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3頁
後人通常以此來比趙雲的返老還童,本來則不然,和黃忠比較,趙雲此役,明顯沒有黃忠的定軍山聞名:
其一,夏侯淵是曹魏主帥,殺死了此人,曹魏群龍無首,黃忠為蜀漢立下蓋世之功;韓德不過是夏侯楙手下一員戰將,默默無名,無法與夏侯淵比美。
其二,夏侯淵是一位非常超卓的軍事將領,擅長打運動戰,所以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夏侯淵參加過曹操指揮的每次戰爭,並且常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暴亂。最超卓的一次戰爭是攻擊韓遂的興固之戰,韓遂的部下多為氐族和羌族,非常精銳。
夏侯淵遠程奔襲,襲擊了韓遂的後方,韓遂來救,又抓住時機,以疲勞並且不占質量、數量優勢的戎行一舉打敗了韓遂,韓遂從此一敗塗地,坐待夷滅。
☆、第五九九章 關羽的鄙視
黃忠斬殺夏侯淵,讓曹操如失胳膊。韓德儘管自稱武藝高強,但本來一般般。
其三,夏侯淵曹魏宗親,與曹操聯繫默契,並且從前曾為曹操頂過罪,曹操對這個人很信賴,類似於領兵元帥。
當時帥的也是曹魏鐵騎,而韓德在曹營並不受注重,時有西涼大將韓德,善使開山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引西羌諸路兵八萬到來;見了夏侯楙,楙重賞之,就遣為前鋒。夏侯楙重用他,不過是讓他送死而已。
總歸,定軍山一役,老黃忠名揚天下;而力戰五將,關於趙子龍無可無不行,這位常勝將軍終身戎馬倥傯,立下這麼的勞績也是往常,由於和單騎救主比較,這仗的確不行壯烈。
由此可見,四將軍是勝過五虎上將,前者軍功卓著,比武藝高強更突出,後者是武藝高強比軍功更關鍵,值得一提,事實上歷史中只有四將軍沒有五虎上將,這是三國演義杜撰的。
就是這樣一位老將黃忠,卻立下了破天大功。比較戲劇的是他卻被關羽鄙視了——關武聖著名的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大封群臣,文官進位,武將晉銜,將鎮守荊州的名將關羽晉升為第一上將,前將軍。
使者費詩從成都趕到荊州江陵城發布這一喜訊,沒想到關羽一聽四大上將居然有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經費詩“認真”地說了些君侯您同漢中王猶如一人,計較這些木有意思的廢話後,關羽馬上假裝大感悟,遽即受拜(《費詩傳》),從此再也不提黃忠配不配上將的話了。
很多人因此就認為關羽狂傲,眼中根本沒有別人。當劉備準備將黃忠列為上將銜時,連諸葛亮也有不同意見,勸劉備道:
“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先主曰:“吾自當解之。”(《黃忠傳》)。
後來,果然被諸葛亮料中,關羽便說了“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的話來。事實上,這句話充滿疑點:
首先,老兵中的老,說的是黃忠老,那麼他有多老呢?
黃忠具體生於哪年,不得而知,死於公元220年。也就是說,劉備進位漢中王,黃忠掛上將銜僅一年後就去世了。
黃忠死時到底多大?70歲?80歲?我們只能估算了,記得28年前,即192年時,劉表晉升黃忠為中郎將,那時雜號將軍還沒有泛濫,中郎將還是高級軍銜。
當時劉表手下的,南陽系武將群中,文聘正當年,甘寧太毛躁,黃忠因年齡稍大,且有北伐念頭,劉表因擔心眾將凋零,特意將黃忠同侄子劉磐一起調去長沙雪藏。
如果黃忠50多歲任中郎將,不合理,40多歲比較符合劉表的心態,因此取理想值,黃忠45歲左右就任中郎將一職比較合理。
那麼黃忠的生卒就為(147--220),斬夏侯淵時為72歲,享年73歲。關羽確實可以說黃忠是一個老不咔嚓了。
但是問題來了,關羽歲數多大呢?無論按照關羽是公元160年還是161年生(本人傾向為161年)。219年秋,關羽就任前將軍時,不是59歲就是60歲,以漢末平均壽命來說,一個60歲的老漢嘲笑74歲的老漢簡直就是個笑話。
何況,黃忠到底是不是比關羽大14歲還很難說,如果黃忠真是72歲斬夏侯淵,這簡直是件值得大書特書的奇蹟。
第二,老兵中的兵,如果指小兵,那麼黃忠的地位是小兵嗎?
黃忠在劉表時代就已經是中郎將了,不是小兵。曹操南征,劉琮投降,在名義上,荊州全境都降了曹,黃忠當即被曹操遙封為裨將軍,也不要小瞧了這個裨將軍,這是副將的稱號,當年關羽“降”曹時,被封的也不過是差不多的偏將軍。
等黃忠、魏延追隨劉備平定益州時,黃忠加封為討虜將軍,這個軍銜就是雜號將軍泛濫時,關東諸侯們普遍使用的軍銜,其地位完全類似於貶值前的中郎將。
當年的長沙太守孫堅不過破虜將軍,大殺神孫策不過討逆將軍,兗州牧曹操不過奮武將軍,關羽坐鎮江陵城時,不過遙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此時的張飛也不過是征虜將軍。
而黃忠呢?陣斬曹魏西部軍團司令夏侯淵後,威震漢中,劉備加銜黃忠為征西將軍,這個征西將軍就很有嚼頭了,在這個基礎上,最後黃忠才位列四大上將之一,還是最後一名,相當於十大元帥末尾之葉帥。
其一,夏侯淵是曹魏主帥,殺死了此人,曹魏群龍無首,黃忠為蜀漢立下蓋世之功;韓德不過是夏侯楙手下一員戰將,默默無名,無法與夏侯淵比美。
其二,夏侯淵是一位非常超卓的軍事將領,擅長打運動戰,所以當時軍中流傳著一句話,“典軍校尉夏侯淵,三日五百,六日一千。”
夏侯淵參加過曹操指揮的每次戰爭,並且常常受委派到各地平定暴亂。最超卓的一次戰爭是攻擊韓遂的興固之戰,韓遂的部下多為氐族和羌族,非常精銳。
夏侯淵遠程奔襲,襲擊了韓遂的後方,韓遂來救,又抓住時機,以疲勞並且不占質量、數量優勢的戎行一舉打敗了韓遂,韓遂從此一敗塗地,坐待夷滅。
☆、第五九九章 關羽的鄙視
黃忠斬殺夏侯淵,讓曹操如失胳膊。韓德儘管自稱武藝高強,但本來一般般。
其三,夏侯淵曹魏宗親,與曹操聯繫默契,並且從前曾為曹操頂過罪,曹操對這個人很信賴,類似於領兵元帥。
當時帥的也是曹魏鐵騎,而韓德在曹營並不受注重,時有西涼大將韓德,善使開山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引西羌諸路兵八萬到來;見了夏侯楙,楙重賞之,就遣為前鋒。夏侯楙重用他,不過是讓他送死而已。
總歸,定軍山一役,老黃忠名揚天下;而力戰五將,關於趙子龍無可無不行,這位常勝將軍終身戎馬倥傯,立下這麼的勞績也是往常,由於和單騎救主比較,這仗的確不行壯烈。
由此可見,四將軍是勝過五虎上將,前者軍功卓著,比武藝高強更突出,後者是武藝高強比軍功更關鍵,值得一提,事實上歷史中只有四將軍沒有五虎上將,這是三國演義杜撰的。
就是這樣一位老將黃忠,卻立下了破天大功。比較戲劇的是他卻被關羽鄙視了——關武聖著名的一句話是這樣說的:
“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
公元219年,劉備進位漢中王時,大封群臣,文官進位,武將晉銜,將鎮守荊州的名將關羽晉升為第一上將,前將軍。
使者費詩從成都趕到荊州江陵城發布這一喜訊,沒想到關羽一聽四大上將居然有黃忠,為後將軍,羽怒曰:“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不肯受拜。
經費詩“認真”地說了些君侯您同漢中王猶如一人,計較這些木有意思的廢話後,關羽馬上假裝大感悟,遽即受拜(《費詩傳》),從此再也不提黃忠配不配上將的話了。
很多人因此就認為關羽狂傲,眼中根本沒有別人。當劉備準備將黃忠列為上將銜時,連諸葛亮也有不同意見,勸劉備道:
“忠之名望,素非關、馬之倫也。而今便令同列,馬、張在近,親見其功,尚可喻指;關遙聞之,恐必不悅,得無不可乎!”
先主曰:“吾自當解之。”(《黃忠傳》)。
後來,果然被諸葛亮料中,關羽便說了“大丈夫終不與老兵同列”的話來。事實上,這句話充滿疑點:
首先,老兵中的老,說的是黃忠老,那麼他有多老呢?
黃忠具體生於哪年,不得而知,死於公元220年。也就是說,劉備進位漢中王,黃忠掛上將銜僅一年後就去世了。
黃忠死時到底多大?70歲?80歲?我們只能估算了,記得28年前,即192年時,劉表晉升黃忠為中郎將,那時雜號將軍還沒有泛濫,中郎將還是高級軍銜。
當時劉表手下的,南陽系武將群中,文聘正當年,甘寧太毛躁,黃忠因年齡稍大,且有北伐念頭,劉表因擔心眾將凋零,特意將黃忠同侄子劉磐一起調去長沙雪藏。
如果黃忠50多歲任中郎將,不合理,40多歲比較符合劉表的心態,因此取理想值,黃忠45歲左右就任中郎將一職比較合理。
那麼黃忠的生卒就為(147--220),斬夏侯淵時為72歲,享年73歲。關羽確實可以說黃忠是一個老不咔嚓了。
但是問題來了,關羽歲數多大呢?無論按照關羽是公元160年還是161年生(本人傾向為161年)。219年秋,關羽就任前將軍時,不是59歲就是60歲,以漢末平均壽命來說,一個60歲的老漢嘲笑74歲的老漢簡直就是個笑話。
何況,黃忠到底是不是比關羽大14歲還很難說,如果黃忠真是72歲斬夏侯淵,這簡直是件值得大書特書的奇蹟。
第二,老兵中的兵,如果指小兵,那麼黃忠的地位是小兵嗎?
黃忠在劉表時代就已經是中郎將了,不是小兵。曹操南征,劉琮投降,在名義上,荊州全境都降了曹,黃忠當即被曹操遙封為裨將軍,也不要小瞧了這個裨將軍,這是副將的稱號,當年關羽“降”曹時,被封的也不過是差不多的偏將軍。
等黃忠、魏延追隨劉備平定益州時,黃忠加封為討虜將軍,這個軍銜就是雜號將軍泛濫時,關東諸侯們普遍使用的軍銜,其地位完全類似於貶值前的中郎將。
當年的長沙太守孫堅不過破虜將軍,大殺神孫策不過討逆將軍,兗州牧曹操不過奮武將軍,關羽坐鎮江陵城時,不過遙封襄陽太守,蕩寇將軍,此時的張飛也不過是征虜將軍。
而黃忠呢?陣斬曹魏西部軍團司令夏侯淵後,威震漢中,劉備加銜黃忠為征西將軍,這個征西將軍就很有嚼頭了,在這個基礎上,最後黃忠才位列四大上將之一,還是最後一名,相當於十大元帥末尾之葉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