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因為人性本就是在一次又一次妥協中,而產生改變的。也許未來的某一日,許浩然會幡然悔悟,覺得自己這樣的吃力不討好,真的值得嗎?為什麼不換一條輕鬆的路來走?

  而這篇文章的結尾就是以這樣的疑問作為終結。

  這種言論引來的世人的譁然,紛紛有人找來新京報,要求和此人以文會友。

  其實說白了就是想與之辯證,目的是想駁倒對方。

  可惜卻遭到了《新京報》的拒絕,因為《新京報》之所以會匿名刊登,就是為了保護撰稿人,又哪能會告訴這些群情激奮的文人對方真實的身份。不過新京報也提出了另一個做法,那就是人人皆可暢所欲言,新京報會擇優刊登。

  這樣的做法實為罕見,但不得不說是正中下懷。

  對於目前許浩然的推崇者來說,再也沒有什麼比眾目睽睽之下駁倒這種言論更好的辦法。於是紛紛回家撰寫文章,交由新京報,並告訴他們務必要刊登出來。

  晨光微熹,雖是炎夏,但因為正處清晨,所以天還是有些涼的。

  路上的行人還不多,不過菜市口與琉璃廠這種地方,卻是早就有許多鋪子開門了。大多都是一些賣早點的鋪子,不過倒是有一家緊閉大門的鋪子前站了不少人。

  俱是打扮斯文儒雅的書生,還有些則一看就是某家的下人。

  他們有的手裡拿著包子饅頭正在吃,有的則是靜立在一旁,但目光俱是盯在這個名為『容閒堂』的大門上。

  這容閒堂正是《新京報》的刊發者,現如今也就只有容閒堂有新京報可售。當然鬧市之中也會有些賣報的小童,可卻只有這裡能最快的拿到當日新鮮出爐的新京報。

  所以這些人早早就來了。

  他們都是昨日寫了文章交給新京報的,想知道今日的報上有沒有刊登出來。

  隨著吱呀的一聲響,緊閉的木門從裡面打開,當即就有人上前詢問。打著哈欠的夥計目瞪口呆地看著這些人,許久才緩過來神。

  「各位別急,東西還未送來呢。」這夥計一面說,一面從門框上卸下一塊塊的門板。等他開了門,拿來掃帚清掃乾淨門前的落葉,又用提了水桶抹塵,這時才有一輛騾子車姍姍到來。

  這夥計露出一抹笑,「都讓你們別急了。瞧瞧,這不來了,每天都是這個點兒。」

  不過沒有人理會他,大家都圍到騾車前了。

  因為這些人急不可耐,容閒堂的人也沒辦法將東西先搬進去,只能在門口就賣上了。

  價格低廉,兩文一份,哪怕是手頭不算寬裕的書生都能買上一份。

  「對了,忘了說一句,若是報上刊登了各位的文章,可主動前來容閒堂聯繫,有酬勞相贈,算是一些潤筆費。」賣報途中,那位負責分發報紙的夥計說道。

  還有這事?!

  一眾人面面相覷。

  有個身穿半舊青衫的書生,大抵是手頭不寬裕,不免多問了一句:「若是採用,能得多少潤筆費?」話說完他就紅了臉,文人輕利,眾目睽睽之下問這種事,多少顯得有些不體面。

  這夥計倒是沒鄙視他的急切,笑著道:「東家說各位都是高才之人,文章寫得都是個頂個的,若是潤筆費少了可拿不出手,但凡能在我報刊登,可得十兩紋銀。」

  十兩紋銀!

  這可是一筆不少的銀子,連方才那些面露鄙夷之色的書生們也不禁有些動容。

  不過轉瞬間就沒人關注這個了,因為方才那問潤筆費的書生正舉著小報興奮地說自己文章被選中了。

  赫!

  大家都圍了過去,有些已經拿到小報的則忙垂頭翻看其上的內容。

  今日的新京報上刊登了三篇以駁昨日撰稿者種種觀點的文章,其中有側重以做實事為本,又何須策論其根本意義的文章,有根據官者人也,做出種種言論。

  且不提文章做的如何,至少觀點都十分新穎並觸動人心。看完上面的內容,有的連連跺腳扼腕自己沒想到這點,有的沉迷其中不可自拔,還有的則是匆匆忙忙拿著小報就走了。

  眾生百像,這裡就不細述。

  值得說的一句就是,新京報火了,借著《百姓的名義》這部戲火了。每日都有無數人奔赴京中各處容閒堂的分店買報,當然鬧市之中也不乏也有新京報的叫賣聲,配合各種博人眼球的言語,但凡識字的都會上前買一份。即使是那不識字,也會幾個人湊錢買上一份,找了那識字的人講給自己聽。

  其上由劇情所引發的各種辯證以及論述觀點,上至官員,下至平民百姓,都在關注著。而隨著時間的逐漸過去,漸漸已經有人延伸到為官者到底為何為官,為官者當以什麼為先這類言論上,並不時有人發表時文抨擊官場黑暗,貪官污吏橫行。

  更令人詫異的是,新京報竟給予刊登出來,並引發了種種熱議。

  一時間所有的目光都不禁聚焦在這裡,靜待新京報什麼時候被朝廷警告並給予查禁,因為其上的言論已經可以稱之為散播謠言,蠱惑人心,動搖社稷之根本了。

  可還沒等朝廷那邊有所動作,便有消息傳出,這新京報的東家與秦家有舊。承恩侯這些年所撰寫的演義小說,都是由容閒堂刻印售賣的。而之前那鬧得沸沸揚揚的《蘭溪辭》,竟也刻印成演義小說上市售賣了,撰寫人乃是清都散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