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7頁
儘管如此,軍事行動仍然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從開始空襲到4月中旬,北約19個成員國的大使一直是每天開一次會,到5月初他們改成每周才開三次會,而且經常只是通報一下情況而已.會議除了介紹各方為尋求外交解決而採取的干預行動,每次還對軍事形勢做些介紹.
負責介紹軍事情況的是領導北約軍事委員會的圭多.文圖羅尼上將.軍事委員會為設在蒙斯(比利時)的軍事一體化指揮機構和政治負責人之間起著溝通和調和作用.它所得到的消息都是軍事一體化指揮機構願意透露的.一位觀察家曾經諷刺說:"這些消息比五角大樓每天晚上提供給報界的消息詳細不了多少."
因此有人說,在戰爭的準備階段和隨後發動空襲的時候,北約理事會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作為北約真正的"內閣",沒有它的正式同意,什麼事都幹不成.從去年夏天開始,它就批准了北約襲擊南聯盟的作戰計劃.3月24日,也就是它宣布空襲開始,並在幾天後決定讓空襲進人第二階段.每次擴大空襲範圍(北約更願用這種說法,而不用進入第三階段這個說法)都會徵求北約理事會的意見.可是現在,作戰指揮權已經大大地旁落了.
實際上,在涉及戰略或外交問題的時候,重大決定都是由四五個國家作出的.它們是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有時還有義大利.從派遣的飛機和集結地面部隊上看,這五個國家在這場戰爭中出力最大.實際上,這幾個國家的元首和部長們沒有一天不互通電話,特別是外長之間的通話更是頻繁得有時多達四五次.
法國外長于貝爾.韋德里納身邊的一位助手說,電話交流可以保證隨時分析形勢,評估各方接觸的成果、特別是同俄羅斯人接觸的成果,研究新的建議,或者只是再次證實一下雙方在軍事戰略上一直沒出現分歧.
具體指揮作戰的是蒙斯的軍事一體化機構.其中參與決策的人有: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韋斯利.克拉克(美國人)、克拉克的助手(英國人)、克拉克的參謀長(丹麥人)和副指揮官(美國人).
克拉克是參加過越南戰爭的老兵,對巴爾幹地區的形勢了如指掌,北約稱他是代頓協議"之父",至少在涉及軍事內容時可以這樣說.他是一名非常"政治化"的軍官,並以此而著稱.
1997年他被任命為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時候,五角大樓曾經持保留意見.可是他同柯林頓總統的安全顧問桑迪.伯傑關係非常好.
在這一階段中,北約對南聯盟境內的所有目標進行了24小時不間斷的轟炸.這些目標包括雷達、飛彈、空軍基地,防空.
指揮和控制系統,地面武裝部隊、各種類型的重武器以及運輸工具、國家的通訊、運輸、公路、機場、橋樑、工廠等基礎設施和生產設施;國家政府部門機關所在地,甚至包括南聯盟總統府.
這一階段的顯著特徵是,北約加大了對民用目標,尤其是關係到南聯盟國計民生的設施的打擊力度.
5月2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使用了一種"新式秘密炸彈",對南聯盟境內的供電系統進行大規模轟炸,造成南境內70%以上的地區停電.事實上,這種"秘密炸彈"是"石墨炸彈",這種炸彈呈圓棒形,大小如保溫杯,裡面裝有多個纏繞在石墨軸棒上密密麻麻的細細的碳絲球.石墨炸彈在高壓輸電站上空炸開後,一團團的導電碳絲球撒向電網,使得高壓電路短路,從而造成了廣大地區停電.
空襲在不斷升級,時間在繼續拉長.包括科索沃在內的南斯拉夫人看不到一線和平的光亮.由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空襲一開始就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戰爭開始後他們又不斷地犯錯誤,因此世界輿論越來越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利.看來,美國似乎是堅持不下去了,柯林頓對解決科索沃危機表現無能為力的樣子.
就在柯林頓感到一愁莫展之時,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的特使切爾諾梅爾金來到美國,他給柯林頓帶來了他與米洛舍維奇會晤的情況.
5月5日,切爾諾梅爾金在白宮會見柯林頓時說,科索沃衝突接近於外交解決.柯林頓聽了這話很高興,他說,如果南聯盟接受北約的基本條件,北約願意暫停轟炸.這是自開戰以來第一次聽到美國官方的可"暫停轟炸"的說法,因此讓人立即產生了和平幻想.但柯林頓接著又說,他需要得到證實,被俘美國士兵要得到釋放,而且尋求談判只改變科索沃阿族人總體政策的一部分.
會晤之後,柯林頓提議立即召開西方七國外交部長會議,並邀請俄羅斯外交部長參加.為了使這次外長會議能有滿意的成果,他還特意安排了一次歐洲之行,與歐洲盟友們探討解決科索沃危機的原則方案.
5月6日,八國外長雲集德國波恩,召開緊急會議,經過反覆磋商,就解決科索沃危機達成一致.會議結束時,八國外長發表了五點聲明.這五點聲明是:一、八國外長接受科索沃危機政治解決的如下總原則:立即停止科索沃的暴力活動和鎮壓;從科索沃撤出軍隊、警察和準軍事部隊;在科索沃部署有效的國際民事和安全存在,在這方面必須得到聯合國的贊同和認可,它們應保證能實施上述原則;聯合國安理會應決定在科索沃建立過渡性的管理機構,從而保證科索沃全部居民過上和平和正常生活;讓所有難民和被驅逐者安全地和自願地返回家園,人道救援組織應不受限制地進入科索沃;開始在科索沃實施充分自治的政治進程,這一進程應考慮到朗布依埃協議和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以及這一地區其他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科索沃解放軍"應該非軍事化;全面研究危機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穩定問題.
從開始空襲到4月中旬,北約19個成員國的大使一直是每天開一次會,到5月初他們改成每周才開三次會,而且經常只是通報一下情況而已.會議除了介紹各方為尋求外交解決而採取的干預行動,每次還對軍事形勢做些介紹.
負責介紹軍事情況的是領導北約軍事委員會的圭多.文圖羅尼上將.軍事委員會為設在蒙斯(比利時)的軍事一體化指揮機構和政治負責人之間起著溝通和調和作用.它所得到的消息都是軍事一體化指揮機構願意透露的.一位觀察家曾經諷刺說:"這些消息比五角大樓每天晚上提供給報界的消息詳細不了多少."
因此有人說,在戰爭的準備階段和隨後發動空襲的時候,北約理事會發揮了關鍵性作用.作為北約真正的"內閣",沒有它的正式同意,什麼事都幹不成.從去年夏天開始,它就批准了北約襲擊南聯盟的作戰計劃.3月24日,也就是它宣布空襲開始,並在幾天後決定讓空襲進人第二階段.每次擴大空襲範圍(北約更願用這種說法,而不用進入第三階段這個說法)都會徵求北約理事會的意見.可是現在,作戰指揮權已經大大地旁落了.
實際上,在涉及戰略或外交問題的時候,重大決定都是由四五個國家作出的.它們是美國、英國、法國和德國,有時還有義大利.從派遣的飛機和集結地面部隊上看,這五個國家在這場戰爭中出力最大.實際上,這幾個國家的元首和部長們沒有一天不互通電話,特別是外長之間的通話更是頻繁得有時多達四五次.
法國外長于貝爾.韋德里納身邊的一位助手說,電話交流可以保證隨時分析形勢,評估各方接觸的成果、特別是同俄羅斯人接觸的成果,研究新的建議,或者只是再次證實一下雙方在軍事戰略上一直沒出現分歧.
具體指揮作戰的是蒙斯的軍事一體化機構.其中參與決策的人有: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韋斯利.克拉克(美國人)、克拉克的助手(英國人)、克拉克的參謀長(丹麥人)和副指揮官(美國人).
克拉克是參加過越南戰爭的老兵,對巴爾幹地區的形勢了如指掌,北約稱他是代頓協議"之父",至少在涉及軍事內容時可以這樣說.他是一名非常"政治化"的軍官,並以此而著稱.
1997年他被任命為北約歐洲盟軍最高司令的時候,五角大樓曾經持保留意見.可是他同柯林頓總統的安全顧問桑迪.伯傑關係非常好.
在這一階段中,北約對南聯盟境內的所有目標進行了24小時不間斷的轟炸.這些目標包括雷達、飛彈、空軍基地,防空.
指揮和控制系統,地面武裝部隊、各種類型的重武器以及運輸工具、國家的通訊、運輸、公路、機場、橋樑、工廠等基礎設施和生產設施;國家政府部門機關所在地,甚至包括南聯盟總統府.
這一階段的顯著特徵是,北約加大了對民用目標,尤其是關係到南聯盟國計民生的設施的打擊力度.
5月2日,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國家使用了一種"新式秘密炸彈",對南聯盟境內的供電系統進行大規模轟炸,造成南境內70%以上的地區停電.事實上,這種"秘密炸彈"是"石墨炸彈",這種炸彈呈圓棒形,大小如保溫杯,裡面裝有多個纏繞在石墨軸棒上密密麻麻的細細的碳絲球.石墨炸彈在高壓輸電站上空炸開後,一團團的導電碳絲球撒向電網,使得高壓電路短路,從而造成了廣大地區停電.
空襲在不斷升級,時間在繼續拉長.包括科索沃在內的南斯拉夫人看不到一線和平的光亮.由於以美國為首的北約從空襲一開始就沒有得到國際社會的支持,戰爭開始後他們又不斷地犯錯誤,因此世界輿論越來越對以美國為首的北約不利.看來,美國似乎是堅持不下去了,柯林頓對解決科索沃危機表現無能為力的樣子.
就在柯林頓感到一愁莫展之時,俄羅斯總統葉爾欽的特使切爾諾梅爾金來到美國,他給柯林頓帶來了他與米洛舍維奇會晤的情況.
5月5日,切爾諾梅爾金在白宮會見柯林頓時說,科索沃衝突接近於外交解決.柯林頓聽了這話很高興,他說,如果南聯盟接受北約的基本條件,北約願意暫停轟炸.這是自開戰以來第一次聽到美國官方的可"暫停轟炸"的說法,因此讓人立即產生了和平幻想.但柯林頓接著又說,他需要得到證實,被俘美國士兵要得到釋放,而且尋求談判只改變科索沃阿族人總體政策的一部分.
會晤之後,柯林頓提議立即召開西方七國外交部長會議,並邀請俄羅斯外交部長參加.為了使這次外長會議能有滿意的成果,他還特意安排了一次歐洲之行,與歐洲盟友們探討解決科索沃危機的原則方案.
5月6日,八國外長雲集德國波恩,召開緊急會議,經過反覆磋商,就解決科索沃危機達成一致.會議結束時,八國外長發表了五點聲明.這五點聲明是:一、八國外長接受科索沃危機政治解決的如下總原則:立即停止科索沃的暴力活動和鎮壓;從科索沃撤出軍隊、警察和準軍事部隊;在科索沃部署有效的國際民事和安全存在,在這方面必須得到聯合國的贊同和認可,它們應保證能實施上述原則;聯合國安理會應決定在科索沃建立過渡性的管理機構,從而保證科索沃全部居民過上和平和正常生活;讓所有難民和被驅逐者安全地和自願地返回家園,人道救援組織應不受限制地進入科索沃;開始在科索沃實施充分自治的政治進程,這一進程應考慮到朗布依埃協議和南斯拉夫聯盟共和國以及這一地區其他國家的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原則,"科索沃解放軍"應該非軍事化;全面研究危機地區的經濟發展和穩定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