一個女孩兒來。難道是上天派下來,專門來懲罰他們的嗎?那樣的東西,竟然用在一個下堂婦身上,真不知她是狠毒還是愚蠢。當然,這也是被吳氏溺愛的結果。吳***麼一個,還是人到中年好不容易生的,溺愛過了頭。**一輩子,都是贏家,沒想到最後敗在自家侄女身上,但是敗了就是敗了。
不知不覺,月亮被烏雲遮住,天上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趙太后最後看了一眼大榕樹,轉身離去。
“阿繡,你退下吧。”回到慈寧宮內,趙太后吩咐阿繡準備好筆墨紙硯,便打發了阿繡下去。趙太后就知道她的生命是走到盡頭了。
皇帝最後那句明天會來看她,已經定了她的死期。一輩子在後宮打滾,最後大家還是都留住體面比較好。趙太后執筆略一思索,便刷刷刷寫了起來。寫完,又蓋上印章,仔細地用鎮紙壓好。
趙太后舒了口氣,一抬頭,卻見一個臉生的嬤嬤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站到書案前。那個嬤嬤並不向她行禮,只涼涼的看著她。趙太后一聲呼喝就沒有出口,轉而平靜地問道:“是陛下派你來,送哀家的?”
“陛下深知清妃娘娘為人,是不用人送的。老奴來,是向陛下討的人情,替死去的人,送娘娘一程。”
“你是王昭儀身邊那個范嬤嬤?……你到底是誰?”
“老奴在宮裡的時候才七八歲,如今都五十多了,清妃娘娘自然認不得老奴了。不過老奴卻認得清妃娘娘的。”
“別繞彎子了,說,你到底是誰?”
“清妃娘娘還是如此殺伐決斷,呵呵。清妃娘娘可記得當初和荔兒娘娘在宮內閒走,碰到一個偷溜進宮的小乞丐被人抓住,要處死,卻被荔兒娘娘救下來了。”
“哼,她總愛揀個小貓小狗回去養,誰能一一記得。不過,你既然來了”哀家有幾點不明白,想來你能給哀家解惑。”
“這個自然,不用娘娘問,老奴也要說的。您雖然讓荔兒娘娘死.
的不明不白,不過老奴會讓您死的明白。”
范嫉嬤開始述說往事:“荔兒娘娘救了老奴,因老奴年紀小,也不安排老奴做事,只讓人好吃好喝地看顧老奴。荔兒娘娘生了皇子,老奴高興的焚香禱告,願意用老奴的壽數換他們母子平安長壽。後來先帝要回來了,荔兒娘娘卻不再出門,還以面紗遮面,不讓伺候的人靠近。
老奴不放心,憑著身子靈便,偷進到荔兒娘娘的內室。老奴發現了荔兒娘娘的秘密,荔兒娘娘並沒有怪罪老奴。荔兒娘娘心地善良,從不惡意揣度她人,但是荔兒娘娘也十分聰慧,知道自己是著了別人的道。老奴就勸荔兒娘娘等先帝回來,查清真兇,給荔兒娘娘報仇。但是荔兒娘娘只是笑笑,讓老奴馬上出宮。老奴自然不肯,荔兒娘娘就和老奴說,她毀容的事不打算告訴任何人,這樣對她對她的孩子最好。
老奴在渤海郡過活,心中卻時刻不忘這件事。蒼天不負苦心人,或者說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打聽得有件人命案傳的沸沸揚揚,那被害的人,也一樣是突然衰老。老奴花錢打探,知道那毒藥來自京城侯府,最有嫌疑的人姓趙,是當今趙丞相的女兒,清妃娘娘您的內侄女。
當初老奴就懷疑你,這下終於證實了。”
“然後你就混進宮來,要替荔兒報仇?你一定是向陛下稟報了,陛下就信了你?這麼說婉妃中毒,是王昭儀下的手?是了,定是你調唆的是不是?那丫頭急功近利,確實很好利用。那麼皇帝也是事先知道的?哈哈,他竟然捨得對自己的女人下手。”
“下毒的事和陛下無關。是老奴自作主張,誰讓姓王的丫頭,利字當頭,最禁不住掉掇那。而且,婉妃娘娘也沒真把陛下放在心上不是。像荔兒娘娘,因為深愛先帝,才不肯讓先帝看到她毀容後的樣子。婉妃娘娘根本配不上陛下,虧陛下對她那樣好。”
“你自然是維護荔兒的兒子的。哀家記起來了,是有那麼個小丫頭,總是喜歡偷偷盯著荔兒瞧,以為大家沒發現她。當初哀家還和荔兒開玩笑,說這若是個男孩子,準是愛上她了。不過你並不姓范吧。
哦,自然,是跟著荔兒的姓氏了。”
范嬤嬤波瀾不驚的臉上第一次現出一抹可疑的紅色。
“哀家還有一個問題,先帝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這個,只能由您自己親自去問了。”
次日凌晨,慈寧宮內喪鐘長鳴,趙太后薨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因果
太后病逝慈寧宮,舉國哀悼,滿城縞素。水幽寒身懷有孕,***必如其他命婦那樣,但還是得去慈寧宮點個卯。齊芳珠和她情況一樣,兩人商量好了,只去一日,然後便由長公主上奏,免了她們倆每日必去慈寧宮哭靈伴喪的差使。
趙太后自大壽之日,身體便有些不好。畢竟是花甲之人,病來如山倒,後來接二連三的事情,對她的打擊可想而知。眾女眷中就有傳,太后是被她娘家兄弟一家人給氣死的。啟宗皇帝雖不是趙太后親生.
但是兩人四十多年的母子情意,啟宗皇帝對太后一直執禮甚恭,兩人一直是母慈子孝,堪稱典範。如今趙太后的喪葬禮儀,都按太后的最高規格辦理,一點也沒有受趙氏謀反獲罪的影響。
水幽寒在趙太后靈前,隨著禮儀女官叩拜後,便被長公主安排和齊芳珠一起,到慈寧宮後面一座偏殿內休息。除了水幽寒和齊芳珠,還有幾個太妃,因為年邁身體不支,也在這裡小憩。
有宮人獻上茶果,大家也就略用了一點。女人聚在一起,難免閒話,消磨時光,尤其是空閒的很的太妃們。
“……聽說太后娘娘臨終還留下了懿旨。”
“哦?可是為她娘家兄弟求情?也是人之常情,不過謀反大罪,萬歲爺可要為難了。”
“這你可猜錯了。太后娘娘懿旨里都是與皇帝母子情深的話,只最後提到一句,說是請陛下不要以她為念,一定要嚴懲趙家。”
“哦?!”眾太妃一片輕噓,卻也沒有什麼評論出口。
水幽寒自然聽的真切,不免從心裡餐嘆趙太后手段之高明。
“唉呦,今個兒這全城的誥命夫人們都來了,似乎沒瞧見楚侯爺家的王氏夫人?”一位老太妃轉換話題道。
“芳珠丫頭,你瞧見王夫人沒有?”一個相熟的太妃問齊芳珠。
齊芳珠想了想,搖頭,“回太妃娘娘,臣妾也並未看見王夫人前來。”
“說來也怪可憐見兒的。哎,楚侯爺家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勢,楚將軍那是多好的前程啊,可惜……哎,如今婉妃娘娘又成了那個樣子……王夫人只怕是不得閒的。”
“這卻奇怪,王夫人歷來注重禮數。這所有名冊上的誥命都來了,就是這倆孩子,都大著肚子還得來,王夫人卻沒來,真真怪異。”
又坐了片刻,就有宮人進來,說幾位老太妃可以各自回宮歇息了。因為長公主還沒消息,水幽寒和齊芳珠也不便就走,心裡想著,她們畢竟和太妃不同,怎麼著也得熬一上午,這禮節上才過得去。
卻說皇宮非,犬理寺牢房。一個看守的婆子拿了鑰匙,哐噹噹打開一間牢門,沖裡面喊道:“趙氏,出來,你可以回家了。”
“是,是熙哥來接我了嗎?”趙欣雅似乎早就準備好了,欣喜地邁步走出牢門。
“誰知道什麼西哥東哥的?上面的命令叫放了你,你還羅嗦什麼,敢情是沒住夠?”那婆子並不理會趙欣雅,只拿了笤帚等物,進了牢房去打掃。
趙欣雅看著婆子高大肥碩的身軀,抿了抿嘴,心裡勸告自己不要和這樣的下人一般見識。她的熙哥並沒有忘記她,求了恩典,救她出獄。只要她的熙哥對他不變心,那麼她總有翻身之日,到時候,趙欣雅陰鬱地看了眼身後的大牢,所有得罪過她的人,她一個都不會放過。
趙太后賓天,趙家全家入獄,趙欣雅都已經知道了。
她也知道,趙家入獄,就有她那份證詞的功勞,一開始,她還深恨水幽寒。可現在,趙欣雅反而對自己那時的決定慶幸。比起趙家,楚熙果然更加可靠。雖然她相信如果楚熙倒了,吳氏,她的母親會想法子救她,但是母親畢竟拗不過父親。上次欺君之罪的事,趙家擺明了捨棄她,母親也沒有辦法。趙欣雅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否則,如今她只怕還和吳氏等趙家人一樣,被關在牢房內。
最可恨的是趙欣雅!趙太后恨恨地拍了拍樹幹。趙欣雅是怎麼拿到這個藥的,當初她可是明令要銷毀的。
荔兒的事情之後,那藥自然不能在留,在宮內銷毀也怕留下痕跡。
她招了弟弟進宮,讓弟弟帶出去毀掉。岔子出在哪那,怎麼這藥最後到了趙欣雅手裡?是了,是了,當初跟著弟弟來了,還有他新娶的娘子吳氏。必是這吳氏拿了那藥,卻沒銷毀,後來又給了趙欣雅去對付趙太后只覺得呼吸有些不暢。她趙家怎麼會養出這樣一個女孩兒來。難道是上天派下來,專門來懲罰他們的嗎?那樣的東西,竟然用在一個下堂婦身上,真不知她是狠毒還是愚蠢。當然,這也是被吳氏溺愛的結果。吳***麼一個,還是人到中年好不容易生的,溺愛過了頭。**一輩子,都是贏家,沒想到最後敗在自家侄女身上,但是敗了就是敗了。
不知不覺,月亮被烏雲遮住,天上淅淅瀝瀝地下起雨來。趙太后最後看了一眼大榕樹,轉身離去。
“阿繡,你退下吧。”回到慈寧宮內,趙太后吩咐阿繡準備好筆墨紙硯,便打發了阿繡下去。趙太后就知道她的生命是走到盡頭了。
皇帝最後那句明天會來看她,已經定了她的死期。一輩子在後宮打滾,最後大家還是都留住體面比較好。趙太后執筆略一思索,便刷刷刷寫了起來。寫完,又蓋上印章,仔細地用鎮紙壓好。
趙太后舒了口氣,一抬頭,卻見一個臉生的嬤嬤不知什麼時候已經站到書案前。那個嬤嬤並不向她行禮,只涼涼的看著她。趙太后一聲呼喝就沒有出口,轉而平靜地問道:“是陛下派你來,送哀家的?”
“陛下深知清妃娘娘為人,是不用人送的。老奴來,是向陛下討的人情,替死去的人,送娘娘一程。”
“你是王昭儀身邊那個范嬤嬤?……你到底是誰?”
“老奴在宮裡的時候才七八歲,如今都五十多了,清妃娘娘自然認不得老奴了。不過老奴卻認得清妃娘娘的。”
“別繞彎子了,說,你到底是誰?”
“清妃娘娘還是如此殺伐決斷,呵呵。清妃娘娘可記得當初和荔兒娘娘在宮內閒走,碰到一個偷溜進宮的小乞丐被人抓住,要處死,卻被荔兒娘娘救下來了。”
“哼,她總愛揀個小貓小狗回去養,誰能一一記得。不過,你既然來了”哀家有幾點不明白,想來你能給哀家解惑。”
“這個自然,不用娘娘問,老奴也要說的。您雖然讓荔兒娘娘死.
的不明不白,不過老奴會讓您死的明白。”
范嫉嬤開始述說往事:“荔兒娘娘救了老奴,因老奴年紀小,也不安排老奴做事,只讓人好吃好喝地看顧老奴。荔兒娘娘生了皇子,老奴高興的焚香禱告,願意用老奴的壽數換他們母子平安長壽。後來先帝要回來了,荔兒娘娘卻不再出門,還以面紗遮面,不讓伺候的人靠近。
老奴不放心,憑著身子靈便,偷進到荔兒娘娘的內室。老奴發現了荔兒娘娘的秘密,荔兒娘娘並沒有怪罪老奴。荔兒娘娘心地善良,從不惡意揣度她人,但是荔兒娘娘也十分聰慧,知道自己是著了別人的道。老奴就勸荔兒娘娘等先帝回來,查清真兇,給荔兒娘娘報仇。但是荔兒娘娘只是笑笑,讓老奴馬上出宮。老奴自然不肯,荔兒娘娘就和老奴說,她毀容的事不打算告訴任何人,這樣對她對她的孩子最好。
老奴在渤海郡過活,心中卻時刻不忘這件事。蒼天不負苦心人,或者說是天網恢恢疏而不漏。打聽得有件人命案傳的沸沸揚揚,那被害的人,也一樣是突然衰老。老奴花錢打探,知道那毒藥來自京城侯府,最有嫌疑的人姓趙,是當今趙丞相的女兒,清妃娘娘您的內侄女。
當初老奴就懷疑你,這下終於證實了。”
“然後你就混進宮來,要替荔兒報仇?你一定是向陛下稟報了,陛下就信了你?這麼說婉妃中毒,是王昭儀下的手?是了,定是你調唆的是不是?那丫頭急功近利,確實很好利用。那麼皇帝也是事先知道的?哈哈,他竟然捨得對自己的女人下手。”
“下毒的事和陛下無關。是老奴自作主張,誰讓姓王的丫頭,利字當頭,最禁不住掉掇那。而且,婉妃娘娘也沒真把陛下放在心上不是。像荔兒娘娘,因為深愛先帝,才不肯讓先帝看到她毀容後的樣子。婉妃娘娘根本配不上陛下,虧陛下對她那樣好。”
“你自然是維護荔兒的兒子的。哀家記起來了,是有那麼個小丫頭,總是喜歡偷偷盯著荔兒瞧,以為大家沒發現她。當初哀家還和荔兒開玩笑,說這若是個男孩子,準是愛上她了。不過你並不姓范吧。
哦,自然,是跟著荔兒的姓氏了。”
范嬤嬤波瀾不驚的臉上第一次現出一抹可疑的紅色。
“哀家還有一個問題,先帝他,是不是早就知道了?”
“這個,只能由您自己親自去問了。”
次日凌晨,慈寧宮內喪鐘長鳴,趙太后薨了。
第二百四十三章因果
太后病逝慈寧宮,舉國哀悼,滿城縞素。水幽寒身懷有孕,***必如其他命婦那樣,但還是得去慈寧宮點個卯。齊芳珠和她情況一樣,兩人商量好了,只去一日,然後便由長公主上奏,免了她們倆每日必去慈寧宮哭靈伴喪的差使。
趙太后自大壽之日,身體便有些不好。畢竟是花甲之人,病來如山倒,後來接二連三的事情,對她的打擊可想而知。眾女眷中就有傳,太后是被她娘家兄弟一家人給氣死的。啟宗皇帝雖不是趙太后親生.
但是兩人四十多年的母子情意,啟宗皇帝對太后一直執禮甚恭,兩人一直是母慈子孝,堪稱典範。如今趙太后的喪葬禮儀,都按太后的最高規格辦理,一點也沒有受趙氏謀反獲罪的影響。
水幽寒在趙太后靈前,隨著禮儀女官叩拜後,便被長公主安排和齊芳珠一起,到慈寧宮後面一座偏殿內休息。除了水幽寒和齊芳珠,還有幾個太妃,因為年邁身體不支,也在這裡小憩。
有宮人獻上茶果,大家也就略用了一點。女人聚在一起,難免閒話,消磨時光,尤其是空閒的很的太妃們。
“……聽說太后娘娘臨終還留下了懿旨。”
“哦?可是為她娘家兄弟求情?也是人之常情,不過謀反大罪,萬歲爺可要為難了。”
“這你可猜錯了。太后娘娘懿旨里都是與皇帝母子情深的話,只最後提到一句,說是請陛下不要以她為念,一定要嚴懲趙家。”
“哦?!”眾太妃一片輕噓,卻也沒有什麼評論出口。
水幽寒自然聽的真切,不免從心裡餐嘆趙太后手段之高明。
“唉呦,今個兒這全城的誥命夫人們都來了,似乎沒瞧見楚侯爺家的王氏夫人?”一位老太妃轉換話題道。
“芳珠丫頭,你瞧見王夫人沒有?”一個相熟的太妃問齊芳珠。
齊芳珠想了想,搖頭,“回太妃娘娘,臣妾也並未看見王夫人前來。”
“說來也怪可憐見兒的。哎,楚侯爺家是鮮花著錦,烈火烹油之勢,楚將軍那是多好的前程啊,可惜……哎,如今婉妃娘娘又成了那個樣子……王夫人只怕是不得閒的。”
“這卻奇怪,王夫人歷來注重禮數。這所有名冊上的誥命都來了,就是這倆孩子,都大著肚子還得來,王夫人卻沒來,真真怪異。”
又坐了片刻,就有宮人進來,說幾位老太妃可以各自回宮歇息了。因為長公主還沒消息,水幽寒和齊芳珠也不便就走,心裡想著,她們畢竟和太妃不同,怎麼著也得熬一上午,這禮節上才過得去。
卻說皇宮非,犬理寺牢房。一個看守的婆子拿了鑰匙,哐噹噹打開一間牢門,沖裡面喊道:“趙氏,出來,你可以回家了。”
“是,是熙哥來接我了嗎?”趙欣雅似乎早就準備好了,欣喜地邁步走出牢門。
“誰知道什麼西哥東哥的?上面的命令叫放了你,你還羅嗦什麼,敢情是沒住夠?”那婆子並不理會趙欣雅,只拿了笤帚等物,進了牢房去打掃。
趙欣雅看著婆子高大肥碩的身軀,抿了抿嘴,心裡勸告自己不要和這樣的下人一般見識。她的熙哥並沒有忘記她,求了恩典,救她出獄。只要她的熙哥對他不變心,那麼她總有翻身之日,到時候,趙欣雅陰鬱地看了眼身後的大牢,所有得罪過她的人,她一個都不會放過。
趙太后賓天,趙家全家入獄,趙欣雅都已經知道了。
她也知道,趙家入獄,就有她那份證詞的功勞,一開始,她還深恨水幽寒。可現在,趙欣雅反而對自己那時的決定慶幸。比起趙家,楚熙果然更加可靠。雖然她相信如果楚熙倒了,吳氏,她的母親會想法子救她,但是母親畢竟拗不過父親。上次欺君之罪的事,趙家擺明了捨棄她,母親也沒有辦法。趙欣雅慶幸自己做出了正確的選擇。否則,如今她只怕還和吳氏等趙家人一樣,被關在牢房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