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頁
王本財剛要招呼大家捕獲來人,一支羽箭擦著他的耳際飛過,釘入身後木柱。
人群瞬間大亂,二十個竹筒同時炸開,卻不是井水而是刺鼻的紫霧。來人並未驚慌,而是冷笑著撕開夜行服——纏繞腰間的引火線正滋滋燃燒。
「火藥!」王本財剛喊出來,就是一聲爆炸。
碎石瓦礫中,當王本財醒來,早已不見了肖山。
他原本以為肖山與這個案子關係不大,沒想到來人卻棄他們錦衣衛於不顧,反而獨獨擄走了肖山。
肖山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一個狹小的祠堂中。祠堂供奉著無字的靈位。在祠堂中間的檀木桌子上擺著一本泛黃的婚書,上面寫著「寧王世子」四個燙金大字。
在肖山醒來後,祠堂進來了一個年輕人,他就是寧王世字的後人。
年輕人並沒有避諱自己的容貌,他臉色蒼白,向肖山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十二歲那年的上元夜,他的母親在井邊哭泣,說家中已經沒有糧食,活不下去了。
至於他的父親在哪裡,母親一直搖頭。他自出生起,就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後來,他在自家小院後面的小祠堂里發現了這本婚書,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家是朝廷的欽犯。
「為什麼現在才告訴我?」當年他雙目赤紅,婚書在他手中簌簌作響。
「告訴你又能如何?你能報仇嗎?」,母親慘然一笑。
再後來,有人找上門來,這些人就是寧王餘部,準確地說是寧王餘部的後人。他們說,寧王侍衛中有一個姓肖的,當年頗得寧王信任。寧王似乎留下了一個寶藏,只有肖姓侍衛知曉。只要找到了寶藏,就有報仇的機會。
講到這裡,肖山嘆了口氣,聰慧的曾芸芸已經知道了其中的關鍵。
肖山講到這裡,說:「我被那些人悄悄押回了文峰村,在村中找到了一些書冊,上面寫著一些內容,如『嘉靖三十五年,寧王餘黨藏兵於此』、『劇毒之物,井中投毒可滅一城人口』等等。」
王本財看到肖山已經疲憊,接口講述。
在肖家族譜某一頁,記載著一個陌生的名字,生母是蘇州織造局的繡娘。那頁被人粗暴地撕去一半,殘留的邊角畫著半隻蝴蝶。
那個人就是肖山的父親,肖平的爺爺,他才是知曉寶藏秘密的關鍵。
甚至,對方還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詫的話:「……此子乃吾血脈,托肖家撫養。若事敗,井中秘道可通……」
可在文峰村,並沒有井中秘道。後來才知道,這是有人故布疑陣。
挾持肖山的人並沒有無功而返,他們在文峰村找到了一種毒藥,毒性極強,一點點粉末就能斃掉試藥者三人。
寧王的後人打算以此毒死皇帝,為寧王報仇。至於重新奪回權勢,他並不想,因為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想要毒死皇帝,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收買太監,但操作起來卻不容易。
對方一方面在京城招攬人手,打算在宮裡出手,一方面押解著肖山,去蘇州尋找他父親的蹤跡。
哪怕對方不明說,很多事也被肖山漸漸熟知,比如那半塊碎玉,與他家中的半塊,能拼成完整的寧王令。
如此漂泊轉徙,最後才被朝廷所救。
好在肖山雖然被賊人所擄,但並沒有危害其他人,所以並無罪過。至於寧王后人,則是在最後關頭,被賊人害死。
那些人哪裡是想幫寧王,只是希望獲得財寶,甚至期望天下大亂以攫取利益罷了。
一個月後,晨光熹微,文峰村籠罩在秋日的薄霧中。
曾芸芸推開書房窗戶,帶著草木清香的微風拂過案頭堆積如山的書籍。
曾芸芸指著錯題簿,有些嚴肅:「平哥哥,『民為貴』這類題你總習慣引孟子,其實《尚書》里『民惟邦本』更貼切……」
看到肖平記了下來,她指尖輕點墨跡未乾的課程表,又道:「從今日起,我們按這個章程來。」她將宣紙鋪在《四書章句集注》上,「卯時誦經,辰時習字,巳時作文……」
肖平放下《春秋》,目光掃過紙上密密麻麻的時辰安排。
曾芸芸的簪花小楷將每日十二個時辰劃分得精細如織,連用膳休憩的片刻都標註著該溫習的篇章。最令他驚訝的是子時末還寫著「夜觀星象」三個字。
「芸芸,這觀星是要做什麼?……」
「《周髀算經》有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曾芸芸從書堆里抽出一本手抄冊子,「院試雖不考曆法,但去年江西學政出的《璇璣玉衡賦》,難倒多少只讀死書的秀才?」
肖平接過冊子,只見上面繪著二十八宿圖樣,旁邊批註著各星官對應的《詩經》典故。他心頭一熱——這是曾芸芸熬了多少個夜晚為他整理的?
窗外傳來阿豐的腳步聲。他抱著個樟木箱子進來,額上還帶著汗珠:「公子,你要的《永樂大典》散頁,我從府城舊書肆淘來了。」
隨後,阿豐叉著腰,氣喘吁吁道:「南昌城傳出消息:學政大人突發眼疾,院試延期半月。」
曾芸芸思索片刻,道:「那我們要立即調整備考計劃,新增了眼科典籍的學習。」說著,她又添了一本書名。
肖平有些疑惑:「《銀海精微》也要讀?」
曾芸芸聞言抬頭:「學政若真是眼疾,策論題目或與養生相關;若是有人故意讓他患疾,你
也能開出清肝明目的方子,無論如何都有備無患。」
說到這裡,她微微一笑:「平哥哥,反正你過目不忘,這些事情都是小意思。」
肖山坐在院中,小小的院子已經收拾得十分齊整。之所以來這裡,而不是留在府城,只是因為村子的環境適合備考。
他面帶著微笑看著這一幕。在他身邊,坐著妻子程念。
肖山回來後,程家自然沒有阻撓她回來的道理。而且,肖家的兒媳上了金殿,早已傳遍了吉安府,程家巴結肖家還來不及。
此時,肖山的傷已經好得七七八八。程念幫他換著藥,說:「多虧了芸兒了。有她在,是平兒的福氣!」
肖山點點頭:「嗯,有芸兒在,是我們全家的福氣!」
第141章
三元及第(大結局)成就一番佳話……
匆匆又是一年,八月初一的晨露還未散去,曾芸芸已站在曬穀場上清點考籃。青布包裹里整整齊齊碼著:兩方歙硯、十支湖筆、半刀澄心堂紙,最底下壓著用粉絲線裝訂的《時務策要》。
去年院試再次奪魁,考中小三元的肖平從書房探出頭,眼下掛著淡淡的青影。
曾芸芸囑咐:「薄荷腦要裝在犀角盒裡。去年院試,隔壁號舍的考生就因暑熱暈厥了。」
已經完全康復的肖山和程念點頭,將備好的藥包又檢查一遍。艾絨、藿香、仁丹......每樣都用油紙包好,外面纏著粉絲線做的記號繩。
她指尖撫過繩結處的小珠子,臉上蕩漾著滿足的笑容——這是芸兒想出來的主意,不同顏色代表不同藥材。
「東家!」阿豐扛著捆新竹跑來,「按您說的,毛竹要選節長的,劈出來的考籃透氣。」
在阿豐身後,跟著大伯和二伯全家人。他們都是來相送。
肖平考中小三元後,他們兩家迅速以肖平一家馬首是瞻。他們可不笨,小三元的秀才,考個舉人不是大問題。
舉人是什麼?舉人是老爺,是可以直接做官的!
更何況,肖家還有個被皇帝看重的兒媳。聽說,肖家的粉絲已經銷往南陽了!
如今,大伯、二伯家都在曾芸芸掌管的「芸記」下面討生活。
阿豐放下竹子,從懷裡掏出個布包:「林叔讓帶的,說是貢院老差役傳下來的法子。」
展開粗布,裡面竟是幾十個蠶繭大小的紗囊。曾芸芸會意,立刻喚來女工們趕製防蚊香囊。粉絲作坊飄出的艾草香,與曬穀場上翻曬的《五經大全》墨香混在一處,驚飛了檐下偷食的麻雀。
午時到了府城,朱翊錦著了件素色直裰,腰間依然懸著御賜的金魚袋,道:「本王在南昌請了兩位致仕的翰林,到時候專程來給肖兄講講鄉試門道。」
幾日後到了南昌,省城的喧囂撲面而來。
曾芸芸緊跟著肖平的青驄馬,在「狀元及第」的燈籠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預定的客棧。他們沒有選擇自家的產業居住,而是選擇了這處更近的客棧。
掌柜殷勤引他們到後院:「按王爺的吩咐,三間上房都臨著水池,最是涼快。」
掌柜隨即解釋:「這客棧是皇家產業,乃是洛王在經管。目前的掌柜,是愛麗娜郡主。」
曾芸芸知道愛麗娜為何要做掌柜,純粹是看她做生意有意思。
只是一年來,愛麗娜與朱翊錦雖然親近,但成婚很難定下來。好事多磨,但一個側妃是可以確定的。
安頓好後,曾芸芸發現窗下就是貢院的後牆。月光中,隱約可見巡邏兵丁的火把如游龍般移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
人群瞬間大亂,二十個竹筒同時炸開,卻不是井水而是刺鼻的紫霧。來人並未驚慌,而是冷笑著撕開夜行服——纏繞腰間的引火線正滋滋燃燒。
「火藥!」王本財剛喊出來,就是一聲爆炸。
碎石瓦礫中,當王本財醒來,早已不見了肖山。
他原本以為肖山與這個案子關係不大,沒想到來人卻棄他們錦衣衛於不顧,反而獨獨擄走了肖山。
肖山醒來後,發現自己已經置身於一個狹小的祠堂中。祠堂供奉著無字的靈位。在祠堂中間的檀木桌子上擺著一本泛黃的婚書,上面寫著「寧王世子」四個燙金大字。
在肖山醒來後,祠堂進來了一個年輕人,他就是寧王世字的後人。
年輕人並沒有避諱自己的容貌,他臉色蒼白,向肖山講述了自己的經歷。
十二歲那年的上元夜,他的母親在井邊哭泣,說家中已經沒有糧食,活不下去了。
至於他的父親在哪裡,母親一直搖頭。他自出生起,就不知道自己的父親是誰。
後來,他在自家小院後面的小祠堂里發現了這本婚書,才知道了自己的身世,知道自己家是朝廷的欽犯。
「為什麼現在才告訴我?」當年他雙目赤紅,婚書在他手中簌簌作響。
「告訴你又能如何?你能報仇嗎?」,母親慘然一笑。
再後來,有人找上門來,這些人就是寧王餘部,準確地說是寧王餘部的後人。他們說,寧王侍衛中有一個姓肖的,當年頗得寧王信任。寧王似乎留下了一個寶藏,只有肖姓侍衛知曉。只要找到了寶藏,就有報仇的機會。
講到這裡,肖山嘆了口氣,聰慧的曾芸芸已經知道了其中的關鍵。
肖山講到這裡,說:「我被那些人悄悄押回了文峰村,在村中找到了一些書冊,上面寫著一些內容,如『嘉靖三十五年,寧王餘黨藏兵於此』、『劇毒之物,井中投毒可滅一城人口』等等。」
王本財看到肖山已經疲憊,接口講述。
在肖家族譜某一頁,記載著一個陌生的名字,生母是蘇州織造局的繡娘。那頁被人粗暴地撕去一半,殘留的邊角畫著半隻蝴蝶。
那個人就是肖山的父親,肖平的爺爺,他才是知曉寶藏秘密的關鍵。
甚至,對方還發現了一些令人驚詫的話:「……此子乃吾血脈,托肖家撫養。若事敗,井中秘道可通……」
可在文峰村,並沒有井中秘道。後來才知道,這是有人故布疑陣。
挾持肖山的人並沒有無功而返,他們在文峰村找到了一種毒藥,毒性極強,一點點粉末就能斃掉試藥者三人。
寧王的後人打算以此毒死皇帝,為寧王報仇。至於重新奪回權勢,他並不想,因為知道這是不可能的。
想要毒死皇帝,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收買太監,但操作起來卻不容易。
對方一方面在京城招攬人手,打算在宮裡出手,一方面押解著肖山,去蘇州尋找他父親的蹤跡。
哪怕對方不明說,很多事也被肖山漸漸熟知,比如那半塊碎玉,與他家中的半塊,能拼成完整的寧王令。
如此漂泊轉徙,最後才被朝廷所救。
好在肖山雖然被賊人所擄,但並沒有危害其他人,所以並無罪過。至於寧王后人,則是在最後關頭,被賊人害死。
那些人哪裡是想幫寧王,只是希望獲得財寶,甚至期望天下大亂以攫取利益罷了。
一個月後,晨光熹微,文峰村籠罩在秋日的薄霧中。
曾芸芸推開書房窗戶,帶著草木清香的微風拂過案頭堆積如山的書籍。
曾芸芸指著錯題簿,有些嚴肅:「平哥哥,『民為貴』這類題你總習慣引孟子,其實《尚書》里『民惟邦本』更貼切……」
看到肖平記了下來,她指尖輕點墨跡未乾的課程表,又道:「從今日起,我們按這個章程來。」她將宣紙鋪在《四書章句集注》上,「卯時誦經,辰時習字,巳時作文……」
肖平放下《春秋》,目光掃過紙上密密麻麻的時辰安排。
曾芸芸的簪花小楷將每日十二個時辰劃分得精細如織,連用膳休憩的片刻都標註著該溫習的篇章。最令他驚訝的是子時末還寫著「夜觀星象」三個字。
「芸芸,這觀星是要做什麼?……」
「《周髀算經》有云:『觀乎天文,以察時變』。」曾芸芸從書堆里抽出一本手抄冊子,「院試雖不考曆法,但去年江西學政出的《璇璣玉衡賦》,難倒多少只讀死書的秀才?」
肖平接過冊子,只見上面繪著二十八宿圖樣,旁邊批註著各星官對應的《詩經》典故。他心頭一熱——這是曾芸芸熬了多少個夜晚為他整理的?
窗外傳來阿豐的腳步聲。他抱著個樟木箱子進來,額上還帶著汗珠:「公子,你要的《永樂大典》散頁,我從府城舊書肆淘來了。」
隨後,阿豐叉著腰,氣喘吁吁道:「南昌城傳出消息:學政大人突發眼疾,院試延期半月。」
曾芸芸思索片刻,道:「那我們要立即調整備考計劃,新增了眼科典籍的學習。」說著,她又添了一本書名。
肖平有些疑惑:「《銀海精微》也要讀?」
曾芸芸聞言抬頭:「學政若真是眼疾,策論題目或與養生相關;若是有人故意讓他患疾,你
也能開出清肝明目的方子,無論如何都有備無患。」
說到這裡,她微微一笑:「平哥哥,反正你過目不忘,這些事情都是小意思。」
肖山坐在院中,小小的院子已經收拾得十分齊整。之所以來這裡,而不是留在府城,只是因為村子的環境適合備考。
他面帶著微笑看著這一幕。在他身邊,坐著妻子程念。
肖山回來後,程家自然沒有阻撓她回來的道理。而且,肖家的兒媳上了金殿,早已傳遍了吉安府,程家巴結肖家還來不及。
此時,肖山的傷已經好得七七八八。程念幫他換著藥,說:「多虧了芸兒了。有她在,是平兒的福氣!」
肖山點點頭:「嗯,有芸兒在,是我們全家的福氣!」
第141章
三元及第(大結局)成就一番佳話……
匆匆又是一年,八月初一的晨露還未散去,曾芸芸已站在曬穀場上清點考籃。青布包裹里整整齊齊碼著:兩方歙硯、十支湖筆、半刀澄心堂紙,最底下壓著用粉絲線裝訂的《時務策要》。
去年院試再次奪魁,考中小三元的肖平從書房探出頭,眼下掛著淡淡的青影。
曾芸芸囑咐:「薄荷腦要裝在犀角盒裡。去年院試,隔壁號舍的考生就因暑熱暈厥了。」
已經完全康復的肖山和程念點頭,將備好的藥包又檢查一遍。艾絨、藿香、仁丹......每樣都用油紙包好,外面纏著粉絲線做的記號繩。
她指尖撫過繩結處的小珠子,臉上蕩漾著滿足的笑容——這是芸兒想出來的主意,不同顏色代表不同藥材。
「東家!」阿豐扛著捆新竹跑來,「按您說的,毛竹要選節長的,劈出來的考籃透氣。」
在阿豐身後,跟著大伯和二伯全家人。他們都是來相送。
肖平考中小三元後,他們兩家迅速以肖平一家馬首是瞻。他們可不笨,小三元的秀才,考個舉人不是大問題。
舉人是什麼?舉人是老爺,是可以直接做官的!
更何況,肖家還有個被皇帝看重的兒媳。聽說,肖家的粉絲已經銷往南陽了!
如今,大伯、二伯家都在曾芸芸掌管的「芸記」下面討生活。
阿豐放下竹子,從懷裡掏出個布包:「林叔讓帶的,說是貢院老差役傳下來的法子。」
展開粗布,裡面竟是幾十個蠶繭大小的紗囊。曾芸芸會意,立刻喚來女工們趕製防蚊香囊。粉絲作坊飄出的艾草香,與曬穀場上翻曬的《五經大全》墨香混在一處,驚飛了檐下偷食的麻雀。
午時到了府城,朱翊錦著了件素色直裰,腰間依然懸著御賜的金魚袋,道:「本王在南昌請了兩位致仕的翰林,到時候專程來給肖兄講講鄉試門道。」
幾日後到了南昌,省城的喧囂撲面而來。
曾芸芸緊跟著肖平的青驄馬,在「狀元及第」的燈籠指引下,終於找到了預定的客棧。他們沒有選擇自家的產業居住,而是選擇了這處更近的客棧。
掌柜殷勤引他們到後院:「按王爺的吩咐,三間上房都臨著水池,最是涼快。」
掌柜隨即解釋:「這客棧是皇家產業,乃是洛王在經管。目前的掌柜,是愛麗娜郡主。」
曾芸芸知道愛麗娜為何要做掌柜,純粹是看她做生意有意思。
只是一年來,愛麗娜與朱翊錦雖然親近,但成婚很難定下來。好事多磨,但一個側妃是可以確定的。
安頓好後,曾芸芸發現窗下就是貢院的後牆。月光中,隱約可見巡邏兵丁的火把如游龍般移動。< ="<hr>
哦豁,小夥伴們如果覺得不錯,記得收藏網址 或推薦給朋友哦~拜託啦 (>.<)
<span>: | |