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戈爾什科夫相信剛問世不久的飛彈武器在海軍中會大有前途。在他的 推動下,蘇聯研製了一系列的海軍飛彈,陸續投入服役。西方雖然也搞了幾 種艦對艦飛彈,但究竟效果如何,軍界頗持懷疑態度。對於蘇聯海軍配備的 飛彈快艇部隊,西方海軍也不以為然。當初魚雷發明不久,魚雷快艇似乎是 廉價而高效的武器,各國都造了不少,可是實戰中它作用很小。照此推論, 飛彈快艇也沒什麼了不起。1967年,中東一聲霹靂,飛彈快艇猛地將昏昏然 的國際海軍界喚醒。 1967年10月21日,以色列海軍“埃拉特”號驅逐艦在埃及塞得港外15 海里處執行 “例行”巡邏任務。當時,埃及軍隊已經在6月的”六天戰爭” 中披以色列人打敗。以色列裝甲旅陳兵蘇伊士運河東岸,空軍經常轟炸埃及 領土。雖然 “埃拉特”號就在埃及人鼻子底下轉悠,可水兵們根本就沒有將 埃及海軍放在心上,他們洋洋得意地哼著猶太歌曲,除了少數官兵戰鬥值勤 外,大部分船員都在前甲板上休息。埃及空軍早已被毀掉了,誰敢動 “埃拉 特”一根毫毛呢? “埃拉特”號是一條英國海軍的之級舊驅逐艦,1944年在戰火中匆匆趕 制出來,它標準排水量1710噸 (滿載排水量2555噸),為了適應以色列需 要,1955年移交前它在利物浦的特拉法加船塢中進行了大規模現代化改裝。 “埃拉特”和它的姊妹艦“雅法”號是以色列這個小國中僅有的兩艘“大艦”。 下午5時半,西垂的太陽使新月型沙丘上反射著黃燦燦的光,地中海的 碧水懶洋洋地蠕動著。突然, “埃拉特”艦上的一名觀測兵看到塞得港方向 閃出一道亮光,他立刻辨認出是 “冥河”飛彈固體助飛器的尾焰,於是立刻 拉響了警報。在戰鬥崗位上值勤的炮兵立即用6門40毫米博福斯速射炮向飛 來的飛彈射擊。由於頭一次見到飛彈,誰也沒經驗,炮手嚇慌了,根本沒瞄 准。 “冥河”飛彈飛行很快(等於海平面音速的0.9倍),貼海平面很近, 快到“埃拉特”艦時,突然拉高。它彈頭上的主動尋的雷達照准了“埃拉特”, 自動駕駛儀操縱這個小飛機似的飛彈靈巧地拐了一個彎,向“埃拉特”號一 頭紮下來。 “埃拉特”艦企圖靠30節的高航速躲避飛彈。沒有作用。 “轟” 然一響,正中腹部。“冥海”飛彈500公斤的戰鬥部爆炸後掀起極高的水柱, “埃拉特”蒸氣輪機的機艙被炸得稀爛。幾分鐘後,第二枚“冥河”飛彈又 飛來打中同一地方,燃起大火。 “埃拉特”號失去了動力,通訊系統也遭破 壞,像條死魚似地在地中海上慢慢漂浮。以色列水兵不想讓潮水把驅逐艦推 到埃及海岸,於是拋錨,用了2小時和火災鬥爭,最後,他們居然和基地取 得聯絡。猶太水兵很慶幸,飛彈只摧毀了上層建築和內艙,要是從水線下攻 擊那就糟了……好景不長,晚7時半,第3枚 “冥河”又飛來打中了“埃拉 特”艦尾。以色列水兵恐慌了,爭先跳入水中。他們在波濤上時浮時沉,眼 看著“埃拉特”艦翻身沉入60米深的海底。劫數未盡,第四枚飛彈在水兵密 布的海面上爆炸。以色列官兵死54人,傷45人,占了 “埃拉特”乘員的五 分之二。 “冥河”艦對艦飛彈只是早期的蘇聯海軍飛彈中的一種,它裝備在蘇制 黃蜂級和蚊子級飛彈快艇上 (又譯作奧薩級和卡馬爾級飛彈艇),是一種雷 達主動式尋的、飛航式飛彈。 “冥河”這名字是北約海軍給它起的。黃蜂級 (排水量200噸)和蚊子級 (排水量100噸)飛彈快艇是廉價而有一定攻擊 能力的輕型艦艇。這種艦艇廣泛裝備了華約海軍,還外銷到埃及、印度、古 巴等國家。這一次埃及海軍就用它一顯身手,報了仇。

  1971年印度、巴基斯坦戰爭中,印度海軍的飛彈艇部隊也用 “冥河”導 彈攻擊了巴基斯坦海軍,取得顯著戰績。一艘滿載排水量為3361噸的巴基斯 坦大型驅逐艦 “開伯爾”號被飛彈擊沉,另一艘驅逐艦的艦橋被飛彈摧毀。 單艘印度飛彈艇還用 “冥河”襲擊了喀拉蚩的岸上目標,打中碼頭的重油貯 罐,火災造成極大損失。印度飛彈艇在封鎖喀拉蚩和吉大港(現孟加拉國內) 的戰鬥中,發射了幾十枚“冥河”攻擊非武裝商船,命中率超過60%,引起 各國海軍界的注意。 艦對艦飛彈一躍成為海戰舞台上的大明星後,世人對它便刮目相看。從 雷班托侮戰後的整整四個世紀裡,始終是大艦巨炮主宰海洋。然而今天,西 方海軍把他們一度束之高閣、在保險箱裡落滿灰塵的艦對艦飛彈計劃拿出來 重新研究。兵工廠也開始為海軍飛彈忙碌起來。不久,美國的 “抗鯨叉”導 彈、法國的 “飛魚”飛彈、義大利的“奧托馬特”飛彈、挪威的“企鵝”導 彈陸續服役。這些艦對艦飛彈裝備在專門設計的各種新型飛彈快艇上。它們 型號之多,性能之好,航速之高,電子設備之完善和摧毀力之強,真讓它們 的老祖宗魚雷快艇自慚形穢。 從 “冥河”災難中引出教訓最深的還是以色列人。以色列國小民寡,只 要所有的 “冥河”飛彈打一次齊射,傾刻之間就會把它的海軍全部報銷掉。 以色列軍方和學者立刻行動起來,以猶太人特有的智慧和精明,研製出了新 的飛彈,彌補了以阿海軍之間的飛彈差距。新飛彈起名 “迦伯列”,這是猶 太教聖經中一個美麗天使的名字。 “迦伯列”艦對艦飛彈長為3.35米,直徑為 0.325米,戰鬥部裝 180 公斤烈性炸藥,是精緻的二級固體燃料飛彈。它分為Ⅰ型和Ⅱ型,射程 22 公里和41公里。Ⅲ型的射程,允許它在“冥河”飛彈射界外發射。運載“迦 伯列”的飛彈快艇也有2種:它們是220噸的“薩爾”飛彈艇和415噸的“火 花”飛彈艇。它們都是專以“黃蜂”和“蚊子”,為作戰對手而設計的。“薩 爾”艇主機13500馬力,最高攻擊航速40節,遠超過 “黃蜂”(32節), 和“蚊子”相近。它可載飛彈5—8枚,前部有一門76毫米炮,火力超過“黃 蜂” (4枚 “冥河”飛彈)和“蚊子”(2枚 “冥河”飛彈)。從性能上看是 這樣,但在實戰中究竟誰家是王者呢,1973年的 “齋月戰爭”大幕拉開,新 飛彈和新飛彈艇同 “冥河”作了一番較量。 1973年 10月6日,適逢阿拉伯齋月 (以色列贖罪日)。埃及部隊在炮 火掩護下,搭乘直升飛機、衝鋒舟、兩棲坦克越過蘇伊士運河,突破 “巴列 夫防線”。第四次中東戰爭開始了。 “黃蜂”和“蚊子”又投入了海戰,它 們的角逐對手是 “火花”和“薩爾”。 10月6日下午10時,以色列海軍出動了新型飛彈艇 “火花”號、薩爾 級的 “米茲納克”號、“加什”號、“哈尼特”號和“米夫塔奇”號共5艘, 高速衝出軍港,犁開地中海的波濤。10時37分,以色列艦隊逼近敘利亞海 岸,用雷達在其左舷20公里處發現1艘敘利亞海軍的T43型高速魚雷艇。11 時10分,敘利亞魚雷艇進入以軍炮擊距離,被以軍76毫米速射炮轟沉。然 後,以軍抄近敘利亞拉塔基亞港,遭到敘利亞海軍的“蚊子”飛彈艇的攻擊。 11時35分到40分之間,2枚 “冥河”呼嘯而來,沒有命中,掉到海里。11 時43分,以軍還擊,用 “迦伯列”飛彈打了一次齊射。到7日凌晨零時5 分時,以色列飛彈擊沉2艘 “蚊子”艇,1艘 “黃蜂”艇。以色列海軍從雷 達上發現敘利亞飛彈艇消失,對自己的 “迦伯列”飛彈攻擊能力信心倍增。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