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頁
[無CP向] 《無暇赴死》作者:核融爐【完結】
文案:
2015 年,一個陌生女人在律所門口攔住我,聲稱我手頭一樁案子另有隱情。
那案子證據確鑿,一審判決死刑,沒有二審,目前到了死刑覆核階段,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了,她卻在這個時間點突然出現。
我問,你是證人嗎?
她說了一句讓我終身難忘的話——
不,我是證物。
第1章
2015 年冬天,我們律所接了一樁法律援助的案子,原本是交由我同事負責的。
那是一樁故意殺人案,2000 年立的案,當年技術條件落後,排查社會關係也毫無頭緒,所以十幾年來懸而未決,直至一個月前才有了關鍵線索,得以偵破。
因為證據確鑿,作案手段殘忍,有自首情節但是太晚了,也沒有其他從輕的情節,所以案子到我們手上後,能援助的餘地幾乎沒有,審判階段就是走個過場。
一審判決死刑,沒有二審,很快就到了死刑覆核階段。
負責本案的同事臨時有事,要去外地出差,就把案子的收尾工作交給了我。
我手頭事情也很多,接是接下了,但沒當回事,只是口頭上了解一下情況,案卷都還沒看。
直到有一天,一個陌生女人在律所門口攔住我,告訴我本案另有隱情,必須立刻向我說明。
我匆匆瞥她一眼,心想多半是唬人的,但還是邊走邊問了句:「你是證人嗎?」
這案子因為久遠,一審時就沒有證人,誰能想到判都判完了,忽然冒出來一個。
可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不,我不是證人,我是證物。」
好奇怪的話。
我停下腳步,轉頭看她。
她頭髮蓬亂,衣服很髒,像是趕了很久很遠的路,才風塵僕僕地站到我跟前。
透過那些亂發,我看見一雙哀傷的、年輕的眼睛,心中頓時升騰起一種難以言說的預感。
於是我帶她到律所接待室。
「請問怎麼稱呼?」
「我叫鍾洄,今年 24 歲,在美國留學,上個月剛回國。」
為了證明自己沒說謊,她把身份證、國內本科畢業證、國外高校在讀證明都拿給我看。
我簡單看了一眼,讀的都是頂尖院校,是個很優秀的孩子。
「你好,鍾小姐。」我把材料還給她,切入正題,「今天我很忙,但考慮到人命關天,還是把原本的安排推掉了。我們現在有一個下午的時間,請你跟我講講,人,要怎麼做證物?」
「謝謝您,陸律師。」她胡亂撥了一下頭髮,神情緊張而急迫。
「首先我想說的是,我一直覺得世界上是有一些離奇的事情存在的,從小到大,我身邊都藏著很多秘密,我不斷回憶過去,想要理清思路,卻始終沒能觸及真相。
「直到現在,我才終於得到真正的答案。這答案對本案很重要,請您務必幫助我。」
「你先講吧。」
當時我還沒有意識到,這案子會帶給我怎樣的震撼。
第2章
鍾洄的講述(1)——
這一切要從我的父親和煙花廠講起。
我仍對父親有印象,他脾氣溫和,性格沉穩,不張揚。
母親在很小的年紀就嫁給了他,很快有了我。他們的關係不溫不火,就和很多平凡的夫妻一樣,沒有熱烈的感情,只有瑣碎的生活。
父親在我們縣城的煙花廠當質檢員,這是個有技術的工種。可能這工作本身就得罪人,他又是個較真的死腦筋,所以和工人們關係不太好。
每天下班回來,其他人都三五成群的,父親總是孤零零一個人。清瘦的一道身影出現在村口,像是一身傲骨的文人。
曾經有一次,我去煙花廠找父親,正好撞見他被幾個工人逼到角落裡毆打。
和那些五大三粗的工人比起來,父親太瘦弱了。可他就算被打得趴到地上,還不了手,他也不會求饒。
那時候我還很小,親眼看到父親被打,嚇得大哭。
工人們回頭看見我哭,覺得好笑,也就停手了,但還是圍著父親,不讓他走。
父親伏在地上,透過人群縫隙看見我,眼圈頓時就紅了,別開眼不看我。在女兒面前被人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是很丟人的事啊。
當時廠長的兒子剛好經過,隨口呵斥兩句就替父親解了圍。工人們都怕他,撓撓頭嬉笑著散了,像是一場無傷大雅的玩笑。
廠長兒子名叫陳殊,比父親小兩歲。他把父親從地上扶起來,看起來卻像是拎起來。他身形結實,瘦弱的父親在他身邊顯得更加畏縮。兩人站一起,對比十分強烈。
陳殊朝我看一眼,笑著對父親說:「這麼沒本事,怎麼保護老婆孩子?」
父親顫巍巍站著,不應答。
他們之間懸殊的不僅僅是身材。
陳殊是現任廠長的獨子,煙花廠未來的接班人。他家境殷實,有權有勢,所以舉手投足都是那麼從容。
而我家生活拮据。父親一個人工作,在廠里混得一般;母親身體不好,又是跛腳,每年調理身體要花不少錢,家中余不下存款,每一筆錢都要盤算著用。
父親低聲道了句謝,就一拐一拐朝我走來,牽我的手走了。
那天母親正在家裡做她拿手的香蔥炒蛋,一打眼就見父親帶著傷,胸口一個大黑鞋印,垂頭喪氣地牽著哭哭啼啼的我。
得知原委後,母親氣不過。趁父親洗澡的時候,她跛著一條腿逕自去了煙花廠,站在偌大的車間門口,問是誰打了父親。
說話時聲音發抖,氣勢不足,但她硬著頭皮不肯走。
最後也沒揪出那幫人,不過廠長出面賠了錢。
母親是個家庭婦女,平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敢壯著膽去廠里叫板,也是很勇敢的行為。
畢竟煙花廠廠長在當地很有勢力,在縣裡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母親勇敢了一次,事後也很後悔。
可人沒法總是保持理智,往往過盡千帆後回頭看,才能意識到很多節點上頭腦一熱的選擇,最終共同導向了一個註定的結局。
……
下面講講煙花廠的事。
我出生的那座小鎮在山區,最主要的產業就是煙花。
煙花廠也是我們那兒最大的廠,一家獨大,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是縣城的納稅大戶。
廠里造的煙花每年都大量銷往全國各地,當地人更是大小喜事都愛放煙花。
但我們家不買煙花。
即便父親是煙花廠的員工,買煙花有內部價,他也不會買。
因為煙花太貴了,放一次就沒了,是華而不實的奢侈品。有那個錢還不如幫母親買點營養品。
我很喜歡煙花,也明白家裡的困難,所以我經常在村上東跑西跑,去看鄰居放煙花。
雖然都能看到,但感覺其實不一樣。自己放,就能慷慨地和別人分享,像是邀請客人來做客;而看別人的,就像在他人檐下乞食,心中總不太暢快。
隔壁的男孩曾霸道地攔住我,不讓我看他家放煙花,說我們是一家子窮鬼,就會蹭別人的。
我說不看就不看,扭頭走了。
我不在意這些,我覺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好,窮也沒什麼要緊。
可是就這點卑微的念想,上天都要無情地收走。
……
早在我五歲那年,這一切就在冥冥之中有了徵兆。
五歲那年,夏季的一個中午,父親坐在屋檐下,教我解九連環。
這是一種古老的益智遊戲,比煙花性價比高。
他手把手向我演示解法,一步步講給我聽。但我沒什麼悟性,也不怎麼想學,只是興致缺缺地看著,看到最後都沒看明白。
夏天的風太熱,蟬鳴又聒噪,我很想睡覺,但父親還在說話。
父親對我說,九連環是環環相扣的,但不是一環扣一環的簡單線性結構,它的環與環之間通過環杆相互連接,九個圓環又套在一根中空的環柄上,形成了一個疊錯扣連的複雜結構。
九連環不是從第一個環開始解,而是從第九個環開始解,是從後往前逐步推進的。
他接著說,有時候,人生也像九連環一樣,有很多不得已的事一個接著一個像環一樣扣在身上,拖得人寸步難行,只有解開許許多多相扣的環節,才能真正看清那隱秘的、貫穿始終的東西。
父親書讀得多,平時總和我講些山川河海、日月星辰的奧秘,我都聽得津津有味。唯獨這次他講了些莫名其妙的話,怪怪的。
我不知所以,卻見他忽然抬起頭,表情肅穆而高深。
他緩緩說了一句話,只有口型,沒有聲音。
我頓時清醒,直接被嚇哭了。
我不知道他說了什麼,我只是害怕他的表情,那不是活人該有的表情。
那一刻的父親非常陌生,像是一尊沒有感情的泥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文案:
2015 年,一個陌生女人在律所門口攔住我,聲稱我手頭一樁案子另有隱情。
那案子證據確鑿,一審判決死刑,沒有二審,目前到了死刑覆核階段,基本上已經塵埃落定了,她卻在這個時間點突然出現。
我問,你是證人嗎?
她說了一句讓我終身難忘的話——
不,我是證物。
第1章
2015 年冬天,我們律所接了一樁法律援助的案子,原本是交由我同事負責的。
那是一樁故意殺人案,2000 年立的案,當年技術條件落後,排查社會關係也毫無頭緒,所以十幾年來懸而未決,直至一個月前才有了關鍵線索,得以偵破。
因為證據確鑿,作案手段殘忍,有自首情節但是太晚了,也沒有其他從輕的情節,所以案子到我們手上後,能援助的餘地幾乎沒有,審判階段就是走個過場。
一審判決死刑,沒有二審,很快就到了死刑覆核階段。
負責本案的同事臨時有事,要去外地出差,就把案子的收尾工作交給了我。
我手頭事情也很多,接是接下了,但沒當回事,只是口頭上了解一下情況,案卷都還沒看。
直到有一天,一個陌生女人在律所門口攔住我,告訴我本案另有隱情,必須立刻向我說明。
我匆匆瞥她一眼,心想多半是唬人的,但還是邊走邊問了句:「你是證人嗎?」
這案子因為久遠,一審時就沒有證人,誰能想到判都判完了,忽然冒出來一個。
可她的回答出乎我的意料,「不,我不是證人,我是證物。」
好奇怪的話。
我停下腳步,轉頭看她。
她頭髮蓬亂,衣服很髒,像是趕了很久很遠的路,才風塵僕僕地站到我跟前。
透過那些亂發,我看見一雙哀傷的、年輕的眼睛,心中頓時升騰起一種難以言說的預感。
於是我帶她到律所接待室。
「請問怎麼稱呼?」
「我叫鍾洄,今年 24 歲,在美國留學,上個月剛回國。」
為了證明自己沒說謊,她把身份證、國內本科畢業證、國外高校在讀證明都拿給我看。
我簡單看了一眼,讀的都是頂尖院校,是個很優秀的孩子。
「你好,鍾小姐。」我把材料還給她,切入正題,「今天我很忙,但考慮到人命關天,還是把原本的安排推掉了。我們現在有一個下午的時間,請你跟我講講,人,要怎麼做證物?」
「謝謝您,陸律師。」她胡亂撥了一下頭髮,神情緊張而急迫。
「首先我想說的是,我一直覺得世界上是有一些離奇的事情存在的,從小到大,我身邊都藏著很多秘密,我不斷回憶過去,想要理清思路,卻始終沒能觸及真相。
「直到現在,我才終於得到真正的答案。這答案對本案很重要,請您務必幫助我。」
「你先講吧。」
當時我還沒有意識到,這案子會帶給我怎樣的震撼。
第2章
鍾洄的講述(1)——
這一切要從我的父親和煙花廠講起。
我仍對父親有印象,他脾氣溫和,性格沉穩,不張揚。
母親在很小的年紀就嫁給了他,很快有了我。他們的關係不溫不火,就和很多平凡的夫妻一樣,沒有熱烈的感情,只有瑣碎的生活。
父親在我們縣城的煙花廠當質檢員,這是個有技術的工種。可能這工作本身就得罪人,他又是個較真的死腦筋,所以和工人們關係不太好。
每天下班回來,其他人都三五成群的,父親總是孤零零一個人。清瘦的一道身影出現在村口,像是一身傲骨的文人。
曾經有一次,我去煙花廠找父親,正好撞見他被幾個工人逼到角落裡毆打。
和那些五大三粗的工人比起來,父親太瘦弱了。可他就算被打得趴到地上,還不了手,他也不會求饒。
那時候我還很小,親眼看到父親被打,嚇得大哭。
工人們回頭看見我哭,覺得好笑,也就停手了,但還是圍著父親,不讓他走。
父親伏在地上,透過人群縫隙看見我,眼圈頓時就紅了,別開眼不看我。在女兒面前被人打得毫無招架之力,是很丟人的事啊。
當時廠長的兒子剛好經過,隨口呵斥兩句就替父親解了圍。工人們都怕他,撓撓頭嬉笑著散了,像是一場無傷大雅的玩笑。
廠長兒子名叫陳殊,比父親小兩歲。他把父親從地上扶起來,看起來卻像是拎起來。他身形結實,瘦弱的父親在他身邊顯得更加畏縮。兩人站一起,對比十分強烈。
陳殊朝我看一眼,笑著對父親說:「這麼沒本事,怎麼保護老婆孩子?」
父親顫巍巍站著,不應答。
他們之間懸殊的不僅僅是身材。
陳殊是現任廠長的獨子,煙花廠未來的接班人。他家境殷實,有權有勢,所以舉手投足都是那麼從容。
而我家生活拮据。父親一個人工作,在廠里混得一般;母親身體不好,又是跛腳,每年調理身體要花不少錢,家中余不下存款,每一筆錢都要盤算著用。
父親低聲道了句謝,就一拐一拐朝我走來,牽我的手走了。
那天母親正在家裡做她拿手的香蔥炒蛋,一打眼就見父親帶著傷,胸口一個大黑鞋印,垂頭喪氣地牽著哭哭啼啼的我。
得知原委後,母親氣不過。趁父親洗澡的時候,她跛著一條腿逕自去了煙花廠,站在偌大的車間門口,問是誰打了父親。
說話時聲音發抖,氣勢不足,但她硬著頭皮不肯走。
最後也沒揪出那幫人,不過廠長出面賠了錢。
母親是個家庭婦女,平日裡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敢壯著膽去廠里叫板,也是很勇敢的行為。
畢竟煙花廠廠長在當地很有勢力,在縣裡都是有頭有臉的人物。
母親勇敢了一次,事後也很後悔。
可人沒法總是保持理智,往往過盡千帆後回頭看,才能意識到很多節點上頭腦一熱的選擇,最終共同導向了一個註定的結局。
……
下面講講煙花廠的事。
我出生的那座小鎮在山區,最主要的產業就是煙花。
煙花廠也是我們那兒最大的廠,一家獨大,提供了很多就業崗位,是縣城的納稅大戶。
廠里造的煙花每年都大量銷往全國各地,當地人更是大小喜事都愛放煙花。
但我們家不買煙花。
即便父親是煙花廠的員工,買煙花有內部價,他也不會買。
因為煙花太貴了,放一次就沒了,是華而不實的奢侈品。有那個錢還不如幫母親買點營養品。
我很喜歡煙花,也明白家裡的困難,所以我經常在村上東跑西跑,去看鄰居放煙花。
雖然都能看到,但感覺其實不一樣。自己放,就能慷慨地和別人分享,像是邀請客人來做客;而看別人的,就像在他人檐下乞食,心中總不太暢快。
隔壁的男孩曾霸道地攔住我,不讓我看他家放煙花,說我們是一家子窮鬼,就會蹭別人的。
我說不看就不看,扭頭走了。
我不在意這些,我覺得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很好,窮也沒什麼要緊。
可是就這點卑微的念想,上天都要無情地收走。
……
早在我五歲那年,這一切就在冥冥之中有了徵兆。
五歲那年,夏季的一個中午,父親坐在屋檐下,教我解九連環。
這是一種古老的益智遊戲,比煙花性價比高。
他手把手向我演示解法,一步步講給我聽。但我沒什麼悟性,也不怎麼想學,只是興致缺缺地看著,看到最後都沒看明白。
夏天的風太熱,蟬鳴又聒噪,我很想睡覺,但父親還在說話。
父親對我說,九連環是環環相扣的,但不是一環扣一環的簡單線性結構,它的環與環之間通過環杆相互連接,九個圓環又套在一根中空的環柄上,形成了一個疊錯扣連的複雜結構。
九連環不是從第一個環開始解,而是從第九個環開始解,是從後往前逐步推進的。
他接著說,有時候,人生也像九連環一樣,有很多不得已的事一個接著一個像環一樣扣在身上,拖得人寸步難行,只有解開許許多多相扣的環節,才能真正看清那隱秘的、貫穿始終的東西。
父親書讀得多,平時總和我講些山川河海、日月星辰的奧秘,我都聽得津津有味。唯獨這次他講了些莫名其妙的話,怪怪的。
我不知所以,卻見他忽然抬起頭,表情肅穆而高深。
他緩緩說了一句話,只有口型,沒有聲音。
我頓時清醒,直接被嚇哭了。
我不知道他說了什麼,我只是害怕他的表情,那不是活人該有的表情。
那一刻的父親非常陌生,像是一尊沒有感情的泥像。<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