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頁
她正出神,忽聽瓦片輕響——阿豐蹲在屋脊上比手勢:那裡有一家蒸糕店。
考前一天,曾芸芸就起身去買蒸糕。
粉絲調製的米糕在籠屜里晶瑩剔透,每塊都印著「蟾宮折桂」的花紋。不得不承認,蒸糕的掌柜很有生意頭腦。
曾芸芸她小心包上油紙,又用粉絲線纏好——這樣既能防潮,緊急時還能當繩用。
她將考籃遞給肖平:「午時那場最易犯困,薄荷腦含在舌下......」
話未說完,就被擁入溫暖的懷抱。肖平的下巴抵在她發間:「等我回來。」
貢院門前火龍蜿蜒,數千考生在晨霧中排隊。
曾芸芸站在指定區域,看肖平青色的身影漸漸沒入龍門。
日頭漸高,貢院外的茶攤坐滿了等候的考生家人。個別考生已經離場。當然,這些人明顯是烤糊了。當然,也有個別人自認為自己考得不錯。
曾芸芸戴著斗篷,忽聽鄰桌議論:「聽說今年的首題竟是《禹疏九河》,多少人都押錯了......」
曾芸芸正思索著,貢院內突然傳來喧譁。幾個差役抬著暈厥的考生匆匆而出,那人面色發青,手裡還攥著半塊霉變的餅餌。
「造孽啊。」茶博士搖頭,「聽說號舍漏雨,好些考卷都污了......」
曾芸芸也沒心思想試題的事,只是一陣擔心。
三更梆子響過,曾芸芸仍在客棧門口徘徊。終於,燈籠的光影里出現熟悉的身影——肖平的袍子下擺全濕了,但眼睛亮得驚人。
他笑道:「芸芸,我破題用了《周禮考工記》的『水地相宜』!多虧你教得好啊!」
夜深人靜時,曾芸芸幫肖平烘烤受潮的衣物。火盆邊攤開的稿紙上,墨跡有些暈染,但《禹疏九河》的論述依然力透紙背。
九月底的一個黎明,鑑湖新村所有人都起了個大早。
幾個孩子在大人的帶領下將曬穀場掃得一塵不染,連水車齒輪都擦得鋥亮。
曾芸芸換上新裁的「稻香綾」褙子,發間只簪了支白玉筆——這是肖平院試得賞後親手雕的。
「東家!府衙來人了!」阿豐的喊聲驚飛了稻茬間的麻雀。
曾芸芸小跑著迎出去,卻見府衙的人拱手行禮後,道:「府尊請肖老爺即刻進城......」
曾芸芸剛想問情況,聽到「肖老爺」三個字,不由笑了。
眾人話未說完,道路盡頭突然煙塵大作。朱翊錦的儀仗飛馳而來。朱翊錦並沒有來,但派來了王府的長史。
這個長史的錦袍上還沾著露水:「肖平何在?快接喜報!」
他身後轉出個紅衣差役,銅鑼敲得震天響:「捷報——吉水縣肖平老爺高中江西省鄉試第一名解元!」
曬穀場瞬間沸騰。
帥嘉謨老淚縱橫,顫抖著點燃了長長的鞭炮。
阿豐把早就備好的彩紙拋向空中,粉絲做的流蘇在陽光下如金雨紛飛。
暮色四合時,慶功宴已擺滿曬穀場。從府衙又趕回來的肖平被灌得兩頰飛紅,卻仍不忘將知府獎勵的銀子和文房四寶交給曾芸芸。
月光下,兩人相視一笑。
夜深人靜,曾芸芸幫醉酒的肖平取下儒巾。他忽然握住她的手腕,將報喜人送來的金花貼在曾芸芸手腕的平安繩上:「芸芸,等來年春闈......」
窗外,新收的稻穀在月光下泛著溫柔的金色。水車聲里,又一年秋天要過去了。
轔轔車輪聲中,冬去春來,官道兩側的積雪開始消融,露出底下嫩綠的草芽。
曾芸芸和肖平乘坐的馬車轉過山坳時,驚起了只早歸的雲雀,翅膀掠過的地方,落下幾粒去年的稻穀。
正月十八的運河碼頭,漕船桅杆如林。
登船時,曾芸芸特意選了靠右舷的艙房。透過雕花窗欞,能看見運河上來往的漕船吃水線——有幾艘明明載著「糧」字旗,船身卻輕得反常。
她微微嘆息,這大明,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因為有朱翊錦的關照,京城之中備考的日子並不難。唯一煩躁的,就是愛麗娜經常來串門。她和朱翊錦的婚期已定 ,但並不避諱什麼,還是整天和朱翊錦混在一起。
愛麗娜已經徵得了父母甚至國王的同意,以後將長居大明。最重要的是,她的身份將多一個,就是洛王的側妃。
不知不覺,京城的槐樹抽出新芽,並且漸漸茁大,不知不覺,會試完成了考試、放榜。雖然掀起了波瀾,但曾芸芸始終鎮定。
這天肖平翻來覆去,睡得並不算很好。凌晨起來,精神不太好,只能喝了參湯提神。
曾芸芸知道這個年輕的會試會元,此刻的心情,有緊張,也有激動
天色微明,宮闕顯得愈發莊嚴。
肖平與眾多貢士魚貫而入。
無論見到哪個貢士,大家都對他拱手行禮。
很多人私下裡道:「這個如此年輕的少年,就是會元。此前,他已經是解元。若是殿試再奪魁,就是連中三元!」
「十六歲連中三元,史所未有!」
「但聽說他是憑真才實學考至今天的!」
「想考中狀元,還是很難的,最低我不答應!」
肖平感受著眾人的目光,越過了把守城門的金吾衛,在鴻臚寺官員的高聲指引下,站在了隊列最前面。
年輕的皇帝下巴已經微微冒出了鬍鬚,他笑著問身後的首輔張居正:「這就是曾姑娘的狀元郎?」
張居正不敢應聲。殿試還沒進行,怎麼就是狀元郎了?
皇帝卻毫不做作:「曾姑娘有大功於社稷,朕自然要成就一番佳話。而且這肖平也是有本事的,未來也會為朕所用!」
三日後。
太和殿前的銅鶴在晨光中展翅欲飛。
曾芸芸身著自己的五品官袍,站在宮中官員的隊列里,格外引人矚目。
隔著丹陛下的御道,她看見肖平挺拔的身影在。
「宣——新科進士覲見!」
鴻臚寺官員的唱名聲穿透雲霄。三百名進士整齊地踏上漢白玉台階,腳步聲在殿前廣場上迴蕩。
當晚退朝後,肖平胸前的白鷺補子已經換成了一隻活靈活現的獬豸——那是六科給事中的官服紋樣。
肖平笑道:「娘子,以後你我同在戶部為官,還望多多關照!」
曾芸芸點點頭,忽然道:「新村的稻子該抽穗了。」
夜風拂過,帶來御河兩岸盛放的芍藥香氣。在更遠的地方,第一聲夏蟬已經悄悄甦醒,等待著破土而出的時刻。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考前一天,曾芸芸就起身去買蒸糕。
粉絲調製的米糕在籠屜里晶瑩剔透,每塊都印著「蟾宮折桂」的花紋。不得不承認,蒸糕的掌柜很有生意頭腦。
曾芸芸她小心包上油紙,又用粉絲線纏好——這樣既能防潮,緊急時還能當繩用。
她將考籃遞給肖平:「午時那場最易犯困,薄荷腦含在舌下......」
話未說完,就被擁入溫暖的懷抱。肖平的下巴抵在她發間:「等我回來。」
貢院門前火龍蜿蜒,數千考生在晨霧中排隊。
曾芸芸站在指定區域,看肖平青色的身影漸漸沒入龍門。
日頭漸高,貢院外的茶攤坐滿了等候的考生家人。個別考生已經離場。當然,這些人明顯是烤糊了。當然,也有個別人自認為自己考得不錯。
曾芸芸戴著斗篷,忽聽鄰桌議論:「聽說今年的首題竟是《禹疏九河》,多少人都押錯了......」
曾芸芸正思索著,貢院內突然傳來喧譁。幾個差役抬著暈厥的考生匆匆而出,那人面色發青,手裡還攥著半塊霉變的餅餌。
「造孽啊。」茶博士搖頭,「聽說號舍漏雨,好些考卷都污了......」
曾芸芸也沒心思想試題的事,只是一陣擔心。
三更梆子響過,曾芸芸仍在客棧門口徘徊。終於,燈籠的光影里出現熟悉的身影——肖平的袍子下擺全濕了,但眼睛亮得驚人。
他笑道:「芸芸,我破題用了《周禮考工記》的『水地相宜』!多虧你教得好啊!」
夜深人靜時,曾芸芸幫肖平烘烤受潮的衣物。火盆邊攤開的稿紙上,墨跡有些暈染,但《禹疏九河》的論述依然力透紙背。
九月底的一個黎明,鑑湖新村所有人都起了個大早。
幾個孩子在大人的帶領下將曬穀場掃得一塵不染,連水車齒輪都擦得鋥亮。
曾芸芸換上新裁的「稻香綾」褙子,發間只簪了支白玉筆——這是肖平院試得賞後親手雕的。
「東家!府衙來人了!」阿豐的喊聲驚飛了稻茬間的麻雀。
曾芸芸小跑著迎出去,卻見府衙的人拱手行禮後,道:「府尊請肖老爺即刻進城......」
曾芸芸剛想問情況,聽到「肖老爺」三個字,不由笑了。
眾人話未說完,道路盡頭突然煙塵大作。朱翊錦的儀仗飛馳而來。朱翊錦並沒有來,但派來了王府的長史。
這個長史的錦袍上還沾著露水:「肖平何在?快接喜報!」
他身後轉出個紅衣差役,銅鑼敲得震天響:「捷報——吉水縣肖平老爺高中江西省鄉試第一名解元!」
曬穀場瞬間沸騰。
帥嘉謨老淚縱橫,顫抖著點燃了長長的鞭炮。
阿豐把早就備好的彩紙拋向空中,粉絲做的流蘇在陽光下如金雨紛飛。
暮色四合時,慶功宴已擺滿曬穀場。從府衙又趕回來的肖平被灌得兩頰飛紅,卻仍不忘將知府獎勵的銀子和文房四寶交給曾芸芸。
月光下,兩人相視一笑。
夜深人靜,曾芸芸幫醉酒的肖平取下儒巾。他忽然握住她的手腕,將報喜人送來的金花貼在曾芸芸手腕的平安繩上:「芸芸,等來年春闈......」
窗外,新收的稻穀在月光下泛著溫柔的金色。水車聲里,又一年秋天要過去了。
轔轔車輪聲中,冬去春來,官道兩側的積雪開始消融,露出底下嫩綠的草芽。
曾芸芸和肖平乘坐的馬車轉過山坳時,驚起了只早歸的雲雀,翅膀掠過的地方,落下幾粒去年的稻穀。
正月十八的運河碼頭,漕船桅杆如林。
登船時,曾芸芸特意選了靠右舷的艙房。透過雕花窗欞,能看見運河上來往的漕船吃水線——有幾艘明明載著「糧」字旗,船身卻輕得反常。
她微微嘆息,這大明,需要做的事情還很多。
因為有朱翊錦的關照,京城之中備考的日子並不難。唯一煩躁的,就是愛麗娜經常來串門。她和朱翊錦的婚期已定 ,但並不避諱什麼,還是整天和朱翊錦混在一起。
愛麗娜已經徵得了父母甚至國王的同意,以後將長居大明。最重要的是,她的身份將多一個,就是洛王的側妃。
不知不覺,京城的槐樹抽出新芽,並且漸漸茁大,不知不覺,會試完成了考試、放榜。雖然掀起了波瀾,但曾芸芸始終鎮定。
這天肖平翻來覆去,睡得並不算很好。凌晨起來,精神不太好,只能喝了參湯提神。
曾芸芸知道這個年輕的會試會元,此刻的心情,有緊張,也有激動
天色微明,宮闕顯得愈發莊嚴。
肖平與眾多貢士魚貫而入。
無論見到哪個貢士,大家都對他拱手行禮。
很多人私下裡道:「這個如此年輕的少年,就是會元。此前,他已經是解元。若是殿試再奪魁,就是連中三元!」
「十六歲連中三元,史所未有!」
「但聽說他是憑真才實學考至今天的!」
「想考中狀元,還是很難的,最低我不答應!」
肖平感受著眾人的目光,越過了把守城門的金吾衛,在鴻臚寺官員的高聲指引下,站在了隊列最前面。
年輕的皇帝下巴已經微微冒出了鬍鬚,他笑著問身後的首輔張居正:「這就是曾姑娘的狀元郎?」
張居正不敢應聲。殿試還沒進行,怎麼就是狀元郎了?
皇帝卻毫不做作:「曾姑娘有大功於社稷,朕自然要成就一番佳話。而且這肖平也是有本事的,未來也會為朕所用!」
三日後。
太和殿前的銅鶴在晨光中展翅欲飛。
曾芸芸身著自己的五品官袍,站在宮中官員的隊列里,格外引人矚目。
隔著丹陛下的御道,她看見肖平挺拔的身影在。
「宣——新科進士覲見!」
鴻臚寺官員的唱名聲穿透雲霄。三百名進士整齊地踏上漢白玉台階,腳步聲在殿前廣場上迴蕩。
當晚退朝後,肖平胸前的白鷺補子已經換成了一隻活靈活現的獬豸——那是六科給事中的官服紋樣。
肖平笑道:「娘子,以後你我同在戶部為官,還望多多關照!」
曾芸芸點點頭,忽然道:「新村的稻子該抽穗了。」
夜風拂過,帶來御河兩岸盛放的芍藥香氣。在更遠的地方,第一聲夏蟬已經悄悄甦醒,等待著破土而出的時刻。
小貼士:找看好看得小說,就來呀~<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