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本就是本記著些閒情逸事的書卷,出現這一段話也不算稀奇,可范愚一瞧見這行,腦中便不由自主迴響起來葉質安方才的話,說是瞧了眼文章,趕巧就在這頁上,也不知是否正好看見了這段故事。
原本還想接著往下讀會兒書,卻沒想到才開了竅就碰上這樣的事,這下他只想起身逃開了。
放下書又疊好懷中的衣袍,范愚終於整理好了面上神情,開口告辭,卻沒發現坐在桌案後的人始終沒在苦讀,目光已然在他身上停了太久。
「阿愚近來得了空,要記得好生休息幾日。等到元宵,可別忘了先前的約。」
手搭上門沿的同時,他的身後傳來了葉質安明顯帶著笑意的聲音。
就是不知這好心情,是因為從范愚態度中瞧見了希望,還是從書中找見了個足夠含蓄的法子。
大約兩者皆有之。於是話裡帶上了淺淺的期待。
范愚則是到走出了書房才反應過來話中的約:「正好,還沒瞧過京都的燈會。等到了元宵,兄長可要陪我才好。」
這邀請還是他方才催來的答覆。主動提起來時還是興致勃勃,才隔了場小憩,回想起來時腳下的步子都錯亂了一下。
不管他是否想要逃避,時間不會為誰停滯,元宵節的步子日漸臨近,京城也逐日熱鬧起來。
正是范愚原先想要一觀的北方年節模樣。
有燈火耀目,有夜色中含笑提燈的人伸手相邀。
第131章
元宵已至, 堪堪入夜就已經是滿城燈火,人聲鼎沸。
入眼的無邊熱鬧當中,是多年不改清雋模樣的神醫, 提著來時路上買下的花燈,含笑向范愚伸出來手。
「阿愚,來。」
范愚於是緊了緊肩頭披著的大氅,向人迎上去。
才走到跟前,手中便被塞入了那盞花燈, 做的是兔子模樣, 瞧起來頗為乖巧。
「方才在路邊瞧見, 覺得同阿愚頗為相適, 便買來贈你, 不知阿愚可還喜歡。」
葉質安出口的是問句,聽語氣卻沒想得個答案, 還帶著些許戲謔的笑意。花燈自然是可愛的, 但只消范愚的視線往周遭掃上一圈,便能夠看見模樣相近的幾盞燈, 都是被些個稚嫩孩童提著, 拽著父母的手在街上嬉笑奔跑。
只不過他下一刻便看上了不遠處手中的糖葫蘆, 喜好同身邊的稚童沒幾分區別, 確實也不會反駁說聲不喜,攥著花燈的手反而還緊了緊。
葉質安向來是了解他的, 趁著范愚低頭去細細打量花燈的功夫,又往他空著的手中遞了串糖葫蘆。
這會兒看起來是真的不過總角之年了。
片刻之前雪還在下,整個京城都被染上了白,路上也積起來不少,葉質安目光柔和地注視著他的同時, 免不了還要說一句「小心著些路滑」,完全是把人當成個懵懂稚兒來照顧。
往常的相處中雖說也是時時被他照看著,卻也沒到這般處處留心的地步,回想起來前些天書房裡頭那一幕,已然開了竅的范愚難免有點覺得不太自在。
只是他年幼失怙,此時到了放眼望去皆是闔家團圓的環境之下,身邊能有個人這樣對待他的感覺,其實並不賴。
咬下一粒糖葫蘆,兩人終於邁開步子,朝著城南的燈會走去。
雖說沒有成片的梅林,但也有些零星的梅樹傲立於道旁,寒風雖凜,朵朵梅花全然不懼風霜的劈打,兀自綻出來最好的模樣。
於是葉質安本想要伸出去折枝的手猶豫了片刻,到底沒有辣手摧花,只嘆一句梅香撲鼻,討人喜歡。
他就在范愚身側,伸手的動作同這句話自然有被察覺到。
從這回見面,或者說是上回分別開始便隱隱提醒著范愚的直覺再一次觸動,既生出來些許對今日可能發生的事的隱隱期盼,也有些被他悄悄按在了心底的雀躍。
燈會就在跟前,元宵自然離不開些猜燈謎的活動。
人群最密的鋪子門口傳來陣陣的吆喝聲響:「眾位瞧好了,這盞琉璃燈是我懷興商行特意尋來,舉世僅此一盞,再不會有重複。今日便充作這燈宴的最高一檔彩頭,好教諸位玩得盡興。」
話音落下,琉璃燈便被那吆喝之人小心翼翼又高高舉起,來讓眾人看個仔細。
隔得遠了些,但也能看出來其精美絕倫。離得近的人群裡頭又傳出來幾聲驚呼:「這梅花實在做得精細。」
范愚於是聽見了身畔傳來的淺笑,似是勢在必得,方才還在嘆梅香撲鼻的葉質安對這燈起了興致,大步邁上了前去。
說是彩頭,琉璃燈的取得之法自然早已經被安排好,既有燈謎,也有些旁的問題,零零總總加起來有二十問,難度漸漲,商行還安排了數組,好避免重複,讓人占了前人的便宜去。
對琉璃燈感興趣又有自信的人頗多,葉質安上去時只排到了十數名的位置,范愚便也跟了上去,立在他身側等候。
前邊的人逐次鎩羽,直到輪見個戴著兜帽的姑娘,順順利利地答到了十五題,方才落敗。
帷帽沒能遮住她的沮喪,垂著頭走出隊伍的動作勾得葉質安輕笑,「是稚瑤,就差五題便要將燈贏了去,倒有些可惜。」
這話正好讓葉稚瑤聽見,這才發現了自家兄長也在場,若不是顧及場合,大抵會湊上來撒個嬌,好讓哥哥去贏下來燈盞。
沒這般做,但她也沒急著離開。同范愚打了個招呼,葉稚瑤便扶了扶帷帽,退到人群之外,候起來兄長答題。
輪到葉質安時又是一組新題,完全沒能把人難倒。他雖不考科舉,卻也是博覽群書,學識出眾。
直到小廝問出口的最後一題,才讓葉質安頓了頓。「不知公子可有心上人?」
回京之後被娘親替他定親的想法困擾許久,正好可以趁機讓小妹知曉,回去轉告一聲,再加上心上人就在身側,葉質安於是含笑點頭,只耳根處攀上了點不易察覺的淺紅。
得了答案的小廝頗為小心地將琉璃燈交至葉質安手中,一邊口中還在叮囑:「尋來這燈之後,老闆便想好了用途,特意用來做個彩頭,願贏了去的有情人以燈相贈,互通心意。」
葉稚瑤自然覺得驚訝,但又似乎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聯想起當初替娘親問兄長喜好時候得到的回答,再看看今日同兄長一道來燈會的范愚,清楚地知曉自家兄長沒有同任何閨秀有所接觸的葉稚瑤,覺得自己找見了答案。只是沒想到,她當初的胡言亂語會成真。
好在她對兄長的選擇毫無插手之意,又退開幾步,落在了兩人身後,看著退出人群的兄長將燈遞至范愚手中時,滿心只想著如何同自家娘親先透個氣,沒去打擾分毫。
而走在前邊,到了無人處的葉質安,終於帶著些忐忑開口:「梅香動人,卻不想折枝毀去美好。而今贏下這盞雕琢了梅花的琉璃燈,倒是可以一替,還可叫它長久盛開。只是不知阿愚可願,同我換上一盞?」
顯然是讀了那風物誌,卻又擔憂坦誠會可能將兩人的關係打入深淵,只借著梅來作個試探的告白。
只是加上兩人皆讀過那頁,和那小廝的最後一問,同直接表明心意也無甚區別。
范愚自然不會誤會,也不會回上一句梅須遜雪三分白,微垂下眉眼,將眼前人送自己的兔子花燈遞了出去,又接過來了琉璃燈。
回程的路依舊覆著層白雪,摻著些深深淺淺的腳印,不大平整,將兩人手中燈火的光折散開去,亮了一片。
寬大的衣袖遮掩之下,不知是誰的手指微動,終於觸到了一起,又輕輕捏住,生怕對方會逃離開去。
猶自喧鬧著的人聲傳進並無旁人的小巷當中,天上又飄起來鵝毛大雪,落在鴉黑的發上,換了燈後便沒有開口的兩人挨得緊密,像是才在一起,便已瞧見了彼此共白首時候的模樣。
第132章
說是終於陳明了心意, 起先的相處當中卻沒發生多少改變。
范愚照舊一頭扎在他的書海裡頭,徜徉得頗為自在,葉質安也仍在磨礪著醫術, 懸濟堂縮在小巷子裡的位置並不能遮去他名聲的漸響,只不過傳言當中除卻誇讚小神醫妙手回春之外,或多或少還摻了些覺著湯藥口味古怪的哀怨之情。
不過這傳言便是讓葉質安聽見了,大概也頂多叫他嗤笑一聲,再不會有旁的反應。
醫館雖揚名, 倒也不會時時刻刻都有病患上門。
空閒下來的時間, 原本會被葉質安拿來炮製藥材, 又或是研讀些古籍舊例, 而今則是少說有一半的功夫, 改作了粘在范愚身旁。
往日裡習慣的把脈動作,不知不覺間就變為了把玩范愚的手指。
被握著手的人起初還不大習慣, 下意識便想往回抽手, 只是元宵那日點頭應許之前,范愚大約怎麼也不會想到往日相處當中處處照顧自己的兄長, 在表明了心意之後會變得粘人起來, 更不大注意什麼形象, 變得會賣起可憐來。
「阿愚一年到頭攏共也得不了幾日的假, 竟還不願同兄長親近些許麼?」
原本還想接著往下讀會兒書,卻沒想到才開了竅就碰上這樣的事,這下他只想起身逃開了。
放下書又疊好懷中的衣袍,范愚終於整理好了面上神情,開口告辭,卻沒發現坐在桌案後的人始終沒在苦讀,目光已然在他身上停了太久。
「阿愚近來得了空,要記得好生休息幾日。等到元宵,可別忘了先前的約。」
手搭上門沿的同時,他的身後傳來了葉質安明顯帶著笑意的聲音。
就是不知這好心情,是因為從范愚態度中瞧見了希望,還是從書中找見了個足夠含蓄的法子。
大約兩者皆有之。於是話裡帶上了淺淺的期待。
范愚則是到走出了書房才反應過來話中的約:「正好,還沒瞧過京都的燈會。等到了元宵,兄長可要陪我才好。」
這邀請還是他方才催來的答覆。主動提起來時還是興致勃勃,才隔了場小憩,回想起來時腳下的步子都錯亂了一下。
不管他是否想要逃避,時間不會為誰停滯,元宵節的步子日漸臨近,京城也逐日熱鬧起來。
正是范愚原先想要一觀的北方年節模樣。
有燈火耀目,有夜色中含笑提燈的人伸手相邀。
第131章
元宵已至, 堪堪入夜就已經是滿城燈火,人聲鼎沸。
入眼的無邊熱鬧當中,是多年不改清雋模樣的神醫, 提著來時路上買下的花燈,含笑向范愚伸出來手。
「阿愚,來。」
范愚於是緊了緊肩頭披著的大氅,向人迎上去。
才走到跟前,手中便被塞入了那盞花燈, 做的是兔子模樣, 瞧起來頗為乖巧。
「方才在路邊瞧見, 覺得同阿愚頗為相適, 便買來贈你, 不知阿愚可還喜歡。」
葉質安出口的是問句,聽語氣卻沒想得個答案, 還帶著些許戲謔的笑意。花燈自然是可愛的, 但只消范愚的視線往周遭掃上一圈,便能夠看見模樣相近的幾盞燈, 都是被些個稚嫩孩童提著, 拽著父母的手在街上嬉笑奔跑。
只不過他下一刻便看上了不遠處手中的糖葫蘆, 喜好同身邊的稚童沒幾分區別, 確實也不會反駁說聲不喜,攥著花燈的手反而還緊了緊。
葉質安向來是了解他的, 趁著范愚低頭去細細打量花燈的功夫,又往他空著的手中遞了串糖葫蘆。
這會兒看起來是真的不過總角之年了。
片刻之前雪還在下,整個京城都被染上了白,路上也積起來不少,葉質安目光柔和地注視著他的同時, 免不了還要說一句「小心著些路滑」,完全是把人當成個懵懂稚兒來照顧。
往常的相處中雖說也是時時被他照看著,卻也沒到這般處處留心的地步,回想起來前些天書房裡頭那一幕,已然開了竅的范愚難免有點覺得不太自在。
只是他年幼失怙,此時到了放眼望去皆是闔家團圓的環境之下,身邊能有個人這樣對待他的感覺,其實並不賴。
咬下一粒糖葫蘆,兩人終於邁開步子,朝著城南的燈會走去。
雖說沒有成片的梅林,但也有些零星的梅樹傲立於道旁,寒風雖凜,朵朵梅花全然不懼風霜的劈打,兀自綻出來最好的模樣。
於是葉質安本想要伸出去折枝的手猶豫了片刻,到底沒有辣手摧花,只嘆一句梅香撲鼻,討人喜歡。
他就在范愚身側,伸手的動作同這句話自然有被察覺到。
從這回見面,或者說是上回分別開始便隱隱提醒著范愚的直覺再一次觸動,既生出來些許對今日可能發生的事的隱隱期盼,也有些被他悄悄按在了心底的雀躍。
燈會就在跟前,元宵自然離不開些猜燈謎的活動。
人群最密的鋪子門口傳來陣陣的吆喝聲響:「眾位瞧好了,這盞琉璃燈是我懷興商行特意尋來,舉世僅此一盞,再不會有重複。今日便充作這燈宴的最高一檔彩頭,好教諸位玩得盡興。」
話音落下,琉璃燈便被那吆喝之人小心翼翼又高高舉起,來讓眾人看個仔細。
隔得遠了些,但也能看出來其精美絕倫。離得近的人群裡頭又傳出來幾聲驚呼:「這梅花實在做得精細。」
范愚於是聽見了身畔傳來的淺笑,似是勢在必得,方才還在嘆梅香撲鼻的葉質安對這燈起了興致,大步邁上了前去。
說是彩頭,琉璃燈的取得之法自然早已經被安排好,既有燈謎,也有些旁的問題,零零總總加起來有二十問,難度漸漲,商行還安排了數組,好避免重複,讓人占了前人的便宜去。
對琉璃燈感興趣又有自信的人頗多,葉質安上去時只排到了十數名的位置,范愚便也跟了上去,立在他身側等候。
前邊的人逐次鎩羽,直到輪見個戴著兜帽的姑娘,順順利利地答到了十五題,方才落敗。
帷帽沒能遮住她的沮喪,垂著頭走出隊伍的動作勾得葉質安輕笑,「是稚瑤,就差五題便要將燈贏了去,倒有些可惜。」
這話正好讓葉稚瑤聽見,這才發現了自家兄長也在場,若不是顧及場合,大抵會湊上來撒個嬌,好讓哥哥去贏下來燈盞。
沒這般做,但她也沒急著離開。同范愚打了個招呼,葉稚瑤便扶了扶帷帽,退到人群之外,候起來兄長答題。
輪到葉質安時又是一組新題,完全沒能把人難倒。他雖不考科舉,卻也是博覽群書,學識出眾。
直到小廝問出口的最後一題,才讓葉質安頓了頓。「不知公子可有心上人?」
回京之後被娘親替他定親的想法困擾許久,正好可以趁機讓小妹知曉,回去轉告一聲,再加上心上人就在身側,葉質安於是含笑點頭,只耳根處攀上了點不易察覺的淺紅。
得了答案的小廝頗為小心地將琉璃燈交至葉質安手中,一邊口中還在叮囑:「尋來這燈之後,老闆便想好了用途,特意用來做個彩頭,願贏了去的有情人以燈相贈,互通心意。」
葉稚瑤自然覺得驚訝,但又似乎已經有了心理準備。聯想起當初替娘親問兄長喜好時候得到的回答,再看看今日同兄長一道來燈會的范愚,清楚地知曉自家兄長沒有同任何閨秀有所接觸的葉稚瑤,覺得自己找見了答案。只是沒想到,她當初的胡言亂語會成真。
好在她對兄長的選擇毫無插手之意,又退開幾步,落在了兩人身後,看著退出人群的兄長將燈遞至范愚手中時,滿心只想著如何同自家娘親先透個氣,沒去打擾分毫。
而走在前邊,到了無人處的葉質安,終於帶著些忐忑開口:「梅香動人,卻不想折枝毀去美好。而今贏下這盞雕琢了梅花的琉璃燈,倒是可以一替,還可叫它長久盛開。只是不知阿愚可願,同我換上一盞?」
顯然是讀了那風物誌,卻又擔憂坦誠會可能將兩人的關係打入深淵,只借著梅來作個試探的告白。
只是加上兩人皆讀過那頁,和那小廝的最後一問,同直接表明心意也無甚區別。
范愚自然不會誤會,也不會回上一句梅須遜雪三分白,微垂下眉眼,將眼前人送自己的兔子花燈遞了出去,又接過來了琉璃燈。
回程的路依舊覆著層白雪,摻著些深深淺淺的腳印,不大平整,將兩人手中燈火的光折散開去,亮了一片。
寬大的衣袖遮掩之下,不知是誰的手指微動,終於觸到了一起,又輕輕捏住,生怕對方會逃離開去。
猶自喧鬧著的人聲傳進並無旁人的小巷當中,天上又飄起來鵝毛大雪,落在鴉黑的發上,換了燈後便沒有開口的兩人挨得緊密,像是才在一起,便已瞧見了彼此共白首時候的模樣。
第132章
說是終於陳明了心意, 起先的相處當中卻沒發生多少改變。
范愚照舊一頭扎在他的書海裡頭,徜徉得頗為自在,葉質安也仍在磨礪著醫術, 懸濟堂縮在小巷子裡的位置並不能遮去他名聲的漸響,只不過傳言當中除卻誇讚小神醫妙手回春之外,或多或少還摻了些覺著湯藥口味古怪的哀怨之情。
不過這傳言便是讓葉質安聽見了,大概也頂多叫他嗤笑一聲,再不會有旁的反應。
醫館雖揚名, 倒也不會時時刻刻都有病患上門。
空閒下來的時間, 原本會被葉質安拿來炮製藥材, 又或是研讀些古籍舊例, 而今則是少說有一半的功夫, 改作了粘在范愚身旁。
往日裡習慣的把脈動作,不知不覺間就變為了把玩范愚的手指。
被握著手的人起初還不大習慣, 下意識便想往回抽手, 只是元宵那日點頭應許之前,范愚大約怎麼也不會想到往日相處當中處處照顧自己的兄長, 在表明了心意之後會變得粘人起來, 更不大注意什麼形象, 變得會賣起可憐來。
「阿愚一年到頭攏共也得不了幾日的假, 竟還不願同兄長親近些許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