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有人斜睨了姜琬一眼道:“姜學士出的主意是好,可讓江淮、湖廣的官員來掌控朝廷供給實在是死路一條,行不通,行不通。”

  裴據無奈地笑了聲:“君逸,你還太年少。”

  姜琬:“……”

  我特麼活了兩輩子好嗎。

  “權宜之計,也不是不可以放權給他們,等燃眉之急一解決,陛下再收回大權,撤換官員,豈不是一舉兩得?”有人覺得這似乎是個路子,試探著說了個折衷的法子。

  “要不陛下仿唐制,朝廷設置轉運鹽鐵使,專管地方運輸事務……”

  “……”

  集思廣益中。

  裴據斟酌了半天,到最後闔上鳳眸儼然睡著了一般,久久未開口。

  老臣們說的口乾舌燥了,聲音漸漸的也都熄了,嘆氣聲再氣,又陷入僵局之中。

  姜琬此刻才想起來,他是來見裴據說胡家的事的,便上前了一步,輕聲喚道:“陛下?”

  裴據點點頭:“你說。”

  姜琬道:“臣知一人,他能緩解陛下燃眉之急,不知陛下願不願意召見他聽聽?”

  裴據伸出指頭敲了敲龍椅:“你說的這人是胡安玉?”

  那小子,似乎還不到二十歲吧。

  “正是。”姜琬坦蕩道。

  “他有什麼能耐?”古人輕商,裴據沒把一個商人放在眼裡。

  “無他,認識三教九流而。”姜琬道。

  裴據冷哼了聲:“那就傳他入宮見見吧。”

  他眯眸打量著姜琬,忽然若有所思地道:“君逸,他們說的未嘗不可。”

  姜琬一時沒反應過來:“陛下要設置轉運鹽鐵使?”

  唐時轉運鹽鐵使的地位很高,不單是轉運鹽鐵,最主要是是掌控著朝廷的漕運和陸運,非常有權,不過非常時期,這可是天大的難事,不知誰有夠倒霉出任這個位子呢。

  “嗯。”裴據很直截了當:“朕打算升你的官。”

  姜琬:“……”

  好事就這麼落到自己身上了。

  不,呸,重擔啊。

  “擬旨,擢升姜琬為檢校戶部尚書,充江淮轉運使;擢升徐玧為檢校戶部尚書,充湖廣轉運使,明日就赴任吧。”

  裴據逐字逐句地道。

  姜琬:“……”

  “謝陛下。”他給跪了。

  他不是來討要官職的,怎麼就成這樣了呢。一瞬,有種再一次穿越的感覺。

  整頓漕運,為朝廷找錢不是容易的事兒,方才那麼多人都想到了這個辦法,卻沒有一個人站出來自薦的,逼得皇帝沒辦法不點名。

  怪就怪他這時候不該進宮來著……

  第153章 戶部尚書

  姜琬前腳出宮, 隨即便有人向裴據進言道:“漕運乃國之大事, 中唐時劉晏改□□為國運,姜轉運使反其道而行,改國運為□□, 陛下覺得可行嗎?”

  裴據點點頭, 失笑道:“怎麼宗太傅開始關心起國事了?一出山就和愛婿唱對頭戲啊這是。”

  從前漕運一直是國運, 為此朝廷每年要承擔大額的漕庸,現在這筆錢被姜琬一筆抹去了, 他高興都來不及, 哪裡會考慮可行不可行的事兒。

  即便不可行,那也有姜琬撐著, 他暫且可緩上一緩了。

  宗東方大病初癒後修養了好一陣時日, 裴據令人勿擾他清淨, 這不,前幾日實在思念自己老師太甚, 才命人悄悄從郊外的皇家園林里接了過來,就安置在東宮後院的上房裡, 除了裴據自己,別人誰都沒能見到他的面呢。

  姜琬也不例外。

  “老臣是怕姜轉運使太過年輕, 貪功冒進以致於耽誤了陛下的大事, 老臣好不容易撿了一條命回來,實不想被他牽連。”宗東方一本正經地道。

  裴據睨了他一眼, 又笑道:“朕可不捨得治太傅的罪, 就算姜琬犯了錯, 那也和宗家沒有關係。”

  “謝陛下隆恩。”宗東方趕緊謝了恩,才道:“唐中期劉晏任轉運使後漕運由□□改為官運,江淮的漕糧轉運完全由朝廷負責,沿線各州縣均不直接參與此事,從江南到長安的數千里漕道完全放在朝廷手中,為防止沿岸百姓私開閘門引河水灌溉田地,劉晏在漕道要緊之處設置十三處巡院,巡院常駐皆選拔年輕有為的能吏充任,十三巡院的官員只負責維護漕道而不負責漕糧轉運,換言之,他們只要保證漕道暢通即可。”他頓了片刻又繼續道:“姜轉運使若要改官運為□□,這十三處巡院怕要先裁撤掉吧。”

  南朝在漕運上循唐制,在漕運線上仍設十三處巡院。

  裴據驀地站起身來,行至宗東方身邊彎腰道:“老師,朕知道這是得罪人的事兒,可朕沒辦法,姜琬,他必須在這個時候給朕頂上去。”

  皇帝很坦誠,他要姜琬去做的這件事,就是其他人不願意乾的。

  宗東方聞言眸色微不可見地動了下,繼而淡然道:“姜琬深受君恩,理應鞠躬盡瘁。”

  “老師這話說的不錯。”裴據眯眸:“不過朕——自然也不會讓他為難,若十三處巡院挑事,朕自然會護著他。”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