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兇猛的河水伴著瓢潑大雨,捲起一地塵土,變得渾黃,衝進了百姓又細心侍弄了數月的農田,也淹沒了不知多少戶人家。
習慣了一步步順利推進的范愚,猛然間意識到了自己的疏漏——只以為萬事人力可及,一切都可以靠努力來改變,卻忘了還會有天災的衝擊需要時刻有所防備。
此時再回想,其實又能意識到打從最初進入這處模擬空間時,系統所給出的背景設定便在預示著天災的可能性。如若不然,又怎會有師爺那句「今年收成不及往年一半」的介紹呢?
唯一還能教範愚感到慶幸的,便是系統的模擬機制。
這處空間的環境模擬雖說真實,時常出現的時間加速還始終在提醒他這是處考核空間,避免了虛幻與現實的混淆。此時乍然出現災難,也避免了他沉浸入疏漏導致災難的後悔當中,還能夠冷靜地思索應對方式,甚至又在腦中快速回憶讀過的無數書冊。
於是范愚得以在最初的慌亂過後再度沉著起來,難民與作物的搶救、災後的安置,可謂是個大工程,處處都需要仔細考量。
已經連綿了許久且可以預見近期不會停止的陰雨天又為之增添了不少難度。
好在這場決堤是發生在了進入縣城後的第三年,才不至於寸步難行。
之前的兩年時間,讓范愚成功在這縣城當中積攢下來了些「家底」。
存糧充沛,即便這一季的作物毀去大半,日子也不會如第一年般艱難。絞盡腦汁發展縣城經濟的結果,便是城中富戶的數量也翻了一番,更不必提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系統的時間快進更是分毫沒有影響到百姓對於新來的年輕知縣的態度變化,從不大信賴到民心所向,其實只花了范愚一年時間。
此時再想以立碑鐫刻富戶貢獻為由,請其捐銀來幫城外農戶度過難關,再以城中工事換取災民的勞力,以糧食作酬,便不算是天方夜譚,頗為可行了。
富戶既得名,也未損多少利,何樂而不為呢。
構想當中諸事順利,范愚正要下達命令,又猶豫起來。災情的出現便有他雨季忘了命人加固堤壩與定時巡視的疏漏在,此時越發怕有些什麼疏忽讓災情再生變故。一旦這處空間的時間流速被調整,再想回過頭補救便難了。
再三思考,又在原地踱了數圈,大約是想到了現實當中葉質安的存在,范愚終於靈光一現,尋到了疏漏——
大災過後必有大疫。
倘若方才草草下令去救援善後,等待他的便是疫病的橫行、百姓的苦難,以及這場考核最終的失敗。
第135章
范愚反應過來得並不算遲, 於是暫且從空間裡頭退了出來,打算等想好了應對方式再繼續這場考核。
退出空間時不免便有些慶幸,得虧只是模擬出來的災禍, 有足夠的時間讓他細細考量,也不致教百姓真的遭罪。
這般想著,便想抬手揉揉眉心,意識從系統空間抽離,重新凝聚到了現實當中的軀體上。
才要睜眼, 唇上便有了陣溫熱輕軟的觸感傳來——
范愚這回進入系統空間之前, 正是呆在葉質安的屋子裡, 翻了會子書後便將書覆在面上, 身子往後陷進了被人特意弄得鬆軟的椅子裡頭, 兀自將意識抽離。
在一旁的葉質安看來,便是自家少年郎讀書讀得有些睏倦, 打算小憩片刻。
於是等了片刻之後還是上前去, 將他面上的書挪開,動作小心翼翼以免將人折騰醒了, 又怕他真的睡上許久著了涼, 還給蓋了塊薄毯。最後繞著范愚轉了一圈, 終於還是沒有忍住, 湊上去偷了一吻。
猶豫許久的結果,便是正正好撞上了范愚從系統空間退出來的時刻。
被偷去一吻的人反倒輕顫了顫睫毛, 沒有睜眼,裝作尚在睡夢當中的模樣,由著兄長作怪。
只不過睫毛顫動讓葉質安瞧了個正著,范愚體貼的裝睡打算叫他在鼻尖輕點了一下之後宣告破產,這才睜開眼來, 衝著偷吻自己被發現的人露出個笑容。
原本還想著揉揉眉心的手,抬起到一半便轉了方向,環到了葉質安頸後,湊上去主動吻了一下他。
該說時機正好,於旬假時在系統考核當中遇上了這疫病,又正好是在懸濟堂窩著讀書,未同太學旁的舉子一道出門去。范愚此時除卻自己翻書找對策,還能同葉質安求助。
考慮到畢竟是自己的考核,不論最終評定等級如何,終歸不該太過於藉助外力,范愚便沒有直接開口求助,只打算定了應對計劃之後叫葉質安幫著斟酌一番,看看有無什麼疏漏之處。
早先在系統當中讀過的各類書籍此時便派上了用場。
即便范愚科考之餘並無時間或是必要再去仔仔細細學個醫術,系統的課程安排也從無這個打算,包容萬象的書籍裡頭還是或多或少有些涉及,讀過的經典也不在少數。只是醫術重在實踐,讀書不過了解個囫圇罷了。
這會兒要做的,便是嘗試著從記憶當中翻找出來讀過的洪災與疫病相關的內容,再梳理出個條理來。
好在系統的考核決計沒有考量他醫術水平的意圖在,並不需要范愚去猜測可能傳播的疾病,或是親自下場去醫治病患。能夠想到洪災過後發生瘟疫的可能性,便已保住了那虛擬空間中為官三年的大半成果了。
耗費了不少時間在搜尋記憶上,等范愚真正開始落筆,倒反而沒花什麼功夫。
舉著墨跡未乾的紙頁,腳步輕快地湊到了偷吻完人便去了屋外炮製藥材的葉質安身旁。
沒問他為何忽而關心起來疫病的防治,葉質安的關注點並不在此,而是帶出些驚詫:「阿愚竟連醫術都通曉一二。」
直白地夸完了人,才給補充了兩條防治方法。已然足以應對系統考核。
倒是這次突發狀況給范愚提了個醒,系統早先給提供的無數書籍,興許便有葉質安不曾搜羅到的古籍孤本,雖說無法將人也拉入系統空間中,卻可以將醫術相關的那些給羅列出來,問上一問。
第136章
時間過得飛快, 范愚還未按部就班地升入上舍,會試的日子就已將至。
認真苦讀許久,再加上有系統的助力, 初初接觸策論時候的束手無策已經徹底消去,年少的解元郎對於科舉的最後一道關卡自然便期待起來。從只想與父親一般得個秀才功名,到腳踏實地地一步步走到如今,范愚吃了不少苦,求學路上卻也有無數精彩。
只是期待當中還有些許遺憾——從決定今科下場一試之時起, 范愚已經數次在夜深人靜時, 進入到系統空間中, 看著沒來得急解鎖, 也不知是否還有機會解鎖的上舍功能, 輕輕嘆口氣了。
倘若是當初剛剛得到系統奇遇的稚童,大約會選擇先在現實當中升入上舍, 解鎖了功能之後再下場科考。而對如今成長了太多的少年郎而言, 遺憾雖有,卻不會阻其步伐。范愚永遠對系統空間的出現報以無盡感激, 卻也永遠會以自我來選擇未來。
會試的諸項規矩, 同鄉試幾乎是一般無二, 唯獨試題方面多了項策論。此外便是時間不同了, 所謂春闈,自是在草長鶯飛的二三月天進行。學子風流, 自成春光之外另一道風景。
內舍當中結識的杜幸川、周浦深幾人也同樣選擇在今科下場一試,正好同范愚做個伴。
比起鄉試之時,范愚的身體虧空已然補上太多,而今只比尋常人稍稍弱上些許,倒是不必擔心撐不過簡陋號房裡頭接連數日耗盡心力的答題。
只是陪他經歷過鄉試三場的葉質安依舊完全不放心, 堅持繼續做他的陪考,打算在考場外頭守著,甚至早早便已經提筆寫好告示,又告知左右鄰舍,道是懸濟堂要停上一旬不看診。
到了臨考前日,早已做好萬全準備的陪考人,又仔細檢查了一遍考籃與衣物、飯食,確認沒有疏漏之後,才滿目溫柔地用輕吻喚醒了范愚。
該說不說,比起鄉試時候的兄長身份,已然在京師揚名的葉質安,此刻可要緊張得多了。
第137章
而大約也是因為這回的身份有些不同, 小神醫整顆心都撲在了范愚身上,待將將要出發時,葉質安方才想起來, 自家嫡親的兄長、早已經升入太學上舍的葉質堂,也是計劃的今科下場。
烏龍衝散了他原本有些溢出的緊張情緒,又恢復到了平日裡的淡定模樣,陪范愚一道早早出了門,往考場徐步走去。
較之安排在悶熱八月的鄉試, 會試放在生意盎然的春日裡頭, 於考生而言要舒服不少。卻也有不小的可能, 讓人遭上一陣突來的寒意侵襲。送考時天色尚且昏沉, 偶爾掠過的夜風便恰能叫人顫上幾下, 攏緊衣襟。
為了防止科舉舞弊的單衣要求,此時難免令應試學子在風裡打個寒噤。
又是連考三場, 單衣、冷食, 並狹小號房。
不得不說,科舉除卻篩選人的學識能力, 對於應試者的身體素質, 也從來有著不低的要求。
能走到會試這一步的學子, 對於應考流程皆已是輕車熟路, 倒是負責檢查的人員,明顯能看出來, 態度要比鄉試來得嚴肅不少。
習慣了一步步順利推進的范愚,猛然間意識到了自己的疏漏——只以為萬事人力可及,一切都可以靠努力來改變,卻忘了還會有天災的衝擊需要時刻有所防備。
此時再回想,其實又能意識到打從最初進入這處模擬空間時,系統所給出的背景設定便在預示著天災的可能性。如若不然,又怎會有師爺那句「今年收成不及往年一半」的介紹呢?
唯一還能教範愚感到慶幸的,便是系統的模擬機制。
這處空間的環境模擬雖說真實,時常出現的時間加速還始終在提醒他這是處考核空間,避免了虛幻與現實的混淆。此時乍然出現災難,也避免了他沉浸入疏漏導致災難的後悔當中,還能夠冷靜地思索應對方式,甚至又在腦中快速回憶讀過的無數書冊。
於是范愚得以在最初的慌亂過後再度沉著起來,難民與作物的搶救、災後的安置,可謂是個大工程,處處都需要仔細考量。
已經連綿了許久且可以預見近期不會停止的陰雨天又為之增添了不少難度。
好在這場決堤是發生在了進入縣城後的第三年,才不至於寸步難行。
之前的兩年時間,讓范愚成功在這縣城當中積攢下來了些「家底」。
存糧充沛,即便這一季的作物毀去大半,日子也不會如第一年般艱難。絞盡腦汁發展縣城經濟的結果,便是城中富戶的數量也翻了一番,更不必提普通百姓的生活狀況。系統的時間快進更是分毫沒有影響到百姓對於新來的年輕知縣的態度變化,從不大信賴到民心所向,其實只花了范愚一年時間。
此時再想以立碑鐫刻富戶貢獻為由,請其捐銀來幫城外農戶度過難關,再以城中工事換取災民的勞力,以糧食作酬,便不算是天方夜譚,頗為可行了。
富戶既得名,也未損多少利,何樂而不為呢。
構想當中諸事順利,范愚正要下達命令,又猶豫起來。災情的出現便有他雨季忘了命人加固堤壩與定時巡視的疏漏在,此時越發怕有些什麼疏忽讓災情再生變故。一旦這處空間的時間流速被調整,再想回過頭補救便難了。
再三思考,又在原地踱了數圈,大約是想到了現實當中葉質安的存在,范愚終於靈光一現,尋到了疏漏——
大災過後必有大疫。
倘若方才草草下令去救援善後,等待他的便是疫病的橫行、百姓的苦難,以及這場考核最終的失敗。
第135章
范愚反應過來得並不算遲, 於是暫且從空間裡頭退了出來,打算等想好了應對方式再繼續這場考核。
退出空間時不免便有些慶幸,得虧只是模擬出來的災禍, 有足夠的時間讓他細細考量,也不致教百姓真的遭罪。
這般想著,便想抬手揉揉眉心,意識從系統空間抽離,重新凝聚到了現實當中的軀體上。
才要睜眼, 唇上便有了陣溫熱輕軟的觸感傳來——
范愚這回進入系統空間之前, 正是呆在葉質安的屋子裡, 翻了會子書後便將書覆在面上, 身子往後陷進了被人特意弄得鬆軟的椅子裡頭, 兀自將意識抽離。
在一旁的葉質安看來,便是自家少年郎讀書讀得有些睏倦, 打算小憩片刻。
於是等了片刻之後還是上前去, 將他面上的書挪開,動作小心翼翼以免將人折騰醒了, 又怕他真的睡上許久著了涼, 還給蓋了塊薄毯。最後繞著范愚轉了一圈, 終於還是沒有忍住, 湊上去偷了一吻。
猶豫許久的結果,便是正正好撞上了范愚從系統空間退出來的時刻。
被偷去一吻的人反倒輕顫了顫睫毛, 沒有睜眼,裝作尚在睡夢當中的模樣,由著兄長作怪。
只不過睫毛顫動讓葉質安瞧了個正著,范愚體貼的裝睡打算叫他在鼻尖輕點了一下之後宣告破產,這才睜開眼來, 衝著偷吻自己被發現的人露出個笑容。
原本還想著揉揉眉心的手,抬起到一半便轉了方向,環到了葉質安頸後,湊上去主動吻了一下他。
該說時機正好,於旬假時在系統考核當中遇上了這疫病,又正好是在懸濟堂窩著讀書,未同太學旁的舉子一道出門去。范愚此時除卻自己翻書找對策,還能同葉質安求助。
考慮到畢竟是自己的考核,不論最終評定等級如何,終歸不該太過於藉助外力,范愚便沒有直接開口求助,只打算定了應對計劃之後叫葉質安幫著斟酌一番,看看有無什麼疏漏之處。
早先在系統當中讀過的各類書籍此時便派上了用場。
即便范愚科考之餘並無時間或是必要再去仔仔細細學個醫術,系統的課程安排也從無這個打算,包容萬象的書籍裡頭還是或多或少有些涉及,讀過的經典也不在少數。只是醫術重在實踐,讀書不過了解個囫圇罷了。
這會兒要做的,便是嘗試著從記憶當中翻找出來讀過的洪災與疫病相關的內容,再梳理出個條理來。
好在系統的考核決計沒有考量他醫術水平的意圖在,並不需要范愚去猜測可能傳播的疾病,或是親自下場去醫治病患。能夠想到洪災過後發生瘟疫的可能性,便已保住了那虛擬空間中為官三年的大半成果了。
耗費了不少時間在搜尋記憶上,等范愚真正開始落筆,倒反而沒花什麼功夫。
舉著墨跡未乾的紙頁,腳步輕快地湊到了偷吻完人便去了屋外炮製藥材的葉質安身旁。
沒問他為何忽而關心起來疫病的防治,葉質安的關注點並不在此,而是帶出些驚詫:「阿愚竟連醫術都通曉一二。」
直白地夸完了人,才給補充了兩條防治方法。已然足以應對系統考核。
倒是這次突發狀況給范愚提了個醒,系統早先給提供的無數書籍,興許便有葉質安不曾搜羅到的古籍孤本,雖說無法將人也拉入系統空間中,卻可以將醫術相關的那些給羅列出來,問上一問。
第136章
時間過得飛快, 范愚還未按部就班地升入上舍,會試的日子就已將至。
認真苦讀許久,再加上有系統的助力, 初初接觸策論時候的束手無策已經徹底消去,年少的解元郎對於科舉的最後一道關卡自然便期待起來。從只想與父親一般得個秀才功名,到腳踏實地地一步步走到如今,范愚吃了不少苦,求學路上卻也有無數精彩。
只是期待當中還有些許遺憾——從決定今科下場一試之時起, 范愚已經數次在夜深人靜時, 進入到系統空間中, 看著沒來得急解鎖, 也不知是否還有機會解鎖的上舍功能, 輕輕嘆口氣了。
倘若是當初剛剛得到系統奇遇的稚童,大約會選擇先在現實當中升入上舍, 解鎖了功能之後再下場科考。而對如今成長了太多的少年郎而言, 遺憾雖有,卻不會阻其步伐。范愚永遠對系統空間的出現報以無盡感激, 卻也永遠會以自我來選擇未來。
會試的諸項規矩, 同鄉試幾乎是一般無二, 唯獨試題方面多了項策論。此外便是時間不同了, 所謂春闈,自是在草長鶯飛的二三月天進行。學子風流, 自成春光之外另一道風景。
內舍當中結識的杜幸川、周浦深幾人也同樣選擇在今科下場一試,正好同范愚做個伴。
比起鄉試之時,范愚的身體虧空已然補上太多,而今只比尋常人稍稍弱上些許,倒是不必擔心撐不過簡陋號房裡頭接連數日耗盡心力的答題。
只是陪他經歷過鄉試三場的葉質安依舊完全不放心, 堅持繼續做他的陪考,打算在考場外頭守著,甚至早早便已經提筆寫好告示,又告知左右鄰舍,道是懸濟堂要停上一旬不看診。
到了臨考前日,早已做好萬全準備的陪考人,又仔細檢查了一遍考籃與衣物、飯食,確認沒有疏漏之後,才滿目溫柔地用輕吻喚醒了范愚。
該說不說,比起鄉試時候的兄長身份,已然在京師揚名的葉質安,此刻可要緊張得多了。
第137章
而大約也是因為這回的身份有些不同, 小神醫整顆心都撲在了范愚身上,待將將要出發時,葉質安方才想起來, 自家嫡親的兄長、早已經升入太學上舍的葉質堂,也是計劃的今科下場。
烏龍衝散了他原本有些溢出的緊張情緒,又恢復到了平日裡的淡定模樣,陪范愚一道早早出了門,往考場徐步走去。
較之安排在悶熱八月的鄉試, 會試放在生意盎然的春日裡頭, 於考生而言要舒服不少。卻也有不小的可能, 讓人遭上一陣突來的寒意侵襲。送考時天色尚且昏沉, 偶爾掠過的夜風便恰能叫人顫上幾下, 攏緊衣襟。
為了防止科舉舞弊的單衣要求,此時難免令應試學子在風裡打個寒噤。
又是連考三場, 單衣、冷食, 並狹小號房。
不得不說,科舉除卻篩選人的學識能力, 對於應試者的身體素質, 也從來有著不低的要求。
能走到會試這一步的學子, 對於應考流程皆已是輕車熟路, 倒是負責檢查的人員,明顯能看出來, 態度要比鄉試來得嚴肅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