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頁
裴家小兒嘿嘿一笑,依舊如嗑瓜子般吮食出甜蝦。
緊緻的蝦肉尚在跳動,汁水四溢。
「休要胡說!」他擺了擺手。
怕什麼,裴家奉上金銀珠寶,已從爵爺那裡得到了口風。
科舉案牽扯甚廣,聖上不會追究到底。
至於如何對百姓交代——
「北境叛賊」蠱惑書生謀亂是再合適不過的藉口了。
凡戶籍為鎮北的舉子,都可以用來背鍋。
如此簡單粗暴的處理,豈能堵住悠悠眾口?
尖嘴猴腮的紈絝翻了個白眼,他是不學無術,但他不傻。
朝廷肯定還要再抓幾個主犯殺雞儆猴,以示天威。
就不知誰會是這倒霉蛋罷了。
正想著,「砰!」一聲巨響。
包廂大門被猛然推開,腰佩長刀的禁軍們,如黑色潮水般魚貫而入。
「罪犯裴明睿,涉嫌科舉舞弊,下詔獄聽審。」
「跟我們走一趟吧。」
裴家小兒頓時傻眼了。
剛夾到嘴裡的活蝦,許是醒酒了,一躍而起戳到喉嚨里。
「咔咔。」驚懼中,他的眼睛瞪得滾圓,臉上肥肉因痛苦而扭曲。
裴家小兒雙手瘋狂在脖子上亂抓,臉色通紅,試圖把活蝦摳出來。
椅子被他晃得嘎吱作響。
最終幾致喪生。
戶部侍郎馬碌信中描繪的場景活靈活現,好似他正趴在桌底窺探。
桂枝兒挑揀些有趣的內容給大家讀。
說到關鍵處,可把大伙兒急壞了。
一個個連野菜窩窩頭也不往嘴裡塞了,身子拼命向前探,脖子伸得老長。
「哼,那個草包舞弊,罪有應得。」有人忿忿罵道,「只是不知被調換的都是誰的卷子。」
「可惜,本屆春闈恐怕再無後文了。」一聲嘆息。
三年又三年,滿腔熱血的書生們有幾個三年能被耽誤呢?
王蒲拿起麵餅,咬下一角慢慢咀嚼,動作遲緩。
他眉頭蹙起,雖轉瞬即逝,但仍能看出心底的落寞。
「行啦,都別難過了。」桂枝兒大手一揮,「既然小謝公子探得附近暫且安全,我來添個菜。」
天天將就對付一口,嘴裡實在沒個味道。
兩名小學徒自覺地站起身,緊跟桂枝兒向密林深處走去。
菌菇野果,山珍河鮮……夏日大自然有無限的饋贈,靜待人們採擷。
路途漫漫,幾十號「逃犯」日漸有了默契。
小謝公子帶路,利用山林地形,眾人時而分散逃竄,時而齊頭並進。
欒霜柏與船把頭則負責盯梢,保障隊伍安全。
夜晚圍著一點篝火,桂枝兒抿一口淡竹葉茶,大談游擊戰術。
翌日,朝廷追兵循著腳印追入山谷。
谷中靜謐異常,片刻後隨著「轟隆隆」的巨石滾落聲,退路瞬間被堵。
幾次三番戲弄下,追兵們被折騰得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這些賊子跑就跑了,我們乾脆只當沒見過。」地方軍長無可奈何。
左右比起賞銀,還是自己的小命重要。
更何況,聽說杭京已經不流通真金白銀,單靠印發紙鈔糊弄。
物價漲上了天。
「莫說調兵鎮壓北境反賊,京城不出亂子就不錯了。」地方軍長在心裡嘟囔著。
第93章 萬里歸鄉塞北殘陽,是她的紅妝。
輾轉月余,越往北走天氣越涼。
一行人接近鎮北府時,已是仲秋時節。
「只要聞著這山核桃、野栗子的香味,就感覺到家了。」
舉子們衣衫襤褸,面容被日光曬得黝黑,哪還有曾經白面書生的模樣。
在東魯與北境的交界處,大山恍如五彩錦緞。
高大的楓葉染紅一片天,扇形的銀杏在地上鋪了一層金毯,仰頭看去,藍天寥廓,白雲高遠。
「咴兒咴兒。」白駒銜住幾顆山葡萄,歡快地咀嚼著。
因它總能嗅出最甘甜的果子,欒霜柏便毫不客氣地搶了一串,贈予桂枝兒。
惹得白駒不滿地打了個噴嚏。
「多謝小將軍。」桂枝兒笑眯眯地接過。
本以為在朝廷圍剿下,戰火交接的邊境地帶會呈現一片土地荒蕪、房屋倒塌的慘狀,百姓們衣不蔽體在生死邊緣掙扎。
豈料,鎮北一片祥和。
甚至還有大量行商和流民湧入,想在此處謀個生計。
「您若初來乍到,就去救病坊或是眾濟院。」那消息靈通的包打聽口沫四濺,「糧食、衣被、柴薪都有定量供給。」
而後聽從官府分配,最不濟也能做個收割莊稼的短工。
「給地主老爺們幹活兒?」瘦骨嶙峋的難民囁嚅道。
他打心底里不願意。
要不是大財主圈地趕跑了他們,怎會背井離鄉當難民。
「嗨!咋可能!」包打聽腦袋一昂,下巴高高揚起,眼中滿是驕傲,「在咱北境,知府……哦不,是樾王大人早就改革啦。」
人頭稅與田賦稅實行新政,匿田直接收歸官府。百姓身上的擔子減輕,連揮舞鐮刀都更有幹勁了。
「樾王乃聖明之主啊!」流民們頓時心生嚮往。
凌河縣城外興起的集市人群熙攘,叫賣聲不絕於耳,就是鎮北府繁榮的最好證明。
放眼望去,趕集的攤位密密麻麻。
有巴蜀的行商操著一口川音,熱情地吆喝過往來客摸一摸絲綢,也有澤州的生意人正在吹噓他帶來做工精美的鼻煙壺。
「此乃吾鄉?久別至此,竟形同陌路!」舉子們低頭看了看身上打著補丁的破衣服,比真正的難民還淒涼幾分。
頗有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恍若隔世。
「先來十個油炸糕、二十個大果子,大碴粥和豆腐腦咱自己打!」
潑辣圓潤的女舉子豪邁地揮了揮手,這頓她請了。
進了城門沿主街走二里路便是家門口,銀子不夠自有爹娘來付。
回來了,真好!
一碗白玉般的豆腐腦,顫顫巍巍晃動著。
「小心燙。」小謝公子微微欠身,從袖間掏出一方素帕,動作輕柔地擦去碗沿濺出的湯汁。
他雙手端著碗放到桂枝兒面前,唇角噙著一抹溫柔的笑意。
豆腐腦上澆著琥珀色的滷汁。
嫩綠的蔥花、香菜點綴
其間,鮮香之氣裊裊升騰。
欒霜柏緊盯著他看似細心的舉動,撇了撇嘴。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很快眾人就被這市井尋常美食引誘,埋頭苦吃,同時不忘豎起耳朵聽百姓閒話,試圖找到鎮北變化如此之大的原因。
「要說樾王,比杭京那位可厲害多了。」
李老漢踢了踢腳邊兩個大竹籠,十幾隻肥碩的雞鴨擠在一起撲騰著翅膀,嘰嘰嘎嘎叫個不停。
「陶土溫室你知道是啥嗎?」
見外地人搖頭,李老漢裂開嘴樂了。
「多虧樾王,咱鄉下能種出反季的蔬菜了,這可是了不得的神術!」他讚嘆道,「像那蒜苗,每月都能收穫一茬。」
欒小將軍動作一滯,含著半口豆腐腦,持勺的手停在半空。
他猛地抬頭,雙眼銳利如鷹,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眸中閃過一絲疑惑。
「你說那些算什麼。」王二伯插嘴道,「咱軍士們現如今用的連弩,砌城牆地道用的灰白玉岩,都是樾王整出來的!」
他家中有人在官府當差,了解更多小道消息。
「這樾王呀,是老天爺派來救俺們的!」
圍觀眾人紛紛點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咣當。」欒霜柏手中的勺子摔落在碗裡,原本英氣十足的臉龐瞬間凝固。
他雙唇微張,卻半晌說不出話。
最終磕絆著對桂枝兒道——
「其間也許有什麼誤會,姑娘容我再問問,老百姓們以訛傳訛……」
旁人不知真相,他卻再清楚不過了。
他曾與樾王一同喝過陶土溫室產出的毛豆絲瓜湯,在指揮營內見識過連弩『圖紙,俱是桂枝兒的獨家巧思。
「不必。」桂枝兒滿不在乎地搖搖頭。
造勢嘛,她懂。
魚腹藏書也好,石人讖語也罷。
從古至今但凡起義,定要宣傳一些異象,暗示帝王天命所歸的身份。
只不過樾王棋高一著,用利民之事、惠民之舉來收攏人心,與杭京朝廷推出那勞什子紙鈔相比,高明百倍。
無論如何,桂枝兒都毫不在意。
掌握了「美食系統的最高評價來自於人的情感」這一秘籍,她只想儘快刷任務通關。
「嘎吱」一聲,桂枝兒咬一口油炸糕。
油溫過高讓外皮焦糖化,像是咬到硬殼,掩蓋了本身的香甜味道。
她皺了皺鼻子,差評!
看來時過境遷,在北境美食屆,桂記滷味店依舊有一席之地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緊緻的蝦肉尚在跳動,汁水四溢。
「休要胡說!」他擺了擺手。
怕什麼,裴家奉上金銀珠寶,已從爵爺那裡得到了口風。
科舉案牽扯甚廣,聖上不會追究到底。
至於如何對百姓交代——
「北境叛賊」蠱惑書生謀亂是再合適不過的藉口了。
凡戶籍為鎮北的舉子,都可以用來背鍋。
如此簡單粗暴的處理,豈能堵住悠悠眾口?
尖嘴猴腮的紈絝翻了個白眼,他是不學無術,但他不傻。
朝廷肯定還要再抓幾個主犯殺雞儆猴,以示天威。
就不知誰會是這倒霉蛋罷了。
正想著,「砰!」一聲巨響。
包廂大門被猛然推開,腰佩長刀的禁軍們,如黑色潮水般魚貫而入。
「罪犯裴明睿,涉嫌科舉舞弊,下詔獄聽審。」
「跟我們走一趟吧。」
裴家小兒頓時傻眼了。
剛夾到嘴裡的活蝦,許是醒酒了,一躍而起戳到喉嚨里。
「咔咔。」驚懼中,他的眼睛瞪得滾圓,臉上肥肉因痛苦而扭曲。
裴家小兒雙手瘋狂在脖子上亂抓,臉色通紅,試圖把活蝦摳出來。
椅子被他晃得嘎吱作響。
最終幾致喪生。
戶部侍郎馬碌信中描繪的場景活靈活現,好似他正趴在桌底窺探。
桂枝兒挑揀些有趣的內容給大家讀。
說到關鍵處,可把大伙兒急壞了。
一個個連野菜窩窩頭也不往嘴裡塞了,身子拼命向前探,脖子伸得老長。
「哼,那個草包舞弊,罪有應得。」有人忿忿罵道,「只是不知被調換的都是誰的卷子。」
「可惜,本屆春闈恐怕再無後文了。」一聲嘆息。
三年又三年,滿腔熱血的書生們有幾個三年能被耽誤呢?
王蒲拿起麵餅,咬下一角慢慢咀嚼,動作遲緩。
他眉頭蹙起,雖轉瞬即逝,但仍能看出心底的落寞。
「行啦,都別難過了。」桂枝兒大手一揮,「既然小謝公子探得附近暫且安全,我來添個菜。」
天天將就對付一口,嘴裡實在沒個味道。
兩名小學徒自覺地站起身,緊跟桂枝兒向密林深處走去。
菌菇野果,山珍河鮮……夏日大自然有無限的饋贈,靜待人們採擷。
路途漫漫,幾十號「逃犯」日漸有了默契。
小謝公子帶路,利用山林地形,眾人時而分散逃竄,時而齊頭並進。
欒霜柏與船把頭則負責盯梢,保障隊伍安全。
夜晚圍著一點篝火,桂枝兒抿一口淡竹葉茶,大談游擊戰術。
翌日,朝廷追兵循著腳印追入山谷。
谷中靜謐異常,片刻後隨著「轟隆隆」的巨石滾落聲,退路瞬間被堵。
幾次三番戲弄下,追兵們被折騰得疲憊不堪,士氣低落。
「這些賊子跑就跑了,我們乾脆只當沒見過。」地方軍長無可奈何。
左右比起賞銀,還是自己的小命重要。
更何況,聽說杭京已經不流通真金白銀,單靠印發紙鈔糊弄。
物價漲上了天。
「莫說調兵鎮壓北境反賊,京城不出亂子就不錯了。」地方軍長在心裡嘟囔著。
第93章 萬里歸鄉塞北殘陽,是她的紅妝。
輾轉月余,越往北走天氣越涼。
一行人接近鎮北府時,已是仲秋時節。
「只要聞著這山核桃、野栗子的香味,就感覺到家了。」
舉子們衣衫襤褸,面容被日光曬得黝黑,哪還有曾經白面書生的模樣。
在東魯與北境的交界處,大山恍如五彩錦緞。
高大的楓葉染紅一片天,扇形的銀杏在地上鋪了一層金毯,仰頭看去,藍天寥廓,白雲高遠。
「咴兒咴兒。」白駒銜住幾顆山葡萄,歡快地咀嚼著。
因它總能嗅出最甘甜的果子,欒霜柏便毫不客氣地搶了一串,贈予桂枝兒。
惹得白駒不滿地打了個噴嚏。
「多謝小將軍。」桂枝兒笑眯眯地接過。
本以為在朝廷圍剿下,戰火交接的邊境地帶會呈現一片土地荒蕪、房屋倒塌的慘狀,百姓們衣不蔽體在生死邊緣掙扎。
豈料,鎮北一片祥和。
甚至還有大量行商和流民湧入,想在此處謀個生計。
「您若初來乍到,就去救病坊或是眾濟院。」那消息靈通的包打聽口沫四濺,「糧食、衣被、柴薪都有定量供給。」
而後聽從官府分配,最不濟也能做個收割莊稼的短工。
「給地主老爺們幹活兒?」瘦骨嶙峋的難民囁嚅道。
他打心底里不願意。
要不是大財主圈地趕跑了他們,怎會背井離鄉當難民。
「嗨!咋可能!」包打聽腦袋一昂,下巴高高揚起,眼中滿是驕傲,「在咱北境,知府……哦不,是樾王大人早就改革啦。」
人頭稅與田賦稅實行新政,匿田直接收歸官府。百姓身上的擔子減輕,連揮舞鐮刀都更有幹勁了。
「樾王乃聖明之主啊!」流民們頓時心生嚮往。
凌河縣城外興起的集市人群熙攘,叫賣聲不絕於耳,就是鎮北府繁榮的最好證明。
放眼望去,趕集的攤位密密麻麻。
有巴蜀的行商操著一口川音,熱情地吆喝過往來客摸一摸絲綢,也有澤州的生意人正在吹噓他帶來做工精美的鼻煙壺。
「此乃吾鄉?久別至此,竟形同陌路!」舉子們低頭看了看身上打著補丁的破衣服,比真正的難民還淒涼幾分。
頗有種少小離家老大回的感覺,恍若隔世。
「先來十個油炸糕、二十個大果子,大碴粥和豆腐腦咱自己打!」
潑辣圓潤的女舉子豪邁地揮了揮手,這頓她請了。
進了城門沿主街走二里路便是家門口,銀子不夠自有爹娘來付。
回來了,真好!
一碗白玉般的豆腐腦,顫顫巍巍晃動著。
「小心燙。」小謝公子微微欠身,從袖間掏出一方素帕,動作輕柔地擦去碗沿濺出的湯汁。
他雙手端著碗放到桂枝兒面前,唇角噙著一抹溫柔的笑意。
豆腐腦上澆著琥珀色的滷汁。
嫩綠的蔥花、香菜點綴
其間,鮮香之氣裊裊升騰。
欒霜柏緊盯著他看似細心的舉動,撇了撇嘴。
無事獻殷勤,非奸即盜。
很快眾人就被這市井尋常美食引誘,埋頭苦吃,同時不忘豎起耳朵聽百姓閒話,試圖找到鎮北變化如此之大的原因。
「要說樾王,比杭京那位可厲害多了。」
李老漢踢了踢腳邊兩個大竹籠,十幾隻肥碩的雞鴨擠在一起撲騰著翅膀,嘰嘰嘎嘎叫個不停。
「陶土溫室你知道是啥嗎?」
見外地人搖頭,李老漢裂開嘴樂了。
「多虧樾王,咱鄉下能種出反季的蔬菜了,這可是了不得的神術!」他讚嘆道,「像那蒜苗,每月都能收穫一茬。」
欒小將軍動作一滯,含著半口豆腐腦,持勺的手停在半空。
他猛地抬頭,雙眼銳利如鷹,看向聲音傳來的方向,眸中閃過一絲疑惑。
「你說那些算什麼。」王二伯插嘴道,「咱軍士們現如今用的連弩,砌城牆地道用的灰白玉岩,都是樾王整出來的!」
他家中有人在官府當差,了解更多小道消息。
「這樾王呀,是老天爺派來救俺們的!」
圍觀眾人紛紛點頭,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咣當。」欒霜柏手中的勺子摔落在碗裡,原本英氣十足的臉龐瞬間凝固。
他雙唇微張,卻半晌說不出話。
最終磕絆著對桂枝兒道——
「其間也許有什麼誤會,姑娘容我再問問,老百姓們以訛傳訛……」
旁人不知真相,他卻再清楚不過了。
他曾與樾王一同喝過陶土溫室產出的毛豆絲瓜湯,在指揮營內見識過連弩『圖紙,俱是桂枝兒的獨家巧思。
「不必。」桂枝兒滿不在乎地搖搖頭。
造勢嘛,她懂。
魚腹藏書也好,石人讖語也罷。
從古至今但凡起義,定要宣傳一些異象,暗示帝王天命所歸的身份。
只不過樾王棋高一著,用利民之事、惠民之舉來收攏人心,與杭京朝廷推出那勞什子紙鈔相比,高明百倍。
無論如何,桂枝兒都毫不在意。
掌握了「美食系統的最高評價來自於人的情感」這一秘籍,她只想儘快刷任務通關。
「嘎吱」一聲,桂枝兒咬一口油炸糕。
油溫過高讓外皮焦糖化,像是咬到硬殼,掩蓋了本身的香甜味道。
她皺了皺鼻子,差評!
看來時過境遷,在北境美食屆,桂記滷味店依舊有一席之地啊。<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