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頁
「這些天我補了很多你過往的作品,越看越覺得這個本子只有你能拍,我知道你是什麼樣的人,你有什麼樣的追求,其他的導演我都不信。」他說,「如果你改變主意,隨時聯繫我。」
掛斷電話後,他退回了之前顧晏津打過去的那部分定金。
但顧晏津沒收。
【你拿著吧,我還沒賠給你違約金呢。而且你也改了這麼久,就當是勞務費了】他說。
薛建安也沒他自己吹得那麼視金錢如糞土,畢竟剛在A市按揭買了一套房,要還三十年的房貸呢,就收下了。
【好吧,記得要是改主意了隨時call我,這個本子只為你而留】
「……」怎麼這麼肉麻?
顧晏津只回了個ok。
掛斷後,薛建安前思後想這件事實在有點坐立難安,正要給陳世傑打電話問問情況,忽然想起這傢伙一年裡有六七個月都在山上,接起電話估計只會一頭霧水,問了也是白問。
思考了一會兒,他給圈內的另一個朋友打去了電話。
「餵老宋,是我,薛建安啊,對,你最近咋樣?」
「老薛?我挺好的啊,怎麼有空打給我了?」
兩人寒暄了幾句,薛建安才試探道:「對了老宋,你知不知道顧晏津最近在做什麼?有什麼項目要開嗎?我這打幾個電話也沒回。」
「沒吧。」老宋嘶地一聲,腦海里回憶了一遍,確認沒有才答,「他最近可是大紅人呢,《驚盜》票房這麼高,估計電話都要被打爆了,你要有要緊事還不如讓陳世傑去聯繫邵庭陽呢,這樣還比較快。」
「是嗎?我還以為他早就進組了。」
「他要進組,那些狗仔營銷號不得把項目扒個底朝天啊?」老宋不以為意,「他這人挺龜毛的,要求也高,我估計沒那麼快。你沒聽說《驚盜》一爆,幾個知名編劇都捂了本子想遞顧晏津那兒嗎?現在參與電影製作的幾個聯合編劇都被劇組搶著要呢。」
《驚盜奇情》和《冬旅》都是原創劇本,顧晏津不僅擔任總導演一職、也是主筆編劇,像劇本初稿、人物塑造和主體框架這些都是他負責創作的範圍,剩下劇情的細分和優化則平攤到底下各個編劇,這些貢獻比例較低、只負責部分劇情編寫的便可以統稱為聯合編劇。
導演兼任編劇在電影行業里倒也不稀奇。
薛建安哦了一聲,「他這麼久都沒動靜,不會是要淡出了吧?」
「他?顧晏津要淡出?」老宋笑了笑,不以為然,「你不用想了,只要眼睛沒瞎手腳沒壞,這就是絕對不可能的事。瘋子,別說退隱了,我看轉監製都難!!」
掛斷電話,薛建安的心情有些沉重。
老宋主要做的是幕後,雖然大眾對他並不怎麼了解,但實際上他圈內的人脈非常廣,而且很優質,這也讓他在很多時候都比消息先邁出一步。
他都當笑話聽,看來圈內之前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娛樂圈裡的都是人精,誰誰結婚離婚的八卦傳得比代拍按快門的速度還快,只是都藏著不說罷了。顧晏津說要退圈,但現在還沒有消息傳出來,是不是說明只有了這個想法,還沒來得及推進?
希望在這之前,他能改變決定。
薛建安嘆了口氣。
·
另一邊,顧晏津也不平靜。
邵庭陽帶一貓一狗出門打疫苗去了,家裡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在沙發上蓋著毛毯刷平板,但是流媒體越刷越煩躁,最後把平板丟在了一邊。
【你說,我要是不拍電影的話能做什麼呢?】
消息剛發出去,邵庭陽就打來了電話。
「一個人在家又瞎想什麼呢?」他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沒有,就隨便想想,早點做打算也不是什麼壞事。」顧晏津靠著沙發盤腿摸腳踝,問,「你那邊怎麼樣了?」
「沒,醫生說蛋黃太小了最好先別洗澡,就只洗了皮蛋,現在已經在烘乾機里了。」
似乎感應到什麼,皮蛋忽然站起來,吐著舌頭、兩個爪子不停地在玻璃門上抓來抓去。
「雖然不是壞事,但是這也太早了。」邵庭陽收回目光,換了個坐姿和他閒聊,「晚上想吃什麼?我發現廣南路那邊新開了一家滷味店,你之前不是說想吃那個滷鴨爪、還有鴨腸嗎?我帶點回去?」
「你別轉移話題。」
「好吧。」邵庭陽隨口說,「要不然賣滷味怎麼樣?」
「可是我不會弄這些啊,你知道我做飯很難吃。」
「我媽會做,叫她寫配方,你招幾個員工和廚師,我們開店就好了。」
「這樣嗎?」
他竟然真的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邵庭陽差點笑噴了,趕緊道:「我瞎說的,而且你看那些明星開的火鍋店有幾個是紅火的?要麼定價死貴要麼馬上就倒閉了,都是收的加盟費。你要干不得認真干?但說真的做餐飲那麼累,我寧願你到處旅遊到處跑著玩,吃利息也夠生活了。」
他這樣說,顧晏津也鬆了口氣。
「可是我總不能一直到處跑著玩,天天玩人也會空虛、會累的。」
「玩累了可以繼續拍電影啊,拍累了再出去玩。」
顧晏津沉默了片刻:「我不想再拍了。」
「因為沒靈感嗎?」邵庭陽提了個建議,「其實我拍戲拍多了也會有噁心厭煩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不用這麼早做決定,或許再休息幾個月,等你狀況穩定下來也不用吃那麼多藥了,說不定就有想法了呢?」
「……嗯。」
似乎聽出他的煩悶,邵庭陽想了想:「如果你真的不想的話,或許我們也可以試試電影導演專業的教授?這也是你擅長的領域。」
「不要。」顧晏津一口回絕,「我爸最想看見我走教書這條路,我當教授不是正和他的意?我不要。」
「如果不考慮他呢?」
「那也不行,要是回我母校的話,我們兩個不就異地了嗎?」他想了想,「其實A市也有電影學院,但……」
國內頂尖的電影教育資源還是在首都,對學生來說如此,對老師也是如此,留在A市也不是不可以,但難免會有遺憾。
話到這裡,就難繼續說下去了。
電話里傳來衣物簌簌的聲音,邵庭陽起身:「皮蛋好像吹好了,等下打完疫苗我們就回家。」
「好。」顧晏津點頭,「記得買點鴨掌和鴨腸,再帶兩罐啤酒回來。」
還記得這茬呢?
邵庭陽笑了笑,「知道了。」
第74章
插科打諢地聊了一通, 掛斷後顧晏津還是很迷茫。
迷茫。
二十五年這個詞從來沒出現在他身上。
讀書時候他力爭上遊,高考選擇專業時拿定主意就不改變,就業潮還沒來得及影響到他,顧晏津就已經捲起鋪蓋開始為生活打拼。
這麼多年來, 他腦子裡就只有「拍好電影」這件事, 其他人情往來、工作上的矛盾和衝突都只是達成目標路上的絆腳石, 解決了就往前更進一步。
但現在, 從業以來一直堅定著他內心的那個錨點, 不知不覺已經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拍好電影, 什麼是好電影?
節奏明快、故事明確、人物立體、有深刻主旨的劇情片就是好電影嗎?換句話說,好電影就一定是這些標準嗎?這樣的劇本雖然不多但也絕對不少有, 就如《傲慢與偏見》, 再好的名作幾百年的時間裡核心早就被複製了個遍。
既然不是那又是什麼呢?
記得學校上課時老師解讀三巨頭的作品, 課後長達十幾二十個小時逐幀逐幀的拉片,學習、理解應用大師級別的結構和語言,去體會費里尼的狂歡怪誕, 塔可夫斯基的哲學詩意,又或者是昆汀的暴力美學。那些精妙的敘事結構, 高級浪漫的視聽語言,深刻刻畫的真實人性和情感共鳴, 敢於表達敢於挑戰世俗的勇氣,好像都隨著時間離他遠去了。
電影自誕生起至今已經走過近一百三十年,這百年來不知道多少導演淹沒在長河裡, 百年枯骨最後只留下那批人永久佇立在影史之巔。但是像希區柯克、庫布里克這樣的電影大師又能有幾個?這些被世人吹捧起來的「天才」多如牛毛,然而抬起頭才會發現真正的天才正站在上帝的右肩。
天賦本就是上天賦予的能力,不是靠努力就追趕到的。換個角度說,能追上的也並不是真正的天才。
故而顧晏津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天才, 他只是茫茫沙海之中微不起眼的一顆砂礫而已。
他的作品沒那麼精妙反轉的劇情,沒有堪稱經典的色彩布局,沒有新奇的敘事結構,也不喜歡刻畫太多底層小人物的故事,那他有什麼呢?
回想這麼多年來拍電影的回憶和經歷,他竟然有些想不起來了。
別人總稱讚兩部高票房的作品將他送上了國內電影史,可大概只有他知道午夜夢醒時心驚的滋味。
這兩部被譽為顧晏津「靈氣」之作的電影,竟然是他六七年以前的作品了。
掛斷電話後,他退回了之前顧晏津打過去的那部分定金。
但顧晏津沒收。
【你拿著吧,我還沒賠給你違約金呢。而且你也改了這麼久,就當是勞務費了】他說。
薛建安也沒他自己吹得那麼視金錢如糞土,畢竟剛在A市按揭買了一套房,要還三十年的房貸呢,就收下了。
【好吧,記得要是改主意了隨時call我,這個本子只為你而留】
「……」怎麼這麼肉麻?
顧晏津只回了個ok。
掛斷後,薛建安前思後想這件事實在有點坐立難安,正要給陳世傑打電話問問情況,忽然想起這傢伙一年裡有六七個月都在山上,接起電話估計只會一頭霧水,問了也是白問。
思考了一會兒,他給圈內的另一個朋友打去了電話。
「餵老宋,是我,薛建安啊,對,你最近咋樣?」
「老薛?我挺好的啊,怎麼有空打給我了?」
兩人寒暄了幾句,薛建安才試探道:「對了老宋,你知不知道顧晏津最近在做什麼?有什麼項目要開嗎?我這打幾個電話也沒回。」
「沒吧。」老宋嘶地一聲,腦海里回憶了一遍,確認沒有才答,「他最近可是大紅人呢,《驚盜》票房這麼高,估計電話都要被打爆了,你要有要緊事還不如讓陳世傑去聯繫邵庭陽呢,這樣還比較快。」
「是嗎?我還以為他早就進組了。」
「他要進組,那些狗仔營銷號不得把項目扒個底朝天啊?」老宋不以為意,「他這人挺龜毛的,要求也高,我估計沒那麼快。你沒聽說《驚盜》一爆,幾個知名編劇都捂了本子想遞顧晏津那兒嗎?現在參與電影製作的幾個聯合編劇都被劇組搶著要呢。」
《驚盜奇情》和《冬旅》都是原創劇本,顧晏津不僅擔任總導演一職、也是主筆編劇,像劇本初稿、人物塑造和主體框架這些都是他負責創作的範圍,剩下劇情的細分和優化則平攤到底下各個編劇,這些貢獻比例較低、只負責部分劇情編寫的便可以統稱為聯合編劇。
導演兼任編劇在電影行業里倒也不稀奇。
薛建安哦了一聲,「他這麼久都沒動靜,不會是要淡出了吧?」
「他?顧晏津要淡出?」老宋笑了笑,不以為然,「你不用想了,只要眼睛沒瞎手腳沒壞,這就是絕對不可能的事。瘋子,別說退隱了,我看轉監製都難!!」
掛斷電話,薛建安的心情有些沉重。
老宋主要做的是幕後,雖然大眾對他並不怎麼了解,但實際上他圈內的人脈非常廣,而且很優質,這也讓他在很多時候都比消息先邁出一步。
他都當笑話聽,看來圈內之前是一點消息都沒有。
娛樂圈裡的都是人精,誰誰結婚離婚的八卦傳得比代拍按快門的速度還快,只是都藏著不說罷了。顧晏津說要退圈,但現在還沒有消息傳出來,是不是說明只有了這個想法,還沒來得及推進?
希望在這之前,他能改變決定。
薛建安嘆了口氣。
·
另一邊,顧晏津也不平靜。
邵庭陽帶一貓一狗出門打疫苗去了,家裡就只剩下他一個人。他在沙發上蓋著毛毯刷平板,但是流媒體越刷越煩躁,最後把平板丟在了一邊。
【你說,我要是不拍電影的話能做什麼呢?】
消息剛發出去,邵庭陽就打來了電話。
「一個人在家又瞎想什麼呢?」他的聲音在耳邊響起。
「沒有,就隨便想想,早點做打算也不是什麼壞事。」顧晏津靠著沙發盤腿摸腳踝,問,「你那邊怎麼樣了?」
「沒,醫生說蛋黃太小了最好先別洗澡,就只洗了皮蛋,現在已經在烘乾機里了。」
似乎感應到什麼,皮蛋忽然站起來,吐著舌頭、兩個爪子不停地在玻璃門上抓來抓去。
「雖然不是壞事,但是這也太早了。」邵庭陽收回目光,換了個坐姿和他閒聊,「晚上想吃什麼?我發現廣南路那邊新開了一家滷味店,你之前不是說想吃那個滷鴨爪、還有鴨腸嗎?我帶點回去?」
「你別轉移話題。」
「好吧。」邵庭陽隨口說,「要不然賣滷味怎麼樣?」
「可是我不會弄這些啊,你知道我做飯很難吃。」
「我媽會做,叫她寫配方,你招幾個員工和廚師,我們開店就好了。」
「這樣嗎?」
他竟然真的在認真思考這個問題,邵庭陽差點笑噴了,趕緊道:「我瞎說的,而且你看那些明星開的火鍋店有幾個是紅火的?要麼定價死貴要麼馬上就倒閉了,都是收的加盟費。你要干不得認真干?但說真的做餐飲那麼累,我寧願你到處旅遊到處跑著玩,吃利息也夠生活了。」
他這樣說,顧晏津也鬆了口氣。
「可是我總不能一直到處跑著玩,天天玩人也會空虛、會累的。」
「玩累了可以繼續拍電影啊,拍累了再出去玩。」
顧晏津沉默了片刻:「我不想再拍了。」
「因為沒靈感嗎?」邵庭陽提了個建議,「其實我拍戲拍多了也會有噁心厭煩的時候,其實我們可以不用這麼早做決定,或許再休息幾個月,等你狀況穩定下來也不用吃那麼多藥了,說不定就有想法了呢?」
「……嗯。」
似乎聽出他的煩悶,邵庭陽想了想:「如果你真的不想的話,或許我們也可以試試電影導演專業的教授?這也是你擅長的領域。」
「不要。」顧晏津一口回絕,「我爸最想看見我走教書這條路,我當教授不是正和他的意?我不要。」
「如果不考慮他呢?」
「那也不行,要是回我母校的話,我們兩個不就異地了嗎?」他想了想,「其實A市也有電影學院,但……」
國內頂尖的電影教育資源還是在首都,對學生來說如此,對老師也是如此,留在A市也不是不可以,但難免會有遺憾。
話到這裡,就難繼續說下去了。
電話里傳來衣物簌簌的聲音,邵庭陽起身:「皮蛋好像吹好了,等下打完疫苗我們就回家。」
「好。」顧晏津點頭,「記得買點鴨掌和鴨腸,再帶兩罐啤酒回來。」
還記得這茬呢?
邵庭陽笑了笑,「知道了。」
第74章
插科打諢地聊了一通, 掛斷後顧晏津還是很迷茫。
迷茫。
二十五年這個詞從來沒出現在他身上。
讀書時候他力爭上遊,高考選擇專業時拿定主意就不改變,就業潮還沒來得及影響到他,顧晏津就已經捲起鋪蓋開始為生活打拼。
這麼多年來, 他腦子裡就只有「拍好電影」這件事, 其他人情往來、工作上的矛盾和衝突都只是達成目標路上的絆腳石, 解決了就往前更進一步。
但現在, 從業以來一直堅定著他內心的那個錨點, 不知不覺已經失去了原本的作用。
拍好電影, 什麼是好電影?
節奏明快、故事明確、人物立體、有深刻主旨的劇情片就是好電影嗎?換句話說,好電影就一定是這些標準嗎?這樣的劇本雖然不多但也絕對不少有, 就如《傲慢與偏見》, 再好的名作幾百年的時間裡核心早就被複製了個遍。
既然不是那又是什麼呢?
記得學校上課時老師解讀三巨頭的作品, 課後長達十幾二十個小時逐幀逐幀的拉片,學習、理解應用大師級別的結構和語言,去體會費里尼的狂歡怪誕, 塔可夫斯基的哲學詩意,又或者是昆汀的暴力美學。那些精妙的敘事結構, 高級浪漫的視聽語言,深刻刻畫的真實人性和情感共鳴, 敢於表達敢於挑戰世俗的勇氣,好像都隨著時間離他遠去了。
電影自誕生起至今已經走過近一百三十年,這百年來不知道多少導演淹沒在長河裡, 百年枯骨最後只留下那批人永久佇立在影史之巔。但是像希區柯克、庫布里克這樣的電影大師又能有幾個?這些被世人吹捧起來的「天才」多如牛毛,然而抬起頭才會發現真正的天才正站在上帝的右肩。
天賦本就是上天賦予的能力,不是靠努力就追趕到的。換個角度說,能追上的也並不是真正的天才。
故而顧晏津從來不覺得自己是什麼天才, 他只是茫茫沙海之中微不起眼的一顆砂礫而已。
他的作品沒那麼精妙反轉的劇情,沒有堪稱經典的色彩布局,沒有新奇的敘事結構,也不喜歡刻畫太多底層小人物的故事,那他有什麼呢?
回想這麼多年來拍電影的回憶和經歷,他竟然有些想不起來了。
別人總稱讚兩部高票房的作品將他送上了國內電影史,可大概只有他知道午夜夢醒時心驚的滋味。
這兩部被譽為顧晏津「靈氣」之作的電影,竟然是他六七年以前的作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